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到穀雨間採摘的茶葉,幾十元一斤的“口糧茶”品質好嗎?

俏漁妹海鮮


明前雨前幾十元肯定沒有品質保證,雨前不上百品質肯定好不了哪裡去,莫輕信雨後幾十元還差不多,沒有一個人會低於成本價給你的,除非變質或者就是忽悠人










官山—龍井茶


關於茶葉,我們家也算大半個茶農家庭了哈,這不疫情期間,只能在自己地裡,目前是老爸老媽,兒子女兒都出動摘春茶了。為啥只有大半個了,因為我和媳婦兒還是要響應政府逐步復產復工的要求,已經回到了工作崗位。

對於題主提到的清明節後穀雨前採摘茶葉品質問題,要看你對茶葉的具體要求了,有些喜歡濃郁一些的老茶,有些喜歡獨芽,有些喜歡一葉一心。如果單純從價格來看,春節過後,立春開始,茶葉收購價格一般會有個逐漸走低的過程,同樣的,最終到用戶手上的價格也會水漲船高。清明節後穀雨前的茶葉其實品質也是沒有太大問題的。

另外,其實茶葉的品質與採摘的要求 ,茶葉管理的水平,茶葉炒制的技術和工藝,茶樹的種類都有有關係,像黃金茶,白茶就普遍比一般的9號茶要晚一些,但它們的價格卻是好幾倍的差異。

另外,如果有可靠的途徑,能找到源頭一些的貨源,同樣的價格可以買到更高品質的茶葉。我們每年都會給老朋友們留一些明前茶,自己到加工廠加工後分享給朋友們。

這個茶葉沒炒之前的收購價都要100塊一斤

同一天,這種摘法只能賣50元一斤

小兵上陣來摘茶,後面的荒地已經種上了新茶


往來農人


清明到穀雨期間,根本就沒有幾十元的口糧茶,這時候茶廠只顧著生產一年中最好的毛尖茶,當然也是最貴的,譬如綠茶,茶青都一百多一斤。四斤茶青炒一斤茶,材料成本都合到好幾百元,哪還顧得上生產幾十元的茶葉?

網上一年到頭都有幾十元的口糧茶賣,幾十元一斤

可是當下確實有幾十元的口糧茶,而且很大量。打開手機,整個網上都是了。再往前翻翻,年前年後,好像一年四季都在賣,尤其是綠茶裡,還都是雨前毛尖茶。

這現象實在是搞笑,明明只有清明到穀雨期間,才會有春茶生產。可是賣茶的都信誓旦旦剛生產的、正在生產的茶葉,而且超級便宜,幾十塊一斤。

第一次網購口糧茶不幸掉坑

可是偏有人信,還很多人買。實在按捺不住好奇心,到底網上茶葉多大魅力?我也買了一次龍井茶。99元買一罐送三罐共4罐,還送一壺兩杯。貨到後一看,說的四罐其實是四小盒。本來可以拒收,想著商家這麼辛苦,真要拒收,一來一回快遞費都快趕上茶葉錢,於心不忍,就掃碼付款留了下來。回家一稱,一盒一兩多點,四盒不到半斤。好傢伙,到處是套路,人家99元3斤、2斤的,這家說的4大盒,按常規也會是四兩半斤一盒。買的人肯定都會這樣想,99元買2斤龍井茶,確實是口糧茶價格,再差也是龍井啊。這樣念頭下,只要看到廣告,就會產生購買的慾望。

所以,以為99元買到2斤,其實買到的是小半斤,合到200多一斤。這個價錢,買信陽綠茶夏茶,會是很好品質的了。打開泡杯看看,確定不是毛尖,而且不是手摘的葉子,機器掃割的。這樣收割的茶青,做一斤茶葉成本不到10元吧。再泡了嚐嚐,所幸還是正經茶葉,不是黴爛變質或其他各種不正經茶葉。綜合評價,這次買的龍井茶葉成本10來塊,30塊買到就很好了價格了。可是賣到200多塊,典型的暴利,所以商家會拼命忽悠。

然後關注下網上其他綠茶,幾十塊一斤的口糧茶,發現很多刷評都蓋不住的差評,廣告展示的那杯茶,800塊一斤也不止,賣你50塊都不到,99塊3斤,合33一斤。如果是我買的龍井茶那樣,還應該是童叟無欺公道價,可是大多數不是,看著買家上的照片,基本都是爛茶陳茶,基本不能喝。

