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张飞都是三国名将,为啥死心塌地跟着一穷二白的刘备?

心灵飞扬漫天飞


关羽、张飞能够死心塌地地跟着一穷二白的刘备,原因很多,个人认为,主要原因还是刘备的出身背景、个人德行以及情深恩重三点:

1

刘备出身汉室正统,符合当时观念。

先主姓刘,讳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三国志·先主传》)

这个说法在今天看来可谓是笑话,然而,在古人看来,可真的是太重要了。那个时代的人是非常注重出身的,什么皇室血统,什么嫡长子继承制等正统观念深入人心,这是个不争的事实。

也有人说,这个汉室正统未必靠谱。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由头只要能点燃群情激愤的导火索就好,古来起事的大人物哪个不打着一些由头呢?

正是因为有如此身份,就更加能得到关羽、张飞等人的信赖,得到刘元起、张世平、苏双等人的资助。

德然父元起常资助先生,与德然同。(《三国志·先主传》))

中山大商张世平、苏双等赀累千金,贩马周旋于涿郡,见而异之,乃多与之(刘备)金财。(《三国志·先主传》))

2

刘备仁义行世,一揽人心。

如果说身份只是“敲门砖”,那么,以后刘备在德行方面的表现可谓一揽人心。

乱世之中,礼崩乐坏,仁义缺失,而这时刘备却以仁义行世,可谓与众不同,魅力独特。

这样的例子随手拈来,刘备起事前就很懂得尊重别人,好结交豪侠之士。

少语言,善下人……好交结豪侠……(《三国志·先主传》)

北进到达葭萌后,没有立即出兵讨伐张鲁,而是广施恩德,以收揽当地人心。

先主北到葭萌,未即讨鲁,厚树恩德,以收众心。(《三国志·先主传》)

取得成都后,大摆酒宴犒劳将士,把成都仓库中的金银分别赏赐给他们,又把粮食布帛发还给当地百姓。

先主置酒大飨士卒,取蜀城中金银分赐将士,还其谷帛。(《三国志·先主传》)

如此仁政结果怎么样呢?

不光是当时的年轻人都争着追随他,就在他有危险时,刺客也不忍动手。

年少争附之(刘备)……客不忍刺,语之而去。(《三国志·先主传》)

后来,徐州牧陶谦病重,对糜竺说,除了刘备没人能使这个州安定。陶谦死后,糜竺率徐州人士迎接先主出任徐州牧。刘备推辞,这时孔融也对刘备说,当今世事,百姓帮助有能力的人。

谦病笃,谓别驾糜竺曰:“非刘备不能安此州也。”……北海相孔融谓先主曰:“今日之事,百姓与能……”(《三国志·先主传》)

刘备的仁义由此可见一斑,关羽、张飞誓死追随也在情理之中。

3

情深恩重,岂能背叛。

说到他们的关系,史书记载,他们三人同睡一张床,感情如同兄弟一样。

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三国志·关羽传》)

关羽曾对前来试探自己的张辽说过一句话,我知道曹公厚待于我,然而我已经受了刘将军的大恩,发誓同生共死,不能违背。

吾(关羽)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三国志·关羽传》)

如果说关羽的话只是公关之词,我们来看看关公被杀后,刘晔回答曹丕的话,关羽与刘备,理论上是君臣,情义上则如同父子。

且关羽与备,义为君臣,恩犹父子。(《三国志·刘晔传》)

说到这里,礼贤下士、重用人才,曹操、孙权也做得很好,但做到“恩若兄弟”“恩犹父子”如此地步,恐怕只有刘关张了。

重要的还有,后来天下三分刘备有其一,也委以关羽、张飞重任,这不仅仅是一个职位而已,而是两人在刘备心中的分量,关羽、张飞的誓死追随也就再自然不过了。

当然,刘备的礼贤下士、个人才能等也是二人誓死追随的原因之一。


晓晖文史馆


为什么关张二人从始至终,跟着刘备绝无二话,因为刘备在当时确实是大英雄,乱世中跟对人很重要,就连曹操也说出过一句话。‘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这里的所指就是刘备。我们就说两件事,通过别人的两件事,来看看刘备是怎么待人的。


