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人语迟”?几个小妙招,抓住宝宝0-3岁语言发展黄金期


经常看到不少妈妈焦虑宝宝开口晚:

快1岁了,还不会喊爸爸妈妈;

2岁了,还不会说四个字连起来;

男孩是不是比女孩讲话晚?


上个月,闺蜜带着儿子过来玩。小家伙虎头虎脑,惹人喜爱。只是17个月了,基本不会讲话,偶尔会喊爸爸妈妈。

我回想了一下,女儿17个月的情况:所有听过的称呼有空就念;会说出自己的基本需求“吃饭”“睡觉”“要洗澡”等;会跟着我们说新的词语;教她说什么能够清晰地复述出来;能够讲几个简单的英文单词“apple”“banana”。

女儿讲话比较早,六七个月的时候,有一天突然有意识地叫“爸爸”,第二天我下班回家,开始有意识地喊“妈妈”,并示意要抱抱。

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是她生活里接触最多的人,别的小朋友可能是一个个学会这些称呼,她不一样,她这四个称呼几乎是同时学会的。

现在22个月差10天。基本实现了自主对话。

  • 问她今天吃了什么,会努力思考:“黑色的香菇,白色的白玉菇,红红的西红柿!”
  • 出去回来,能够用几句话描述见闻:“奶奶,带宝宝,去超市买菜。”
  • “去楼下,看安安弟弟哒!”“楼下有汪汪拉粑粑。”
  • 我们下班回家,她会迎在门口:“妈妈抱抱,想妈妈,抱起来!”
  • 会给我介绍阳台的新变化:“奶奶弄的,花花,好漂亮喏~”
  • 会自己哼出常听的儿歌:“小燕子,穿花衣”“世上只有妈妈好~”
  • 还会自己改歌词:“爷爷奶奶,爱我就抱抱我,亲亲我!”
  • 会完整地念出,我经常教她的几句诗词——看到鹅就会大叫:“红掌拨清波~”看到月光照在床上,会惊奇地喊我:“妈妈,床前明月Duang!”

她呀,现在只要醒着,不是唱就是说。叽叽喳喳,奶声奶气,好听得不得了。看到她这样,我也有点暗暗欣喜,算是一点小小成就吧!

那我是如何“陪蜗牛散步”的呢?


“贵人语迟”?几个小妙招,抓住宝宝0-3岁语言发展黄金期


用好“小雷达”

宝宝的耳朵就像雷达一样,可以扫描一切声源,我们千万不能忽视耳朵的作用。


宝宝从出生开始,吃喝拉撒睡,我们都很容易上手。其实语言培养何尝不是呢?也是融入在生活的点滴之中的,从生命之初就可以上手的。


上次去听一个讲座,有一个观点我很认同:

当胎宝宝的耳朵开始发育时,我们的语言培养就可以开始了。


语言培养首先要大量听。语言是有声的,耳朵听到的声音是一切语言的开始。

怀女儿时,我前期身体很不适,没有上班,整日躺在家里。无所事事的时候,除了看书,就是跟肚子里的宝宝对话。我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就把她当成一个在我面前的人一样聊天。这个习惯我一直延续到现在,我经常对着女儿聊天,尽管有些话她似懂非懂。

除了说话之外,我听音乐也会有意放在离肚子很近的地方,我会选择一些旋律舒缓的轻音乐,或者是一些发音很清晰的儿歌,中文英文不限。

爸爸的声音也是很好的胎教。我和先生喜欢讨论一些观点和看法,说话比较连贯,吐字也比较清晰。孕期我们特意买了一些准爸爸讲故事的胎教书,除了日常对话和讨论之外,先生坚持每天晚上对着我的肚子讲一个故事,直到产前一夜。

孩子出生之后,我们更是启用了大量的素材输入。除了日常的对话之外,我选择了节奏明快,歌词清晰的儿歌。

我一般自己先跟着原唱练习,熟悉之后就会自然地演绎给宝宝听。宝贝最爱听《小燕子》,《两只老虎》,《小猪吃得饱饱》等。

她现阶段喜欢上了听英文儿歌,最爱《little star》和《rain rain go away》,真的是百听不厌。英文儿歌我目前主要给她听得最多的是super simple songs系列的,旋律轻快,歌词清晰,发音标准。

有时候我也会交给电子设备。女儿出生时,我朋友送了个米兔早教机,内容丰富,音色柔和,吐字清晰,非常好用。

后来我上班之后,还录制了很多音频故事在里面。女儿爱不释手,一直播放,现在已经能够随心所欲调节自己想听的内容了。


“贵人语迟”?几个小妙招,抓住宝宝0-3岁语言发展黄金期


小小玩具有花样

选择好的有声玩具可以让宝宝的语言发育事半功倍!

