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井淘三遍吃甜水”,下一句才是精髓,滿滿都是人生經驗

數千年來,古人為我們留下了眾多富有智慧的俗語和格言,供後人品讀其中思想,汲取人生經驗。而其中這句“井淘三遍吃甜水”就是其中之一。

俗語:“井淘三遍吃甜水”,下一句才是精髓,滿滿都是人生經驗

這句話的意思其實很好理解,只要不斷將井中的泥沙刨出來,井水會清澈見底,並無一絲汙泥的味道,自然也就甘甜了許多。簡單地講,就是反覆去做一件事情,必然會有所收穫

著名書法大家王羲之,平時練字特別刻苦。據說他堅持練字數年,被他磨爛的筆,堆在一起都能堆成一座小山了,人們把這座小山叫做“筆山”。

王羲之常在院子裡寫字,於是也就在院子裡的小池塘裡清洗毛筆和硯臺,時間久了,整個池塘都被墨水染黑了,後來中各個池塘就叫做“墨池”。

俗語:“井淘三遍吃甜水”,下一句才是精髓,滿滿都是人生經驗

王羲之練字的時候,經常特別投入,完全不管身邊發生的事,是真的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有一次,僕人見王羲之寫字太過投入,就把王羲之平時最喜歡的饅頭和蒜泥放在王羲之案臺上。

過了一會,王羲之的妻子過來看望王羲之,發現王羲之竟然在拿著饅頭蘸著墨汁往嘴裡送,吃得滿嘴烏黑,而他自己還在專心練字,完全沒有察覺。

原來,王羲之是寫字太過投入,把墨汁當成蒜泥蘸著吃了。

俗語:“井淘三遍吃甜水”,下一句才是精髓,滿滿都是人生經驗

其實,王羲之練習書法的這種精神就是我們常說的“井淘三遍吃甜水”,就像我們現在常說的,“成功就是將最簡單的事情重複做”,只有精益求精,努力艱苦,才能有所成就

丹尼爾·科伊爾在他的的《一萬小時天才理論》提出了“一萬小時定律”告訴我們,說任何一項技能只要訓練一萬小時,就一定會成為這個領域的專家。

其實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句話還有下半句,而且下半句更加智慧,可以說,下半句裡包含著滿滿的老祖宗的人生經驗。

俗語:“井淘三遍吃甜水”,下一句才是精髓,滿滿都是人生經驗

這句話的下半句就是“人從三師武藝高”,即拜師拜三家,結合不同的優點,把三個老師身上的優點集中於一體,不斷審視他們身上的缺點,並且避免犯同樣的錯誤,這才有更勝一籌的智慧。

孔子曾經說過,“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句話除了勸我們要虛心求教以外,也包含了與“人從三師”相通的含義,既要多學習,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完善自己。

其實孔子本人就是這麼一個“人從三師”的人。據記載,孔子曾“問禮於老聃,學樂於萇弘,學琴於師襄”,即便自己本身就是當時的聖賢,但仍舊不恥下問。

俗語:“井淘三遍吃甜水”,下一句才是精髓,滿滿都是人生經驗

老子是早於孔子的思想家,曾做過東周守藏史,所以孔子就找老子詢問關於“禮”的問題來,即便被老子罵了一頓,被毫不客氣地點出驕氣、多欲、態色、淫志的毛病,仍舊很是服氣,還說老子是天上的龍,自己謹記老子的教誨。

孔子還於周敬王二年前往周國造訪歌唱家萇弘,求教韶樂與武樂之異同和不解之處。對於萇弘的博學施教,孔子稱謝不迭,並於次年前往齊國聆聽了韶樂的演奏,樂得手舞足蹈,如醉如疾,“三月不知肉味”。

孔子還是一個精通琴術的人,而他的琴術,是跟魯國樂官師襄所學,《史記》裡的師襄“以擊磬為官,然能於琴”,《史記.孔子世家》、《韓詩外傳》也都說孔子曾從他學琴。

俗語:“井淘三遍吃甜水”,下一句才是精髓,滿滿都是人生經驗

正所謂“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也都有自己的短處,我們要“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只有這樣,才能全面地提高自己,增長才幹。

“井淘三遍吃甜水,人從三師武藝高。”這樣簡簡單單一句話,卻蘊含著這麼多為人處世以及學習生活的道理,不得不讓我們感佩古人的大智慧。

其實古人很多俗語都很有內涵,值得我們細細深思。這部成書於明代的《增廣賢文》,經過數百年的增補,收錄了大量古代的俗語和諺語,供後人品讀學習。

俗語:“井淘三遍吃甜水”,下一句才是精髓,滿滿都是人生經驗

書中收錄的諺語俗語,對仗工整,寓意深刻,而且沒有刻意的說教,很多都是直接描寫現實生活的人情冷暖,涉及人際關係、為人處世以及讀書學習,內容十分廣泛,對人性的剖析也十分深刻。

俗語:“井淘三遍吃甜水”,下一句才是精髓,滿滿都是人生經驗

這部《增廣賢文全集》,不僅收錄了足本全文,而且對每一句俗語都進行了講解,

很多還都帶有相關的故事,不僅讀起來便於理解,而且十分有趣,不至於讀著枯燥無味。

俗語:“井淘三遍吃甜水”,下一句才是精髓,滿滿都是人生經驗

這本《增廣賢文全集》僅需要39.8元,好一頓可有可無的應酬,品一品古人的智慧經驗。

想要購買的朋友們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