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登基後,在位第一年削掉五位藩王,為何如此著急削藩?

孤客生


自公元1398年建文帝朱允炆登基以來,曾經分封於明朝各地的的藩王在數個月之內遭到朝廷的打擊。周王朱橚、代王朱桂、湘王朱柏等先後倒臺。燕王朱棣本就對朱元璋傳位於朱允炆的舉動不滿,現在朱允炆又大肆開展削藩行動,嚴重危及朱棣的生命與政治地位的安全。


而正是因為朱允炆這大刀闊斧的削藩行動,直接促進了朱棣的謀反,以至於朱允炆最後丟失了皇位與自己的性命。

為什麼朱允炆上位尚且不滿一年就敢進行如此大規模的改革呢?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朝廷絕對實力的支持。



朱允炆從朱元璋手上接過來的是一個強盛的帝國,百姓雖然不甚富足但總體安定,軍隊數量龐大而且戰鬥經驗豐富,優秀的將領頗多。

無論是經濟還是軍事,朱允炆手上的中央朝廷遠遠超過地方藩王。

就拿其中最為剽悍的燕王朱棣來說,除了北京一地再無其它可以控制的地方,就算是朱棣依靠招降蒙古士兵以擴大自己的軍隊,但是也只有區區十萬人。

二:政治經驗的大量缺失。



雖然在中央與藩王之間的實力對比中,中央朝廷佔據著絕對優勢,但是朱允炆在上臺之初立足未穩之際便對地方藩王磨刀霍霍的舉動充分證明了朱允炆以及幕僚集團對政治事務的經驗缺失。


我們來看朱允炆選擇的重量級幕僚黃澄子、齊泰與方孝儒。這三人在儒家學說上有著超高的造詣,論學術理論水平,在那個時代的確算得上一流。但是這三人卻沒有一點政治治理經驗。

這樣沒有政治經驗的幕僚集團再加上一個理想化的君主,在上位之初便大動干戈的舉動也就不足為奇了。

總結:



朱允炆在登基的第一年便展開如此大規模的削藩行動,即是其對中央朝廷實力的絕對相信,也是鞏固皇權的正常舉動。但是在尚未掌控全國局勢的情況下就貿然削藩,這也是其缺乏政治經驗的表現。

各位讀者大大,如果您願意的話能不能點開我的頭像,給我點個關注呢! 不方便的話,感謝您能點開看我的回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