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丑娘娘钟无艳的结局是怎样的?

幕宫主


实际历史上并没有钟无艳这个人,她本身并不叫钟无艳,钟无艳只是后来的人们将他们的故事编排成戏剧而取的名字。史书记载,钟无艳的真名为复姓钟离名无盐(一说名春,字无盐),她叫无盐的原因是是无盐邑人。四十岁出嫁给齐宣王,不同于其他的妃子十分的漂亮,她的人生经历可以用一句话来说就是:“

我很丑,但是我很有才华。

大部分人对于钟离春的认知仅仅在于电影《钟无艳》之中,但真正上钟离春的外貌并没有电影之中的那样好看。许多古书里常用“貌比无盐”跟“貌比西子”相呼应,那么钟离春究竟有多丑呢?《列女传·辩通传·齐钟离春》记载:其为人极丑无双,臼头,深目,长壮,大节,卬鼻,结喉,肥项,少发,折腰,出胸,皮肤若漆。翻译起来就是:钟离春这个人十分的丑,额头像臼,眼睛往下凹,又长得像一个男人一样健壮,骨架很大,鼻孔朝天,有喉结,脖子很粗,头发也很少,又弓背驼腰,皮肤黑的像漆一样。上图粤剧《钟无艳》

这样说的话,钟离春是怎么和齐宣王认识的呢?有一天,钟离春和众姐妹在桑园采桑,却在采完桑决定习武练功之时听见了赵军的马蹄声,众姐妹都纷纷躲了起来,只有钟离春来到园边,与两个赵军士兵打了起来,她用桑勾直接将一个士兵的腰打成了两截。赵军一看这阵势,便掉头逃走了。回到家中,与父亲细谈以后,钟离春为了拯救国家,一人冒着杀头的危险去都城临淄见齐宣王,并告以实情。

钟离春在见到齐宣王后说:“倾慕大王美德,愿执箕帚,听从差遣!”意思就是听说了大王的贤德,希望能够成为宫中的一个扫地的宫女,任听差遣。周围的大臣都笑了,认为钟离春是世界上最厚颜无耻的女子。但随后钟离春说的话,让周围的人都心服口服!她提出了齐国的目前的处境:

1.外有秦楚之强敌,内不立太子,只顾自己喜好不管百姓的安危;

2.大兴土木,奢侈无度,百姓过得很辛苦;

3.亲小人远贤臣,忠言逆耳却不听取;

4.每天沉迷美色,不理朝政。

齐宣王在听了钟离春的话了以后,很是感动,愉快的接受了她的建议,为了表示他的悔改之心,散尽后宫,立钟离春为后,从此将钟离春看成是自己的一面宝镜。当然,钟离春也一直为齐宣王排忧解难,齐国也在那一段时间迅速发展壮大。不过,这一切都是表象,因齐王在外交方面的处理不当使得埋下了很多隐患。因此,在他儿子齐愍王时期,齐国就几乎被灭亡了。

总而来说,钟无艳丑虽丑,但其头脑十分聪明,才智过人。钟无艳的事迹,影响了历史上女性的普遍地位,她辅君征战的事迹也名垂千古!历史上没有明确的记载钟无艳究竟是如何去世的,那就有可能是老死的,这也是对钟无艳最好的结局了吧!


邓海春


钟无艳,又名钟离春,是古代四大丑女之一,但她很有才华,也很有人格魅力,钟无艳因为相貌丑陋,所以四十岁还没有出嫁,后来就去见齐宣王,陈述齐国当时的危害,之后被齐宣王封为王后。


当时齐国是齐宣王做大王,但是他却经常夜夜欢声,齐国朝政非常混乱,钟离春就说出齐宣王的过错,齐宣王于是立钟无艳为王后,以表示自己不贪美貌,同时齐宣王也励精图治,齐国因此强盛起来。

所以钟离春虽然相貌丑陋,但她却对齐国和齐宣王起了很大的作用。

同时齐宣王还有一个妃子为夏迎春,长的很美丽,这就和钟无艳有了鲜明的对比,齐宣王遇到事情就去找钟无艳帮忙,但事情过去后,就去找夏迎春,把钟无艳忘记了,这就是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的由来。这件事不知是后人杜撰,还是却有其事。



而钟无艳的去世时间和去世原因,相关的书籍没有过多的记载,所以在此也不过多的介绍,不过既然钟无艳的去世原因没有过多的记载,所以可能是得到善终的。


中孚鉴


钟无艳,我国古代的四大丑女之一,又名钟无盐、钟离春。据传,她是战国时期齐国无盐邑的女儿,而且还奇丑无比,到了40岁都没有嫁出去。

丑娘娘钟无艳到底有多丑?

