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民族共同修著的巨型史書——龍脊梯田

“梯田”是在丘陵山坡地上沿等高線方向修築的條狀階臺式或波浪式斷面的田地。據記載,史前時期就已出現梯田雛形。目前,中國、日本、印度、菲律賓、韓國、法國以及北非、地中海沿岸、中美洲等國家和地區都有梯田分佈。其中,中國哈尼族梯田、菲律賓依富高梯田和瑞士拉沃葡萄園梯田被譽為世界三大梯田。

多民族共同修著的巨型史書——龍脊梯田

中國哈尼梯田

由於梯田的通風透光條件較好,有利於作物生長和營養物質的積累,能有效解決山區種植農作物平地匱乏的問題。因此,隨著人口不斷增長,山區用來耕種糧食的平地已不能滿足人們需求,梯田這種集約利用山地的耕種方式逐漸發展起來,成為山地農業文明重要組成。

多民族共同修著的巨型史書——龍脊梯田

菲律賓依富高梯田

多民族共同修著的巨型史書——龍脊梯田

瑞士拉沃葡萄園梯田

一、中國梯田簡史

中國一半以上國土是山地,同時又是人口和農業大國,生存壓力使各地都非常重視梯田開發和經營,從而形成了歷史悠久、獨具特色的梯田文化。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開發梯田的國家之一,但具體始於何時,現已無法考證。《尚書·禹貢》有載:“眠蟠既藝,……厥土青黎,厥土唯黃壤,厥田唯上上”,“荊歧既旅,終南惇物,……厥土唯黃壤,厥田唯上上”。說明早在先秦時期中國就開始對山坡地進行改造,並孕育了“坡式梯田”。另外,《詩經·小雅·正月》詩句“瞻彼阪田,有苑其特”中的“阪田”,楚國宋玉的《高唐賦》詩句“長風至而波起兮,若麗山之孤畝”中的“孤畝”,應該為今天水平梯田的原始雛形。

西漢《汜勝之書》中提及,種稻要求水流動交換,各畦之間必有高差,這可能就是水平梯田。四川彭水縣出土的陶田雕塑,“田丘與田丘相接如鱗,高低呈梯階狀,頗似今日的梯田”,這說明東漢時梯田已相當發達。

隋唐是梯田大發展時期,典籍中對梯田及其經營的描述大量增加。 “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人牛力俱盡,東方殊未明。”(崔道融《田上》)描述的是梯田耕作情形;“一條寒玉走秋泉,引出深蘿洞口煙。十里暗流聲不斷,行人頭上過潺湲”(李群玉《引水行》)寫的是梯田灌溉;陳延章《水龍賦》和劉禹錫《機汲井》則表明當時極為先進的高轉筒車已在梯田經營中發揮重要作用。另據劉詢的《嶺表錄異》記載,嶺南“新瀧等州,山田揀荒平處鋤為町畦。伺春雨丘中聚水,即先買鯇魚子,散於田內。一二年後,魚兒長大,食草根並盡。既為熟田,又收魚利;及種稻,且無稗草。乃養民之上術。”這表明當時梯田綜合利用也達到了很高水平。

宋代為梯田發展史上的黃金時期。隨著經濟重心南移,梯田在江南得到了大規模開發,如福建“其人墾山隴為田,層起如階級”(方勺《泊宅編》)、四川“農人于山隴起伏間為防,瀦雨水,用植梗糯稻,謂之噌田,田俗號‘雷鳴田’,蓋言待雷然後有水也。戎州亦有之”(葉廳璉《海錄碎事》)、廣西“筒車無停輪,木梘著高格”(張孝祥《過興安呈張仲欽》) ……。與此同時,“梯田”一詞也正式出現。南宋范成大在《駱鶯錄》中描寫袁州仰山(今江西宜春)梯田時寫道:“出廟三十里,至仰山,緣山腹喬松之蹬,甚危。嶺阪之上皆禾田,層層而上至頂,名梯田”。隨著宋代梯田得到大規模開發,許多先進的農具也得到了推廣,如王安石的詩句“水秧綿綿復多稔,龍骨長於掛梁櫨”(《後元豐行》) 和“湖陽先生坐草室,看踏溝車望秋實” (《元豐行示德錄》) 描寫的就是“龍骨車”;張孝祥“象龍喚不應,竹龍起行雨。連綿十車幅,伊軋百舟櫓” (《湖湘以竹車激水》) 則是寫“筒車”的應用。

