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與“品質”有何區別?

姜佔平


道德與品質有何區別?這個問題提得好,有現實意義。

簡單地說,兩者的區別是:道德主外,品質主內。即:

品質是一個人在無人發覺的時候在幹什麼。此時的所作所為就是他的真情流露。

道德是一個人在可能被監督的時候幹什麼。此時的所作所為就是他為了迎合環境的表現,是“由惡向善作出的讓步”。至於讓步多少,那要看環境制度的強弱如何。

即:品質是秉性,道德是表現。

在一個具有強勢制度的環境中,使壞的代價太大,品質很壞的人也會表現出良好的道德。

在一個使壞代價很低的環境中,作惡的魔鬼就會很任性,甚至好人也會變壞。


教育反思者


題目字少,可信息量極大。如果詳細說,就是一本倫理學專著了。

只能擇其要者簡單聊聊。

關於道德。

說起道德,大概都會馬上想起老子的《道德經》。

可是,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竹簡,是《德道經》。

可知,在老子那裡,或者在記錄老子思想的弟子們那裡,“道”和“德”是分開存在的。

上古的先哲,把“道”理解為表示事物運動和變化的規律及規則;人們認識了“道”,叫“內得於己”,然後“外施於人”,這才稱為“德”。

在中國,最早把“道”與“德”合用的,是荀子。他寫了《勸學篇》,其曰:“故學至乎禮而止矣,夫是之謂道德之極。

他說,如果一切都能按照學到的“禮”的要求去做,就是達到最高的“道德”境界了。

在後來的中國史籍中,對“道德”的敘述越來越多,而且越來越詳細。概括起來,說到“道德”,主要是指調整人們相互關係的行為準則和規範;有時候也指個人的品質包括思想境界、修養水平、善惡評價;以及用來泛指風尚習俗、道德教育等等。

西方,含義為“道德”的最早詞彙,是拉丁語中的“摩里斯(mores)”,是指風俗和習慣,後來引申為規則和規範、行為品質、善惡評價等。

那麼,到了現在,如何定義“道德”呢?

可以簡要表述為,道德是調整人們相合關係的行為原則和規範的總和。

具體來說,道德是一種善惡評價,同時又是行為標準。道德既表現為道德心理和意識,也表現為道德行為和活動。

所以,又可以全面地表述為,道德是人類社會特有的,有歷史階段性的特點,由經濟關係決定,依靠人們的內心信念和特殊社會手段維繫,並以善惡進行評價的原則規範、心理意識和行為活動的總和。

說的很繞哈?其實不繞,要點是——社會性、歷史性、經濟決定性、心理性、活動性、善惡評價性之總和。

關於品質。

所謂“品質”,其實基本都是指“道德品質”。

“道德品質”,和“道德行為”不可分,或者說,這兩個,是“一枚硬幣的兩面”。

什麼是“道德行為”?就是在一定的道德心理意識支配下的行為。這種行為可能對社會是有益的,可能無益也無害,還可能是有害的。對社會有害的道德行為,沒有進入法律的範疇,不屬於違法行為。例如,公共場合大聲喧譁,人們會很厭惡,可是喧譁者又沒犯法。

所有“道德行為”,可以區分為道德的行為和不道德的行為。

在倫理學中,“道德行為”稱為“倫理行為”。

“道德行為”,一方面是“自主行為”,就是說,是由自主意識支配的。這種支配,包含潛意識在內。比如,隨地吐痰,有人說,我想也沒想就吐了。這種“習慣成自然”的潛意識支配,也屬於“道德行為”。另一方面,是“自主選擇行為”,行人過街不走人行橫道,基本不是不知道應該走人行橫道,而是給自己找了各種理由認為可以不走。

“道德行為”,是人的所有行為中的一部分,與其另外的行為密切相關。

人們或者社會對於“道德行為”的“道德評價”,是以“善惡”作為標準的。孟子曾經諷刺楊朱,說“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後來,“一毛不拔”就成了吝嗇和自私自利的最佳形容詞。

“道德行為”,是表現在外的道德,其基礎,就是道德品質。

“道德品質”,也是道德評價的對象。比如,給一個學生,或給一個工作者寫評語,如果有“品質優良”這樣的話,那就是很高的評價了。如果說某某具有什麼優秀品質,那就一定是楷模了。

“道德品質”,是對一個人道德水平的總體評價。

然而,“道德品質”是一種內在的東西,其是由往日眾多的“道德行為”積累而成的。

一是,外界的“道德評價”,只能根據一個人以往的行為來做出評價。也就是毛主席曾經稱讚張思德時說的:“一個人做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

二是,往日的“道德行為”又恰好是“道德品質”的量的積累。

《孟子》和《漢書》,都記載過一句話——“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國為”,也就是後來通俗地所說“一廚不掃,何以掃天下”。所謂“細微之處見精神”,沒有日常的積累,便不可能有質的提升。

