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领导拼命压下属工资,却宁愿高价外包?

草民20655693


1,少去了招聘成本,劳务外包公司必须确保派出人员及时准确到位,有人离职及时补岗。

2,减少了五险一金成本,许多外包企业只给员工缴纳3险。

3,降低经营风险,部分责任由外包公司承担。

4,合理避税,与外包公司合作,合理规划薪酬福利,合理规避

您说的外包业务我觉得应该是把整个这个部门外包了,而不单单是领导岗位,外包已逐渐成为一种常态,老板之所以敢给外包40万,那一定是综合分析的,肯定是利大于弊的。其次再说老板没有给涨工资,我觉得老板可能对你的工作不够满意,需要你更加努力,提升自己市场竞争力,才会立于不败之地。


笃行智囊


作为一名混迹职场多年的职场人士,通过题主表述,我首先感受到了“不甘心”及“不知怎么办”的感觉。

随后获取到了这些信息:

钱没给到位,合同没写明;工作受到限制;离职后,老板花费40万请了外包。

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说白了,其实不管是在职员工,还是外包员工,在老板眼里都是“干活的”。

当我们遇到这样的问题时,可以从“用户思维”的角度,从以下的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老板眼里不分“外包”及“在职”,只有谁更有价值

如果纠结于,为什么都是一样的岗位,他拿的比我多,注定会陷入死胡同。

想要解决问题,我们需要从这三个方面着手,才能更好的理解老板的举动背后的原因:

1.老板也是用户,职场人要有产品思维

职场上,老板就是我们的用户。

你需要用打磨产品的态度认真对待老板交代的工作。

老板想要的是什么,大多数员工并不理解。

正如梨与苹果的故事:

老板想的是:我要的是苹果。

员工想的是:我给了老板一个梨,完工。

2.专业的事让更专业的人做

专业人士的优势在于,能更加精确的把握任务关键节点,将工作价值的杠杆率提升到最高。

既然在职员工暂时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目前看来也毫无突破的话,老板自然会把眼光投向“技能更专业,更好提需求”的外包公司。

3. 薪资是职位的价格

薪资就是职位的价值转换。

像题主的情况,当初老板承诺了薪资,但劳动合同没有体现所以导致离职。

劳动合同体现的薪资其实是入职之初,职位的初次定价。

至于后期承诺的金额,则取决于我们能够超出本职位水平的能力。

二、为什么用户思维更有竞争优势

在职场上,有用户思维的员工一定比没有用户思维的更受到老板及同事的欢迎,主要在于这三点:

1 .用户思维能与目标强关联

不明白老板的需求,帮他达成目标,谈何成长加薪呢?

用户思维背后的含义是:

A 清楚了解职位能够给企业带来价值的能力

B 知道如何通过当前工作协助企业达成目标

C 将老板的需要与企业目标强关联

从用户思维角度思考老板需求,比埋头苦干更讨喜。

2.用户思维=以解决问题为目标

外包公司与在职员工各有各的优势。外包专精于某项技能,这是安身立命之本。员工对企业情况更为了解。

拿题主的案例来说,有心成长,大可抱着学习的心态观摩对方是如何操作此类型工作的。

承认自己不会,并不会让老板觉得你不行。反而会觉得,你能够意识到问题,并且寻求解决方案,值得培养。

3. 用户思维=创造更好产品体验

企业内部,我们交付的产品就是工作成果。

用户思维的角度就是,老板还没想到的功能,你已经做好了规划。有需求的部分,你及时上线了功能。

结果就是老板通过你的产品(工作成果)持续感受到了你给他带来的价值,也就更加愿意为你追加投资(涨薪水)。

三、职场人士如何从“用户思维”角度,提升个人价值

1.复盘过去:从失败中发现需求

如何了解老板的需求呢?

A 审视失败案例中是否出现:你没明白我的需求这样的反馈

B 这样的案例是否有人成功过,他的切入点是哪里

题主的案例中刚好有外包公司这一帮助了解老板需求的角色,学会对从方身上学习,对于企业及个人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2.审视现状:认识短板

认清短板不是因为羞于展示,而是为了从工作角度更好的解决问题,减少踩坑。

可以从这两个方向着手

A 现状造成的原因是什么?(自身/外部客观环境)

B 是否有别的渠道可以改善因为短板带来的限制?(请教专业人士/进修)

3.未雨绸缪:行业趋势+个人价值结合

职场人士的未雨绸缪,是懂得将个人价值与行业趋势结合思考。

一款成功的产品,需要注重未来市场的需求。

问问自己:

A 在未来我的职业市场的要求可能会有哪些变化?

B 现有条件我还能付出哪些努力?

这是用户思维,也是一种格局的体现。

总之,老板薪资没给到位。除了埋怨老板,选择离职之外,可以试着用“用户思维”的角度进行分析,挖掘自己更深层次的价值。

欢迎关注@焱公子,十年500强,专注写职场,每天与你分享职场干货与成长心得。

焱公子


你脑子真不开窍,外包后,负责的人回扣安百分之十算,他可以另外增加收入,不外包,发你们工资,毛都拿不到一根,现在的领导心比墨汁黑,堪比半夜鸡叫周扒皮,黄世仁等[呲牙][呲牙][呲牙]


