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氣象臺確定今年為“暖冬”,農民應該做出哪些準備?

11月5日下午,中國氣象局召開新聞發佈會。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室首席葉殿秀表示,根據會商預測結果,今年我國大部分地區冬季的氣溫接近常年或者比常年偏高,出現冷冬的概率幾乎為零。

立冬也過去好幾天了,往年這個時候大家基本上都開始做過冬的準備,但是今年我們可以明顯感覺到氣溫還未完全降下去。暖冬的好處顯而易見,人們不僅可以節省一些在冬天的開支,還不用忍受寒冷天氣帶來工作與生活上的影響。然而這對我們農民來說卻不是一個好消息。

中央氣象臺確定今年為“暖冬”,農民應該做出哪些準備?

暖冬的到來確實不利於農業生產,這主要從兩方面反映。從表面上來看,天氣變暖是有利於農作物生長的,但是實際上,離開了寒冷天氣今年雨雪勢必會減少很多,降雨的減少、氣溫升高只會讓土壤裡的水分加速蒸發,對於本來就比較乾旱的北方而言,這樣的水分蒸發尤為致命,尤其是開春以後,冬小麥之類的農作物可能會因為缺水而長勢不好。

中央氣象臺確定今年為“暖冬”,農民應該做出哪些準備?

另一方面,冬天天氣變暖,土裡的蟲卵反而跟著受益,原本應該在冬天被凍死的蟲卵,因為溫度升高得以安全越冬,到了來年春天,就會開始大量繁殖,到時候爆發大規模的病蟲害,地裡的莊稼都會受到影響。

中央氣象臺確定今年為“暖冬”,農民應該做出哪些準備?

俗話說瑞雪兆豐年,就是因為雪後不僅能凍死病蟲害,也能阻止水分的蒸發,雪化之後還能及時為土地補充水分。既然今年又是一個暖冬,為了減少損失,農民應該提前做哪些準備呢?

在今年這樣的暖冬天氣裡,一定要及時的做好防護措施,要保證土壤的水分充足,同時做好預防病蟲害的準備,為了預防地裡的害蟲,最好提前拌一些藥物灑在莊稼地裡,另外後期還要及時的追加肥料,才能儘可能減少損失,讓莊稼在來年有個好收成。(文/小青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