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燕京地區地形圖,北京地理位置太好,怪不得許多王朝都建都於此


北京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東部為渤海,南部為華北平原,西部為西山屬太行山脈,北部為軍都山屬燕山山脈。誠如古人所言:“幽州之地,左環滄海,右擁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濟,誠天府之國”。北京如同被一個巨大的半圓形山脈包裹在其中,具有極高的戰略地位,為古代兵家必爭之地。

太行山脈位於華北平原西部,是防止西北遊牧民族入侵的屏障,有居庸關、紫荊關、倒馬關等重要關隘。燕山山脈位於華北平原北部,是防止東北遊牧民族入侵的屏障,有山海關、喜峰口、古北口等重要關隘。其中,山海關和居庸關是重中之重。

太行山脈的居庸關、紫荊關、倒馬關三個關隘,又稱內三關。

居庸關,關城所在的峽谷,屬太行餘脈軍都山地,西山夾峙,下有巨澗,懸崖峭壁,地形極為險要,為北京西北的門戶,是西北遊牧民族進攻北京的最短路線。明代土木堡之變就發生在距離居庸關不到100公里的地方。

紫荊關,位於居庸關、倒馬關之間,關城建在依山傍水,兩峰對峙的廣闊盆地內,四周形成天然屏障,是京西內長城上一處重要關隘。由於居庸關有重兵把守,易守難攻,因此紫荊關成為西北遊牧民族進攻北京的突破口。例如,成吉思汗攻居庸關不克,分兵紫荊關擊敗金兵,又從內夾攻居庸關得手。明代土木堡之變後,也先率領瓦剌部從紫荊關進逼北京。


倒馬關,因山路險峻,戰馬到此經常要摔倒而得名。

燕山山脈的山海關、喜峰口、古北口三個關隘。

山海關,位於明長城東端,是明長城唯一與大海相交匯的地方。北倚崇山,南臨大海,相距不過數里,非常險要,是關內關外的分界線,為北京東北門戶,被譽為“天下第一關”。山海關,一直是關外清軍無法逾越的高山,當年皇太極五入關內都選擇繞開山海關。明朝滅亡後,山海關守將吳三桂獻關投降清軍,清朝得以入關問鼎中原。

喜峰口,是燕山山脈東段的隘口,古稱盧龍塞,路通南北,左右高崖對峙,地形險要。皇太極第一次入關就是從喜峰口,清軍一路勢如破竹,打到北京城下。皇太極用離間計,成功讓崇禎帝殺了心腹大患袁崇煥。

古北口,是山海關、居庸關兩關之間的長城要塞。由臥虎山長城、蟠龍山長城、金山嶺長城和司馬臺長城組成,是中國 長城史上最完整的長城體系。

在燕山山脈和太行山山脈外圍,還有錦州、張家口、大同、朔州等軍事重鎮。其中,錦州扼守遼西走廊咽喉要道。

從北到南,燕山的山海關、喜峰口、古北口,太行山的居庸關、紫荊關、倒馬關,組成了北京的第一道防線。遼西走廊的寧遠、錦州,大同盆地的張家口、大同、朔州等軍事重鎮,組成了北京的第二道防線。

北京的最後一道防線是,高大堅固的北京城牆,對於北方遊牧民族來說,也是最難逾越的一道防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