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中小学教师的工资按职称分为13个级别的话,会带来哪些影响呢?你怎么看?

马薯铃卖士豆


我从教40年熟知评职称是要看教学质量的,学校有个量化考核分是对老师的综合评价,能激励教师竞争相上,一般来说当年评上和没评上的老师在教学中还是有差距的。有的没评上教师没有认真查找自己的问题却一味埋怨是不对的,试问如果取消职称如何评价教师技能,你能说所有教师质量都一样吗?能力都一样吗?如果按工龄涨工资,不知会害了多少学生,因为教好教坏都一样嘛,你自己的孩子愿意放到教学平平的班级吗?


常乐4974


这个影响确实很大。

如果按照职称将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分为13个等级,大家必然醉心于评职称。

而职称,尤其是高级职称更是僧多粥少,属于稀缺资源,争抢定然更加激烈。

当大家都醉心于抢名额、争职称时,反而要冷落教学。因为大家都把精力放到了与职称相关的一些东西上了。如:荣誉、公开课、论文、课题、活动、会议、支教……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这些与教学无多大关系的东西,严重牵制了教师的精力。这将严重影响教学质量!此其一。

其二,分为13个等级严重压制年轻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由于年轻教师的级别低,工作任务重。但是他们的薪酬却比较低,再加上评职称无望,将会严重打击他们的工作热情。不利于年轻教师的成长。

其三,会严重影响同事之间的团结、和谐。

有限的几个晋升机会,导致大家互相之间直接火拼,尔虞我诈、互相拆台,甚至私下相互举报。真正是斯文扫地!

其四,将会使优秀人才对教育望而却步。

这样的一种状况,恶劣生态环境,是无法吸引优秀人才加入的。而没有优秀人才加入的教育,将是非常可怕的!长期来看,将会对教育带来根本性的戕害!

所以,我期望取消或改革现行职称体系。从根本上提高教师待遇,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提振教育的精气神!


姑苏讲堂


13个职称工资级别影响着教师的方方面面!有些是怎么想也想不到的!

由于公办中小学教师的职称的不同,确确实实把他们的专业技术职务工资(岗位工资或者说是职称工资)从低到高依次分为十三级~一级总共十三个级别。就是这些个不同的级别工资,影响着所有的教师。

具体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应该有以下诸多方面:

同时毕业、同时工作、同等学力、同一地区、同一单位的教师可能会出现下列情况。

  1. 专技地位的高低不同;
  2. 名义上的教学水平和能力水平不相同;
  3. 最明显的是工资收入的高低不同;
  4. 千方百计地参加职评;
  5. 评上职称的教师感谢职称。因为职称让他(她)的工资上了一个台阶;
  6. 职称低的或者是没有评上职称的教师,会怨恨职称。因为职称阻碍了他(她)工资的提高;
  7. 职称在某些教师的那里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变了味,纯粹成了获得高工资的工具;
  8. 有的教师因为职称低,失去了工作的积极性和上进心;
  9. 有的教师为了更高一级职称在努力工作,或者是积极地寻找门路;
  10. 有的教师干脆就放弃了职评的想法,听之任之,顺其自然;
  11. 职称高的教师整天高高兴兴的,反之,职称低的则天天愁眉苦脸的;
  12. 有的教师想得开,无所谓了,什么时候是个头,多少工资是高,高了还想高,人心无尽。看开点,知足常乐吧;
  13. ……
总而言之,职称的十三个工资级别对教师的影响是全面的,也是深刻的。

我觉得,可能的影响还不止这些。请大家给予补充补充。


中小学教育者


本质问题还是职称!

首先,职称,这是一个时代的产物;目前依然存在并且严重桎梏了教师群体的工作热情、积极性,存在“随意占有劳动者的劳动付出”的意思;更严重造成众多教师失去了“对未来美好生活向往”的勇气!

但是,职称,不能取消!

国家完全可以采取两条路子:

一、考评合格,自然晋级。

级别之间拉大年限差距!

比如:

具备中级资格15年以上者可以晋升高级职称(只是举例)

二、破格晋升

制定详细细则,自认为优秀者可以申请破格!条件必须严格,要求要高,遵循公平、公正、公开!

