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荆轲刺秦王成功,当时局势会发生什么改变?

前言

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时期之后的大变革时期。经过春秋时代的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公元前453年,韩、赵、魏推翻智氏,三家分晋,奠定了战国七雄的格局。公元前221年,秦灭齐,统一六国,标志着战国时代的结束。

纵观战国风云,其主要的脉络就是秦如何攻灭六国和六国进行反抗。秦国历经多代国君的发展,从西边的弹丸之地发展为占据关中平原和川汉平原的巨无霸横跨秦岭的巨无霸,直到嬴政时期毕其功于一役,实现了扫八荒而御六合,毁了其他国家的宗庙。但是六国中不乏有才之士,奋力抵抗虎狼之师,保护自己的家国,形式多种多样。这其中就包括燕国的太子丹,他希望刺杀嬴政来守护祖国。

如果荆轲刺秦王成功,当时局势会发生什么改变?

太子丹虽然失败了却名垂青史

这就是我们熟悉的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关于为什么要行刺秦王,太子丹给出了充分合理的说法,据《史记·七十列传·刺客列传》中记载:

"燕小弱,数困於兵,今计举国不足以当秦。诸侯服秦,莫敢合从。丹之私计愚,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於秦,闚以重利;秦王贪,其势必得所原矣。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侵地,若曹沫之与齐桓公,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

可以看出太子丹并非意气用事,他希望刺杀嬴政从而达到他的政治目的,并且思考了成功与否的两种可能。当然,这件事情最后以失败告终,不过我们可以大胆猜测,如果这件事成功了,对当时的局势会产生什么影响?

如果荆轲刺秦王成功,当时局势会发生什么改变?

荆轲刺秦王也是成语图穷匕见的来源



荆轲是否有成功的可能

首先来说这件事是否有可能性,因为合理的假设一定要建立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太史公似乎对有反叛精神的刺客情有独钟,从他耗费精力的《刺客列传》中就可见一斑,所以我们可以有详细的史料来回顾这件事情。

我们的主人公在史书里记载有一个特点是喜爱读书,击剑,虽然天天和一群狐朋狗友喝酒鬼混,却并没有影响自己的德行。据《史记·七十列传·刺客列传》中记载:

"荆轲虽游於酒人乎,然其为人沈深好书;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其之燕,燕之处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知其非庸人也。"

如果荆轲刺秦王成功,当时局势会发生什么改变?

秦国宫殿复原

能文能武有德行,如此说来确实适合做大事。太子丹还为他派遣了助手秦舞阳,他是和乐毅齐名的燕国名将秦开的孙子,十三岁就敢杀人。除此之外也是做足了准备工作,不光让樊於期主动自杀献出人头,还把燕地核心地区的地图也拿了出来,可谓费尽苦心。

由于前期准备工作充足,使得嬴政认为太子丹诚意十足,亲自接见了"使臣",荆轲首先呈上了樊於期的人头,这颗头戏份还真不少,有传说这颗人头大骂嬴政无道,也有传说这颗头还使劲咬了嬴政一口,我们就当个乐呵,一笑而过吧,毕竟戏份还是在刺客身上。接下来荆轲又以呈现地图为由接近秦王,地图的卷轴里藏着锋利的匕首,而且据史书记载匕首上有剧毒,见血就死根本无法抢救。

如果荆轲刺秦王成功,当时局势会发生什么改变?

樊於期为了刺秦王甘愿自杀

秦王听说有通往燕地的地图,赶紧上去查看,此举给了刺客机会。据《资治通鉴·秦纪·秦纪二》中记载:

“荆轲奉图以进于王,图穷而匕首见,因把王袖而揕之;未至身,王惊起,袖绝。荆轲逐王,王环柱而走。群臣皆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操尺寸之兵,左右以手共搏之,且曰:'王负剑!'负剑,王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匕首擿王,中铜柱。”

从上述文字我们得知,荆轲有两次机会可以刺杀嬴政,而且可能性不小,但是他却没有把握住。

回到我们的文章中,笔者认为如果荆轲的心理素质再强大一些或者运气再好一些,我们的历史就将百分百改写,即使仍然是秦统一天下,可是那个最终的始皇帝就不是嬴政了。既然我们的文章是刺秦王成功,那么我们就分析一下接下来的走势。

如果荆轲刺秦王成功,当时局势会发生什么改变?

拖后腿的典范

嬴政被刺秦国如何应对

如果嬴政不幸死亡,那么荆轲这个人肯定就会被无视了,是死是活都不会有什么影响了。国不可一日无君,秦国当下最重要的任务是选出一个新国君。但是这个人是谁,可就很有意思了。这件事发生的时间是公元前227年,始皇帝33岁,这个时候他已经拔出了赵国势力吕不韦和赵姬,韩国势力在华阳太后去世后也无力插手朝堂之事,只有楚国势力的代表昌平君手中握有权力。

而这个时候,三晋之家中的韩和赵已经先后被秦所灭,理论上赵境已经全部归秦,换句话说秦燕已经从不接壤变为接壤,秦军可以直接进攻燕地。而魏楚燕齐目前还有和秦做最后一战的实力,这就是当时的背景。

如果荆轲刺秦王成功,当时局势会发生什么改变?