元明清時期,中國古代梯田逐漸成熟,不僅梯田開發範圍進一步擴大,而且出現了較系統的梯田理論論述。其中,元代農學家王禎在其《農書·農器圖譜集·田制門》中將系統敘述了“梯田”的分類,並對古代梯田開發經驗進行了總結:“梯田,謂梯山為田也。夫山多地少之處,除壘石峭壁例同不毛,其餘所在土山,下至橫麓,上至危巔,一體之間,裁作重蹬,即可種藝。如土石相半,則必疊石相次,包土成田。又有山勢峻極,不可展足,播殖之際,人則傴僂蟻沿而上,褥土而種,躡坎而耘。此山田不等,自下登涉,俱若梯蹬,故總曰‘梯田’。上有水塘,則可種粳秫,如止陸種,亦宜粟麥”。 明代,著名的農學家徐光啟在其《農政全書》中,將梯田與區田、圃田、圩田、架田、櫃田、塗田一起列為中國農耕史上的七大田制,正式載入史冊。

此後,梯田得到進一步發展,邊遠地區也出現了梯田,成為了中華農耕文明的重要組成。目前,中國的連片面積較大古梯田主要分佈在雲南、廣西、貴州、湖南、江西、福建和浙江等省份。


二、世界梯田原鄉——龍勝

廣西主要的土地類型為山地且具有悠久稻作農業歷史,因此廣西各地都有梯田分佈,其中最負盛名的當屬地處桂北地區的龍勝梯田。

龍勝各族自治縣地處亞熱帶,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8.1℃ ,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境內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500—2400毫米;河溪眾多,水系發達,森林茂盛,水源豐富,非常有利於稻作農耕生產。但是,“龍勝之地縱橫三百餘里,龍勝處其中,四面綿長百數十里,其間崇山萬疊,峭壁千尋而寬平廣闊之處甚少”,因此境內各民族只能墾山為田,從而開闢了大片的梯田

據統計,龍勝共有耕地272373.3畝,其中水田223976.85畝,坡度在6°以上約佔96%,坡度15°以上約佔80%,坡度大於25°約佔46.69%,分佈在海拔200至1450米之間的各個鄉鎮中。100畝以上連片梯田有320處,2000畝以上的連片梯田有9處。

多民族共同修著的巨型史書——龍脊梯田

龍勝梯田

對於龍勝梯田開發歷史,目前有兩種說法。一種是《龍勝各族自治縣誌》(1988—2005)記載:“開造於元代,完成於清代,至今近600年曆史”。第二種說法是,2015年18位專家從考古學、歷史學角度考證得出的結論,認為:龍勝所處的南嶺山地距今6000年至12000年前就出現了原始栽培粳稻,是世界人工栽培稻的發源地之一,秦漢時期龍勝已經形成梯田耕作方式,唐宋時期龍勝梯田得到大規模開發,明清時期基本達到現有規模,龍勝梯田距今至少有2300多年的歷史,堪稱“世界梯田原鄉”。


三、各民族對龍脊梯田的開發

龍勝最大連片梯田位於該縣“龍脊十三寨”地區的“龍脊梯田”(其大致範圍涵蓋龍脊鎮的龍脊、平安、金江、馬海、大寨、小寨等行政村)。該梯田面積達10734畝,最高1850米,最低300米,落差巨大,層級多,層級最多的達1100多級,形成了高山林地、村寨、梯田和諧共處的生態環境。2018年,“龍脊梯田”被聯合國糧農組織(FAO)評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GIAHS)”。

歷史上,龍勝“其人為苗,為瑤,為壯,為侗,錯處並居,言語不通,衣服異制”,為多民族聚居之地。因此,相較於哈尼梯田的“大”和紫鵲界梯田的“奇”,“龍脊梯田”最大的特點在於“多”,即壯、瑤、漢等多民族共同開發,民族文化豐富多彩。本文下面嘗試從現有材料著手探尋壯、瑤、漢等民族對“龍脊梯田”的開發。

