未来十年内客运火车是不是会全部被高铁取代?

用户5512326918


1 个人觉得应该不会。首先高铁虽然快,但价格相对较高,不适合普通老百姓经常坐。而且每到节庆假日,坐火车的人还是远远多于坐动车的人。另外,有些地方是无法实现高铁速度的,毕竟投入资金还是很大的。投入大,不适合覆盖广大地区,只适合一些经济发达城市之间的快速交通,或者主干动脉的城市之间...

2、高铁再发展,也是只有在适合高铁运行的线路区间建设,就是说,要具备足够的客流,主要在经济发达的人口密集的地区和城市间发展,这是建设高铁的首选条件,毕竟同其它项目建设一样,经济效益要充分考虑的。(说的是主要,经济落后、人口稀少的边远地区也是要建设的,但是密度...

3、搞高铁主要主目的是解决铁路运能不足问题。一是通过高铁提高客运效率。二是通过高铁分流原有普通铁路的客流,为货物列车让路,提高货运效率。三是在具备条件的区段逐渐实现客货专线分运。从铁路发展历程看,客运火车的品类也是逐步更新换代的,速度也是逐步提高的。

4 匆匆忙忙的时代与匆匆容容的时代,人见仁见智,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社会更是分阶级的,人的消费水平又岂可一致?淘汰是沙里淘金,社会运动已非常剧烈。人与物不可适应剧烈变动的时代,人与物全都会减少。人死可以烧没了,物死却一地鸡毛,清除垃圾,改善环境却没那么容易,而要恢复生态,那可是需要很长很...降低亏损,高峯期间应该增加高铁车次和车辆(车厢),长假期间更应该增加高铁和普通快车,不但可以满足不同收入的乘客,也能解决铁路客运的经济效益。这个有点像新能源汽车

5、我个人认为至少在未来几十年里普通火车是不可能淘汰的,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下面我来说一说我个人的看法。1成本 毕竟生产一辆高铁成本远远大于普通火车,而且动力还远远小于普通火车,它的最大的优势就是“快”特别适用于长途行程,另外当前的人车运载能力远远达不达人们出行的需求。2,安全 ...(二)我国独有的地理形态也不可能实现全面代替普通火车,像一些山区,交通形式并不是太好,有些地方更谈不上通火车之说,更不用说全面建设高速铁路之说啦!(三)高铁票价太贵

6 在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通高铁 的机率非常渺茫!机票价钱又贵!又不能直接到家!所以长途汽车是农民工的主要出行交通工具!所以我认为未来客运大巴是不会淘汰的,就比如我的家乡,现在一个县城拥有四条高速公路,三条客运铁路,大巴依旧还是有很多人坐的。个人认为,大巴消失的可能性不大,有可能

7 慢悠悠地欣赏沿途的风景。理论上说,最适合高铁出行的里程在1500公里以内。再远了,还得依靠普通卧铺车。更为重要的原因是高铁的建设和维护成本过于高昂,众所周知,我国的高铁线路,除了京沪等极少数几条可以达到盈利或收支平衡,...票价贵也可以理解,相信未来十年高铁票价不会上涨了,人们的时间观念越来越重要,坐火车的必然是越来越少,乘高铁的现在基本都是爆满。

8 普通火车票价便宜,对于广大中低收入的旅客来说,对于不追求速度的乘客来说,都很实惠。普通火车经过的站点多,乘降方便。普通火车的车站大都在传统的市中心,公交地铁出租车共享单车等等公共交通方式...以后随着高铁的路网建设的不断进行,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有可能普通火车会有所减少。不过那肯定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之后的事情了,因为就目前以及以后相当长的。





行者小叶


高铁虽然占了主要的铁路客運量,但是普通老百姓仍有大多数都是乘普通列車出行,例如我在今年3月18日在江蘇镇江站乘K559次火車前往上海进站时只见站台上乘坐此次列車的旅客仍很多,下午我由上海返程回镇江乘坐的K152次列車,但在上海站同样的乘K152次列車的旅客很多,说明什么?虽说高铁很普遍,但仍有许多广大国民需要普通列車,在铁路客運方面普速列車是不能取消的,不但不能取消还要继续发展普速列車,归劝有钱的富豪们不要自己吃饱了,却忘记了还有多少人在挨饿!