“道德品質”,是在“道德行為”整體中表現出來的整體性和傾向性;是一種自覺意志的表現和行動過程。


關於“道德性質”的選擇和形成,就進入倫理學的另一個話題了——“道德修養”和“道德意志”。咱們就不多說了。


一老沈一


:當人們評說一個人時,經常說到某個人道德品質敗壞這個詞,我想道德是和品質相互連繫的,中國幾千年文明史,每一個朝代,每一個年間,大都是以道德治天下,紂王無道,而很快被周武王推翻,建立大周帝國,幾百年傳承,周後代無能至始華夏大亂,形成幾百國家,後被秦國統一天,開始了封建社會,實行中央集權制,但秦始皇無道,能打下天下,可不會治理天下,昏庸無道,過於用於民力,至使秦朝很快被推翻。劉幫消滅了最後一股特大勢力楚王,建立了大漢帝國,第一個用孔孟之道,治理天下,用孔子的《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忍為上,和為貴》還有後來發展出來的《三綱五常》《仁義道德》諸多治國理念,就是滿清入關,皇帝也要尊祟孔孟之道,慈禧太后這個假皇帝都去孔廟燒香叩頭,並把孔子奉為《大成至聖先師》,但從孔丘創造出學說到真正的用在治理國家,已經過去了近二百年。

所以說,道德和品質是連慣的,是靠人們自覺遵守的,它不同於法律,法律是要你這麼做,就必須這麼做,要不就犯法了,是強治性的,但是道德就不一樣了,如果某人做事違背常理,不敬孝父母老人,不禮貌,違背常人做事風格,吃喝嫖賭,坑崩拐騙,但是與法律制裁還不佔邊,人們就給它戴上頂《道德品質敗壞》的帽子,這就受到了道德的遣責,人們對你也就敬而運之。


厚德載物138O647749萬


道德與品質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主要區分在於道德是對社會公眾而言,品質是個人的品性表現。

道德是指約束人們行為的社會性規範。

如儒家道德思想以"仁愛"為核心。孔子認為"仁"為為人準則,人與人應當相愛,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能行五者(恭、寬、信、敏、惠)於天下,為仁矣。”這些言論代表儒家的仁愛思想。"仁"最高道德準則和品質,"仁者愛人"是人和人相處的根本方法。

又如,社會主義道德規範體系。它包括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社會主義集體主義為原則,以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為基本規範。它還包括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其中社會公德的具體要求是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和遵紀守法;職業道德的具體要求是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和奉獻社會;家庭美德的具體要求是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和鄰里團結。社會主義道德總的目的是要在全社會形成一種團結互助、平等友愛、共同前進的新型人際關係。

品德是指個體依據一定的社會道德準則和規範行動時,對社會、對他人、對周圍事物所表現出來的穩定的心理特徵或傾向,是針對個人所形成的品性。

品質又稱道德品質,表現在道德意識(包括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等)和道德行為(包括道德言語、道德行動和道德習慣等)兩方面。道德意識引起並調節人們相應的道德行為,道德行為實現、鞏固和深化人們相應的道德意識,二者綜合構成一個人的道德品質狀況。

我們平常說某某品德高尚,或者說德行好,指的就是他對社會道德規範既學習領會得好,又執行遵守得好,是一個遵守規矩的人。說某某人"德才兼備",說的是既有工作能力又遵守職業道德規範;說某某女士真是"賢妻良母好媳婦",是說她遵守家庭道德規範。

中華民族優秀文化造就了很多品德高尚的優秀人才,是社會發展的精英,是人們為人處世的楷模。



風雨無懼


“道德”與“品質”的區別:

道德:

是社會意識形態之一,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和規範。

道德通過社會的或一定階級的輿論對社會生活起約束作用 。

道德的起源:

實踐或活動起源於慾望,而非理性。

理性只能分辨對錯,而不引起任何活動,慾望正好相反,它能夠引起活動,卻不能分辨對錯。

慾望能夠服從理性,也能夠反對理性;服從理性的慾望導致良好的選擇,反對理性的慾望導致較差的選擇,而道德正在於這種良好的選擇,所以說道德從根本上起源於慾望和理性的統一。

道德的功能:

凡是人的活動都是為了獲得某種幸福,區別在於幸福的種類和完滿的程度不同。

道德的活動既然是一種活動,當然也不能例外,它也是為了追求某種幸福。

人類的靈魂可以粗略的分成三個部分:

即營養和繁殖的部分,感覺和慾望的部分,心靈和理性的部分。

道德既然與實踐和活動密切相關,所以它的目的就在於追求人類靈魂中感覺和慾望部分的幸福。

道德的準則:

既然道德是一種良好的選擇習慣,像射箭一樣有一個標靶,即人的幸福,所以也像射箭一樣,需要在實踐中根據感覺來調整和提高它的命中率。

因為相同人的幸福是相同的,不同人的幸福是不同的。

因此,幸福和快樂也具有多樣性,對待不同的人,幸福既然不可以一概而論,相應的道德也就不可以一概而論。

如果對象全都是自由人,那麼既不壓迫人,也不受人壓迫誠然是一種道德。

但是如果對象一方是自由人,一方是奴隸,那麼道德就是一方壓迫另外一方;不可以強求相同的人遵循不同的道德,也不可以強求不同的人遵循相同的道德。

道德的事的定義:

道德的事指的是符合人類精神最高標準的事情。

道德詞源:

道德一詞,在漢語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經》一書。

老子說:“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其中“道”指自然運行與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

但,德的本意實為遵循道的規律來自身發展變化的事物。

在當時道與德是兩個概念,並無道德一詞。“道德”二字連用始於荀子《勸學》篇:“故學至乎禮而止矣,夫是之謂道德之極”。

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Morality)一詞起源於拉丁語的“Mores”,意為風俗和習慣。

《論語·學而》:“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錢穆先生的註解:“本者,仁也。

道者,即人道,其本在心。”可見,“道”是人關於世界的看法,應屬於世界觀的範疇。

品質:

是一個漢語詞語,指人的行為和作風所顯示的思想、品性、認識等實質,東西的質量。

概念:

人的素質指人的健康、智商、情商、逆商等狀況和知識、文化素養,品質對於人來說不僅僅限於道德,還包括人的健康、能力、文化等因素。

物品的質量指物品滿足用戶需要的標準。

比如:外觀、構造、功能、可靠性、耐用性等,如果是產品還包括服務保障等。

引證:

1、人的素質,包括健康、智商、情商、逆商和知識、文化素養。

2、物品的質量。

道德與品德的區別有:

1、定義不一樣:

道德,是由思想行為所表現的,有一定標準的,社會、風俗,習慣。

品質是個體依據一定的道德行為準則行動時所表現出來的穩固的傾向與特徵。

2、功能不一樣:

品質從其對個體的功能來說,如同智力是個體智慧行為的內部調節機制一樣,品德則是個體社會行為的內部調節機制。

道德的功能則分為認識功能、調節功能、教育功能、評價功能和平衡功能。

3、特徵不一樣:

道德具有共同性、民族性、歷史繼承性和自律性。品德的特徵則是他總是揚善抑惡的,是依據社會輿論、傳統文化和生活習慣來判斷一個人的品質,主要依靠人們自覺的內心觀念來維持。

綜上所述――

道德與品質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主要區分在於道德是對社會公眾而言,品質是個人的品性表現。

道德是指約束人們行為的社會性規範。

如儒家道德思想以"仁愛"為核心。

孔子認為"仁"為為人準則,人與人應當相愛,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能行五者(恭、寬、信、敏、惠)於天下,為仁矣。”這些言論代表儒家的仁愛思想。"仁"最高道德準則和品質,"仁者愛人"是人和人相處的根本方法。

品質又稱道德品質,表現在道德意識(包括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等)和道德行為(包括道德言語、道德行動和道德習慣等)兩方面。道德意識引起並調節人們相應的道德行為,道德行為實現、鞏固和深化人們相應的道德意識,二者綜合構成一個人的道德品質狀況。

道德品質:

特指人在道德方面的內在基礎,是人們的道德認識和道德行為水平的綜合反映,包含一個人的道德修養和道德情操,體現著一個人的道德水平和道德風貌。

道德品質包括:

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為等。

道德是人的社會意識的特殊形態,是社會經濟的產物,也是每個社會為維護人們共同生活的利益而規定的最基本的生活準則。

品質是個體現象,它是社會道德現象在個人身上的反映,是一定的社會或階級的道德準則轉化成個人的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向,並在言行中表現出來的穩固的心理特徵。

不喜勿噴哦[祈禱]




跋涉者蘭州


道德與品德的區別有:

1、概念不同:

(1)道德,是由思想行為所表現的,有一定標準的,社會、風俗,習慣。道德是道和德的合成詞,道是方向、方法、技術的總稱;德是素養、品性、品質。

(2)品德是個體依據一定的道德行為準則

行動時所表現出來的穩固的傾向與特徵。品德就其實質來說,是道德價值和道德規範在個體身上內化的產物。

2、特徵不同

(1)道德具有共同性、民族性、歷史繼承性和自律性。

(2)品德的特徵則是他總是揚善抑惡的,是依據社會輿論、傳統文化和生活習慣來判斷一個人的品質,主要依靠人們自覺的內心觀念來維持。

3、功能不同

(1)道德的功能則分為認識功能、調節功能、教育功能、評價功能和導向功能。與政治、法律、藝術等意識形式有密切的關係。

(2)品德從其對個體的功能來說,如同智力是個體智慧行為的內部調節機制一樣。品德是個體社會行為的內部調節機制。


我家湛江


(一)它們的內在含義不同。道德是人的社會意識的特殊形態,是社會經濟的產物,也是每個社會為維護人們共同生活的利益而規定的最基本的生活準則。品質指人的素質和物品的質量,人的素質指人的健康、智商、情商、逆商等狀況和知識、文化、道德素養,物品的質量指物品滿足用戶需要的標準,比如:外觀、構造、功能、可靠性、耐用性等,如果是產品還包括服務保障等。