用户4971043110516


卧槽,我们公司就是这样,不让自己员工上班,都外包,因为有回扣呀,公司给外包头180,外包头给外包人员120,剩下的钱再分给公司的贪官,多好,这样还省了外包的保险,一看就是给公司省钱了。但是这样给本公司的员工,工作上带来多大的麻烦,外包工不听指挥等等,哎


zzzz147


问题类问题,显然你太年轻了。外包,有着各种利益输送。外包,可以让一小群高层瓜分利益,责任轻风险低利益高还隐秘。如果让员工自己做,高层捞不到太多利益,风险还挺高。


换了马甲我也认识你


特别是几个人合伙的工厂,那几个负责人都喜欢外包的,因为钱能赚双份。外包的加工厂是几个负责人的亲属开的,亲属直接进工厂上班就拿死工资,如果在外面开个小工厂不用几年就奔小康开上大奔,我以前在这样的公司工作过,大老板给自己亲属小工厂做好做价钱高的,二老板给自己亲属做量大的,三老板给自己的亲属做包装的木箱,其实我们工人做出来的都比外包的好又快。


权169204888


这个跟老板的格局、选择有直接关系。一般这样做的老板,很少能做大。我们分两块来分析,一个是压下属工资,一个是高价外包。

很早以前一个朋友,是做外贸的,基本工资+抽成。上班第二年,我那朋友抽成就有20万,结果老板不愿意,只给了两三万,然后我那朋友过年之后直接辞职,自己开公司。我那朋友,现在自己做得很大,而他的原老板,就是扣押呀抽成的那位,一直就是找两三个业务员,稳定自己的业务,但业务员也是来来去去,都是新人。后来就干不下去了,已经关门好多年。

这样的老板格局不大。就像恒大许家印一样,也是因为原来的老板格局不够,自己跳出来创业,成就了恒大伟业。

还有一个喜欢外包。

这样的老板,一方面也是格局不够,另一方面是不想稳健长久的经营企业,而更喜欢项目式的经营,带有强烈的包工头思维。就是利用自己的资源、或者是社会关系,然后拿到项目,外包出去。因为项目不一定是长期都有,这样养着一群高薪员工雅力士蛮大的。比如给你跟同事两人一年20万,这时候加上五险一金,差不多都接近30万了。这个支出是每年都有的。而外包40万,是一次性买卖,项目完工,不用其他支出。这样算下来,你老板是有得赚的。

简单地说,拼命压下属工资,却宁愿高价外包的老板,对自己信心不足,然后格局不大,所以选择最便捷的方式来经营。赚一笔是一笔,他们不会去思考长久的战略性问题,更类似包工头,拿到一个项目做完,再去寻找下一个项目。


波士财经


这个现象真的很奇怪也理解不了,这种公司现在还很普遍,可能就是图一个单纯吧包干打尽麻烦少,我曾经的经历原来伙食团是自己的人做总是这没有做好,那儿没有做对好像就没有一点是做对了的,包出去后就什么问题都没有了你们说奇怪不奇怪!!


东山月楼


讲一个故事吧,猪开了个农场,让一只公鸡去管理10只母鸡,并给她们分发食物。公鸡领到食物之后,把食物平均分成了11份,自己要了一份,其他给了10只母鸡。公鸡觉得这很公平,毕竟我是公鸡,体能消耗大,但是我和你们吃的一样多嘛,可是这10只母鸡都感觉自己分的少,合起伙来跟公鸡唱对台戏。虽然一只母鸡打不过公鸡,但10母鸡一起闹意见公鸡也没法应付。于是公鸡职能找到猪说干不了,要离职。

猪笑了笑说,你的方法不对,看我的。于是猪把食物分成了11份,大小不一,自己先挑了最大的一份,然后傲然对其他母鸡说:你们自己讨论这些食物怎么分。为了争夺到大份点的食物,母鸡们沸腾了,恶狠狠的互相攻击,全然不顾有一些食物连平时的平均数量都没有,也没人找猪的麻烦了。公鸡钦佩的问猪,这是什么办法?猪微微一笑,听说过人类的绩效工资吗?

第二天,猪依然把食物分成11份,自己却挑走了2份,然后傲然对母鸡们说:你们自己讨论这些食物怎么分。10只母鸡看了看9份食物,飞快的抢夺起来,吃一口食物,还要啄一口曾经的同伴,直到最后留下一只弱小的母鸡倒在地上奄奄一息。公鸡又无比钦佩的问猪,这是什么办法?猪又微微一笑,听说过末位淘汰吗?

第三天,猪把食物只分成2=份,自己却挑走了1份,然后傲然对母鸡们说:你们自己讨论这些食物怎么分。母鸡们又争夺起来,最后一只最强壮的母鸡打败所有母鸡,大摇大摆的开始享用它的战利品。这只母鸡吃饱以后才允许其它母鸡再来吃,这些母鸡都成了它的小弟,为了食物恭敬的服从它的管理,按照顺序来享用它的残羹。从此猪只需管理一只母鸡,只需分配给它食物,其它的再不也不用操心了。公鸡钦佩的问猪,这又是什么办法?猪仍然微微一笑,听说过竞争上岗吗?

第四天,猪把食物分成5份,自己拿了3份,然后把1份分成9小份,对母鸡们说:每个都领一小份,我考察你们,最后决定最优秀的可以额外获得那份最大的。然后母鸡们迅速拿了各自的那块,各自考虑了一番,有些母鸡拿出来了自己那份的一部分来给猪,有只母鸡竟然把全部都上交给了猪,不过却换回来的优秀员工奖励——那块大份食物。而猪最终得到了全部80%的食物。公鸡佩服得五体投地,问猪这是什么计策?猪微微一笑,听说过职场潜规则吗?

最后一天,猪把食物全占了,然后让母鸡自己去外面找虫子吃。因为之前的竞争,母鸡们已经无力再战了,于是只逆来顺受自己去找东西吃。公鸡又钦佩的问猪,这是什么办法?猪哈哈一笑,听说过企业文化吗?


用户52635181408


给下属发再多的工资,只能提高工作效率和业绩,很难进入领导自己的腰包。而转手外包,就神不知鬼不觉的有灰色进账了。其实天下人都明白,只是没有办法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