第一个事:吕蒙袭击荆州

当时,驻扎在江陵的南郡太守糜芳居然都不抵抗就直接投降了。关羽没有出路,被杀了。这种情况下很大的程度上和糜芳是有关系的,糜芳也应该承担责任。然而,当时糜芳的哥哥糜竺把自己捆绑起来去向刘备请罪时,刘备亲自给他解了绑,还告诉他:弟弟的事和哥哥无关。像往常一样和糜芳相处。

第二个事:黄权投降曹丕

夷陵战败后,刘备退守永安宫。负责保卫江北的黄权被吴军切断了退路,不能去找刘备的军队。他不想向孙权投降,就带着军队北上,向魏国投降了。当时曹丕很高兴,对他也很好。还问黄权刘备是否会责怪他,然后处斩他在蜀地的家人,或者断绝他们的联系。黄泉斩钉截铁的说:肯定不会。刘备不是那种人。蜀国这边听说黄权投靠曹丕之后,很多人提议依法追究黄权家人的责任。但刘备叹了口气说:“我对不起黄泉,不是黄泉对不起我”。而后,不允许再提起此事,还像以前一样对待黄权的家人。黄权的儿子黄崇留在蜀中,后来加入尚书台,担任尚书郎的官职。最后,邓艾入蜀的时候,为国献身,战死在绵竹。

看到刘备对待人的态度,再看曹丕于禁之事、孙权陆逊之事,刘备的手下能不死心踏地地追随刘备吗?


有李行天下


你搞反了关系,因为他们跟了刘备,所以才成为三国名将,而不是因为他们是三国名将然后到刘备手下去打工了。

正史上说,刘备和关羽张飞并没有结拜,在人前,他们是主仆,是君臣,在人后,他们是兄弟,吃饭在一个桌上,睡觉在一个床上。

他们三个是一同成长起来的,刘备做了君主,关张成了三国名将。

可以假设,倘若二人去曹操手下。在那个讲究出身的时代,你以为曹操会看上出身市井的两个人?就算看上了,他在曹操手下的位置也不如在刘备手下那么显赫。

这就好比二十年前。你面临两个机会,一个机会是进入一家大型国企上班,收入稳定,福利又好,另一个机会是跟着一个姓马的人创业。姓马的哥们特别看重你,感情上你俩也跟兄弟一样。你会选择进国企端着铁饭碗呢?还是会跟着姓马的哥们去创业呢?

当然大部分都会选择进国企,当然也不代表你没有机会。但机会再大也是在这个国企里做个总经理。

跟着创业,一开始很苦,但是抬眼有前途,身边有兄弟,你也觉得很暖,慢慢地你的企业占领了整个四川市场。

大家都觉得你是个特别牛逼的人才,大家都问你为什么跟着那么穷的老马呢?


锦翼


关于关张二人为何死心塌地的追随一穷二白的刘玄德,在下有以下观点:

1. 三人最先相认识,且情投意合,俗话说的好,千金易得,知己难求啊,人生几何,能有把酒言欢的知己甚是痛哉啊,何况是乱世,三国之乱实际上超出想象,汉朝5000万人,三国只有800万人,可见一斑啊,这也为张二人死心塌地追随刘备,埋下了伏根。

2. 关羽的工作是护院,而张飞是屠猪之夫,没有发家之前,二人实际上地位低微,但刘备敬重他们,二人得到尊重。

3. 刘备有大名号加持,中山靖王之后,有光环,有情意,有发展前途,有威望可以驾驭二人。

4. 一起出生入死,建立起来的革命友谊,胜过虚假的荣华富贵。

5. 张飞关羽二人都是忠勇之辈,宁死也不会辜负自己的本性,三姓家奴那般的事是做不出来的。







鉴史客


良臣择主而事,关羽、张飞是跟随刘备在涿州起兵的老臣,也一直跟着刘备。如果没有刘备,关羽、张飞不可能有那么大的名气。实际历史上,在张飞大胜张颌,关羽北伐以前,两个人的名气都很小。只不过因为刘备投奔曹操以后,曹操对关张比较了解,所以才对关羽很佩服,想招降关羽。而关羽离开以后,曹操并没有派人追击、拦截,历史上,关羽也并不需要过五关斩六将。

