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是如何把一手好牌打爛、逼反朱棣的?

勞倫斯602


明建文帝朱允炆,是明太祖朱元璋欽定的皇位接班人。朱元璋去世後,朱允炆順利登基,坐上了皇帝寶座。可是,朱允炆繼位後,因為施政錯誤,最終逼反了時為燕王的朱棣。

原本,繼承皇位的應該是朱允炆的父親朱標,可朱標因病去世,朱允炆就被朱元璋指定為了皇太孫。朱允炆繼承皇位,讓包括朱棣在內的叔叔們,多有不滿,但是,按照宗法制度,他是合理合法的皇帝,諸藩王也不敢說什麼。

此時的朱允炆,是名正言順的大明皇帝,得到天下士人的擁護。同時,他又實際控制著朝廷大權,沒有權臣當道,軍政大權都在他的控制之下。正常情況下,只要朱允炆不急不躁,有條不紊且相對平和的推行自己的治國理念,大明朝還真有可能在朱元璋之後,又一個治世。可是,朱允炆操之過急了。

一、朱允炆過於理想主義,又沒有得力之人輔佐,是朱允炆逼反朱棣的根本原因。

朱允炆自幼飽讀儒家經典,性情溫文儒雅,對人寬厚,頗多理想主義,將世間的一切事物都想像的過於美好。而現實呢?恐怕儒家典籍上所寫的僅僅是其中的一部分。朱允炆思想上的這一嚴重缺陷,導致他對現實嚴重的認識不清,必然會引發他做出一個又一個錯誤的決定。

朱允炆的這種思想類型,其實也並非全無好處,除了可以寬仁治理天下之外,還比較容易納諫,包括批評他的諫言,都能虛心接受。所以,如果朱允炆身旁有類似漢朝霍光、三國諸葛亮、唐朝長孫無忌,亦或是明朝後期出現的大明首輔張居正,朱允炆的帝位也將會穩如泰山。只可惜,朱允炆身邊是方孝孺、黃子澄、齊泰等一幫同樣缺乏治國經驗的“腐儒”。

二、朱允炆削藩過急,失去了藩王的忠心與支持。

明太祖朱元璋,定下了藩王守國土的策略,將包括自己的兒子在內的二三十位宗親,分封為了藩王。同時,給與了這些藩王兵權。

朱允炆看到了藩鎮的危害,卻沒有制定出削藩的正確策略,更沒有掌握好削藩的尺度。古代藩王,最忌諱兩件事情,一是挪封地,二是收軍權。歷朝歷代因此被逼造反的事例,比比皆是。

朱允炆,不但直接奪兵權,而且還會將藩王廢黜,調離封地,或者軟禁。周王、湘王、齊王、代王、岷王,先後被廢黜,並遷徙軟禁。湘王朱柏,不堪其辱,舉家自焚而亡。有了五王的前車之鑑,其他藩王為了自保,可選的出路除了造反之外,真不多了。此時的朱棣是不得不反。

其實,朱允炆完全可以加派監軍,甚至是恢復錦衣衛,加強對藩王,以及將領的監控,同時做好安撫工作就可以了。畢竟,想完全杜絕藩王反叛,也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後來寧王朱宸濠不還是反了。

三、朱允炆過於迷信儒家的仁義,不懂軍事,用人錯誤。

朱棣造反,其實也不可怕,畢竟天下人心還在朱允炆這裡。

實際上,朱元璋留下的老將耿炳文,足以將朱棣限制在北平區域。可是,朱允炆在大軍出征前,竟然說:“毋使朕有殺叔父名。”意思就是說,你不要殺了朱棣,給我抓活的回來。這就讓中央明軍行軍打仗之時,畏首畏尾,數次失去了臨陣斬殺朱棣的機會。

耿炳文戰敗固守,朱允炆又臨陣換將,以李景隆替換了耿炳文,最終導致了中央明軍大敗。

雖然朱棣造反了,但是朱允炆還是可以使用儒家的仁義,同時做出保證,安撫其他藩王,並召集其他藩王,圍攻朱棣的。可是,朱允炆此時,卻表現出對其他藩王的不信任,召遼王、寧王回南京。結果,遼王順從的回了京城,而寧王則被逼到的朱棣一方。

朱允炆屢出昏招,失敗也就成了必然。

靖難之役,從1399年七月開始,一直到1402年六月,打了將近三年,燕王朱棣的地盤最多時,僅有北平、保定、永平三郡。朱允炆用了三年的時間,不但沒能滅了朱棣,還讓朱棣長途奔襲,一劍封喉,足見其在用人及軍事方面的才能是非常非常的一般。

朱棣則是敢拼敢幹敢冒險,還繼承了朱元璋的殺伐決斷,取得靖難的勝利,並不足奇怪。明朝在洪武之治後,又迎來了朱棣治理時期的永樂盛世,優勝劣汰的自然規律,至少在靖難之役中,還是正確的。

不知道失蹤的朱允炆,最後做何感想,也許是無盡的後悔與無奈吧。


奕天讀歷史


不納諍言放走人質

建文元年四月,一個黑影飛簷走壁,摸進了徐輝祖家的馬廄。大約過了十分鐘,只聽見後門發出咯吱的響聲,緊接著寂靜的背街小巷傳來清脆的馬蹄聲。原本深度睡眠的僕人,也被巨響吵醒將怪事彙報給了徐輝祖。第二日上朝建文帝后悔,不聽徐輝祖之言放走了朱高煦,遙遠的北平朱棣父子喜極而泣,次日即宣佈靖難之役開啟!

