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冬七連成定局,紀錄碎一地

每到冬天,都有暖冬冷冬的爭論,以至於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都把暖冬冷冬的預測作為常規業務了。具體到2019-2020年這個冬季,官方預測是“大概率暖冬”。現實情況怎麼樣呢?還真是暖冬,而且暖得幅度還挺大。

暖冬七連成定局,紀錄碎一地

全國冬季平均氣溫距平示意~

我們用數據說話!從國家氣候中心的監測來看,冬三月(12月-次年2月)除青藏高原接近常年或略偏低以外,全國大部地區的平均氣溫都比常年均值要高,不少地區偏高幅度還挺大,比如西北、華北、黃淮、江淮、江南和華南多地,普遍偏高了2-4℃。

這種偏暖,達到了什麼樣的程度呢?

首先看全國。剛剛過去的這個冬季,全國平均氣溫是-2.25℃,而常年冬季的氣溫均值是-3.34℃,偏高了1.09℃。而氣溫均值超過0.5℃就是暖冬了,所以這個冬天不但是暖冬,而且偏暖幅度也是相當大了,赫然位列1961年以來暖冬排行第五位!不止偏暖程度高,更令人擔心的是,2013年以來,我們已經連續七年暖冬了!暖冬七連擊啊,這什麼時候是個頭!!

暖冬七連成定局,紀錄碎一地

暖冬七連擊~

其次看地區。長三角和珠三角偏暖程度是最高的,其中山東、江蘇、安徽、浙江、廣東和上海都是經歷了史上最暖冬季。以上海為例,徐家彙站冬三月的平均氣溫為8.9℃,不但偏高了2.8℃之多,更是一舉打破了建站147年以來的觀測記錄!更為詭異的是,去年12月1日以來,徐家彙站就從來沒有監測到0℃以下的氣溫,這是史上絕無僅有的情況啊!!正因為如此,上海已經提前入春了,順帶錄得一個史上第二早春!

暖冬七連成定局,紀錄碎一地

大部偏暖,大部明顯偏暖~

最後看省會級大城市。除了上海,杭州、南京、南昌、福州、廣州以及西北的銀川和烏魯木齊氣溫偏高都非常明顯。尤其是烏魯木齊,這個冬季錄得平均氣溫-7.2℃,與歷史同期相比偏高了3.1℃之多,為偏暖幅度最大的省會級城市了;同為西北地區的省會城市銀川,冬季平均氣溫-2.2℃,以偏暖2.9℃緊隨其後,位列偏暖幅度榜榜單第二位;而剛才重點提到的上海,攜手杭州和南京,霸佔偏暖榜前五。

暖冬七連成定局,紀錄碎一地

烏魯木齊領銜,江浙滬抱團~

史上第五的暖冬,自然也催快了春姑娘的腳步。常年來說,2月底春季前線一般還在浙江南部、江西南部、湖南南部到貴州南部、雲南北部一帶。但今年,截至2月29日,江南大部地區都入春了。像是武漢,今年的櫻花花期就預報說至少提前五天!只是今年花季,只怕燦若雲霞的盛景,迎不來如山如海的人流了吧~

暖冬七連成定局,紀錄碎一地

在武大看一場人海,是每一朵櫻花的夢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