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婦門前是非多,其實上一句才是精華,揭露了中西方女人婚姻悲劇

人們一聽到寡婦二字便會升起曖昧的味道,這兩個字常與“桃色”新聞沾邊,“寡婦門前是非多”,這句話耳熟能詳,卻很少有人知道這句話得前半句。完整的句子是

“鰥夫房頂炊煙少,寡婦門前是非多”

“鰥夫房頂炊煙少,寡婦門前是非多”的意思

何為“鰥夫”?當然也有人不知道“鰥”是個什麼字,這個字讀“guan”。在《孟子·梁惠王下》中,有這麼一句話“老而無妻曰鰥,老而無夫曰寡”。就是說死了妻子的男子被稱為“鰥夫”,丈夫死了的獨身女子被稱為“寡婦”,大白話就是喪妻男和喪夫女

寡婦門前是非多,其實上一句才是精華,揭露了中西方女人婚姻悲劇

“鰥夫房頂炊煙少,寡婦門前是非多”,完整的意思是一個死了妻子的獨身男人,沒有了女人的照顧,一個人生活就會很少做飯,古代的房屋會有煙筒,一個獨身男人不生火做飯,自然煙筒也不會冒煙,就會炊煙少。不如直接說“臭光棍一個,一人吃飽全家不餓”更為直接。

而死了丈夫的女人,要遵從“從一而終”,“一女不事二夫”的規定,女人成為寡婦之後,要用“守寡”一詞來約束,沒有了依靠和保護,周圍的地痞、流氓丶二流子、老光棍等好色之徒會厚顏無恥地上寡婦門來門騷擾,從與不從,閒言碎語自然不斷。不僅是使得寡婦煩不勝煩,而且造成更為直接的影響就是損害女子的名聲。

寡婦門前是非多,其實上一句才是精華,揭露了中西方女人婚姻悲劇

女人一旦成為寡婦,就成了一個地方的聚焦點,桃色話題的中心,她的一舉一動都會引起千萬雙眼睛關注,而更多的是各種居心叵測的猜疑和添油加醋的流言蜚語,甚至虛構出讓人興奮的故事。

為什麼喪妻男和喪夫女差別這麼大?

中國古代封建社會是男權社會,古時候有錢男人三妻四妾,哪怕死了老婆,也有其他人照顧,至於炊煙少,完全可以不是回事。窮苦人家的男人,死了老婆,也會受到周圍家人、親戚朋友的接濟和照顧,只要吃苦耐勞,能養活得了家,也還是可以再次娶上老婆的。

寡婦門前是非多,其實上一句才是精華,揭露了中西方女人婚姻悲劇


“寡婦門前是非多”主要是古時候女子的地位都比較低下,封建禮教要求三從四德,在家從父,出嫁從夫,一旦失去丈夫本身就會很悽慘,封建社會比較注重寡婦的名聲,婆家甚至整個社會的氛氣都要求寡婦守身,什麼“貞節牌坊”都是為了禁錮女人套在女人身上的道德枷鎖。

而女人一旦失去了丈夫,就沒有人可以庇護,保護,“狂蜂浪蝶”蜂擁而至。有一些心術不正,下流厚顏無恥之人趁機騷擾寡婦,打喪夫女的壞主意,如果一旦事發,大家都唾罵、聲討、懲罰的是女人。男的輿論壓力壓力相對比較小,或者沒有輿論壓力,甚至那些男的會非常無恥把髒水潑到寡婦的身上。

寡婦門前是非多,其實上一句才是精華,揭露了中西方女人婚姻悲劇


比如有些男子跟寡婦做了勾搭之事,有了魚水之歡,在東窗事發後,卻一股腦將黑鍋甩給寡婦。致使寡婦往往成為紅顏禍水的代名詞,

因此惹出不少事端,甚至鬧出人命。你看那些古代作品以及電視劇,舊社會的寡婦出門不敢跟男子搭話,生怕讓人家罵自己是娼婦或者狐狸精。

甚至連國外的影片都有涉及社會輿論壓力對寡婦的重大影響。

寡婦門前是非多,其實上一句才是精華,揭露了中西方女人婚姻悲劇

外國影片《西西里的美麗傳說》中講述西西里島上一個美麗的女人瑪蓮娜,因為她的美麗、風情萬種,激起了男人們的慾望,和女人們的嫉妒。

早在丈夫去戰場之後,她就成了男人們想吃卻吃不到嘴裡的天鵝肉,成了女人們口中中傷、造謠的對象。而丈夫在戰場犧牲後,她成了沒有靠山的寡婦。

寡婦門前是非多,其實上一句才是精華,揭露了中西方女人婚姻悲劇

於是,形形色色的男人們半夜偷偷登門,企圖佔有她。同時,她也遭到全鎮女人們越來越多的唾棄、攻擊。直到,整個小鎮與她為敵

好在,戰爭結束後,瑪蓮娜的丈夫並沒有死,只是失去一條胳膊,從戰場回來。當丈夫找回自己的妻子,當女人挽著丈夫的胳膊再回到西西里島的時候,她仍然美麗,只是不再風情萬種。

寡婦門前是非多,其實上一句才是精華,揭露了中西方女人婚姻悲劇

國內著名小說《白鹿原》改編成各大影視劇,其中的田小娥就是這句話的典型代表。不就是這樣一個悲慘女子嗎?讓人佔盡便宜,還要被人潑髒水,替人背黑鍋。

黑娃因為犯事逃走,丟下小娥一個人在破窯洞裡,一個年輕美滿女子遭人惦記也屬正常。這個時候田小娥就像失去丈夫的寡婦一般,村裡的鄉紳鹿子霖、白孝文、傻子等,都找上田小娥的麻煩,進一步影響了她的名聲,將她推向了命運的深淵。

寡婦門前是非多,其實上一句才是精華,揭露了中西方女人婚姻悲劇

俗語對現代社會的意義

這句俗語是否在今天的社會還適用呢?

鰥夫房頂炊煙少”男人死了老婆,如果品行端正,吃苦耐勞還能娶上老婆,如果沒有一技之長,整天好吃懶做,遊手好閒,自然找老婆很費勁,哪怕找了女人受不了男人的不上進,不務正業,到頭來也會一拍兩散。

至於“寡婦門前是非”多,一方面提醒人們注意避嫌,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閒話和誤會,造成一些不必要的輿論影響。

另一方面主要是:現在的社會風氣日漸開放,在基層男多女少,寡婦也是比較吃香,甚至有的會嫁給未婚男。老家村裡有個女的上午離了婚,下午就有人登門提親,接連三天,總共六戶人家請媒人到這個女子家中說親。

寡婦門前是非多,其實上一句才是精華,揭露了中西方女人婚姻悲劇


現在的人觀念也轉變了,有的寡婦比光棍男要好找對象,比較容易再次結婚,感謝社會的發展,讓男尊女卑的思想這麼快速的淡化,估計以後再發展是不是會出現反轉呢?

歡迎大家轉發、留言,一起多交流。

關注我@烈焰糖糖品歷史,歡迎轉發、留言、點贊,一起多交流吆,你的每一個互動我都當成了喜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