——極力扣留朱高煦的徐輝祖

說起這件事情的來龍去脈,盡顯朱允炆的仁弱寡斷!在這之前的同年二月,朱棣入南京拜見朱允炆,竟然喪心病狂走御道。此乃大逆不道的舉動,朱允炆卻解釋道他是我親叔叔,就算走御道也無妨!後戶部侍郎卓敬上書:“朱棣英明幹練,有太祖遺風。更何況北平是元、金國都,虎踞龍盤易守難攻。如今只有將他改封南昌,此禍端方能解之!”

——永樂大帝朱棣

不論是扣留朱高煦為人質,還是將朱棣遷徙到南昌。只要朱棣一挪窩,那麼他就折騰不起來。可惜的是朱允炆皆不納,並美其名曰尊重叔父!

勿使吾背殺叔之罪

都說戰場上是刀劍無眼,稍微猶豫就會錯失良機!最可悲的事情,是你拿他當親叔叔,而他早已視你為眼中釘!居庸關在北平的北面,居高臨下之勢讓朱棣芒刺在背。想要南下爭奪天下,居庸關必須得由燕軍把守。建文元年七月,金鼓齊鳴的戰鬥開始。朱允炆這邊是宋忠指揮,起初為了鼓舞士氣奮勇殺敵,藉口北平籍的軍士家屬已被燕賊所殺,喊著報仇雪恨的口號衝擊燕軍,沒曾想朱棣也是玩謀略的高手,他安排北平的家屬上前線呼妻喚子。結局是一目明瞭,宋忠軍一潰千里!開平、龍門、上谷、雲中皆望風而降,再無後顧之憂的朱棣安心南下!

——北平藩籬居庸關

當敗報經八百里驛站傳至南京時,朱允炆正和方孝孺討論《周官》,收到敗報後不以為然說北兵不足為懼!看在眼裡急在心裡的黃子澄坐不住了,再三舉薦耿炳文出任討逆大將軍一職,拗不過之下只得囑咐耿炳文:“今爾將士與燕王對壘,務體此意,毋使朕有殺叔父名!”

——仁弱寡斷的朱允炆

朱棣有沒有為侄兒著想,沒有確切的歷史證據,但朱允炆實在是愛叔父過頭。因為他的一句話,將士們作戰畏首畏尾,不能專心致志殺敵,也是朱允炆下爛好棋的原因之一!

從上面的分析來看,皇位若由朱棣來坐,才是名副其實的選擇。朱允炆婦人之仁的毛病太厲害,缺少乾綱獨斷的霸氣!

——END——


惜緣小歷史


朱允炆作為朱標之子,朱元璋之嫡孫,繼承大統本來是理所當然,這一點,當時明朝上下同樣認可。至於很多人質疑朱元璋為何傳孫不傳子的問題,其實本來也算不上問題。畢竟朱標是太子,如若不是英年早逝,那麼皇位必然是他的。而他天命淡薄無緣皇位,由其子來繼承皇位,並無任何不妥。

然而,朱允炆卻並非大家以為的仁厚。

這可能是受到野史,也可能是因為影視作品的影響。歷史上的朱允炆和仁厚並不沾邊。從其能對自己親族痛下其手,就能看出此人不僅野心勃勃,而且兇狠毒辣。

朱允炆上臺後,對朱元璋的諄諄教誨立刻拋之腦後。將很多不錯的制度打著革新的名義廢除掉。給人造成一種敢作敢當的印象。

當然,新官上任三把火,新上任的皇帝面對已經時過境遷的形式,進行一些革新倒也不為過。只是他的政治經驗欠妥,實行的一些新政並不能得人心,但是其卻一意孤行。在這其中,最大的改變莫外於消藩。

朱元璋本意讓自己的子孫後代能世代為明朝鎮守一方,鞏固朱明王朝的中央政權。然而,卻不曾想到自己的孫兒對給自己戍守邊境的叔叔們毫不領情,將其視之為眼中釘肉中刺。在幾個犬儒的慫恿之下,位置尚未坐熱,就急不可耐的露出了血腥的嘴臉,將自己的叔父們趕盡殺絕。

對於朱棣等人而言,面對已經虎狼之勢的侄兒,開始也並未往深處想。他們中的很多人以為朱允炆不過是擔憂他們手中的兵權,如若將兵權上交,那麼至少性命無憂,可以繼續做自己的藩王。

然而,事情卻並不像他們想的如此簡單。當湘王被全家逼死,此時的諸多藩王才豁然明白,原來他並非只是不快於自己手中的軍權,還要害自己的性命。此時,朱棣等人再也按奈不住,打著清君側的名義進行起兵反抗。

朱允炆手中有雄兵百萬,即使除掉衛戍邊境的軍隊,能迅速調動的兵力也遠在數十萬之多。相較於朱棣的區區數萬人馬,何止數倍的差距?