所以说,这件事,首先要赞扬关张的忠诚,再来,如果二人不跟随刘备,或者刘备一战败,二人就离刘备而去,绝对不会有后来的成就。我们可以看出,曹操除了诸曹诸夏侯以外,典韦许褚是贴身侍卫,都较早的跟随了曹操。五子良将加上李典,有三个是曹操的绝对亲信。只有张辽、徐晃、张颌投奔曹操较晚。关羽叫徐晃大兄,可见资历比徐晃差很多。张辽有独当一面的能力,也是曹魏集团唯一一个异性藩镇。而张颌后来仅仅是夏侯渊的手下,可见地位之低。所以关张投奔曹操,未必站得住脚。而孙权集团,武将似乎只有甘宁是投降而来。如果跟随碌碌之辈,还不如跟着刘备。



历史的真相l


关羽待士兵非常亲切,张飞爱敬君子,不过对小人从来不客气。关羽性格阳刚,张飞性格暴躁。也就是说,关羽和张飞的性格并不完美。但是就这样性格不太完美的两个人却誓死跟着刘备,首先兄弟情谊当然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决定因素,但这显然还不够,关羽和张飞是刘备新自封的,绝对是有实力的,他们性格刚强,为人都很仗义,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关羽和张飞为何这样死心塌地的追随刘备?

首先张飞跟随刘备,我个人是可以理解的,首先,张飞、刘备都是涿郡人,然后,张飞比刘备小个五六岁,认刘备当大哥,所以也不足为奇,刘备在涿县的时候,只有20岁,别看他平时卖草鞋,但实际上他更像一个人,那就是后来的古惑仔陈浩南,喜欢结交朋友,认识各种豪杰,在涿县刘备人气很高,街上的朋友,都想拜他做大哥,张飞应该更早的认识刘备,刘备收张飞做小弟很正常。这就像刘邦一样,那些什么萧何,樊哙,夏侯婴一样,都是很熟悉了,所以推举这个刘邦当老大,这是符合逻辑的。然而,关、张两人不仅和刘备岁数差不多。

关羽是个外地人,最重要的是,关羽脾气暴躁。特别是作为一方霸主,守卫荆州,他的性格在火爆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他看不起东吴的孙权,孙权派人找到关羽,想和关羽结为亲家,可关羽将其骂走,孙权气的大怒。关羽不允许求亲也是正常的,但没有必要骂人,江东的孙权好歹也是一方之主,和刘备属于同一个级别的,现在,孙权自降身份,派人去提亲,算是非常给关羽的面子了,可见当时关羽多么的瞧不起孙权。关公是一个非常自负的人,但是对刘备非常的忠诚。唯一一次看到关羽生刘备的气是因为著名的许田围猎了。首先讲述了曹操对天子的不敬。这时关公非常生气,他拿起偃月刀就要杀曹操,刘备急忙拦住关公,其实刘备是害怕误伤了天子,于是阻止了关羽。

在关羽的传记中,刘备和曹公一起打猎,打猎时,关羽劝说刘备杀掉曹公,但是被拒绝了,后来,当阳惨败,漂流在江水里面,羽怒曰:以前打猎的时候,你要是听我的,今天就不会发生被困住的事情了。当小弟的都敢“怒曰”,由此可见,关羽一直认为,当年真的就应该用刀劈了曹操,因为他的愤怒是为了国家大事,而刘备也并没有生气,所以并没有伤害他们兄弟之间的感情。关羽是个非常自负的人,自负的人一般都很要面子,可是这次为什么连面子都不想了,就一定要跟着刘备?在我看来,价值观应该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说到价值观,很多人会笑。但我认为价值观仍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理由。每个人都有判断是非的能力。贪官不知道自己是贪官吗?腐败官员认为他们是公正诚实的吗?我不相信。然而,正确的事情往往被单独留下,很少有人喜欢做错误的事情。相反,有很多人急于做错误的事情,这涉及到价值观的问题。如你所知,孔子最喜欢颜回。颜回号称复圣。

