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篇第二章“春秋”

上一篇文章作者讲了一下“西周”时期,这篇文章开始讲“东周”的前半期“春秋”—春秋一词始于我国古代伟大的儒家思想创始人孔子撰写的《春秋左氏传》,这也是后世使用春秋一词指代改时期的原因。另外关于春秋时期文史界普遍有三种说法:一说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这段时间为春秋;二说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53年三家分智;三说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但第一种说法被普遍认同,所以这篇文章作者便以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这段时间为背景,带读者朋友们一同探讨神秘的春秋时代。

“周朝”篇第二章“春秋”

公元前771年申候联合犬戎大破镐京,周幽王被杀、次年幽王嫡次子继位,是为周平王。此时宗周镐京已不堪再用以都城,在秦和郑的帮助下周平王东迁至成周洛邑,自此正式拉开了诸侯争霸、大国兼并的春秋时代的帷幕。

“周朝”篇第二章“春秋”

在春秋两百多年的时间里据统计共有36位国君被杀(包括周王和诸侯国国君),五十二个诸侯国被灭,大小战事480多场(著名的有“城濮之战”“邲之战”“吴越争霸战”等),诸侯朝聘和会盟多达450多次。在如此乱世之中比出枭雄,影响力比较大的有“春秋五霸”及射王中肩的郑庄公、独霸西戎的秦穆公、君子之战的宋襄公等等。后面将分别简述一下“春秋五霸”,如下:公元前676年、周僖王三年,齐桓公召集郑、蔡、宋等诸侯国伐楚,由此确立了霸主地位,这也是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霸”也昨“伯”,意为诸侯的老大);公元前633年、周襄王二十年,晋文公通过城濮之战大败楚国,由此确立霸主地位;公元前597年、周定王十年,楚庄王通过邲之战打败晋国、问鼎中原,由此确立了霸主地位;公元前506年、周敬王十四年至公元前473年、周元王三年这段时间之间吴王阖闾、越王勾践相继称霸,但影响主要是江南一带,对中原影响不大。不过周王室走向衰落的标志却不是诸侯争霸,而是公元前708年周桓王伐郑,郑伯不仅领兵对抗,还在战场上射中了周王肩膀,王军被郑国打败,周桓王在回去不久后便因箭伤去世。也正是因为此事南方日益强大的楚国国君熊通开始不奉周王号令并自立为王,死后谥号“武”,这也是第一个称王的诸侯国。后来周昭王伐楚三次无功,溺死在梦泽,周王室的权威终于荡然无存。在接下来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晋、楚两国进行了数十次大小战争,这段时间被称为“晋楚争霸”,中原各国常年遭受战火民不聊生,譬如郑国、宋国这样的国家经常夹在两大国之间生存堪忧,于是在宋国的提议下前后举行了数次“弭兵之会”终于调停了晋楚两国的战争。中原各国也因此享受了几十年的平静生活。

春秋时期不仅只是诸侯争霸战乱不断的时代,在这一时期我国古代社会也在飞速发展。青铜器的雕镂技术已炉火纯青、牛耕和铁制农具的出现大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匠师之祖”鲁班就生活在这一时期。文化思想也在飞速发展,诸如儒家思想创始人的孔子、道家思想创始人的老子都出现在这时期。音律方面成就也非常明显,楚国的编钟、鲁国的笙等等都有保留至今。

“周朝”篇第二章“春秋”


说完春秋时期周王朝内部的战争与文化之后,作者想简单说一下当时的外部环境。华夏族群之外的东方有强大的东夷部落、箕子朝鲜等;北方有肃慎、东胡等、娄烦等;西边则有“西戎八国”;南方有三苗后裔、吴越等地还有居于群山中的古越人,可谓是强敌环伺。在今天的四川、重庆地区还有一个神秘的王朝“蜀”,我们今天的“杜康酒”就传说是这个王朝的国君之一。但是无论周边强敌有多么觊觎中原,中原各国都有绝对的实力抵御入侵,这是因为中原地区的社会发展远远超过各方夷族,所以作者说春秋时期不仅是战火不断的时代,还是我国社会飞速发展的时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