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中小企业有多难?企业家们该如何自救?答案来了

抗击疫情下半场,还有心思攀比假期长短的员工,你有多幸福你或许还不知道。

对于大多数老板来讲,这个年,过的五味杂陈。

有创业者吐糟:现在不仅仅是在家办公的问题,而是没有业务和订单,基本都是在纯养人了。

在你攀比假期长短的背后,你不知道的是,你的老板正为怎么发出这个月的工资,愁白了头。

一位企业老板算了一笔账:对于一家养着170位员工的公司来说,如果一个月没活干,公司老板就得准备好400-500万现金流。

“我觉得疫情的影响不是一两个月的事。我看专家讲解,这次疫情有三个结果:成功、温和和失败。哪怕是成功防控,也最少需要3个月。”

是时候操心经济了,尤其是疫情影响下的中小微企业。


疫情之下,中小企业有多难?企业家们该如何自救?答案来了


乐观点说是3个月,但对于数量众多的小微企业来说,他们离破产或许只有一两个月。企业一旦破产,下一步就是员工失业。

抗击疫情下半场,空有口号和热情还不够,减税、让利、资金支持、政策扶持,更加复杂的考验已经来临。

接下来这艰难的3个月,中小微企业能熬得过去吗?该如何自救?


疫情之下,中小企业有多难?企业家们该如何自救?答案来了

疫情爆发,政府、行业相继推出中小企业帮扶措施

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帮扶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在此次疫情中岌岌可危,如果仅凭自己的力量,恐怕只能是杯水车薪,所幸国家及时伸出援手,陆续出台了利好政策,助力中小企业渡过难关。

国家税务总局先是发布《延长2月纳税申报期限 拓展网上办税覆盖面,进一步做好税务系统防控疫情工作》文件,将2月份纳税申报期限延长至2月24日。


疫情之下,中小企业有多难?企业家们该如何自救?答案来了


随后,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


疫情之下,中小企业有多难?企业家们该如何自救?答案来了


1、鼓励金融机构对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和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小微企业提供信用贷款支持。

2、各级政府性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应当提高业务办理效率,取消反担保要求,降低担保和再担保费率,帮助企业与金融机构对接,争取尽快放贷、不抽贷、不压贷、不断贷。

3、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对于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的政府性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减半收取再担保费。

4、对于确无还款能力的小微企业,为其提供融资担保服务的各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应及时履行代偿义务,视疫情影响情况适当延长追偿时限,符合核销条件的,按规定核销代偿损失。

行业协会启动帮扶 减免商户租金

多个行业协会及部分省份的地方政府发起了为中小企业减免租金的倡议,其中万达、龙湖、华润、保利等地产商纷纷宣布了对旗下商业项目的租金减免政策,帮助旗下商户一起克服困难,挺过艰难时刻。

中小企业稳定自身,积极创新:我们都要活下去

在这个特殊时期里,每一个中小企业、每一位创业者都面临着生存压力,除了来自政府,行业的支持,危难之时,企业更重要的是要稳住自身,进行战略思考。

1、立即开展全员就地工作,为疫情之后积蓄势能。树立工作目标,设定相应工作方式、流程及管理措施,具体到员工每天工作量布置、反馈、沟通、复盘等细节。同时,可以采取一定的绩效考核标准,调动积极性,帮助员工进入工作状态。每日可通过两次会议做到工作日清日毕,保证效率。

2、挖掘更多创新业务模式。现阶段,一定要考虑线上获客模式,更多使用直播和短视频等渠道。

3、在工作中,多使用远程工作软件,确保在家的工作效率可量化。例如:阿里的钉钉、企业微信、头条的飞书和华为WeLink等等。

4、危机当头,企业需要迅速盘点现金可用月数。假如疫情延续更长时间,收入不断下滑,公司还能运转多长时间?如涉及应收应付账款,争取降低公司的应收账款,把应收账款尽量收回来,同时积极地跟上游沟通,争取更长时间的账期。


疫情之下,中小企业有多难?企业家们该如何自救?答案来了


焦虑和不安并不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只有回归理性,快速行动,才能在困难面前,变被动为主动。中小企业做大做强的根本还在于自身的免疫力和竞争力:

没有免疫力,活不成;没有竞争力,做不大。不要抱怨,不要等待,靠自己,才是正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