然而,缺乏識人能力的朱允炆卻偏偏用一個酒囊飯袋的李景隆來統帥大軍。讓人為之大跌眼鏡。李景隆的為人,南京城中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當然說他是酒囊飯袋倒也並不妥當,至少他的口舌功底還是比較深厚的。不然,也不可能打動朱允炆,讓其掛帥上陣。

可想而知,以李景隆的水平面對在疆場上馳騁多年的朱棣會是一個什麼樣子。數十萬大軍數倍於敵軍,竟然被打的落花流水望風而逃。

就這樣,朱允炆並不成熟的政治手段,和缺乏遠見的政治眼光,將自己的一手好牌生生打爛。


Crazy歷史


我國曆史上,中央政府著名的削藩事件共有四次,分別是漢朝漢景帝削藩,唐朝唐代宗、德宗、憲宗削藩,以及明朝朱允炆削藩和清朝康熙帝削藩。



四次削藩事件中,如果從中央政府的角度來看,必然是朱允炆削藩最容易。

首先,明朝朱元璋自立國之後,兢兢業業三十餘年,開國即為盛世,此時的明朝蒸蒸日上,國力極為強盛。而燕王朱棣僅僅有北平一隅之地,從賦稅、人口、兵力和後勤補給上對比,完全不是明朝中央政府的對手。

其次,朱元璋對於很多制度大破大立,讓中央集權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中央政府相對於地方有足夠的權威,可以調動地方上大量的資源平定叛亂。

反觀其他三次削藩事件,每一個都比朱允炆削藩困難。



比如漢朝,漢景帝時期,藩王們佔據了半壁江山,擁有的財賦、人口不亞於漢朝中央政府。唐朝代宗、德宗、憲宗削藩時,唐朝經歷了安史之亂,中央政府的實力和權威已經衰落到了極點。再說清朝康熙削藩時,三藩的軍事實力甚至不亞於清朝中央政府。

但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出現了,相對困難的漢景帝和康熙帝削藩大獲成功,即便是最困難的唐朝代宗等人削藩,雖然沒有徹底成功,但也做出了點成績。反觀最容易的朱允炆卻一手好牌打的稀爛,不僅削藩徹徹底底的失敗了,就連自己也落得個悲慘結局,這又是為什麼呢?

總結來說,朱允炆政治水平太低,在削藩上沒有正確的戰略方向。再有就是碰到了一群豬隊友。

其實,早在朱元璋時期很多大臣就已經注意到了藩王尾大不掉之勢,因此,朝中很多有識之士已經對藩王有了警戒之心,並且想了很多對策。

建文帝朱允炆繼位之後,這些人都開始慫恿其削藩。

按理說,削藩這種大事需要慢慢籌劃,不能操之過急。尤其削藩是敏感問題,一旦處理不好,必然會造成動亂,到時候可能得不償失。

不過,朱允炆的重臣黃子澄站了出來,以漢朝景帝輕鬆平定七國之亂為由給朱允炆洗了洗腦,樹立了信心。



朱允炆年僅二十餘歲,正值血氣方剛的年紀。聽了黃子澄的一番話,瞬間就覺得底氣十足,於是準備大幹一場。

當時,針對削藩的問題,很多大臣為了國家的穩定,提出了一些相對比較穩妥的方案。比如戶部侍郎卓敬上書,主張把朱棣從北平徙封至南昌,讓朱棣遠離樹大根深的北平根據地,便於朝廷控制。

還有其他人也曾上書,效法漢武帝,採用推恩令,讓這些藩王慢慢分裂弱化,然後再採取行動。

以當時的局勢來看,這兩種方案雖然不能迅速削藩,但也不失為一個好方法,可以讓中央政府慢慢地消化藩王勢力,避免過激的衝突。




然而,朱允炆並沒有這樣想,他受到黃子澄的蠱惑後,一心想要以最快的速度消除藩王勢力。

既然要快,那就挑大的來吧,兵部尚書齊泰上書,“擒賊先擒王”,應該首先向燕王朱棣動手,避免他有所察覺。

從後世事情發展來看,齊泰的方案是完全正確的。如果朱允炆一開始就採用這個方案,在朱棣羽翼未豐之時先發制人,在朱棣給朱元璋奔喪的時候將其拿下,必然就沒有後來的靖難之役了。

不過,黃子澄這個豬隊友又來了,他上書朱允炆,“柿子應該挑軟的捏”,削藩應該一步一步來,先挑一些實力弱小的藩王開刀。

就這樣,在黃子澄的“幫助”下,朱棣擁有了足夠的時間積蓄力量。



再之後,朱允炆開始削藩。

說句實話,朱允炆並不是善男信女,也不是個優柔寡斷的人。反而,他也是一個心狠手辣的人,不過卻用錯了地方,該狠的地方不狠,不該狠的地方非常狠。

在黃子澄的建議下,朱允炆一口氣削了五個藩王,全部軟禁,或者廢為庶人,絲毫沒有任何情面可言,而且還逼得湘王舉家自焚,葬身火海。可見朱允炆並不是儒生口中的仁慈皇帝。

或許,當時的朱允炆對這些叔叔念及一點親情的話,能夠給他們豐衣足食,讓他們平安幸福的過完下半生,他們也不會對朝廷如此抗拒。朱棣反叛的時候也會有所猶豫。但此時說什麼都沒用了,看到這五位藩王的結局後,所有的藩王都開始人人自危,朱棣自然也不例外。再加上其手握重兵,位列藩王之首,又有了足夠的時間積蓄力量,自然發動了叛亂。



