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散步,2種走路方式有危險,3種方式越走越健康

中老年人散步,2種走路方式有危險,3種方式越走越健康

關於散步、走路運動的話題真不少,前幾天剛聊完關於走路步數的事,這幾天又有一些中老年朋友想知道怎樣走路效果更好?尤其是那些有腰腿痛的朋友想通過走路來鍛鍊腰背肌,進而幫助緩解腰腿疼痛。

那麼,怎樣走路能強身健體,緩解腰痛,還適合中老年人呢?

首先,要說的是,不管用什麼方式走路,安全第一,在生活中,有一些老年人走路方式真的不可取。以下兩種常見的走路方式最好不要進行。

第一種,揹著手走路

中老年人散步,2種走路方式有危險,3種方式越走越健康

我們經常能看到一些中老年人喜歡揹著手走路,看起來悠閒自在,這麼走會有兩點壞處:一是,揹著手走路不能充分的活動和放鬆身體,因此不能達到很好的運動效果。二是,容易摔跤,中老年人本就關節不夠靈活,身體的平衡感較差,如不小心踩到石子,或遇到坑窪路面,揹著手走路不能迅速調整身體平衡,就容易摔倒,由於中老年人多伴有骨質疏鬆,還有骨折的風險。因此,走路時,千萬別揹著手,關鍵時刻,你還要靠雙手控制平衡。

第二種:倒著走路

醫學專家也認為,倒走有助於調整脊柱、肢體的運動功能,增強腰肌,並增強腰椎的穩定性及靈活性。有助於幫助腰椎間盤突出症和腰肌勞損康復,並且對中老年人常患的膝關節疾病有康復作用。

但倒著走路與揹著手走路一樣,想想你的背後可沒有長眼睛,稍不注意路面狀況,就有跌倒的風險。因此,不建議倒走,如果非常喜歡這項運動,一定選擇寬闊平坦的地方,儘量要家人陪同。

中老年人怎樣走路最合適呢?

我們先來看走路的標準動作是什麼樣的?

標準走路姿勢:頭部擺正,將胸部挺起來,同時收緊小腹和臀部,手臂輕微彎曲,隨著步伐自然擺動,肩膀放鬆,從側面看,你的耳朵、肩膀、髖關節、膝蓋應該在一條直線上。

下面三種走路姿勢推薦給中老年朋友。

第一種:踮著腳走路

踮腳走路方式很簡單,就是足跟提起,完全用前腳掌走路,但這只是一種鍛鍊方式,每天行走百步就可以了,千萬別走多。也可以將踮腳走路與正常走路交替進行。

中醫認為腰腿痛與腎虛有關,踮腳走路能幫助打通督脈,溫補腎陽,有助於腰腿痛的康復。現代醫學也認為,踮腳走路可以鍛鍊小腿後側肌肉,有助於腰腿部肌肉的鍛鍊。

第二種:快慢交替走路

快走和慢走交替進行,同時配合鼻吸氣、嘴呼氣,也可以很好的鍛鍊身體,緩解肌肉疼痛,促進機體的自我康復。

第三種:敲著帶脈走路

帶脈,顧名思義就像腰帶一樣環繞腰部一週,它的主要功能是"約束諸經",人體其他的經脈都是上下縱向而行,惟有"帶脈"橫向環繞一圈,好像把縱向的經脈用一根繩子繫住一樣,所以,帶脈一旦堵塞,就會造成身體多條經絡都堵在腰腹處。

中醫認為,腰痛、痛經、盆腔炎症、腰部肥胖等都與帶脈有關,打通帶脈有助於腰部經絡的疏通,幫助緩解腰腹痛,減掉腰部贅肉。

因此,走路的時候,可以有意識的敲打左右兩側的腰部帶脈。帶脈的具體位置:尋找帶脈時可將雙手叉腰,肋骨與骨盆之間最柔軟處大約就是帶脈所在之處。

中老年人散步,2種走路方式有危險,3種方式越走越健康

最後提醒大家,不管用什麼方式走路,要配備好裝備,選擇一雙舒適、防滑的運動鞋,控制好運動速度,堅持每天半小時以上,身體會更好。

文中配圖部分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