据《丑娘娘之钟离无盐》中描述:

“身高1米92,满脑袋都是红头发;眼珠子特别大;而且还是高颧骨;如果没耳朵挡着嘴吧能咧到脑后;嘴里张了一口獠牙;肩宽背厚;手指头有1尺之长且又粗又壮。”

又据《列女传·辩通传·齐钟离春》记载:

“其为人也,极丑无双,臼头深目,长壮大节,卬鼻结喉,肥项少发,折腰出匈(通“胸”),皮肤若漆”

又据古书野史上说:

她“四十未嫁”,“极丑无双”“凹头深目,长肚大节,昂鼻结喉,肥顶少发”。

总之,长了这样的容貌怎么可能嫁出去呢,实在是太丑了,脑袋大,头发少,眼窝深陷,额头像臼,中间下陷,鼻孔朝天,喉结大,脖子粗,骨节大,弓背驼腰,身体壮,皮肤黑如炭,怎一个丑字了得。这那是女人,简直就是妖怪!这个丑也是丑出新高度。

钟无艳冒死进谏齐宣王,坐上了皇后

钟无艳虽然外貌极丑,但是她饱读诗书,志远大,有治国之抱负。在齐宣王执政时,日日歌舞,夜夜欢声,政治腐败,纲纪不振,人心惶惶,老百姓是怨声载道。钟离春决心拯救国家,于是冒着被杀头的风险去见齐宣王。

钟无艳在见到齐宣王后,举目,张口,挥手,拍着膝盖大喊:“危险啊!危险啊!”齐宣王看到她的行为是一脸迷惑,非要丑女钟无艳说出个所以然。钟无艳解释道:“我举目是在替大王观察齐国的风云变化;张口是在惩罚大王听不进劝谏的耳朵;挥手是在帮大王赶走阿谀丰城之人;拍腿是要拆掉这专供大王游乐的雪宫。民女我虽不才,但却知道‘君有诤臣,不亡其国,父有诤子,不亡其家’。如今大王是沉迷于酒色之中,不纳诤言,现在我张大嘴就是为了大王能够接受劝谏;当前大敌压境了,你却仍被吹嘘遛马之人围绕着,所以我挥手把他们驱散;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所造豪华之宫殿,搞得是国库空虚,民不聊生,如何去迎战秦兵?”

钟无艳的这一番话令齐宣王大梦初醒,颇为感动,说:“如若不是你及时来提醒我,我哪里知道自己的这些过错呢!”于是,齐宣王为了决心痛改前非,就把钟无艳留在后宫,作为自己的镜子,而且还让钟无艳做了皇后。

巾帼的由来

在春秋战国时期,女子的头饰非常流行插笄,而皇后则要在高髻上插上6支笄。可是,钟无艳头上头发太少,于是只能戴假发,这样就可以插上很多的珠宝、笄簪了。钟无艳自然也爱美,而且戴假发不用浪费很多时间去梳头了,往头上一戴就好啦!

钟无艳头上戴的头饰就叫“巾帼”,也就是当时比较流行的假发。因为巾帼只有女人可以使用,所以后来巾帼就引申成了女子的代名词。

“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的来历

据说,当时的秦国和燕国都想收服齐国,所以他们故意出难题来刁难齐国,有一次,他们带来一个玉连环让齐国人解开,还想让齐国人弹响蒲弦琴。对于这两个难题都被钟无艳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很轻松地解决了,同时还故意羞辱来齐国的使者。待两国发兵攻打齐国时,钟无艳就又带兵布阵,将他们打败了,从此使齐国没有忧患。从此,老百姓中流传出一则谚语:“无盐娘娘生得丑,保着齐王坐江山。”并且这事在元杂剧《丑齐后无艳连环》中有详细描述。

而夏迎春则是一个美丽而又能歌善舞的妃子,只会陪着齐宣王唱歌跳舞,从来都不关心什么政治,深得齐宣王的宠爱。但钟无艳却不会什么歌舞享乐,她一心只关心政治,而且还特别机智能干。所以,只要一有政事,齐宣王就去找钟无艳,政事完事了齐宣王就会去找夏迎春。所以,后人调侃齐宣王“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


小史坑


钟无艳,又名钟离春、钟无盐,古代四大丑女之子,相传是古代齐国无盐邑之女。究竟有多丑呢?古书上说她“四十未嫁”,“极丑无双”“凹头深目,长肚大节,昂鼻结喉,肥顶少发”。脑补一下这个形象……但她却在公元前312年,被齐宣王娶为皇后。


齐宣王是“一鸣惊人”的齐威王之后。公元前320年即位,接下来几年连续做了三次错误的军事决策。

1:公元前318年,六国合纵抗秦。因没推齐国为合纵长,齐国退盟。导致后面被动挨打。2:公元前314年,齐宣王趁燕国内乱,打的燕国几乎亡国。为三十年后燕国报仇埋下伏笔。3:公元前314年,秦国诈许600里地给楚国,破坏齐楚联盟。楚国道歉,齐国不受,还与秦国联盟打楚,齐楚联盟破裂。

所以当时齐国国历衰退,四周群狼环饲,这位史上喜欢听演奏被南郭先生“滥竽充数”的齐宣王却日日笙歌,国事腐败而浑然不觉。钟无艳,冒死自请见齐宣王,陈述齐国危难四条,再不悬崖勒马,只怕要国破家亡!