多民族共同修著的巨型史書——龍脊梯田

龍脊十三寨分佈圖(來源:《龍脊十三寨》)


(一)壯族對“龍脊梯田”的開發

“龍脊十三寨”地區的壯族自稱“布也”,其義為“也人”,漢語意為“本地人”。當地漢、瑤等民族稱他們為“壯族”、“壯人”,也習慣稱其為“本地人”。龍脊壯族主要分佈於“龍脊十三寨”中的廖家寨、侯家寨、平寨、平段寨、平安寨、龍堡寨、楓木寨、江邊寨、八灘寨、馬海寨、金竹寨、新寨等村寨,主要有廖、侯、潘、陳、蒙、韋等六個姓氏。雖然龍脊壯族自稱和他稱均為“本地人”,但嚴格來說其並非真正意義上的本地人,其先民或因瑤民起事,或因族群爭鬥,或因苗民起義,於明萬曆中期以至清朝初年才由河池、南丹等地方漸次遷居“龍脊十三寨”地區。

多民族共同修著的巨型史書——龍脊梯田

龍脊壯族

據文獻記載,明萬曆三十九年(1611年)龍脊壯族先民向“龍脊十三寨”地區的瑤民購買了10處茶山荒地後,開始在龍脊(龍脊古壯寨)落籍建寨、開山築田。

“龍脊十三寨”地區地處南嶺山地的越城嶺,山嶺綿延,層巒疊嶂, 氣勢雄渾。海拔800—1500米的中山山地較多,龍脊壯族的10多個村寨都坐落在金江河兩岸的山坡上,而金江河本身即是一個山谷,兩岸盡是海拔高低不等的山嶺。擁有悠久稻作歷史傳統的龍脊壯族先民遷居山嶺密佈“龍脊十三寨”地區後,由於山地環境的限制,也不允許其發展大塊型的平壩農業,為了因襲其傳統,他們只好在一定的高度建築一個平臺來種植作物,從而開始開鑿梯田。

多民族共同修著的巨型史書——龍脊梯田

龍脊古壯寨梯田

龍脊壯族先民進入“龍脊十三寨”地區後,為延續傳統就開始進行大規模的開荒、築田。同時,由於龍脊壯族遷入時,“龍脊十三寨”地區有野生大葉茶樹,因此他們也從事茶葉種植。其後,“龍脊茶”也在乾隆年間成為朝廷貢品。

(二)瑤族對“龍脊梯田”的開發

現聚居在“龍脊十三寨”地區的瑤族為紅瑤。紅瑤自稱“尤倫”或“尤諾”,意為“瑤人”。盤瑤稱其為“甲尤”,意為“客邊瑤”。花瑤稱其為“紅尤”,意為“紅瑤”。“紅瑤”之稱,是因他們的婦女穿的上衣主調是紅色,其間有黃、青、白色花紋而得名。除黃洛寨外,紅瑤的村寨主要分佈與“龍脊十三寨”外圍。其中,金坑地區就有大寨、中祿、小寨、田頭等 20 多個紅瑤村寨。

多民族共同修著的巨型史書——龍脊梯田

紅瑤

周去非在《嶺外代答》有:“漢武平南越,發夜郎,下牂牁,非由融州,則何自而至南越哉? 今靜江府桑江寨,其水亦合於融江之上流,或雲桑江,亦牂牁音之訛也。大抵融州之西為之南地,本接連但隔於蠻瑤,不可通也”的記載。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也記載:“瑤之屬桂林者,興安、靈川、臨桂、義寧、古縣諸邑,皆迫近山瑤。最強者曰羅曼瑤、麻團瑤。其餘如黃沙、甲石、嶺屯、褒江、贈腳、黃村、赤水、藍思、巾江、竦江、定花、冷石、白麵、黃意、大利、小平、灘頭、丹江、閃江等瑤,不可勝數”。由此可見,瑤族很早就進入龍勝境內定居,但古籍記載的瑤族為瑤族哪個支系目前尚未有定論。

