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創新戰場上,他們一直在衝鋒

大慶油田始終把科技創新,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是一支大慶油田水驅、化學驅、分注工藝技術攻關的“

核心部隊”。

“十三五”以來,他們承擔及參與科研課題36項,獲國家標準創新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9項,油田公司技術創新獎11項,國家授權專利30件,科技成果應用超過32萬井次,累計增油61.2萬噸,創效益22.18億元,曾獲“集團公司科技工作先進集體”,“集團公司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他們就是油田公司“新時代振興發展標杆”“精準注採的攻關隊”——採油工程研究院分層開採工藝測試研究室。

突入禁區破解“卡脖”

硬核技術克難題

科研創新戰場上,他們一直在衝鋒

油田開發難題不斷,但分層開採工藝測試研究室,腦洞大、膽更大,沒啥禁區不敢闖,“十三五”以來,他們在水驅精細挖潛、聚驅提效、清潔化作業、低滲透油藏有效動用“四大領域”解鎖了多個難題。

科研創新戰場上,他們一直在衝鋒

油田特高含水後期,細分井數及細分層段數逐年增多,測試工作量大,測試隊伍有限,他們攻關完善,預置電纜智能分注技術,實現了分層注水全層段全過程,實時監測與遠程控制,促進油田生產管理,由“滯後調控”轉向“實時優化”,助力智慧油田建設。

化學驅驅替對象逐漸轉向二類油層,剩餘油分佈零散,層間差異越來越大,他們攻關研發了化學驅分注及配套測試技術,成為大慶油田化學驅分注歷史上,又一次革命性的進步。分注測試由“人工試湊”的純機械時代,邁向“纜控直讀”機電一體化時代。

科研創新戰場上,他們一直在衝鋒

他們還建立了“井筒控制為主、地面控制為輔”的清潔作業技術體系。“十三五”以來,應用井數超8萬井次,降低固廢量5萬噸,減少廢液拉運180.7萬方,截至目前,大慶油田清潔作業覆蓋率已達90%,基本實現了油水井常規作業綠色安全施工。

經過多年攻關,歷經3次關鍵結構改進,他們創新研製了球座式可溶橋塞壓裂技術,滿足套管多段大規模壓裂需求,打破了國際技術壟斷,為大慶油田緻密油高效開發,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

內部服務成果共享

蹄疾步穩“走出去”

科研創新戰場上,他們一直在衝鋒

分層開採工藝測試研究室,不僅是“智能擔當”,“野心”也不小,他們“內外兼修”,一方面,加強油田內部技術支持,加快新技術成果轉化,統一建立起水驅、聚驅、三元驅,分注工具的國標、行標、企標,實現了全油田分注井筒的標準化,解決了制約油田高效發展的實際問題。

同時,他們加快“走出去”步伐,哈薩克斯坦分注,蘇丹油田機械堵水,印尼分採分注技術,累計籤合同額1.2億元,實現利潤5889萬元,2018-2019年“精細分層注水技術”作為油田公司唯一代表,連續兩年榮獲集團公司科技成果轉化創效獎,為大慶油田贏得了榮譽。

黨建引領搭建平臺

打造創新“衝鋒隊”

科研創新戰場上,他們一直在衝鋒

要問這支隊伍為啥戰鬥力這麼強,因為他們一心打造給力的團隊文化,凝聚了強大的向心力。

錘鍊隊伍,黨建先行,分層開採工藝測試研究室,以“黨建+技術創新”為引領,以“黨建+管理創新”為抓手,以“黨建+文化創新”為落腳點,打造“智慧性、創新型”黨支部,設立“黨員先鋒崗”、組建“黨員突擊隊”,選樹“青年創新先鋒”,發揮榜樣引領和輻射作用。

他們還開展加強基層黨建,及企業文化的“六項建設”,讓每名員工“業餘有書讀、活動有空間、溝通有載體、學習有標杆、管理有標準、職業有規劃”,將大慶精神鐵人精神、“三敢三嚴”精神,內化為員工的自覺行為,建設了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術會創新、敢擔當講奉獻”的鐵人式科技人才隊伍。

科研創新戰場上,他們一直在衝鋒

科研戰場,創新致勝,分層開採工藝測試研究室營造“鼓勵成功,寬容失敗”的創新氛圍,培育“人人想創新,處處能創新”的好環境,探索建立技術人員成長通道,認真開展專業技術崗位人員的選聘、補聘及考核。積極推進“雙序列”管理工作,激發科技人才創新活力,科研攻關士氣持續高漲。

新時代展現新氣象,新徵程呼喚新作為,這支“精準注採的攻關隊”,不斷挖掘創新潛力,激發創新活力,增強創新動力,堅決打贏科技創新攻堅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