用户79733752983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现在交通和出行是越来越方便了,中国的基建水平可以说在世界上都是非常先进的,高速公路堪称是“世界奇迹”,而高铁更是成为中国的一张闪亮的“名片”。高铁不仅速度快,乘坐起来也非常安静和舒适,是大家出行首选的交通工具,随着铁路的修建,如今的高铁网络四通八达,想去哪都非常的方便。

大家都知道,过去没有动车的时候,大家很多时候都是坐的绿皮车,去一个地方可能得需要几天的时间,不仅慢而且噪音大、人挤人,丝毫没有舒适感可言。让人奇怪的是虽然现在动车和高铁十分普及了,但还是有很多人喜欢坐老旧的“绿皮火车”,没有被淘汰,这是为什么呢?乘务员说出实情大致有以下3个原因。

①、价格便宜

最主要的原因大概就是价格了,高铁之所以速度快,乘坐舒适是因为研发过程中加入了很多新的技术,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同时设备的维修费用也很高,所以导致票价比较贵。随着高铁的发展,绿皮车的票价变得更加便宜,比如去一个地方坐高铁可能需要将近400块,而绿皮车只需要100多,算上来回的话,绿皮车就能省下不少的钱,这对普通家庭来说也不是一笔小数了。

②、绿皮车改善

或许是太长时间没有乘坐的原因,很多人对绿皮车的印象仍停留在十几年前的那种脏乱差的地步,不仅板凳硬而且还没有空调,坐上一天真的会让人受不了。但是如今的绿皮车的内部环境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不仅安装了空调,座位的设计也更加合理,还换上了软软的坐垫,并配有卧铺,舒适度还是很高的。

③、不赶时间

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就是不赶时间了,特别是除去旅游的很多朋友,都喜欢乘坐绿皮车,生活中本来就非常匆忙了,这个时间刚好可以慢下来,好好欣赏沿途的风景,收获额外的感受。乘坐高铁就不会有这个“待遇”了,可能睡个觉的功夫车就到站了。

所以虽然现在动车高铁这么发达了,绿皮火车还是没有被淘汰,因为不管是价钱还是个人喜好方面,大家对它还是有需求的。倘若有一天,绿皮火车消失了,大家会怀念它吗?






峰哥是靓仔vlog


不会的,我个人觉得不会拆除铁路,而是把旧线的有渣枕木改造为城际的轻轨!而现在的高铁,会变为普速,有更快的铁路修建!为什么呢?

几十年后,高铁技术飞速发展,我们二十一世纪初,350时速的铁路架设完毕后,或许五十年后,,印度,中东,美国,巴西,朝现韩国,这样的新兴国家会直接架设日本德国的400-500时速高铁,而50年后,我们没理由不提速到时速600和世界竞争!这就是后发制人~后来居上。所以说技术永无止境!就像手机一样,质量过硬和买不买新手机无关!我的诺基亚现在还没坏呢。平时就当闹铃,或者出门备用!不能阻止我购买新手机!而现在的手机或许3年后又落伍了。


东北味道


首先,未来十年,普通客运列车,不会被高铁全部取代。

1.高铁的优势是效率高,但修建成本高,运力有限,票价较贵等是它的不足之处。高铁的良性运行,需要稳定的客流,不然高铁的开行是要赔钱的。我国的主要人口分布在漠河至腾冲一线以东地区,所以高铁在中东部的发展,还是很有市场的,即便如此,中东部已建成的高铁线路中,也只有京沪高铁实现了盈利,并且在规划京沪高铁复线,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客流需求。

2.普通客运列车的优势是运载能力大,运载区间跨度大,票价便宜,停靠站点多,能够满足铁路沿线的居民出行需求。并且在人口减少的西部地区,普通客车仍就是人们长途出行的首选,加上西部地区的地理因素,修建高铁成本太高,并且客流有限,即使修建完成,也很难良性运行。在这些地区,高铁客运取代普通铁路客运,是一条很长的路。




AiLin旅行


未来十年内客运火车不会消失。

我国近年来高铁火车发展很快,为老百姓工作、旅游与生活带来了高效与方便,深受人们欢迎,并且,国家还在重点发展高铁,未来十年全国将会建设更多高铁线路,老百姓出行将会更加方便。尽管如此,未来十年内老百姓对铁皮客运火车仍有需求。