據《潘文鑑公墓碑》記載,金坑地區的大茅、田頭、下步、壯界、中祿、翁柳、翁江、餘家寨的紅瑤潘姓,於明代( 1368一1644年)遷入龍勝境內。

另據《金坑舊屋紅瑤講公爺》記載:“……來到官衙大木,田頭裝刺,田尾裝埂,大公乖,打赤腳進田,我公傻,穿草鞋進田。……來到龍脊,得了長田舍路,同獲是雙。因為真因為,壯婆巧,壯婆撿去牛糞,留出狗糞一堆,常爭執難鮮糾。這裡難留,拋土離地,棄地離鄉,來到黃落界底暫住,因人弱地不肥,草發地不開……落在上翁江、下翁江,吹樹蔸吃樹尾,剝下木皮來蓋屋,樹爛三年吃菌子……看見金坑大寨白竹坪,好個密密洞,好個密密塘……進金坑大寨,對山開水,遇水開田。開出上八塘下八塘,上八塘置粘谷,下八塘置糯禾,禾苗線線一樣長,穀粒顆顆一樣粗……就在金坑地帶永住下來,一直至今。”從其記載來看,紅瑤從官衙大木(今龍脊鎮和平村大木組)先是遷徙到“龍脊十三寨”地區,在龍脊跟壯族發生爭執後再次遷往黃落界底,後“因人弱地不肥,草發地不開”又遷往在翁江“刀耕火種”,來到大寨白竹坪一帶後,開始開墾梯田,發展稻作農業。

綜合各種資料分析,金坑紅瑤很可能於明末清初時期才遷居至今“龍脊十三寨”周邊地區,並開始進行梯田開發。

多民族共同修著的巨型史書——龍脊梯田

金坑梯田

(三)漢族對“龍脊梯田”的開發

相較於壯族和紅瑤,漢族遷居“龍脊十三寨”地區的時間較晚且人數較少。清乾隆六年(1741年),吳金銀起義被鎮壓後,漢族人口才開始大量遷入龍勝境內。他們一部分是因官府徵調至新設立的龍勝理苗分府為官當兵遷入,一部分是因經商和做手藝遷入,還有一部分是則是因開荒種地行獵遷入。

遷居“龍脊十三寨”地區的漢族屬於第三種情況,為來自湖南新化縣一帶的農業移民,史籍稱之為“楚南棚民”,當地的壯、瑤等民族則稱之為“新化人”。據清代文契資料記載,漢族在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前就遷入“龍脊十三寨”地區開墾梯田,至嘉慶十一年(1806年),移居“龍脊十三寨”地區的漢族的人口數量已經十分眾多。

由於“龍脊十三寨”地區水源充足、較易開墾的林地大部分已經被先前遷入的壯族、瑤族開墾,因此漢族遷入後開始對更高的山嶺進行墾山造田。

“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知”,智慧勤勞的壯、瑤、漢等民族的先民們經年累月輩復一輩墾山為田,歷經數百年時間從河谷到白雲繚繞的山顛,從萬木蔥蘢的林邊到石壁陡崖前,凡有土之地,均拓開梯田,從而形成了今日宏大雄渾的“龍脊梯田”。

“龍脊梯田”一條條田埂也彷彿是一部壯、瑤、漢等民族的先民們用鋤頭和汗水雕刻在崇山峻嶺間的巨型史書,直觀地展示了其與頑強抗爭、繁衍生息的漫長曆史。



《層登橫削高為梯舉手捫之足始躋——話說我國的梯田》

《18名專家學者:龍勝梯田全球規模最大歷史最久》

《龍脊壯族社會文化調查》

《龍勝紅瑤》

《廣西龍勝龍脊梯田系統》

《龍勝各族自治縣誌》(1988—2005)

《龍勝廳志》

《生態重建的文化邏輯——基於龍脊古壯寨的環境人類學考察》

《龍勝各族自治縣少數民族古籍(一)》

《龍脊十三寨》






關注我,瞭解更多的廣西曆史和民族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