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数据对比中部六个城市发展前景

武汉、郑州、长沙、合肥、南昌、太原是我国中部六省省会,中部地区上承京津冀、下倚珠三角,东临沿海城市群,西陇成渝和关中,成为连接南北,贯通东西的经济带枢纽,经济地位十分重要。

中部六省会各有特色、各领千秋,谁会成为未来十年内最具潜力的中心城市呢?下面通过各类数据对比分析,一块来讨论。


用数据对比中部六个城市发展前景

可以说伴随着中部崛起战略实施,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圈发展迅猛,成为最有希望支撑起未来一段时期内国家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经济圈。


用数据对比中部六个城市发展前景

一、总体评价

1.武汉:

  武汉是中国极少数集区位、规模、产业、科教、文化等优势于一身的特大中心城市。 从1992年至2002年整整10年是武汉发展的徘徊期。反应在GDP上,相继被沿海地区一些城市反超,同时又缩小了与本地区长沙、郑州的差距,一度达到100:83:80的历史最低水平。未来10年,由于武汉“新区”、“光谷”的诞生,及各项关系的理顺,及相关政策的扶持,武汉将迎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近三年来,武汉GDP的增幅迅猛, 这对于一个破万亿规模的内陆城市来说是很难能可贵的。随着中石化80万吨乙烯、富士康、中芯国际、神龙二厂及东风乘用车等多个近千亿产值项目相继开工和投产(这么多特大项目同时在一个城市开工,国内目前仅天津、武汉)。武汉已经连续数年稳居 gdp前十(2019年第8)。武汉如果能利用自身优势,将在与长、郑二市的竞争中力拔头筹。


用数据对比中部六个城市发展前景

2.郑州:

  郑州是新中国近50年来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说到底,前40年是因为铁路,新中国让郑州成为全国的铁路心脏,50年前,郑州没法同合肥比,但因为铁路,郑州一跃成为全国的明星,而合肥到目前仍受交通制约。后10年是因为能源,河南虽然煤炭储量只有山西1/10,但产量全国第二,郑州周边的耐火材料、火电厂密布,随着能源价格飞涨,过度的开采成就了郑州GDP的飞跃,但同时也为郑州发展后劲埋下了深深的隐患。随着全国铁路网络的健全,郑州的铁路枢纽优势地位将进一步退化,同时新能源政策的实施,10年后以核能、风能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量将增长到总装机的40%左右。但郑州发展希望在民营企业,作为全国粮仓的河南,特别是食品加工业将是河南的亮点,郑州若能在延长食品产业链、加强品牌意识、提高附加值上做足文章,郑州食品工业前景无量。

在未来,郑州前景不确切,可能是第一,可能是第六。


用数据对比中部六个城市发展前景

3.长沙:

  产业创新的先锋。长沙近10年来的发展有目共睹,特别是产业创新走在中部甚至是全国的前列,长沙同时成为目前全国的创意基地之一。中部唯一的综合性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花落长株潭,使其在与武汉的竞争中又多了一枚重量级筹码。长沙上世纪90年代开始实行“向南看”的发展战略,这项政策的实施,使得长沙成为内地城市中最早接受先进发展观念洗礼的城市,先进的文化思想加上长沙本来就很强的科技文化产业基础,成就了目前长沙产业创新的先锋。未来10年,由于长、株、潭的融合及“新区”的诞生,长沙新型机械产业、文化产业、动漫产业将进一步走在全国前列,成为第三产业的楷模。工业是长沙的弱项,大项目的缺乏将很大程度上制约长沙的发展,但长株潭融合、新区诞生及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 长沙凭借自身产业创新的能力,抓住机遇完全有能力赢得中部第一城。

4.合肥:

  合肥同长沙一样,近年来经济发展上施行“向东看”的战略,努力成为长三角的后花园,在同样跳出本地区发展的战略上,合肥比长沙所取得的成绩要大,很大原因上是因为长三角以国有大型企业和外资企业为主导,产业转移度比珠三角的民营企业强。合肥历来在中部不受人瞩目,很大原因由于交通和城市规模制约。未来几年,随着京沪高铁、沪蓉高铁的贯通,合肥交通面貌焕然一新,将成为连接华东、华北、华中的枢纽,合肥将更好地利用地理条件成为长三角最理想产业转移基地。交通的改善、雄厚的科技实力、精明的徽商、实力派的人脉,将会成就合肥高速发展的10年,目前合肥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器、电子产业基地之一。同时目前合肥也是以IBM、微软等高新外资企业增长最快的城市之一, 更可怕的是这仅仅是接受长三角转移的开始。

5.南昌:

相比以上四城,另外两个省会——南昌和太原稍显落寞,不仅经济增速不如上述四个城市,在经济总量、产业竞争力方面也逊色不少。由于历史因素,江西的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城镇化水平较低,经济体量也较小。作为江西的省会,南昌的带动作用也比较弱。与武汉、长沙和合肥均有不小的差距。南昌2019年GDP总量仅为5596亿,仅相当于武汉的35%,郑州的50%,长沙的47%,合肥的60%;人口方面,南昌市区人口不到300万,是中部城区人口最少的省会。