朱允炆的悲劇

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後,其實力根本不足以和中央政府抗衡,但朱允炆和他的豬隊友卻屢次失誤。

比如,朱允炆最初派去平叛的人是朱元璋留下的大將耿炳文。雖然耿炳文在面對朱棣的時候敗了兩陣,但也迅速組織起了防禦,穩住了腳跟。然而,朱允炆卻急於求成,來了一個陣前換將,把草包李景隆換了上來。

陣前換將,本來就容易導致軍心不穩,再加上李景隆這個人就是繡花枕頭,不僅能力不足,而且還嫉賢妒能,戰爭的結果可想而知。

李景隆掛帥後,三番五次的失敗,還給朱棣送去了幾十萬人的物資,最終讓朱棣擁有了和朝廷對抗的資本。



再之後,李景隆雖然被罷免,但朱允炆竟然沒有處罰他,導致朝廷的軍隊離心離德,戰鬥力驟減。此後,朱棣和朝廷軍隊打的有來有回,並且逐漸佔領上風。

公元1402年,這一年的六月份,朱棣誓師渡江,眼看破城在即,朱允炆身邊又出現了一個豬隊友,這個人就是被後世推崇之至的方孝孺。

當時,南京城內人人自危,朱允炆也知道形勢危急,所以準備帶著玉璽等象徵皇帝的東西逃跑。畢竟朝廷在各地還有大批軍隊,而且黃子澄、齊泰出南京城搬救兵了。所以暫時撤退(逃跑),等積蓄力量之後再捲土重來也行。



不過,此時的方孝孺站出來嚴肅的批評了逃跑思想,極力的勸阻朱允炆,並且要求朱允炆堅守南京,即便失敗,也要為社稷而死。

於是,朱允炆就這樣被困在了南京,等到豬隊友李景隆開門投降後,朱允炆想跑也跑不了了,最終在皇宮一把大火之後不知所終,復位的希望也徹底破滅,一把好牌也徹底打爛了。


我是越關


直觀看,朱允炆失去江山是因為削藩政策孟浪,引起諸王尤其是燕王朱棣不滿,加之在後續戰爭中一系列指揮失誤疊加造成的。但如果有代入感的細細研讀這段歷史,你會驚奇的發現,具有道統和兵力、財力等多重優勢的朱允炆失敗,固然同朱棣善戰、將士用命以及朱允炆指揮失誤有關,但我認為導致朱允炆最終失敗的原因是他的“仁弱”的性格和做“仁君”的執念。

第一,由“”暴力”和“強權”帶來的社會秩序,往往會冠以“文明”和“仁慈”之名。九五至尊的君王行政也如此,這是被無數經驗和現實證明了的,但自小就受帝王之術教育的朱允炆對此卻不以為然,在生死存亡的嚴重時刻、在手持屠刀的對手面前,還在哪行經佈道,冀希通過舉道義旗、講綱常名教理軟化對方立場、瓦解對方鬥志,那句“ 勿使朕有殺叔之名 ”不是最好的佐證嗎?言出君王口,如果不能用愚昧解釋,哪唯一的說辭就只能是性格問題了,別無它途。

第二,朱允炆那句“ 勿使朕有殺叔之名”旨意,不管從綱常名教、還是君臣之義抑或是家常倫理等各方面去衡量,都符合聖賢教誨、仁愛之心,似乎無可指責,如果作為君王平時能這樣說還該山呼萬歲,但在戰爭哪個非常時刻,戰場上的將士聽到這話該如何抉擇、如何操作?刀槍不長眼,更何況前線將士並不人人都認識朱棣,如果錯殺了皇叔,讓皇帝背上“不義”之名,誰能擔的起、誰敢負責?如果你是戰場指揮官該怎麼辦?唯一的好辦法就是避戰,試想這樣的戰爭焉有不敗之理?從邏輯推理看和行事風格判斷,即使沒有朱棣的靖難之役,朱允炆在皇位上也可能坐不長。




徐大乎


都別搶,我來答。

首先我覺得說人家朱允炆把朱棣逼反了,這真的是冤枉人家朱允炆了。自古以來削藩就沒有不造反的,漢景帝削藩七國反了,八王之亂這還沒有削藩呢,這些人就起來造反了,康熙帝削藩,照樣還不是反了。

所以我認為不存在什麼削藩過急這種說法,你就算是溫水煮青蛙,那個溫度到了一定的臨界值,難道青蛙會任由自己被燙死嗎?可見,這本身就是由於分封制和中央集權之間產生的無法調和的矛盾導致的,藩王都希望皇帝不要來管自己,而皇帝肯定想把所有的大權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所以皇帝只要一削藩,藩王肯定反。

畢竟藩王也不傻坐等著自己一朝回到解放前,所以這個削藩在歷史上是無解的,除非這些藩王都是一群沒有腦子的貨,心甘情願讓皇帝來削自己的藩。但只要這些藩王裡有那麼一兩個不老實的,皇帝就休想削藩成功。

當然,

不可否認朱允炆在後期和朱棣的正面對抗中嚴重缺乏軍事調度能力,把李景隆這個笨蛋調到前線去和朱棣對抗,結果這號大神最後還是他打開南京城的大門把朱棣迎接進去的。

但我們不說這個,只說朱允炆真的是把朱棣逼反了嗎?