例如:

中级满五年以上者,达到一定条件,可以申请破格!

对于工龄三十年以上,一直在基层工作,中级满15年,可以直接晋升高级职称,同时补发教龄25年起至今所有年限的基本工资——这,主要解决一些历史遗留问题!


赑屃680820


首先,现行的工资制度也不全是凭职称为十三个等级。老师工资分薪级工资、岗位工资和津补贴。仅其中岗位工资分十三级约占总工资的三分之一不足。

第二,工资增长含职业成长是正常的。而且整体说参加工作期越早起薪越低,80年代的教师十年的工资也就可买台彩电,90年代十年工资也就买台摩托,现在十年买台国产家轿首付套房还是可以的。拿到专技五档的老师大多十年内要退休了,终其一生的资产永远低于后来者。

第三,人要比只能与同龄人比。能盯着比父母年龄更大的长者不如反思自己的努力。博士生做老师,起步专技七级,你同样只要努力是不需拿专技十三级的。


楚天959


副高级每周两节课,中一每周四节课,其他职称的每周十二节课,副高级月工资是低职称工资的二倍,人吗,就应该这么分成三六九等…


手机用户68419010022


太对了,看到职称评定的那些条条框框,我气得牙痒痒,那些制定职称评定的人他妈的真能想,整天坐办公室就想着怎么刁难老师,制定一些乱七八糟不不着边际自以为是的垃圾条文


寄情山水666


职称问题导致教育混乱,尔虞恶诈,每天自上而下都为职称想事,校长在想今年制订个什么样的方案,把名额给谁,老师在想能否得到校长的青睐,能否多挣点绩效考核的分数,所以有人争想管点事多挣点分,但缺少监管,造成混乱,包括绩效考核的过程,例如诸城东鲁学校刚过去的19年,有小组长检查了常规(备课、作业及批改记录本、听课本、学习笔记本等),可最后考核结果出来,有人没交任何材料却得了满分!18年评职称时有人没教一节,教学成绩考核三年全满分,虽然有人发现,可谁去反映?得罪个人,得罪领导,并且发现人说“我也评不上职称,我也不敢去反映”。还有就是每学期的考核分存在主管领导电脑里,谁去监管前几学期的考核分不被改动?


老羞带你看光景


上世纪八十年代推行的教师职称制度,初衷毋容置疑是好的。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性鼓励教师终身从教。当年评个职称根本没有那么多人为因素,够条件的优中选优,评上的不会沾沾自喜,没评上的机会很多,只要干好工作,自然而然,水到渠成。谁能想到如今职称变了味,已成了部分教师心中永远的痛,成了大多数教师爱恨交加的产物。得之者爱,不得者恨。因此取消职称制度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可就目前而言,短期内,取消教师职称是不可能的。但改革和调整已经成为必然。假以时日,职称制度的诸多问题,尤其是评价制度的不健全,评定标准的不完善,评聘过程的不公平……这一切都会得到有效落实和解决。 一个公平公正的合理的评聘制度终将会出现,只是需要时间!


媛欣520


如果把中小学教师的工资按职称分为13个级别的话,那么教师关注的不是多少个级别的问题,而是最终结果的问题。

举例,如果工资的级别设置很少,但是到哪个级别,老师都累吐血也进不上,那就是没有意义的设置,那是水中捞月。如果工资级别不管设置为13还23.老师到了哪一个级别,能自然进上,你说老师有没有工作的积极性?

现在的职称评聘,教师的抵触情绪高于积极的情绪,不同学校的状况不同,教师的问题不同,怎么评都有提出异议的,怎么评都不能一碗水端平,怎么评都不能保证其中的透明度。

职称分为13个级别,不是提高教师的评聘门槛,而是让教师更细化自己应该努力的方向。重要的词是这两个“自然”。工作多少年自然进哪一级,现在的问题是,你是8级还是7级,跟你是什么职称没有一毛钱关系,因为工资你是这个级别,但是职称不是这个级别,

所以,简单些,评出来的教师不一定真是称职,没评上的教师不一定不够格,减少矛盾,就从减少评聘职称的那些套路入手吧。最起码,自然进的职称,让那些优秀的教师不吃亏,评聘的话,让很多优秀的教师根本就没有机会了,你懂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