铁皮客运火车不会消失主要因为:

一是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生产发展水平不平衡,城乡发展也不平衡,人们收入水平也有差距,改变这些不平衡和差距需要较长时期,为方便收入较低的群体出行,需要有较低票价的交通工具,而铁皮客运火车恰好满足了这部分需求;

二是旅游发展的需要,铁皮客运火车有二个显著特点:票价便宜和乘坐舒服,尤其适合退休群体长途出行,而且,在铁皮客运火车上住一晚,不仅能节省一晚住宿费,也能第二天游玩有更好的体力,一举两得,因此,在十年内,国内铁皮客运火车还是需要的;

三是铁皮客运火车单车载客量大,在节假日,尤其春节期间能发挥很大运输能力,有效缓解春运压力,也需要铁皮客运火车。

综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我国十年内铁皮客运火车不会消失。


三地通


高铁适合长途客运,至于火车嘛,当然不会出局啦!代表大众消费的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吧:从伊宁市到霍尔果斯口岸一日游,坐线路车一百多公里路程需要24元,坐火车早晚高峰12元,其它时段5元!是的你没有看错,五元!轨道闲着也是闲着,政府的惠民政策实实在在拉动了旅游业绩。这么方便的交通,我不由每个月多跑几趟啊~。老百姓拍手叫好的事,怎么会取缔呢?




羚羊cc


我觉得传统客运火车不会也不应该消失。大城市之间的客运会很快被高铁取代,但由于普通铁路和高铁是两套完全不同的系统,他们各自为政互不重叠,而且普通铁路系统还承担着大量货运的作用,绝对有维系下去的必要。既然普通铁路系统不会淘汰,那么在普通铁路上运行的铁皮客车同样不会淘汰。绿皮火车可以维持从省会到中小城市以及乡镇之间的客运交通,普通铁路客车运营成本低廉可以为农村及中小城镇城市提供非常经济的出行方式,而且中国地域广阔只有少数地区能够直通高铁,普通铁路客车可以作为补充,它停靠方便甚至可以和城市地铁联通。目前日本的城市之间普通铁路客车非常发达高效,运输量绝对不输新干线。还有普通铁路系统上随着中国消费水平的升级,可以运行豪华型观光旅游客车,市场前景非常的广阔。在加拿大横贯东西的太平洋铁路上就运行着玻璃顶篷的餐车,和客房式服务的包房的火车,它慢条斯理开开停停,满足了退休年龄的老人以及有空有闲的客人,基本上这种观光火车就是行走在陆地上的豪华邮轮。所以在中国普通铁路系统的客运火车不但不会消失,而且还会迎来生命的更新、进化。


Edward的双城记


中国有十四亿人,经济层次不相同,各人的兴趣爱好不一样,出门乘坐交通工具各有各的选择,铁路交通有干线,支线,有繁忙干线,特别繁忙干线,一般繁忙干线,高铁兴起了有高铁运行专用线,动车客车货车混跑线,有350公里高铁,有250公里动车,有120公里綠皮车,祖国有960万平方公里,高铁线路只佔10万公里,远远还够不上日新月异千里马前进飞奔的需要,再说各人的需求不同,条件不同,铁路支线上只能运行120公里时速的绿皮车,绿皮车,动车,高铁並存的运行方式将长期存在,永远存在,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



杨建曦


不会,因为还有很多地方没通铁路啊。想不到吧,都2019年了,竟然还有没通火车的,哪怕是绿皮火车。

经济发展,建设高铁的成本,乘车费用这些都不谈了,从官方发布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来看就知道了。《规划》是2004年出台的,2008年做了修编,本次《规划》期限为2016年-2025年,展望到2030年,从今年开始,满打满算刚好10年有余。

《规划》指出,到2025年,铁路网规模达到17.5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铁3.8万公里左右,还剩下13.7万是普通铁路,到2030年达到省会通高铁,地市基本覆盖,这是最理想的状态,往往实施起来就不是这么回事了。

同时《规划》也指出,到2030年,实现远期铁路规划,铁路网公里数将达到20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铁为4.5万左右,也就是说,还剩75%的铁路不是高铁,所以未来十年不可能实现全部都是高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