我看不見得,有的人可能會說為什麼不像漢武帝一樣用“推恩令”的形勢削弱藩王,但是可別忘記了漢武帝之所以能夠順利的推行“推恩令”,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漢景帝打贏了“七國之亂”。朝廷的權威樹立起來了,擁有足夠的話語權。

但是我們把鏡頭拉回到漢景帝時代,實際上按照題主的說法,如果朱允炆把朱棣逼反這個結論成立的話,那麼我們也可以說漢景帝逼反了七國,康熙逼反了吳三桂。

但這個結論真的成立嗎?

我看不見得,漢景帝時代由於劉邦大封劉姓諸王的緣故,這些諸侯王“擁兵數萬,坐擁千里之地”,幾乎可以說完全可以和朝廷分庭抗禮。換做是任何一個人去當皇帝,恐怕都不願意這麼一把“達摩克斯之劍”懸在自己的頭頂吧?

所以我挺贊同晁錯在《削藩策》中說的:

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之,其反遲,禍大。

這些諸侯王你不削他,等有一天他實力足夠大了,不敢說他絕對會反,但肯定不會輕易服從你朝廷的指揮,這一點可以參照唐朝的藩鎮割據。

其實削藩的最根本原因不是這些藩王究竟有沒有造反,而是它已經對朝廷的統治形成了威脅。漢景帝當時面臨的情況正如《削藩策》中說的:

昔高帝初定天下,昆弟少,諸子弱,大封同姓,故孽子悼惠王王齊七十二城,庶弟元王王楚四十城,兄子王吳五十餘城,封三庶孽,分天下半。

所以說藩必須是要削的,至於怎麼削我覺得沒法假設,就像有些網友說推行“推恩令”,從理論上來說確實風險最小,手段相對柔和,不像一上來就削掉藩王的土地和爵位這般粗暴。但是誰也不敢保證“推恩令”這個政策不會激起藩王的反抗。

要知道漢武帝當時能夠推行“推恩令”得益於漢景帝打下了基礎,打贏了戰爭,讓藩王們的實力遭受嚴重損失,在此基礎上,漢武帝推行“推恩令”時才沒有遇到什麼阻力。

再來說朱允炆,他在三位老師(黃子澄、齊泰和方孝孺)的策劃下開始著手削藩,實際上朱允炆遠比漢景帝要更加小心謹慎,在削藩這個問題上他們是經過仔細分析的。

現在有些人說朱允炆犯的一個錯誤就是不先削朱棣,反而去削其它弱小沒有威懾力的藩王。

其實你能想到的,人家朱允炆的幕僚們早就想到了,問題在於,朱棣又沒有犯什麼過錯,你用什麼藉口一來就削人家的藩?這叫師出無名,有點腦子的人估計都不會這麼做。當然,從另一方面來說,直接削朱棣雖然風險大,但是如果成功了,後面基本上就穩妥了。

但誰能保證朱棣不直接造反?

所以當時的齊泰就是建議直接削朱棣,但黃子澄就認為師出無名,不如先削那些犯了過錯的藩王。

退而與泰謀,泰欲先圖燕。子澄曰:“不然,周、齊、湘、代、岷諸王,在先帝時,尚多不法,削之有名。今欲問罪,宜先周。周王,燕之母弟,削周是剪燕手足也。”謀定,明日入白帝——《明史》

計劃制定下來後是非常順利的,朱允炆先後廢除了五個藩王,都沒有遇到什麼反抗。

除此之外,人家朱允炆還知道一邊監視朱棣,一邊削弱朱棣的實力,調走他的軍隊。

於是命都督宋忠調緣邊官軍屯開平,選燕府護衛精壯隸忠麾下,召護衛胡騎指揮關童等入京,以弱燕。復調北平永清左、右衛官軍分駐彰德、順德,都督徐凱練兵臨清,耿瓛練兵山海關,以控制北平。

總之不管後續朱允炆在政策上出現了怎麼樣的失誤,我覺得都不能說他逼反了朱棣,就像晁錯說的“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這是一個無解的問題,你不削藩,將來藩王做大了,你能保證他不反嗎?同樣的,你就算削藩,你也不能保證他不反。

結果朱棣最終選擇了反,他不甘心吶。早年大哥朱標去世以後,朱棣滿心以為朱元璋會把自己冊立為皇太子,結果沒想到朱元璋非常喜歡朱允炆。

不當皇太子就算了,現在這位侄子還要來削自己的藩,朱棣內心肯定是有一絲不平衡的。所以乾脆特麼反了算了,搏一搏單車變摩托。所以說朱棣造反既不能怪朱允炆,也不能怪朱棣,要怪就怪朱元璋,因為這是他留下的爛攤子。

只能說朱允炆和漢景帝的不同之處僅僅在於,朱允炆打輸了戰爭,漢景帝打贏了戰爭。但是別忘了,漢景帝為了平息叛亂,直接把晁錯給殺了,人家朱允炆可沒有殺齊泰和黃子澄。

其實,朱允炆如果打贏了這場戰爭,哪怕他一上來就削朱棣,恐怕也沒人會說有什麼不妥。僅僅因為他打輸了,所以人們才會跳出來說他乾的怎樣怎樣不好,那裡犯了錯誤,但這些都是事後諸葛亮,沒有一點可行性。

那些只存在於理論中的東西就像“紙上談兵”一樣是死的,不變的,假如說當初咸豐帝像漢武帝一樣把慈禧給賜死,是不是清朝的結局就會好一點。

但是吧歷史沒有這麼多的假如,很多事情當時之所以發生,自然有它的道理和原因,事後再來說它的對錯是沒有意義的,就像人家孔子說的“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那位英名的康熙帝在削藩的問題上不也栽了一個大跟頭嗎?

