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六成作坊未開工 銷區大豆轉化週期拉長

近日,疫情防控工作仍在持續,雖然部分企業陸續復工,但人口流動仍較少,餐飲業暫時難以常態化營業。大型豆製品企業擔負著地區供應重任,全國近60%的豆製品作坊遲遲沒有開工生產。

由於公路運輸取消過路過橋費,激勵市場對各產區大豆補庫的熱情。銷區經營商豆源入庫集中,而2月至3月加工總量比常年同期下降近一半,待加工豆源週期拉長。因此,近期各產區出貨將穩中趨弱,衝高的價格或略有回調,優質類品種保持堅挺。

南北產區沒有太多理由促使近期內食用豆市場活躍。上週三,國內期貨豆2005合約大幅翻盤,一度衝到4256元/噸的高點,令剛欲平靜的東北現貨市場“風波”再起。

東北:期現背離有端倪 行情短期或趨穩

東北豆市在諸多利好背景下,產區貿易商庫存得到釋放。庫存較低的商戶銷售後產生續補心理,受期貨助推,貿易主體提價搶糧現象在部分區域再現。

上週初,產區39%~46%蛋白含量的商品塔豆主流裝車價在4120~4200元/噸之間,部分優質高蛋白品種或分離的大粒型商品豆已出現4300~4400元/噸的報價,但這類糧源需求主體對價格的接受度偏弱。銷區經營商有部分之前低價位訂購的貨源,產區目前發貨價在3900~4000元/噸之間,不少貿易商糧質略有下降。隨著豆源到貨增長,市場消化遲緩,本輪食用豆市場採購高峰逐漸減退。

然而,就在現貨市場趨緩之跡,期貨市場卻表現“異常”,豆一2005合約由4150元/噸一躍進入4256元/噸高位,許多套期保值的主體情緒受到提振。現貨經營主體更加看好後市,毛糧收購價2.00~2.03元/斤,甚至有抬至2.05元/斤的現象,此收購價摺合淨糧裝車成本,已高於現行市場賣出價,但許多貿易商對未來豆市看漲信心較濃。

期貨市場的表現,增加了現貨的活躍度,優勢是交割庫由大連移至黑龍江產區後,降低了轉運費率,便於操盤手交割。但目前這種期現背離的表現,讓現貨經營商“霧裡看花”。

受限於市場需求短暫走弱的現狀,很難找出推動行情上行的因素。鑑於市場多次被動接受產區價格,後市產區挺價現象難以避免,但銷區的廣東、雲南、貴州、河南、山東等地已經有部分商戶出現用進口豆替代現象,之後是否增量或擴大範圍均是制約行情變化的因素。建議東北產區不宜片面認為基層糧源匱乏而盲目看好後市。部分商戶認為國儲輪換還有一定量需要收儲,會拉動產區價格,應考慮隨時出現的“一邊收新糧,一邊拋陳糧”可能。

關內:按下葫蘆浮起瓢 虧庫搶糧靜待漲

銷區市場對關內大豆的採購也明顯放緩,價格明顯衝高的江蘇鹽城、大豐、東臺、濱海、南通、淮安等地,上週價格明顯回調,部分品種比最高時出現200~300元/噸的下行,但出貨明顯減退;山東部分區域除有部分品種因出漿率偏低外,更有摻兌烏克蘭大豆現象,流入市場後負面影響較大,且價格“跟風追高”。這類商戶對整體區域行情帶來影響,一度衝高到4900~4960元/噸的這類豆源,現在即便4800元/噸,市場也不敢接單。目前優質類豆源主流價格回調不明顯,多在4860~4920元/噸之間,出貨平淡。

河南漯河、許昌、周口地區表現平穩,不同的篩選設備價差為60~80元/噸,主流價格在4760~4920元/噸之間運行,外發量大幅低於上週,但部分網點之前摻兌的進口烏克蘭豆源仍有流入市場的現象。永城地區受毗鄰的安徽渦陽、淮北影響,主流裝車報價4800~4880元/噸,篩選設備多為單比重,價格與質量難匹配。

安徽宿州地區的埇橋、靈壁、泗縣裝車價最高衝至4880~4900元/噸,至上週末,主流裝車價回調至4800~4840元/噸,趨於合理。而亳州渦陽、淮北大部分商戶倉中虧空,上週末出現毛糧收購價4700~4760元/噸,其加工後的成本已高於賣出價。此價顯現後,有的索性“倒購”其他偏僻網點的貨源,入倉成本遠遠高出外圍銷售價60~80元/噸。持有餘貨的市場報價4900元/噸,且外發量大幅減少。

關內產區春節前的庫存輸出量佔70%,部分大戶仍有較多餘量。大多數中小戶虧空,搶糧補庫在情理之中,但市場消耗和待轉化週期拉長,加上各地收購還未完全恢復,隨著時間的推移,虧庫的補給會陸續增加,跨入4月或許會有新一輪階段性上漲。

市場:不因運價而走低 加工恢復需時日

受陸路運輸免收各類路橋費用的影響,銷區經營商一度迅速補庫。各地菜市場尚未恢復正常供應,正常加工的豆製品作坊僅佔40%。前期大豆市場出現的短暫供應缺口得到很快彌補,大豆價格明顯迴歸理性,目前市場經營主體均備有一定量的豆源。

調查顯示,各地大的經營主體原料可供量至5月中旬均不會斷檔,中小型商戶的“少進慢補”難以拉動產區價格過快上漲。

產區不少經營商認為,各地市場蔬菜價格居高不下,豆製品價格理應上漲。實際上,蔬菜在疫情防控期間受限於運輸及從業的販運商減少,一旦全面解除疫情,蔬菜價格會很快回調,加上南方氣溫回暖,各地常規類蔬菜可供量集中,居民及各類食堂可選擇空間加大,豆製品需求減量無疑。

因此,南北產區對豆價的炒作題材暫不具備,仍需關注疫情及復市動態。由於大型企業不能復工,各地運能充足,公路運輸費用進一步下調,鐵路、水運等均出臺了優惠舉措。銷區市場對運輸工具、豆源質量和價格的可選擇性越來越大。

來源:糧油市場報;作者:XXX;農產品期貨網轉載本文僅為傳播更多信息為目的,並不表示本網認可文中作者觀點。若轉載文章作者有認為本網有不妥之處,請致電本網010-51289506聯繫,本網將立即與您磋商並解決相關事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