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篇第二章“春秋”

上一篇文章作者講了一下“西周”時期,這篇文章開始講“東周”的前半期“春秋”—春秋一詞始於我國古代偉大的儒家思想創始人孔子撰寫的《春秋左氏傳》,這也是後世使用春秋一詞指代改時期的原因。另外關於春秋時期文史界普遍有三種說法:一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這段時間為春秋;二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53年三家分智;三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晉。但第一種說法被普遍認同,所以這篇文章作者便以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這段時間為背景,帶讀者朋友們一同探討神秘的春秋時代。

“周朝”篇第二章“春秋”

公元前771年申候聯合犬戎大破鎬京,周幽王被殺、次年幽王嫡次子繼位,是為周平王。此時宗周鎬京已不堪再用以都城,在秦和鄭的幫助下週平王東遷至成周洛邑,自此正式拉開了諸侯爭霸、大國兼併的春秋時代的帷幕。

“周朝”篇第二章“春秋”

在春秋兩百多年的時間裡據統計共有36位國君被殺(包括周王和諸侯國國君),五十二個諸侯國被滅,大小戰事480多場(著名的有“城濮之戰”“邲之戰”“吳越爭霸戰”等),諸侯朝聘和會盟多達450多次。在如此亂世之中比出梟雄,影響力比較大的有“春秋五霸”及射王中肩的鄭莊公、獨霸西戎的秦穆公、君子之戰的宋襄公等等。後面將分別簡述一下“春秋五霸”,如下:公元前676年、周僖王三年,齊桓公召集鄭、蔡、宋等諸侯國伐楚,由此確立了霸主地位,這也是春秋時期第一位霸主(“霸”也昨“伯”,意為諸侯的老大);公元前633年、周襄王二十年,晉文公通過城濮之戰大敗楚國,由此確立霸主地位;公元前597年、周定王十年,楚莊王通過邲之戰打敗晉國、問鼎中原,由此確立了霸主地位;公元前506年、周敬王十四年至公元前473年、周元王三年這段時間之間吳王闔閭、越王勾踐相繼稱霸,但影響主要是江南一帶,對中原影響不大。不過周王室走向衰落的標誌卻不是諸侯爭霸,而是公元前708年周桓王伐鄭,鄭伯不僅領兵對抗,還在戰場上射中了周王肩膀,王軍被鄭國打敗,周桓王在回去不久後便因箭傷去世。也正是因為此事南方日益強大的楚國國君熊通開始不奉周王號令並自立為王,死後諡號“武”,這也是第一個稱王的諸侯國。後來周昭王伐楚三次無功,溺死在夢澤,周王室的權威終於蕩然無存。在接下來一百多年的時間裡晉、楚兩國進行了數十次大小戰爭,這段時間被稱為“晉楚爭霸”,中原各國常年遭受戰火民不聊生,譬如鄭國、宋國這樣的國家經常夾在兩大國之間生存堪憂,於是在宋國的提議下前後舉行了數次“弭兵之會”終於調停了晉楚兩國的戰爭。中原各國也因此享受了幾十年的平靜生活。

春秋時期不僅只是諸侯爭霸戰亂不斷的時代,在這一時期我國古代社會也在飛速發展。青銅器的雕鏤技術已爐火純青、牛耕和鐵製農具的出現大大地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匠師之祖”魯班就生活在這一時期。文化思想也在飛速發展,諸如儒家思想創始人的孔子、道家思想創始人的老子都出現在這時期。音律方面成就也非常明顯,楚國的編鐘、魯國的笙等等都有保留至今。

“周朝”篇第二章“春秋”


說完春秋時期周王朝內部的戰爭與文化之後,作者想簡單說一下當時的外部環境。華夏族群之外的東方有強大的東夷部落、箕子朝鮮等;北方有肅慎、東胡等、婁煩等;西邊則有“西戎八國”;南方有三苗後裔、吳越等地還有居於群山中的古越人,可謂是強敵環伺。在今天的四川、重慶地區還有一個神秘的王朝“蜀”,我們今天的“杜康酒”就傳說是這個王朝的國君之一。但是無論周邊強敵有多麼覬覦中原,中原各國都有絕對的實力抵禦入侵,這是因為中原地區的社會發展遠遠超過各方夷族,所以作者說春秋時期不僅是戰火不斷的時代,還是我國社會飛速發展的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