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分享」大树移植前的准备和处理

大树移植是一项极为细致的系统工程,必须采取科学的技术施,尽力提高移动成活率、尽快恢复树体的生长势,才能收到应有的生态景观效果 。那么大树移植前要做什么准备工作呢

「干货分享」大树移植前的准备和处理

(一)移植大树的选择

主要调查待移植树木的生物学特性及生态学特征,如树木的种类、树龄、树高、树径、冠幅、树形以及树木来源地的生长立地类型等,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登记、分类、编号,慎重确定是否适合进行移植。

  1. 立地选择  首先应考虑树木原生地的立地条件,树木生长地应平坦或坡度不大,否则树木根系分布不正、土球不易完整;其次应对其周围的立地环境做详细考察,根据土壤质地、土层厚薄、可携带土球的大小,调运机械进出的通道、周边障碍物等,作出详尽而合理可行的计划。此外,还必须考虑栽植地点的立地状况和施工条件,以尽可能和树木原生地的立地环境条件相似,便于施工养护。
  2. 树相选择 首先应选择树体生长正常、无严重病虫感染以及未受严重机械损伤的树木,选定后对树干生长朝向做出明显的标记,以便移植时确定方位。此外,树种不同、形态各异,在不同绿化用途上的选择标准也不尽一致:如行道树,应选择干直、冠大、分支点高,有良好庇荫效果的树体;而用于庭院观赏的树木就应讲究树姿造型,选取冠形开展的孤立木。处于风口或立地条件相对较差的树木往往树形奇特、别有韵味,也可适地使用。
「干货分享」大树移植前的准备和处理

(二)移植时间的选择  

在目前的绿化施工需求中,随着大树移植的技术进步和机械设备的性能提高,虽然移植时间的跨度越来越大,但最佳移植时间的选择仍应受到重视,因此不仅可以有效降低移植成本,而且可以有效提高大树移植成活率、方便日后的正常养护管理。

  1. 春季移植  早春树体萌芽前是大树移植的最佳时期,此期树液开始流动、枝叶尚未萌芽生长,树体蒸腾量较小、根系挖掘时损伤的根系容易愈合、再生,树体能够及时恢复水分代谢的平衡。经过早春到晚秋的正常生长,树体移植时受伤的根冠基本恢复,给树体安全越冬创造了有利条件。
  2. 夏季移植  夏季树体蒸腾量较大,一般来说不利于大树植,再者所需技术复杂、成本较高,故一般尽可能避免。但如在十分必要时,可采取加大土球、加强修剪、树体遮荫等减少枝叶水分蒸腾的移植措施,也能获得一定的效果。特别在南方的梅雨期,由于连阴雨日较长,光照强度较弱、空气湿度较高,如把握得当也不失为移植适期。
  3. 秋冬移植 从树体开始落叶到气温不低于-15℃的秋冬季节,树体虽处于休眠状态,但地下根系尚未完全停止生理活动,移植时被切断的根系能够愈合恢复,给来年春季萌芽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但在冬季严寒的北方,必须加强对移植大树的根际保护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大树移植的最佳适期还受气象影响,最好选择阴而无雨或晴而无风的天气,避免在极端天气情况下进行;欧洲国家提倡在夜间移植大树,以避免日间高温对树体蒸腾的影响。
「干货分享」大树移植前的准备和处理

(三)移植前的技术处理  

为提高大树移植的成活率,可在移植前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以促进吸收根系的增生,为其后的移植施工提供方便。

  1. 切根处理 大树移植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所带土球范围内的吸收根数量和质量。为此,在移植大树前采取断根缩坨(回根、切根)的措施,使主要的吸收根系回缩到主干根基附近,可以有效缩小土球体积、减轻土球重量,便于移植。在大树移植前分期切断树体的部分根系,以促进吸收须根的生长,缩小日后的根坨挖掘范围,使树体在移植时能形成大量可带走的吸收根,这是提高大树移植成活率的关键技术,特别适用于移植实生大树或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珍稀名贵树木。具体做法为:在移植前1~3a的春季或秋季,以树干为中心、3~4倍胸径尺寸为半径画圆或成方形,分年度在相对的方向挖沟(宽30~40cm×深60~80cm)。挖掘时如遇较粗的根,用锋利的修枝剪或手锯切断使之与沟的内壁齐平,并在切口涂抹0.1%(100ppm)的生长素(萘乙酸等),以利于促发新根,其后用拌和着肥料的泥土填入并夯实,定期浇水;到翌年春季或秋季,再照上述操作分批挖掘其余的沟段。正常情况下经2~3a,环沟中长满须根后即可起挖移植。在气温较高的南方(如广州等地),有时为突击移植,在第一次断根数月后即起挖移植:通常以距地面20~40cm处树干周长为半径挖环行沟(深60~80cm),沟内填稻草、园土至满后浇水,相应修剪树冠;但须保留两段约占1/4的沟段不挖,以便能有足够的根系继续吸收养分、水分,供给树体正常生长。40~50d后新根长出,即可掘树移植。
「干货分享」大树移植前的准备和处理

2.平衡修剪  大树移植时因树木的根系损伤严重,因此必须对树冠进行修剪,以减少枝叶蒸腾、获得树体水分的平衡。修剪强度则根据树种的不同、栽植季节的变化、树体规格的大小、生长立地条件及移植后采取的养护措施与提供的技术保证来决定,修剪时应尽量保持树木的冠形、姿态等景观指标。萌芽力强、树龄老、规格大、叶薄稠密的树体可强剪,萌芽力弱的常绿树宜轻剪,落叶树在萌芽前移植可尽量不剪。通常在保持树冠基本外型的基础上去掉2~3主要分枝或修剪1/3枝叶的强度,对在高温季节移植的落叶阔叶树木则需修剪60%以上的枝叶。目前国内大树移植主要采用的树冠修剪方式有:(1)全冠式。尽量保持树木的原有树冠、树形,原则上只将徒长枝、交叉枝、病虫枝、枯弱枝及过密枝剪除,为目前高水平绿地建设中所推崇使用,尤为适用于广玉兰、雪松等萌芽率弱的常绿树种。 (2)截枝式。只保留到树冠的一级分枝,将其上部截除,多用于香樟、银杏等生长速率和发枝力中等的树种。此法可有效提高移植成活率,但对树形破坏严重,应控制使用。 (3)截干式。只保留一定高度的主干,将整个树冠截除,可用于悬铃木、女贞等生长速率快、发枝力强的树种。虽然这可以大大提高移植成活率,但无论从景观上还是生态上都会带来许多不良后果,目前在园林绿化工程中已被逐步放弃,但在抢救性移植保护中仍不失为有效措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