第二次網購買沒上當

既然綠茶都這樣了,那就再體驗下普洱茶。於是認真挑選廠家,找偏僻大山裡的,普通話都說不好的,應該不是商家是廠家。認定後,下單、收貨、掃碼付款,回家打開驗貨。

這次買的是生茶,199塊一捆,一捆七塊,一塊357克,共計2499克。5斤茶葉,合40塊錢一斤。泡杯嚐嚐,這個還靠譜,才是口糧茶。符合傳統老喝法,一泡一大缸,一缸喝一天。這個“缸”是老話茶缸子,不是裝水醃菜的大瓦缸。

總結下口糧茶

自古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茶葉是生活必需品,不可或缺。喝茶人都想喝好茶葉,可是絕大多數實力不允許,了不起狠狠心,一年裡買點春尖嚐個新。其餘都喝大路貨,也就是口糧茶,幾十塊一斤的這種。

我們家鄉就是信陽毛尖核心產區,知道口糧茶是個什麼狀況。雨前毛尖季節過去了,開始採摘製作夏茶,特點是葉片肥大,味道重口,葉子耐泡,喝著過勁。

今天是2020年2月29日,這時候,我國茶葉產區最北邊的芽尖還沒露頭,也就是信陽毛尖剛剛萌動,芽還沒出來。但是南邊的四川湖南的毛尖茶早就開始生產了,即便如此,也不會生產口糧茶。前面說過,綠茶口糧茶只能等這個季節過去後,才會生產。現在賣的所謂雨前毛尖口糧茶,就是忽悠,不可能是真貨。

所以,買綠茶的口糧茶,到初夏季節後再買。至於其他品種的口糧茶,一般沒有這個條件限制。但是要認清廠家,儘可能地避開商家陷阱。口糧茶的門道實在是有點多,防不勝防,大家要多加小心。


普濟


就普通的綠茶、紅茶而言,鮮葉與成品茶的比例大約是5:1,也就是說正常情況下,大宗綠茶或紅茶,每5斤鮮葉可以加工成一斤的幹茶成品茶。清明到穀雨間採摘的茶葉,如果是人工採摘,一天工費差不多1-2百,一個採茶工一般平均採五六斤鮮葉的話也就一斤茶。這樣下來成本都不止幾十塊錢。如果是機採的茶葉,鮮葉一般幾塊錢一斤,差不多到夏秋茶階段,所以說幾十元一斤的“口糧茶”春茶,能夠保證原料的安全性,有機茶無汙染都已經很不錯了,如果說茶的品質,要根據口感去判斷。

外觀上只要沒有焦邊爆點、完整,沒有夾雜物,香氣聞起來沒有類似青草的那種氣味,沖泡以後湯色不渾濁,清澈透明,綠茶的湯色以綠為主,紅茶的湯色紅亮,滋味鮮爽醇和,苦澀味能夠化開,紅茶滋味甜醇,如果滿足這些,幾十塊錢的茶就算是性價比很不錯的了。如果是自己認識的常年做茶的人賣的幾十塊錢的,那可能真的只是辛苦錢,但是如果是網上買的幾十塊錢一斤的,連成本都顧不住的,一般品質都不會好。


嗒咘溜Tea


您好,我是瀾饞食記,美食領域青雲計劃獲得者,我來回答您的問題。




別開玩笑,我還真沒聽說過清明到穀雨間採摘的茶葉有幾十塊錢一斤的。真的,別說炮製好的綠茶,就連新鮮的芽葉都不止這個價錢了。



所以有人如果賣給你號稱清明後穀雨前採摘的口糧茶的話,那他絕對是個大忽悠,誰知道他賣的是什麼茶葉?據我所知,有了不法茶商會拿去年的秋茶冒充雨前茶,這種茶葉幾十塊錢倒是能買到,但那玩意兒不好喝啊。



像你說的,清明後到穀雨前採摘的茶葉是標準的雨前茶,有些地方也把它叫二春茶。在這裡也普及一個常識:所謂的穀雨茶並不是指穀雨當天採摘,而是清明後到穀雨前這10多天採摘的第二撥綠茶。



穀雨已經到了春天的最後一個季節了,綠茶進入第二春,是春季當中生長最旺盛的時候。過了穀雨,綠茶就會慢慢的退出,成為烏龍茶的天下。因為從穀雨的字面意思就可以看出:雨生百穀,充沛的雨水加上日漸升高的溫度,使得萬物茁壯生長。再也不是茶葉剛爆芽時春雨貴如油的時候了。



所以,明代許次紓寫《茶疏》就提到:

“清明太早,立夏太遲,穀雨前後,其時適中。”