可見凡是和利益相關的東西,從來沒有說有四平八穩的手段可以合理解。

此外也充分說明“打鐵還需自身硬”,否則不僅鐵還沒有打成,自己反而被火花燙了一身的傷,這隻能說朱允炆有心想要重新鍛造朱棣這塊鐵,但是自己的技術和實力還不達標吧。

關注【圍爐談史】,每天閱讀深度歷史內容喲~


圍爐談史


朱允炆擁有一手好牌。

朱允炆的父親朱標是朱元璋的嫡長子,也是朱元璋最愛的兒子,被朱元璋立為太子。

本來朱允炆是朱元璋的二孫,朱標的庶子。朱標的嫡長子朱雄英比朱允炆大3歲,但是他只活到8歲就死了,朱標原配常氏也死了,正因為如此,朱允炆的母親呂氏成了朱標的嫡妻,朱允炆也就成了朱元璋的嫡長孫。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太子朱標病死,朱元璋話費巨大心血培養的兒子突然離世,對朱元璋打擊甚大,他為朱標請天下最好的老師班子,還親自抓朱標的教育,所有的心血付之東流。朱元璋白髮人送黑髮人,悲痛欲絕,他把對朱標的愛全部轉移到朱允炆身上。根據嫡子繼承製,朱允炆被立為皇太孫。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允炆繼位為帝。可是怎麼也不會有人想到他會被朱棣搶了寶座,因為好牌在他手裡。

大明經過他爺爺朱元璋的整治,一切歸於正常,國家統一,社會安定,經濟軍事各方面都夠強。唯一的一點就是殺戮的氣氛還在,膽戰心驚的文臣不能正常發揮才能。儒家出身的建文帝,著手改革了朱元璋的一些弊政,以寬大為懷,重用文人大臣,史稱“建文新政”。這一改革朱允炆獲得了人心。


朱允炆毀於削藩。

朱元璋為了使大明統治永固,對自己成年的9個兒子進行分封,他的這些兒子們手裡握著數萬兵馬的軍事大權,在國家的一些重鎮和交通要道,權勢驚人,甚至威脅到中央,燕王朱棣就是其中最強大的一個。

建文帝繼位後為增強自己的權力去削藩,他聽從了浪漫書生齊泰、黃子澄的建議,先從最弱的藩王下手,可謂雷厲風行,簡單粗暴,一年內就幹掉了周、齊、湘、代、岷王5個藩王 。如果朱允炆從最強的朱棣開始著手,給他來個措手不及,讓他無法做出反抗的充足準備,也許就不會有他後來的反叛了。這是朱允炆打的第一個爛牌。


另外朱允炆的削藩並沒有錯,但其所用的方法不妥。漢武帝不是把主父偃的推恩策運用的很好很成功嗎,為什麼不借鑑呢?

朱允炆遣回朱棣的三個兒子

朱允炆削了5個藩王后,讓朱棣有了很強烈的危機感,但他並不敢違抗皇帝的旨意。朱允炆讓他交兵權、調走三護衛、“遣三子入京”當人質,他都照辦了。因為朱棣知道自己所剩兵馬不多,根本無法與朝廷抗衡。只要朱允炆手指輕輕一動就會不費吹灰之力將自己拿下。朱棣實在是沒有辦法才痛心交出三子。而他唯一的絕招就是演戲,他抓住朱允炆的弱點,朱棣向建文帝傳遞了一封自解書信,建文帝上當了,關鍵的時候建文帝想收手!而朱棣卻上演了一場又一場大哭大叫,裝瘋賣傻的好戲,請求朝廷還給他的三個兒子,留全家性命。僅僅半年多的時間朱允炆就招架不住,把朱棣的三個兒子還給了他,從此朱棣開始大膽地起兵了。朱允炆遣回朱棣的三子,這是他第二次打爛牌,被一些史學家稱為愚不可及。

朱棣起兵後,對朱允炆狠下殺手,而朱允炆卻下令要保朱棣性命

朱棣起兵前就在朱元璋頒佈的《皇明祖訓》裡扒拉出合適的理由:
<strong>

“朝中正臣,內有奸逆,必舉兵誅討,以清君側”

此時的朱棣打著“正義”的旗號說齊泰、黃子澄是奸臣,建文帝是受到他們蠱惑才實行削藩對諸皇子殘害,就在1399年8月,朱棣率領八百將士進行誅討,稱自己是除奸臣平定禍亂,並將軍隊命名為“靖難軍”,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靖難之役”。


在戰場上,朱允炆繼續打爛牌:

一場你死我活的爭奪戰正在上演,朱允炆竟然對作戰將領下了一道愚蠢的命令,

“不得加矢刃於燕邸,使朕有殺叔父名”。

面對皇命誰還敢對朱棣實打實的動手啊,導致朱棣更加有恃無恐,他曾以十餘騎視察敵營被大軍圍困,但士兵們只是圍著,不敢動手,使朱棣騎馬瀟灑而去,也無人敢追。

“燕王數危矣,諸將奉帝詔,莫敢加刃,王知之,每奔北,獨以一騎殿後,迫者不敢追”。

這讓將士們心裡會怎麼想?朱棣對朱允炆可是狠下殺手,如果不殺朱棣遲早會有一天他會登上皇位,倒是自己會不會被株連?這道命令實則動搖了軍心,降朱棣從戰者甚多,導致朝廷損兵折將十萬,這些人死的豈不冤枉,本來一心報效朝廷,死後被視為亂賊,連累家室老小。建文帝的80萬雄師讓他在短短的三年就玩完了,而朱棣卻由八百將士擴充到百萬。



最終,佔盡天時地利人和的建文帝敗的很慘。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進京後宮中大火,建文帝從此消失不見。朱棣稱帝,廢除建文帝年號,誅殺建文帝的功臣,一場血雨腥風蔓延。


小姐姐講史


明朝在朱元璋喪心病狂的整飭後,沒有黨派之爭,沒有外戚干政,沒有權臣當道,也沒有外敵侵犯,是一個最省心的攤子。按照朱元璋的計劃要把皇位傳給兒子朱標,結果朱標意外猝死,皇位幸運的落到孫子朱允炆頭上。

這個號稱站在明朝C位的男人!結果朱允炆的屁股還沒在龍椅上坐熱,就被叔叔朱棣謀反奪位,淪落天涯成了笑話。朱允炆最大的失誤就是打錯削藩這張牌,說好的天胡結果打成小相公。


在朱標意外猝死後,朱元璋的其他兒子看到上位機會,意想不到的是朱允炆反而連跳三級當上皇帝,潛在的激化藩王和皇位矛盾。不管從資歷還是本事,誰會服氣一個黃毛小子?那麼削藩成了朱允炆即位後的第一大事,主要針對和他最不和諧、勢力最大的朱棣。

朱允炆要廢除祖制對叔叔下手,叔叔們是人人自危,朱棣卻不認命。其實也能理解,按照朱元璋的精神指示,只要自己在藩地吃喝玩樂挺好,問題朱允炆不幹!反正小子皇位來的也不明不白,自己為什麼不能取而代之?朱棣走投無路下選擇造反,一條掙富貴的最險之路。

好吧,朱允炆以削藩為核心的政治路線已經確定,而且也勢在必行。這裡就不得不說大多數人的一個通病,理想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朱允炆則是一個侏儒。他從小到大飽受儒家教育,沒有政治經驗,更別提帶兵打仗。


在削藩過程中犯朱允炆出現幾個重大失誤:

  • 第一,錯誤評估藩王實力。朱允炆聽從黃子澄的意見,認為藩王勢力不值一提,儘管揮著拳頭打。忽略了朱棣這類型藩王常年戍守邊疆手握重兵,且能征善戰。相比之下李景隆是個紙上談兵的西貝貨。
  • 第二,錯誤的削藩方式。說起來朱允炆是一介書生,但是殺伐果斷毫不留情,在削藩中不斷逼死自己的叔叔,沒有一點情意,例如:弱勢藩王朱柏為了免受刀筆小吏之辱,全家自焚而死。
  • 第三,錯誤的用人手段。削藩開始後,朱允炆迷信黃子澄、齊泰、李景隆之流,這幾個人有個共同點,推卸責任都是好手,正兒八經打起來了都是膿包,尤其李景隆替代老將耿炳文,整個狀態就是趙括。
  • 第四,朱允炆自己猶豫不決。明明已經把刀子架到叔叔們脖子上了,尤其對朱棣。朱棣造反前還派兒子到京城,當時朱允炆可以扣押為人質鉗制朱棣,他卻給放了,搞笑吧!後來還錯失直接斬首朱棣的機會,不然也不會有所謂的“清君側”靖難事件。
  • 第五,削藩時機不當。朱允炆皇帝還沒幹了多久,沒有鞏固自己的政治影響力就著急削藩,典型的高出低走。況且獅子搏兔尚且全力,他在削藩過程中並沒有發揮發明最大的軍事能量,不然朱棣鐵定不是對手。

結果我們都知道,朱允炆削藩失敗皇位也丟了,朱棣創造了歷史上第一個藩王造反成功的吉尼斯紀錄,屬於朱棣的永樂王朝開始揭幕。最有意思的是朱允炆在戰亂中下落不明成了朱棣的心病,他分別派出胡瀅和鄭和尋找建文帝的下落,間接的成就了明朝大航海時代的創舉!

我不是易中天


朱允炆的失敗,歸結於他無政治經驗與政治謀略!儘管他在皇位上屁股沒坐熱就被四叔趕了下來,但有咎由自取的因素,不值得同情。往往,我們因為他送別出征的將士時,事求大家在戰場上遇朱棣時要悠著點,就認為他是寬厚仁慈的主!其實不然,這傢伙凌厲得很,性格也強悍狠辣。

朱元璋駕崩,屍骨未寒。朱允炆就在方孝孺等一批書呆子的攛掇下,變更祖制,力主削藩。肖藩的過程中,非常強硬,令人無絲毫迴旋餘地,把人情做絕。他一鼓作氣連廢四個王叔為民,且逼死了湘王全家,燕王朱棣送子為質並裝瘋後,他並無悲憫之心,削藩絲毫沒有緩和。這樣的楞頭青,你認為他會是信男善女嗎。

“ 勿使朕有殺叔之名 ”是政治上不成熟的表現,並非顧慮親情與輿論使然!為了江山社稷,朱允炆比他爺還不在乎個體生命。這句話從另一個角度理解就是:讓四叔死在戰場上吧,我不要活口!看官咀嚼一下這句話,再聯想他雷厲風行的削藩舉措,我沒冤枉他吧?