6.太原:

比南昌更为落寞的是太原,作为煤炭大省山西的省会,过去十年太原的经济增速远不如中部其他几个省会城市,2005年太原经济总量仍比合肥大,但2019年太原GDP仅是合肥的43%。这一规模甚至不如河南的洛阳,湖北的宜昌、襄阳。不过作为华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太原目前也在积极加快转型。

二、各项指标对比

(注:以下各类数据均取自网络、各地统计局网站,不保证完全准确,其中部分2019年数据是根据2019年上半年数据估算)

1.比定位:武汉定位最高

在国务院关于各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中,我们可以看到:

合肥是安徽省省会,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  

郑州是河南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

南昌市是江西省省会,长江中游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长沙是湖南省省会,长江中游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武汉市是湖北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我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

太原是山西省省会,是以能源、重化工为主的工业基地,华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从以上可以看出,武汉是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其定位不言而喻,而且武汉是副省级城市。其次是郑州,被赋予“重要的中心城市”职责,合肥、南昌、长沙三者相近,都是区域(长三角、长江中游)中心城市。

Version:1.0 StartHTML:000000208 EndHTML:000041581 StartFragment:000003799 EndFragment:000041537 StartSelection:000003888 EndSelection:000041537 SourceURL:https://www.toutiao.com/i6798454428476113411/

2.比GDP:武汉最高、郑州增速显著

六个城市经济总量差别巨大,武汉的经济总量一直都是南昌、太原的二倍多,而且差距逐步变大;合肥的经济总量和武汉比,差距虽然在缩小,但是之间还是有巨大差异的。在2010年,武汉一举超越长沙,经济总量从此站上第一的位置,并遥遥领先。

用数据对比中部六个城市发展前景

中部六省会GDP增长趋势图

从增长趋势看武汉、郑州、合肥三城增长较快。合肥在融入长三角后增速明显。

用数据对比中部六个城市发展前景

中部六省会GDP增长柱状图

3.比人口:武汉人口第一、长沙、合肥增速最快

人力资本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投入要素之一,其中五座城市是人口净流入城市。武汉、郑州人口规模双双突破千万,从走势图可以发现,长沙、合肥增长较为明显,而太原人口出现了负增长。


用数据对比中部六个城市发展前景

中部六省会人口增长图

4.比资金增长:合肥夺冠、太原垫底

以“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作为城市发展资金方面的衡量指标,反映了一个城市对资金的吸引力。从数据分析可看出,人口竞争力最差的南昌和太原,在资金竞争力上也是表现最弱。长沙在人口与资金竞争力都表现较为强势。


用数据对比中部六个城市发展前景

5.比人均收入:长沙最高、太原、郑州较低

由下图,可以看出10年前六大省会城镇居民年均收入相差不大,几乎在同一起跑线,在发展中差距越来越大。长沙的居民收入一直排在第一名,并且差距越来越大;合肥的经济收入水平虽然在前些年排最后,最近超越了郑州与南昌;太原人均收入相对较低。


用数据对比中部六个城市发展前景


用数据对比中部六个城市发展前景

6.比房价:武汉最高、长沙最低

让人意外的是,过去十年中,人均收入一直领先的长沙,房价竟然是六城中最低的,并且涨幅也是最小的。合肥在2015-2017领先了两年后被武汉超越。武汉房价2017年后涨幅最大,逐渐与其他城市拉开差距,渐有一枝独秀的趋势。而郑州的房价在六个城市中排名第三,长沙房价一直较低,涨幅最小。

用数据对比中部六个城市发展前景


用数据对比中部六个城市发展前景

三、结束语:

总体来讲,武汉在经济、人口、资源、政策等方面综合实力处于领先地位,是中部地区中心城市名副其实;

长沙的经济总量一直不错,虽然这两年被武汉超越,但是长沙的人均收入水平在中部五省会城市中一直排名第一,而长沙的房价却是最低的,所以仅从这个角度上看生活在长沙是最幸福的;

而合肥这些年随着逐步融入长江三角洲经济带,被长江三角洲城市辐射带动,有了不小的发展,但是总体而言,和长沙、武汉、郑州还是有不小差距,但无论是经济总量,人均收入都有一定差距,但是其房价在六个城市中排名仅次于武汉居于第二,所以今后几年合肥居民的幸福指数可能会有所降低;

郑州作为后起之秀,近年来发展速度有目共睹,GDP和房价有双双向武汉看齐的趋势。

南昌和太原相比其他四市,发展速度较缓,需要找准发展突破口、尽快探索出转型发展的新方向。

最后以夜景灯光地图镇楼。


用数据对比中部六个城市发展前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