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博物館唯一館藏的「活文物」


這件國寶,它曾與秦始皇陵划船陶俑、中國最早的人造鐵器等文物一起受到世界的矚目……它就是中國國家博物館唯一館藏的「活文物」。是的,你沒有看錯,它是一塊泥巴,一塊灰色的泥巴。

說到泥巴,除了沙漠、戈壁和高山等特殊地貌,陸地上到處都有泥巴,說它是世界上最不缺的東西,沒有任何問題。那麼,這塊泥巴憑什麼能進入中國國家博物館,一躍成為國家珍貴的國寶呢?

中國國家博物館唯一館藏的「活文物」

說到不太常見的「泥」,我們最容易想到的是礦物泥,比如以色列、巴勒斯坦和約旦之間裂谷中的死海礦物泥。由於死海每年長達330天的日照、少於50mm的降水,讓這裡形成了高濃度鹽和礦物質。

據相關研究顯示,死海泥中礦物質含量高達60%,人們認為它具有鎮定、止痛、消炎殺菌的作用,還有人認為它能起到延緩皮膚衰老的功效。相傳,著名的埃及豔后克麗奧佩特拉登上王位後,曾在死海邊建立世界上最早的SPA美容院,希望自己能青春不老紅顏永駐。

中國國家博物館唯一館藏的「活文物」

雖然死海礦物泥揚名世界數千年,有數不清的歷史名人的種種傳說加持,但和中國國家博物館中珍藏的這塊「天價泥巴」相比,實在不足為奇。

中國國家博物館的這塊灰色泥巴,並不是一塊簡單的泥巴,而是出自迄今結構保存最完整、釀酒古法技藝傳承最連續、600多年來從未間斷使用的「活窖」窖池中的窖泥。

中國國家博物館唯一館藏的「活文物」

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證書

窖泥不同於一般的泥,它在釀酒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人們通常會覺得糧食、水、酒麴是釀酒的關鍵點,但其實,窖池中的窖泥,在濃香型白酒的釀造中是重中之重,堪稱「酒之魂」。

從濃香型白酒的生產技術上分析,窖泥是最為基礎的存在。濃香型白酒的釀造工藝複雜,它的質量、產量與眾多因素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但是窖泥是最關鍵的因素之一。可以說,窖泥的好壞直接決定著酒質的優劣。

中國國家博物館唯一館藏的「活文物」

窖泥中棲息著大量的微生物,正是由於這些菌落的大量生長、繁殖、代謝、以及相互之間的協調作用,才最終成就了濃香型白酒的特殊香型。

中國濃香型白酒種類、品牌繁多,用於濃香型白酒釀造的窖池數量龐大。那和其他窖池的窖泥比起來,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的這塊窖泥究竟有何過人之處呢?這還要從它的「出世」說起。

中國國家博物館唯一館藏的「活文物」

1964年的一天,在宜賓五糧液的長髮升酒坊裡,一位釀酒工人整理窖池時,雙手在柔軟的窖泥中碰到一塊硬物。他小心翼翼地撥開泥土,眼前赫然出現了一塊破舊的碎瓷片。

宜賓古城的居民都知道長髮升的窖池歷史悠久,當地也一直流傳著古窖地下埋有寶藏的傳說,但這都是流於口頭無人考證的傳說。

碎瓷片幸運地遇到了考古學專家的詳細鑑定。這些陶瓷片中有影青瓷、仿龍泉瓷以及青花瓷。從瓷片以及長髮升酒坊的建築風格,專家最終得出結論,長髮升為明代老窖。

中國國家博物館唯一館藏的「活文物」

最關鍵的是,真正堪稱寶藏的,並不是這些陶瓷碎片,而是考古專家在窖泥中意外發現的歷史“活文物”——經過651年繁衍生息,存活至今並仍然還在參與釀酒的微生物群落。

這個「活文物」如今不僅仍然存在於這古窖中,也在我們上文提到的被收入到中國國家博物館的這塊天價泥巴中。

中國國家博物館唯一館藏的「活文物」

明代老窖池,讓這裡釀造的五糧液成為了只此一處的「歷史傳承」和「中國製造」。在中國國家歷史博物館的一百多萬件館藏文物中,這塊窖泥是唯一「活著的文物」。

若想真的弄清楚它歷經六百多年仍然「活著」的原因,以及為什麼說它的價值能夠遠超黃金,它與民族品牌五糧液之間又存在著怎樣的息息相關的歷史紐帶,或許,還需要我們帶著「問題」親身走近歷史深處,才能窺得想要的「真相」。

中國國家博物館唯一館藏的「活文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