朱允炆認為自己是皇太孫出身,代表著正統。又繼承了爺爺奮鬥的成果,實力強大。削藩縱使引起戰爭,自己也師出有名,會穩操勝券的。在左右一幫書呆子的鼓搗下,他認為削藩勢在必行!開始時,燕王根本不敢違抗皇帝的意願。他向侄兒交出了兵權,侄兒說調走三護衛他也沒表示異議,要他“遣三子入京”,他也照辦!

可南京方面無底線,直至把朱棣“逼瘋”,建文帝還是要殺朱棣!狗急還會跳牆呢?現在朱棣進退維谷了,如其坐而待斃,不如破釜沉舟!否則,就是再傻,他朱棣也絕對不會以區區三萬左右的燕兵來“清君側”的。好牌確實在朱允炆手中,可惜,他不會打牌!

不會打牌還體現在小朱用人方面

自古陣前換將是兵家大忌,這小朱不顧這一忌。以前大軍統率是耿炳文,雖然在真定之戰中失敗了,不過也就幾千人馬,十幾萬大軍的元氣未傷。勝敗仍兵家常事,小朱不懂,在防禦體系仍然完好的情況下,朱允炆撤了耿大將軍的職務,換上了李景隆,這有點任人唯親的意思。李景隆是朱元璋外甥李文忠之子,是朱允炆的表哥,還給了他五十萬大軍。

在軍隊中,李景隆威望不足以服眾,又胸懷狹隘。你把中央軍交給他,肯定會給國家帶來災難,結果燕王打出了神威,打出了北京。

而李景隆不僅指揮失當,造成部隊大潰敗,自己還臨陣脫逃,這按律當斬之罪小朱竟然一笑而過了,根本沒有問罪,還升了官。並且繼續重用他,還讓他擁有了六十萬大軍。

真是草包,這小朱不是自取滅亡嗎?

建文帝尊崇儒教,文人們喜歡這樣的皇帝。小朱對文人也彬彬有禮,可小朱對身邊的宦官很苛刻,稍有錯誤便嚴懲不貸,他不會籠絡人心。對外派的宦官也一樣地刻薄,不容犯錯誤。甚至允許地方將違法犯罪的宦官綁赴京城,這搞得全國公務員都惶惶不可終日了。

因而,很多宦官內心都同情與支持朱棣。當平燕大將在山東使朱棣無法前進時。宮中有人給朱棣帶出口訊——京師空虛,這是要求他繞過山東,直撲南京。得民心者得天下,在此也得到了證明,這個小朱真是令人疑惑不解,平時怎麼就不知道考慮一下公務員的福利呢?

其實,朱棣兵臨南京城下時,京師守軍還有十萬之眾。不說反攻了,守到各地勤王兵馬到來是不成問題的,這個時候小朱別出心裁。他又出昏招:要朱橞和李景隆去負責防守最為關鍵的金川門。真是大混蛋,朱橞是谷王,其藩國都被削了,心存不滿是肯定的。李景隆是朱家親戚,是你小朱的表哥不假,還是朱棣的表侄呢,瞅準時機,二人獻門投降了。

至此,把一手好牌被這樣聰明的皇太孫打了個稀爛。

小朱沒有轍了,最後放火燒宮,自己下落不明……。


希望星晨58298869


朱允炆為什麼把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爛呢?他是如何作死自己的呢?

朱允炆削藩王的勢力沒有錯,問題是他沒有他爺爺朱元璋那樣政治頭腦,加上人事上的部署更是最致命的。

首先,他應該一個個來收拾那些叔叔,或者捧一個打一個。然而,他太著急,他想一口氣把那些叔叔們的勢力給消滅,這會適得其反。他爺爺朱元璋當年收拾陳友諒的前,先巴結元朝政府,再結交張士誠,即使張士誠不幫自己,最起碼也不會趁自己和陳友諒開戰時前來敲詐自。這叫分而治之!但是,朱允炆不明白這個道理。

其次,朱棣造反時,朱允炆任命李景隆為統帥,讓這個草包做統帥,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讓朱允炆如此信任李景隆。直到李景隆把朝廷的精髓敗光,朱允炆才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然而為時已晚了!雖然後來用了盛庸、平安等人,但是已經無力迴天了。因為朝廷的精髓已經被朱棣消滅了,就算朱元璋在世,那也不能挽救危局。畢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不懂得知人用人,最後到無人可用,這就是朱允炆的悲哀!

最後,朱允炆沒有政治頭腦。本來他和朱棣爭皇位,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鬥爭,他居然下令給手下不要傷害朱棣。這是政治鬥爭,不過家家,那自己的前程開玩笑就罷了,你還拿數十萬士兵的生命開玩笑,朱允炆你是怎麼想的?如果你的爺爺朱元璋知道後,肯定會被你氣活,然後狠狠抽你幾個耳光。朱允炆下發這個命令,無形中給朱棣一個護身符。每當對戰,士兵們都不敢誅殺朱棣本人,這讓朱棣在戰場上耍了幾次流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