玩具是每个孩子必不可少的东西,但是绝不是随意买的。宝宝小月龄的时候尽量选择一些有声玩具,而且要尽量选择一些大品牌的,后面我会讲理由。

宝宝的第一个玩具是费雪的安抚海马,相信这是很多宝宝的第一个玩具。虽然只有纯音乐,没有语言,但是舒缓的旋律,会让胎宝宝和妈妈很快进入一个平静的状态。也就是接触了这个玩具,我才比较相信品牌。

后来女儿出生之后,朋友相继送了一些有声玩具,我自己也在买玩具的路上一去不复返。两年下来,家里大大小小的有声玩具装了几筐。我列举几个我们玩得最多且值得推荐的。

第一个是宝丽的七面体有声玩具。真的太值了。其他方面不多说,单说发音。音量适中,音质清晰,语调明快可爱。还有娃娃声,孩子很喜欢。内容丰富多彩,包含各个角色打电话的简单对话、数字发音、动物颜色认知、家居生活用品、简单的儿歌、爸爸妈妈常用语等。

其中,一个妈妈常用语是:“宝宝,想妈妈了吗?妈妈爱你!”宝宝很早就学会了这句话,她会转换成:“想妈妈,妈妈爱你!”而后拍拍自己。每次我学着说的时候,她也特别开心。

这个有声玩具我买回来是给女儿练习坐的,一直玩到现在,每次都能玩好久。还有一点,这款玩具一点都不耗电!!!

费雪和汇乐也有类似款,性价比都很高。费雪的那款,女儿的溧阳干妈送了一个,也很喜欢。里面有一个匹配形状的益智游戏,可以锻炼小手指和大脑的协调性,但是内容没有这款丰富,受宠率没有这款高。

第二个是汇乐的摇摇马,那简直就是女儿的“汗血宝马”啊!小摇马里面有古诗词、儿歌、小故事,还有宝宝以为的对话:“咦,宝宝去哪里了?快骑着我一起去探险咯!”宝宝每次都以为小马在喊她,箭步飞奔过去,念念有词:“来咯!”

还有一个是汇乐的摇摆鹅。这个估计是每个宝贝必备的经典玩具了。讲话幽默风趣,形象活泼生动。不过由于里面有很强的音乐节奏,吐字的清晰度不如上面两个。

为什么说选择这些有品牌玩具?因为品牌的东西做工相对精细,发音标准清晰,音量也适中,给孩子磨耳朵或跟着说都比较合适。

我们有两款别人送的有声玩具,有一个带拍鼓和念诗的,那个音色比较差,音量太大,即使调到最低也是震耳欲聋,我直接把音响用胶带封起来了。后来还是觉得吵,我就把电池抠了。还有一款也是类似,而且特别费电,没用两天,几节七号电池就没电了。

为你打开一扇门

书里的世界别有洞天。这里是我要说的最重要的,巧妙用好亲子阅读。我们打开书本,就是为宝宝打开了一扇通往语言学习的大门。

其实,最初我并没有亲子阅读的概念,只是觉得读书这么好的事情,而且是我为数不多的爱好之一,一定要跟我的孩子分享啊!

于是我在给女儿囤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电商大促,买!逛书店,买!宝妈推荐,买!育儿大V推荐,买!经典绘本囤了一堆又一堆。我现在对先生的要求就是,赶紧换房子,我要给女儿放书。

言归正传,我觉得在语言培养这条路上,亲子阅读绝对是“头号功臣”。

我们是在孕期囤的黑白卡和色卡,从月子中心回来,我就开始给女儿接触了。拿着色卡就不会空说话了,手里有东西就可以任意发挥。可以讲形状,讲颜色,讲大小,还可以发挥想象力,讲像什么,是什么。同时还囤了一大堆布书,小月龄的宝宝捏在手里,次卡次卡作响,很是有趣。总之,就是借住工具随意发挥。

我跟女儿亲子阅读时,绝对不是照本宣读,而且小绘本确实也没有文字可读。我会把每次要讲的先“备课”,整体把握之后,会发挥自己的“话痨”特质,给她尽可能丰富地拓展每一页的内容。阅读的时候尽量绘声绘色,情景再现。

