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廠成農民工“禁區”,當農村人都不再進廠打工,流水線會咋樣?

提到中國製造這個詞,國人越來越自豪與驕傲,這是因為在過去短短几十年的時間裡,我國的製造業從一窮二白到現在的全面成熟,因此有人說是製造業的發展讓經濟發展走上了快車道,實現了彎道超車。製造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自然離不開製造業的直接從業者農民工的貢獻,億萬農民工每年匆匆的離開家鄉的場景直接催生了每年的春運,也成就了全世界最大人口遷徙的獨特景象。

工廠成農民工“禁區”,當農村人都不再進廠打工,流水線會咋樣?

然而就在各個製造業的工廠看著快馬加鞭發展的同時,有一些問題也越來越突出,其中比較普遍的就是現在工廠裡不是那麼好招人了。最常見的就是各個大城市人流量最大的火車站旁邊,一般很多工廠都會常年設點,擺放一個桌子,坐一個人,旁邊放上待遇情況,期待著來回過往的農民工能走上來詢問一二。

工廠成農民工“禁區”,當農村人都不再進廠打工,流水線會咋樣?

這些工廠靠著常年招人,確實也吸引了農民工前去打工,不過絕大部分的農民工都像是走過場一樣,到廠裡幹了十天半月,長一點的話,幹兩三個月,拿到錢就走了,沒有一點留戀。有人說工廠逐漸成了農民工心裡的“禁區”,稍微上了點年紀的,工廠裡感覺不划算,不會要,真正年輕的農村男女又對工廠避而遠之,這讓人自然而然就想到了一個問題:當農村人都不再進廠打工,流水線會咋樣?

工廠成農民工“禁區”,當農村人都不再進廠打工,流水線會咋樣?

1、流水線“流水”招工會持續

在工廠打工的農民都調侃說流水線工真是“流水線”,因為在很多工廠裡,堅持幹了倆月的農民工就基本上算是車間裡的老人了。現在農村年輕人對薪資,待遇,工作環境,心理舒適度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工廠對農村的年輕人來說,不管是從哪個角度來衡量,都不滿足他們內心中想要的工作環境。可話說回來,農村的小年輕又普遍的缺錢,在生活的壓力之下,又不得不屈服,最終進工廠維持生計,可一旦手裡有了幾千塊錢,他們就會選擇辭工。說來說去,當農民人都不願進工廠之後,工廠流水線的“流水”招工肯定會持續。

工廠成農民工“禁區”,當農村人都不再進廠打工,流水線會咋樣?

2、待遇會看似上升一大截

其實不止工廠,哪怕是白領工作的地方,辭工的原因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待遇的因素,所以當工廠出現了招工難的時候,很多工廠都會通過提升待遇的方式來降低招工的難度。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這種待遇提升方式往往是看似提升,說白了,很多是通過玩腦筋急轉彎或者文字遊戲,讓農民看到了一個廣闊的前景,但實際上變化不大。不少農民就是看透了這種形式,所以才遠離工廠。

工廠成農民工“禁區”,當農村人都不再進廠打工,流水線會咋樣?

說了這麼多,那工廠真就招不到人了嗎?

不用多想,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因為不管心裡怎麼想,兜兜轉轉,有一部分農民工還是註定要去工廠裡謀生存。就算年輕的時候,可以去送快遞,送外賣,或者是找一個其他時間上能夠自由分配的工作,但這些活顯然是小年輕更有優勢,不用太大,到了三四十歲,上有老下有小的時候,就要考慮穩定性了,到時候比來比去,自由的工作不穩定,穩定的工作不自由,相較之下,很多農村打工者還是會選擇穩定,因為冒不起險了。

工廠成農民工“禁區”,當農村人都不再進廠打工,流水線會咋樣?

說了這麼多,如果用平常心來看的話,不止是工廠裡邊,各行各業都有獨特的運行方式,身為打工者,有些固然會讓農民工心裡覺得不是很舒暢,但也要學會合理的接受,沒有完美的工種,這點常年打工的老農民工心裡會更有感觸,所以說也不要把工廠看成“重複工作”“無趣”“了無生機”的代名詞。對此,你是怎麼看的呢?歡迎留言,分享,評論,讓更多的農民都能看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