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金融人才供应过剩了吗?

泥丫


目前我国的金融从业人员在800万左右,相对于8亿的劳动人口只占1%。而金融行业本身又很大,如果再在金融行业里细分,部分行业的从业人口远不是过剩而是短缺。

金融涵盖的行业很大,细分行业从业人员差异巨大

金融是个非常大的行业,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细分成银行,保险,证券,公募基金,私募基金,期货等。总数800万的人口再按照这些行业进一步分配后,我们就会发现,很多行业的人口其实挺缺的。

根据网上能找到的数据,这些行业的人口分布大致是这样的:

银行:380万(数据来源《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15年报》)

保险:从业人数跟银行接近,也在300多万,但是保险代理人数在2018年突破了800万。

证券:从业人数比较稳定在30万左右。

基金:从业人数大概在2万多人。

从上面的数据上看,整个金融行业里真正多的是银行和保险,容易让人形成人员过剩感觉的原因是保险代理人确实挺多。

高端金融人才欠缺,部分行业的基础人才过剩

同我们的经济存在结构性过剩一样,我们的金融行业目前也存在这样的情况。


15年开始的互联网创新大潮吸引了一大批非金融专业人员进来,这些人进入了P2P,保险代理等金融里的“人口密集型”细分行业。

而从18年开始的P2P雷潮,又让这些人重新从金融行业里出去了。

而这批人,在行业大洗牌后,属于了过剩的那个群体。

未来产业升级,需要真正的金融人才,而不是伪从业者

这几年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而金融是百业之母,经济越是发达对金融的要求就越高。

相比较目前我国金融从业人才只占劳动总人口的1%,国外发达国家的占比要高的多的多。

目前金融有占全市人口比例看,多伦多与苏黎世占比8.5%,纽约与伦敦的占比是6.5%,而我国的金融中心上海的占比只有3%,不到纽约伦敦这2个世界金融中心的一半,离占比最高的城市还又接近2倍的差距。

显然,相对国外发达国家来说,我们现在的高端金融人才远没有到过剩的程度,而是欠缺。

当然,与之相反的是,我们在基础的伪从业人员,就像之前的P2P推销员一样,可能除了利率跟期限以外对金融一无所知的人反而太多了,经过这样几轮洗牌,这些伪从业人员被清洗了出去。



金融笔记


供应不会过剩,只会紧缺。我自己从两个角方面来解释下:

第一,什么是“金融人才”?

我们现在可能经常遇到的是一些保险代理人、金融产品推销员,他们可能自诩是风控师,亦或者是理财师、资产规划师等等,他们属于金融人员,但不能被称为“金融人才”,更不能被称为“金融高端人才”,所以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真正的“金融人才”是这些:

比如金融分析师、金融风险管理师、基金经理、精算师、证券从业人员等总共包括九大类人才。

而且可以确定的是,真正的金融从业人员,是有相关金融证书的,否则只能说是门外汉,很难精通金融,因此要有知识支撑才行。

第二,在我国,“金融人才”的占有量如何?

目前国内金融市场,对金融人才的需求很大,尤其是急缺上面说的那九大类人才。占有量大概只有百分之三左右,像纽约是百分之六点多,多伦多的是百分之八点多,可见差距之大,缺口之多。

最后,缺口很大,但要求也高,想从事这个行业还是要抗住压力才行,否则“高薪职业”会“不高薪”。





悦享财经


中国的金融人才就是供应过剩?高端人才永远不够,低端劳力随时淘汰。


金融是一个非常大的主题。包括了非常多的行业组织机构。而在最近,北京发出了关于金融人才的相应的需求。至少目前来看,具有国际视野的金融人才是非常稀缺的,其中包括和未来的人工智能相关的金融人才也非常的稀缺。

而同时,大量的证券公司的经纪人,银行的柜台的柜员,保险公司的经纪人在就业过程当中依然面临着很多的困难。但随着市场的景气周期和变化,甚至很多人面临着随时失业的风险。

所以对于金融人才是否过剩而言。关键是要看什么层次的人才,是否能够满足行业和企业的发展需要。


张贵杰


从两个方面为您解答,如果说金融从业者来说,那肯定是过剩了,金融从业者包括:银行、基金、保险、证券、互联网金融等等,而银行里面又包含柜员、大堂、理财、客户经理等等,可以说是相当多的,随着现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很多岗位都可以被替代,就拿银行来说,未来的趋势柜员这个岗位将逐步被替代,很多业务都可以通过手机及智能设备办理,现在很多银行已经在缩减人员规模了,柜员首当其冲;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随着互联网以及人工智能的发展,金融从业者中的专才远远不够!简直太少了!懂技术的不一定懂金融、懂金融的不懂技术,目前很多金融机构在智慧银行、智慧城市方方向投入很大,即使开出比较诱人的薪水也很难找到适合的人才,从这个角度来说,金融从业者中的专才还是远远不够的!

我是“常余念雪”,关注我,我将第一时间为您提供服务!


燃歌


中国金融人才缺口严重,本土金融人才接受马克思经济学原理估计都学废了。经济学虽然有很多学派,但是整个经济学金融学原理的大部分还是共性远多于分歧的。在中国学金融的人真心不太多,每年几百万的毕业生大部分都是工程科学等应用科学为主,金融学在中国还是非常有前途的一个职业。缺口也非常明显,你说的过剩可能是你接触卖保险的人比较多,他们也会说自己做的是金融行业(●°u°●)​ 」


带着乌鸦去流浪


高端人才奇缺,低端过剩。


liuning1982


远远不够,特别是资本市场需要很很多专业人员,管理层更是如此。关键是怎么进入、接纳,这个环节工作没有做好,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喜乐63361900


别说过剩,金融人才很多还在做销售,人才的岗位一般人上不了。


墙角的摆钟


各行业都存在人材过剩现象而且非常严重,这是由于收益公司級别与文凭职称挂钩造成一大批有学习能力强,下苦功的,投机的人都成了人材,可惜这批人一生又从事具体的基本只需一点技能和按章办事的工作。

世界又是这样与制度的制定者开玩笑,无论从事何种工作及社会需求最需要的是工作能力和创造性,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各行业真人材又太少了,少的可怜。

真人材不是培养出来的,不是学出的,更不高薪堆出来的,能力是先天具有,后天因环境机缘而自然的展现出来,这点古人牛逼,千里马的故事很好。


梅迪68933759


既懂业务,又有人脉圈,又会神经算法搞工程的少之又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