现在有时候不用备课了,会跟女儿一起翻开下一页,跟随着她自己所指的内容,或者听她讲。她有时候会自告奋勇地说:“宝宝讲。”听着她有时候把不同的画面,甚至别的书上的情节,拼在一起讲出来,真是又惊又喜。

女儿三个月的左右,我囤了一套很美的古诗词,从封面到内容都美不胜收。我喜欢得不得了,于是开始每晚固定给小姑娘读古诗词。


“贵人语迟”?几个小妙招,抓住宝宝0-3岁语言发展黄金期


事实证明,这个种子真的埋得不错啊,小姑娘现在好像就有那种意向感了。就像我前面说到的,看到鹅就会大叫:“红掌拨清波~”看到月光照在床上会惊奇地喊我:“妈妈,床前明月Duang!”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花开的声音,我也不知道我现在埋下的种子,会不会开花结果。但是我知道,如果没有这一日一日的耕耘播种,花肯定不会开。

路途遥远,我们都才启程。

舞台交给你

在这个世界里,女儿是新来的。所有的对她来说都是陌生的。我们就像导游一样,一遍遍,一样样给她介绍着这个世界的每一样东西。


家里的物品,一件件,每天重复地介绍认识。名称、用途都可以成为话题。带她外出的时候,我会将看到的一切都讲给她听。花花世界是最好的语言教材。花草树木,蚂蚁昆虫,车辆行人,看到什么说什么,孩子会慢慢记住他们,词汇逐渐丰富。


我要分享的一点是,当你介绍的次数足够多了,就一定要鼓励孩子开口。当她手指向某个熟悉的东西时,也要尽量鼓励她说,而不是代替她说。


女儿学讲话前期,总是手指着一个方向,嘴巴里发出“呜呜呜”的声音,我一般会鼓励她:“宝宝,你想要什么?告诉妈妈,说给妈妈听,小手指着妈妈不懂哦!”


通常情况下,她会很努力地想办法表达。久而久之,就“逼着”她说出来了。但是要注意态度,要循循善诱,语调平和。如果真的用逼着孩子讲的语气,反而孩子抗拒开口,适得其反。


女儿刚学会一个新词的时候会吐字不准。她发“电瓶车”“电风扇”“尿不湿”的时候,一开始都是“电电车”“电电扇”“尿一西”,很萌很可爱。遇到类似情况,我不会说“宝宝不对,你错了!”而是“宝宝,是电~瓶~车!看妈妈嘴巴。


我不会否定她,而是直接告诉她正确的发音,重复时语速很慢,一个字一个字的读,非常平缓,让她完全听清区别。

之后她发到这个词的时候,就会更刻意地吐字清晰起来,甚至还会下意识地看我嘴巴,我会给她一个张嘴大笑,然后我们就一起哈哈哈起来。


这是一个愉悦的过程,孩子不会因有挫败感而放弃开口。


我们每天都有固定时间做一些事情。比如固定时间亲子阅读,固定时间亲子交流。睡前关灯后,就是我们固定的“卧谈”时间。


我会问她一些当天吃的食物,她会认真回想之后告诉我。她现在已经能够有意识地自主交流,不像之前,只是简单表达自己所知道的词语。

关于认识食物,每次吃饭的时候,我会刻意告诉她每一个食物的名称。不仅增加吃饭的兴趣,同样也是语言学习的好机会。因此她现在几乎认识所有我们常吃的食物。

她还会告诉我一些发生的事情、故事里的小情节、听到学到的新词语——或是当天的,或是她记得的。

有时候会遇到不知怎么表达的情况,我会顺着她的思路,帮着她补充完整。遇到我实在听不懂的词语,她会很努力认真地重复几遍,告诉我想要表达的事物。


在我们聊天之后,我跟她说“宝宝,该睡觉咯!”经过一年多的磨合,她会很配合得跟我说晚安,然后把白天学的叽里咕噜地说上几遍,说着说着就自我催眠睡着了。


语言培养是一个自然、缓慢、长久的渐进过程。

其实,成长路上的很多东西的习得都是这样,孩子的天赋固然重要,家长的循循善诱同样举足轻重。

我常跟先生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陪伴成长,是滴水穿石的持之以恒。

我们要做的就是精心浇灌,而后等一朵花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