(二)它們影響的範疇不同。道德依靠輿論的力量,依靠人們的信念、習慣、傳統和教育的力量來調整人與人之間以及個人與社會之間的關係。因此,道德是一定社會調整人們之間相互關係的行為規範或行為準則的總和。

道德和文化有密切關係:雖然人類的道德在某些方面有共通性,但是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社會,往往有一些不同的道德觀念;不同的文化中,所重視的道德元素及其優先性、所持的道德標準也常常有所差異;同樣一種道德,在不同文化社會背景中的外在表現形式、風俗習慣往往也相去甚遠。

(三)有時也有聯繫。我們有時常常把道德品質放在一起用,好行為的背後往往有好人品,兩者有直接的關係,品質對於人來說不僅僅限於道德,還包括人的能力、文化等因素。做產品的服務行業也強調服務品質,這就側重用戶的體驗了,品質是成就品牌最重要的因素。


紫城楓紅


兩者區別在於:

一、從研究範圍、形成和發展的條件看:

1、研究的範圍不同。

道德是社會現象,是人們行為的規範和準則,是倫理學的研究對象;品德是是個體現象,是社會道德規範在一個人身上的具體體現,,是教育學、心理學研究的對象。

2、形成和發展的條件不同。

道德的形成和發展受社會發展規律的制約,不以個人品德有無為轉移,具有明顯的社會歷史性和階級性;品德的形成和發展不僅受社會的制約,還受個體生理、心理活動規律的制約。所以,儘管有相同的社會、社會階層、教育環境,但每個人的品德行為表現卻不一致。

二、從概念、定義和屬性上看:

1、道德:是一定社會為了調整人們相互關係的一種行為規範的總和。

1)道德反應人們的相互關係,主要是利益關係,而利益關係的核心是價值觀。

2)行為規範的總和是一種意識形態文化,與法律不同,規範是形式的東西。

3)道德始終是階級的道德,是人們自覺地用來控制社會生活的行為準則。

4)道德既不同於習俗,又有別於法律,它是對人的思想行為進行評判的標準,它是靠教育,靠社會輿論和人們內心信念來促使人們自覺遵守的。

2、品德:品德是道德品質的簡稱,是一定階級社會準則轉化成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向在言行中表現出來的穩固的心理特徵。

1)從普通心理學上理解品德是一種心理特徵,人格(個性)品德發展構成了性格個性發展的重要部分,品德形成也是個體不斷社會化的過程。

2)品德是一種心理現象,它服從心理形成,發展的規律,不是社會現實的機械的模仿,而是一種能動的反映。

3.品德具有社會性、統一性、穩定傾向性、自覺性、區別性、調節性。

道德與 品德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品德是道德在個體身上的表現,社會道德 只有通過個體品德才能真正發揮作用。因此,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既應看到道德和品德的聯繫性,又應該把這兩個概念嚴格的區別開來加以運用.


笑看風雲淡坐看雲起時


品德和道德是有區別的。首先,研究的範圍不同。道德是社會現象,是人們行為的規範和準則,是倫理學的研究對象。品德是社會道德規範在一個人身上的具體體現,是個體現象,是教育學、心理學研究的對象。其次,形成和發展的條件不同。道德的形成和發展受社會發展規律的制約,不以個人品德有無為轉移,具有明顯的社會歷史性和階級性。品德的形成和發展不僅受社會的制約,還受個體生理、心理活動規律的制約。所以,儘管有相同的社會、社會階層、教育環境,但每個人的品德行為表現卻不一致。因此,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既應看到道德和品德的聯繫性,又應該把這兩個概念嚴格的區別開來加以運用。


手機用戶81182905331


品質是指一個人在心理過程中和個性心理特徵兩方面表現出來的本質特徵,包括情感、意志、興趣、能力、性格等。舉例:誰偷走了我家的冬瓜!這個人品質太惡劣了!

道德是指人的道德素質的核心,與性格及人格相近,卻又不完全相同,它更多指向正面的人格,如公義、慈愛、憐憫、饒恕、謙卑、聖潔、無私、和平、良善、溫柔等。舉例:做好人難,做一個好官更難,要做一個品格高尚的好官更是難上加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