所以相比動輒上千上萬塊的明前茶(畢竟物以稀為貴),穀雨茶不但質量上乘,而且大批上市使得價格就要實惠的多了,也成了大家普遍的嚐鮮的口糧茶。過了清明,茶葉市場的價格每天都會往下降,但這不等於說能降到幾十塊錢一斤。一般來說,雨前茶的價格在一百以上算是比較合理的。



相比纖細,柔嫩的明前茶,雨前茶的芽葉也更加肥碩,茶味濃,且具有清熱,靜心,降噪,解毒的功效。而且它的形態更加多樣化,既可以只採嫩芽,又可以一葉一芽,甚至可以兩葉一芽。讓炮製出的茶葉呈現雀舌,旗槍,瓜子等不同形態。

而等過了穀雨,茶葉開始變老,味道開始苦澀,就是製作烏龍春茶的大好時機了。



所以如果你想喝雨前茶的話,最起碼要在百元一斤。而茶葉市場也是如此,貴的茶葉不一定值那個價,但便宜的,絕對不是好茶葉。


本回答到此就告一段落了。筆者長期更新美食文化深度文章,現在關注我,可以使您成為餐桌上的靈魂人物。


瀾饞食記


賣茶 性價比好不好的關鍵是在於渠道。

組成茶葉價格的因素有很多,從青葉的成本到加工的成本,再到批發市場的銷售價格,在到綜合市場,再到零售店,這是傳統的銷售方式,電商的崛起就跨過了綜合市場,直接就是零售商,而不厭其煩的是眾多的假茶農也混在其中,如果遇上品牌大品牌以及神級品牌,茶價就進入了暴走狀態。

你說的這個明後雨前的茶葉,幾十塊錢以價格來說是屬於源頭的類似批發市場價格了。這裡最大的問題是陳茶問題,所有的茶商不一定都是奸商,同樣的這麼多茶商中混進幾個奸商也是有的。從食品安全和茶葉是有機物等這些角度來說,港臺茶葉騙子忽悠起來的越陳越好是不符合常識的,所以你說的這段時間都茶葉最怕的就是有部分出現陳茶。

茶葉不復雜,複雜的是人,茶葉是每年發出的嫩芽 那麼就會有符合茶葉生長的自然條件,同樣的茶葉加工的方式方法也是通用技術可以追溯的,茶葉的色香味形也是公開可以辨別的特點,多瞭解一些茶葉的生長加工常識有利於去分辨茶葉,聽懂看懂了茶葉的語言,茶葉比人誠實。




龍井茶痴


我是茶農,我覺得我可以真實的回答下這個問題,茶葉的價格不是決定品質的標準,河水不像老牛說的那麼淺,也不會像松鼠說的那麼深,

隨著生活水平不斷的提高,人們更願意在閒暇之時一品香茗,“口糧茶”一般都是老茶客們常說的,在很多老茶友的心中,口糧茶的定位是既要滿足對自己口感上的需求,還要有適宜的價格。所以口糧茶也就是高性價比的標杆。品質和價格均等或者高於平均價格。

首先一定是價格實惠。日常消耗品,自然不可以是那種動輒一兩成千上萬的高檔茶,但是這個價格的標準並非定死,依據個人的消費水平,只要消費得起,並覺得很“值當”,就可以了。

其次,是要口感適宜。茶無最好,適口最佳。會把茶當成日常消耗品的,肯定是資深的茶人,他們或是習慣了某一種茶的口感,或者是對口感有所要求,所以口糧茶的味道,一定要是純正自然的,奇特口味偶爾一次嚐嚐鮮(除非你喜歡),有不該有的怪味更是不可以。


一盞清茗覓知音


幾十元一斤的,大概就是這樣的了

我這個是自家茶山上的野茶,沒人搭理

口感和香氣都不錯

夏天泡一大杯,解渴又甘甜





茶人小趙


別的茶葉品種不太瞭解,這裡我只說說信陽毛尖!清明到穀雨期間的茶葉,一般情況下以目前的成本市場上是買不到的!這時的信陽毛尖無論芽形如何,一般口感都會比較純正!




茶痴袁德輝


可以這麼說,幾十元一斤的茶葉,幾乎不可能是清明到穀雨之間採摘的。所有的茶場茶農就靠這期間的茶葉利潤最大化。由於芽頭小,人工成本就會增加,賣幾十元一斤,都不夠付工錢。所以網上或店家說這是什麼明前茶雨前茶,幾十一斤便宜賣給你,那是在忽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