《论语》说:“只需一口饭和一口水,再加上一个简陋的屋子,像这种痛苦平常人是忍受不了的,不过勤奋好学的习惯还是不会改,这种精神是非常的高尚!”颜回真的可以说是安贫乐道,对每个人来说都应该效仿,但是,从古至今,,有谁会喜欢这种生活方式,尤其是现在,如果你强迫每个人都学习颜回,估计会有无数人会发疯,这是正确的事情,通常没有人喜欢这样做。关羽的性格不是很完美,不像诸葛亮的智商和情商都很高,但是,两个人骨子里是一样的,都是想匡扶汉业,虽然这个想法,在当时,已经属于异想天开,但关羽仍然是其中之一。由于资料有限,还不清楚关羽为什么要杀曹操。但关羽对曹操的不满是不可否认的。然而,关羽和曹操并没有深仇大恨,不可能因为貂蝉而动了杀人的念想吧!那最后剩下的一个原因,就是和刘备在许昌的时候,见曹操欺负天子,于是,生下了杀曹操的念想。由于观念和立场的不同,曹魏阵营的气氛虽然很好,关羽、徐晃、张辽他们都是同乡,私下的关系也很好,关羽、徐晃、张辽三人互称兄弟,曹操当时对关羽非常热情,想尽办法让关羽留在曹魏的营地。

然而,关羽最终还是选择了离开,在关羽的心目中,他有一套完整的价值观。简而言之,关羽有他自己的理想,但曹操、徐晃、张辽等人无法帮助他实现理想,他只好选择离开。谁能帮助他实现他的梦想?只有刘备。事实上,想要恢复汉朝的话, 像益州的刘璋,荆州的刘表,都是汉室宗亲,在刘备最贫困的时候,刘璋已经是一方的诸侯,刘表已经不仅是诸侯了,而且在中原也有较高的声誉。但是关羽为什么认为刘备是最好的主公呢?在关羽的传记中,曹操非常欣赏关羽,但他也看到关羽的投降是假的,并没有长久待下去的打算。于是,他派张辽拜访关羽,因为张辽和关羽是老乡,想用感情打动关羽,最后,关羽还是拒绝,说:“我知道曹公待我很好,但是刘备对我也是非常的好,我发誓要和他一起死,不可违背”。那么,刘备将军对关羽到底有多好,让关羽这样誓死追从刘备?首先,从价值观的角度来看,关羽和刘备的价值观完全相同。

这些价值观具体点指的是什么? 《出师表》里说得很清楚,铲除奸恶,匡扶汉室,还于京都。在黄巾起义之后,汉朝其实已经算是名存实亡了,当地有权势的贵族都各自拥立自己认为有能力的官员,认为他们有能力争夺中原。此时,是让汉朝灭亡,建立新政权,还是让汉朝复兴,延续刘氏家族,已成为有识之士的选择题。要当保皇派还是反叛者?很明显,许多人本来是要打算当保皇派的,比如曹操。当时,王芬,许攸、周旌等人都想除掉灵帝。他们拉着曹操一起参与,曹操却不同意:如果废除皇帝自己做的话,天下将会更乱。曹操并没有答应王芬的邀请,曹操后来变了主意,软禁了皇帝,成为了造反派,但他却迟迟得不敢称帝,这应该成为他的心瘾,他想成为一个皇帝,但是从来都没敢称帝。此外,从保皇派到地方军阀,还有如袁绍,袁术,公孙瓒,刘表,刘璋等等等等。最开始公孙赞和刘备是亲密的朋友。他们都是卢植的门生,这个卢植可不简单,当时刘备和曹操还有袁绍都是愣头青的时候,卢植就和皇甫嵩担任起了剿灭黄巾军的重任。