齐宣王听后,大为感动,采纳了钟无艳的谏言。认为钟无艳就是自己的一面镜子,于是立她为后。这也就是成语“自荐枕席”的由来。从此齐宣王在钟无艳的辅佐下振作朝纲,尤其是发扬了稷下学宫,形成了前所未有之“百家争鸣”的局面。齐国再一次得到快速发展。

齐宣王还有一美妾夏元春。民间流传“有事钟无艳,无事夏元春”这一说法,恐怕是后人戏曲创作。实际上钟无艳和夏元春关系还挺和睦。史书上对钟无艳后来的事没有记载,只说“拜无盐君”。齐宣王在公元前301年去世,这个时候的钟无艳最少也已经51岁。根据战国时期正常死亡的平均年龄来算,也差不多说四五十岁的样子。所以,钟无艳很可能在这前后,也过世了。

我是专注历史原创的如是。关注历史,关注如是。


如是史社


黄帝之妻嫫母、齐宣王之妻钟离春、梁鸿之妻孟光、许允之妻阮氏女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丑女。她们四位的人生经历用时下的一句话说就是:

我很丑,但是我很有才华。

丑娘娘钟无艳也就是齐宣王田辟疆的王后钟离春。那么钟离春究竟有多丑呢?《列女传·辩通传·齐钟离春》记载:

其为人极丑无双,臼头,深目,长壮,大节,卬鼻,结喉,肥项,少发,折腰,出胸,皮肤若漆。

翻译一下就是:钟离春太丑了,大大的脑袋上稀疏几根头发,额头突出,眼窝深陷,鼻孔朝天,喉结大脖子粗,骨节大身体壮,弓背驼腰,皮肤如黑炭,怎一个丑字了得。

所以钟离春到了四十岁还没有嫁出去,以至于无处容身,到处流浪,这一天,走投无路的钟离春整理了一下身上的粗布短衣,跑到齐宣王的宫殿门口,对侍卫说:“我是齐国没人要的女子,听说了大王的贤德,希望成为大王后宫中打扫卫生的宫女,希望能得到大王的允许。”

侍卫去通传,齐宣王宴会上的人一听都笑了起来,齐宣王起了玩笑的心思,就召见了钟离春,和颜悦色的说:“先王为寡人娶来的妻妾,都已经排满了位置,现在你一个没人要的女子,却想成为寡人的女人,有什么依仗呢?”没想到钟离春还真有,那就是隐身,遁了,成功的引起了齐宣王的兴趣。第二天,钟离春又去了,这次一见面她就高呼“危险了!危险了!”齐宣王好奇,然后钟离春就提出了齐国的四大危险:

  1. 外有秦楚之强敌,内不立太子,只顾自己喜好不管百姓死活;
  2. 大兴土木,奢侈无度,百姓苦不堪言;
  3. 亲小人远贤臣,忠言不进耳;
  4. 沉迷酒色,不理朝政,亦不合纵诸侯。

齐宣王一听深深地为钟离春的才华折服,于是愉快的接受了她的建议,然后撤掉渐台,停罢歌舞,选贤任能,勤勉政事,选立太子,然后,立钟离春为王后,之前的王后也不知道是被废了还是被杀了,总之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齐宣王让钟离春做王后仅仅就是一个形象工程,他更多的是把钟离春看做一个臣子,一个有才华的人,但是,齐宣王看似喜欢这些有才华之人,却并不一定听得进去这些人的建议。齐宣王最大程度的光大了稷下学宫,大批文人学士慕名而来,在这里自由言论,著书立说,实现了真正的百家争鸣,有孟轲、荀卿、驺衍、淳于髡、田骈等等,其中有七十六人成为上大夫。但正如淳于髡所说的那样,齐宣王爱马、爱美味、爱色,独独不尊崇有才德之人。

所以齐宣王在和孟子谈话的时候顾左右而言他,也有了滥竽充数的东郭先生。

齐国在齐宣王时期,确实有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壮大,但更多的只是表象,他外交上的一次次失策给齐国埋下了隐患,最终在他儿子齐闵王时期,燕国几乎灭亡了齐国。

所以齐宣王让钟离春做王后无关风月,所以对于齐宣王,后人有一种调侃“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说的是齐宣王有一个妃子名夏迎春,容颜绝丽,温柔多情,很得齐宣王的宠爱,有政事了,齐宣王就去找钟离春,完事了就去找夏迎春。虽然这是后人杜撰的,但可能性相当大,钟离春的容貌确实已经让人无法直视,更不要说日日同床了。

其实,说到底,齐宣王娶钟离春是为了塑造一个好的形象,而钟离春嫁给齐宣王也不过是为了有个容身之地,顺便能发挥一下自己的才能就再好不过了。指望两人相亲相爱是不现实的。至于失去作用的钟离春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就看她的造化了,机智聪慧的她应该会有后路。

后来,齐宣王去世,其子齐闵王继位,过了几年,齐闵王遇到了宿瘤女,宿瘤女是东郭的采桑女,脖子上长了一个大瘤子,看起来很丑,但聪明有礼,于是齐闵王效仿父亲,娶了宿瘤女做王后。只是,没过几年,宿瘤女就去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