吕不韦和李斯之间的丞相是空白,不过据推断是昌平君

所以秦国的朝堂之上面临三件大事:

  • 其一是要为嬴政报仇雪恨,攻打燕地;
  • 其二是选出新的国君;
  • 其三是要提防昌平君。

这三件事中的第一件关乎国家脸面问题,所以此战必打,甚至连胜负都可以抛诸脑后,第二件事情不管结果是否令人满意,也和第一件一样必须无条件地去实施;唯有第三件事,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这就是因为昌平君的问题。

昌平君在历史上没有详细的记载,这点很可疑,因为他并不是一个路人甲,相反他在吕不韦后任秦相,完全值得大书特书,据《东周列国志》中记载:

"再说项燕募得二万五千人,来至徐城,适遇楚王之同母弟昌平君逃难奔来,言:'寿春已破,楚王掳去,不知死活。'

项燕曰:'吴、越有长江为限,地方千余里,尚可立国。'乃率其众渡江,奉昌平君为楚王,居于兰陵,缮兵城守。"

可见他活得十分久,但是很大可能是在政治斗争中失败,李斯接替了他的职位,而他则失去了权力,无法在秦国朝堂上挥斥方遒。

如果荆轲刺秦王成功,当时局势会发生什么改变?

军功制度让秦军所向无敌

笔者认为,由于秦在变法后重用有识之士,再加上军功制度对旧贵族极其不友好,所以原本的旧贵族在朝堂上很乏力,假如嬴政不幸死亡,尤其是秦国武人很难挤入高层,所以当时的绝对核心昌平君有很大权力夺取秦国的统治权,即使不能为君也会按自己的喜好树立傀儡,并慢慢将权力向自己的势力转移,从而产生激烈的政治斗争,使得秦国无力继续征讨天下的脚步。

天下诸侯何家获益最大

如果秦国朝堂大乱,那些诸侯国肯定会第一时间嗅到蛛丝马迹,虽然六国是战败国,但是那是建立在和秦实力相差过大的前提下,如果秦内乱,必然自废武功,六国之中仍然是有能人可以回身攻秦的。

细数剩下六家诸侯(包括已经亡国的赵和韩),收益最大的肯定是楚国,其次是齐国,他俩是第一梯队,接下来是魏和燕的第二梯队,最后是赵韩第三梯队。为什么要将亡国的赵韩也归入其中呢?这是因为秦虽然灭亡了二国,但那是消灭了两国的宗室而已,仍然无法组织起有效的管理手段,我们可以从后来秦朝的灭亡中看出端倪,据《过秦论》中记载:

"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为什么一处农民起义会天下响应呢,就是因为秦国灭亡了六国宗室后无力统治急剧膨胀的疆域,所以各地名义上是秦的子民,实际上都是当地的豪族大户更有影响力,故此笔者将亡国的赵韩也归入此列。

如果荆轲刺秦王成功,当时局势会发生什么改变?

楚国巨大的疆域

这种局面下,楚国凭借巨大的疆域,没有和秦冲突而保留的有生力量,还有昌平君这个楚国势力,有极大可能成为当时的最大势力,齐国由于具备良好的经济基础和民众支持,虽然曾被灭过一次也有机会恢复实力,所以说是第一梯队。而魏燕直接卸下了被秦军威胁的压力,有机会休养生息所以被归纳为第二梯队。而赵和韩尤其是赵,甚至有复国的可能,纵使最后不成功但是机会也比之前略大。

而且六国苦秦久矣,如果有这种扭转乾坤的局面,必定戮力同心,联合攻秦,这一次势必不会失败,其一是由于秦内部混乱,刚失去国君;其二是有赵韩前车之鉴,引起了诸侯国的警觉;其三是可以分享秦地的资源,和多家之力,并且有相当的战略目标,在联军同心的情况下一定成功。

如果荆轲刺秦王成功,当时局势会发生什么改变?

如果荆轲成功我们就看不到这张图了



结语

虽然历史不能重来,但是笔者之所以假设荆轲刺秦成功,是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大胆假设,也顺便梳理一下当时的复杂局势。不难看出,赵韩在短短几年间接连亡国给了其他国家巨大的压力和危机感,所以太子丹才不得不寄希望于刺客改变这种局面。

从太子丹的行为来看,他对局势有着清晰的认识,对自己祖国和对手的实力也有着清晰了解。而且根据他从质子丹成为太子丹的过程来看,他一定是个有能力有德行的人,未来有巨大的可能成为燕的中兴之主,但是他却不得不冒险赌这一局,因为他已经等不起了,各国已经等不去了,秦的优势越来越大,拖延下去只有一条死路,不如趁自己仍然有资源可以调配的时候豪赌一把,不成功则成仁。

如果荆轲刺秦王成功,当时局势会发生什么改变?

燕太子丹画像

而在综合分析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复杂形势后,我们惊讶的发现太子丹的计划其实充满了可能性,首先在赵国灭亡后,燕国本来形势就岌岌可危,必须想办法自救,所以太子丹用投资最小的方式进行了尝试,虽然失败却保留了燕国的有生力量,仍然有一战之力,即使败于秦军也不过是顺应了历史的潮流而已。

其次如果此事成功,不光是消耗了敌人实力增加了自身实力,太子丹的声望肯定暴涨,他作为抗秦第一人,必然受到诸侯国的爱戴(虚情假意的爱戴起码也比现在燕国的待遇强),也无中生有了一张巨大的政治底牌,可以更好的周旋于诸侯之中。如此英勇的行为,也是他和荆轲虽然失败了但仍然受到世人所尊重的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1《史记》 司马迁

2《资治通鉴》 司马光

3《东周列国志》 冯梦龙

4《过秦论》 贾谊

文章内容来自铭儒说史100%原创,未经许可请勿转载(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存在疑义,请联系删除。)我们将持续为大家输出精彩的原创文章,欢迎小伙伴们订阅转发及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