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府渭南,農業大市何以不再“南”

今日看來,與得天獨厚的地理人口,條件相比,渭南的發展並不盡人意,可以說是異常緩慢。八百里秦川,渭南佔據著最寬闊的關中平原,人口也是最為龐大。

雖然自然環境比較好,物產也十分豐富,但是經濟不很發達,而且與全省及 全國相等水平縣市的距離越來越大。

東府渭南,農業大市何以不再“南”

渭南處於陝西的東大門,緊鄰西安,主城區距離約70公里,可以說是“三 秦要 道 , 八省 通 衙 .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肩負著承東啟西 ,聯繫南北的重要使命,古稱東府,與西府寶雞,分佔關中平原的東西兩部,共同拱衛著中部的“京兆”地區——古長安,今西安。

東府渭南,農業大市何以不再“南”

現今渭南530餘萬的人口僅次於西安,而經濟總量僅1800餘億,人均GDP更是陝西十個地級市裡倒數第一。

東府渭南,農業大市何以不再“南”

1、農業基礎較好,但未形成足夠大的規模,產業化水平低,品牌不夠響亮。

總體來看,除了糧食和棉花等農業作物是陝西糧棉的主要產地這一特點外,比如白水的蘋果 ,澄城縣的烤煙,辣椒,韓城市的大紅袍花椒,蒲城縣的大棚蔬菜和酥 梨 , 華縣的草莓、大蔥,大荔的黃花萊、花生和大棗等一批名優產品的開發,確實在全國範圍有著很大的影響。

東府渭南,農業大市何以不再“南”

但是,受到市場及外省縣市的衝擊,加上渭南工業缺乏骨幹龍頭企業及高水平的深加工企業,使得優勢品牌仍處於產業鏈底層,導致農民的增收並不明顯,出現了毀掉果園出去打工,蔬菜大棚等不上規模等情況。

最有名的韓城大紅袍花椒,大經銷商多位外省人,把控著議價權,至於深加工精加工更是差了很遠。佔據全國六分之一的花椒產量,四川重慶飲食必備的韓城花椒,很大程度上成了他人的嫁衣。

東府渭南,農業大市何以不再“南”

2、工業方面。

早期,由於渭南受河南三門峽庫區的直接影響了國家在渭南的工業佈局(參考同期在寶雞的佈局),具有影響和帶動地方經濟的龍頭骨幹企業甚少 ,城市建設幾乎等於零。

東府渭南,農業大市何以不再“南”

另外,由於民國隴海鐵路開通,導致這一片區的行政中心從傳統的大荔地區轉移到如今的渭南臨渭區駐地,導致渭南主城區過多的靠近西安,偏居渭河南岸,而下屬大部分區縣則在渭北。

東府渭南,農業大市何以不再“南”

後來西禹高速(北京—昆明高速西安至韓城段)直接連接了西安與渭北各縣市,偏東南的渭南主城區被略過(後來補修則是後話了,不過也很繞)

臨近的城市區域,導致很多工業佈局則落在了西安渭北工業區等區域,而渭南自是沒有得到太多的甜頭,配套產業也發展不起來。比如按理說,渭南是最適合發展現代物流中心的地方,也沒發展起來。

東府渭南,農業大市何以不再“南”


印象中,渭南一直默默無聞,發 揮工業的主導作用顯得十分薄弱 ,加之以農為本傳統觀念的影響 。渭南經濟建設和發展,仍然徘徊在傳統農業經濟佔主要成分的產業格局中 。

(未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