正是因为这两个人,汉朝才得以成功镇压黄巾起义并生存下来。刘备跟着卢植学习的时候,有一次叫公孙赞,其实是他的大哥,然而,刘备很快发现公孙瓒并不是一个能帮助国家的人才。于是,他离开公孙瓒,投奔陶谦了。刘备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我认为辛弃疾概括的很合适,刘备长得也是非常帅气的。有人说三国演义让曹操写成一个很坏的人。事实上,史籍上的曹操和历史上的曹操其实非常接近,但刘备却被罗贯中先生彻底削弱了。现在,当提到了刘备,很多人会想到一个流行语:刘备的江山是用眼泪流出来的,事实上,在历史上,刘备不擅长哭泣,但也有哭泣,有两个时期,一个是庞统的射箭,不幸去世后,主哀叹,痛哭流涕;另一种法正过世,先主为之流涕者累日,哭了好几天。在历史上,刘备和光武帝刘秀有些相似,会亲自到前线去,敢作敢当,他年轻的时候在平原的偶然遇到贼,刘备却受伤倒地,阳死躲过一劫,后来用鞭子痛打督邮。后来又和毌丘毅打斗,随后又找到了公孙瓒,领平原相,过了没多久又去支持了陶谦。

这些都是刘备早期的斗争历史,关羽和张飞都是亲眼所见。可以这么说,刘备和刘秀有些相似,刘秀开始,骑牛在战场上,最重要的昆阳之战刘秀身先士卒,并且以少胜多,这是一个没有长江,黄河这样有危险的战争,官渡之战,赤壁之战,都不能相比。我一直认为一个合格的领导者最重要的是以身作则。正如孔子所说,更高的层次是,如果自己不身先士卒,别人就更不会听从他的命令。关羽受到了刘备的厚恩,我猜,第一种可能就是关羽曾经无论如何也要去涿郡,当时,应该是有重大事件, 有些像望门投止的张俭,和刘备毫不犹豫地帮助关羽,度过危险,因此,关羽是感恩。后来,刘备开始起义,刘备、关羽、张飞睡在同一张床上,如果他们是兄弟,关羽心里深深地被打动。要知道,不是什么人都可以随便和刘皇叔睡在一张床上的,其实不光关羽、张飞有这个资格,还有一位也有这个资格,他的名字叫赵子龙。

说了这么多,关羽张飞为什么铁石心肠一定要跟着刘备。张飞这样做的原因可能是他从小就认识村里的人。一是刘备在县里有很高的声誉,当然,张飞也在其中。而关羽的话,是因为他有着和刘备相同的价值观和复兴汉朝的梦想。第二个原因是刘备曾经有恩于关羽,关羽是燕赵之人。那时候,燕昭王建立黄金台的时候延揽英雄,剧辛乐毅感恩分,忠心耿耿,关羽非常向往这样。第三,刘备是汉代一张的王牌。四是刘备的人格魅力,也使关羽屈服。因此,关羽和张飞常常在的浓浓的人群中坐着、站着,每天保护着主公,从来不怕危险。因此,关羽和张飞在历史上奠定了自己的勇猛和忠义的地位。





缅怀未逝的青春


千里万里路,不如读书路。

我是千河,我来回答。

关羽和张飞都是三国名将,为何死心塌地的跟着一穷二白的刘备?

这个得从最开始讲,不是武将一出来就是名将。

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剌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

——《三国志*蜀书*关羽传》

纵观《三国志》全书,能够亲手阵斩敌军主将的记录都只有寥寥几次。被关羽斩杀的颜良可不是无名小卒,而是袁绍手下大将。袁绍作为当时全国军阀中势力最大的一方,坐拥河北四州,手下猛将如云,颜良在其中也是佼佼者,但却被关羽秒杀,关羽因此而成名。而这发生的背景是在刘备被曹操打败关羽被俘虏后,曹操欣赏关羽而和张辽拜为先锋时发生的。

而张飞出名的是在长坂坡之战。

先主闻曹公卒至,弃妻子走,使飞将二十骑拒后。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免。

——《三国志*蜀书*张飞传》

刘备当年败走当阳,被曹操猛追,张飞只领了20个骑兵负责断后,然后上演了一出被后世广为传颂的“据水断桥”的故事。

这已经发生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左右了。

而在当初涿州相识时。关羽还是当时一名逃犯,张飞正在开肉铺,

都被当时小有名气的刘备所折服。

一个人,他最希望、最渴望、最需要得到的是什么?

尊重。“刘备威而有恩,勇而有义,宽宏而有大略”,最善于作感情投资,以笼络人心,使自己的中坚团队牢而不破,以至于有人说“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从创业之初到建立霸业,从四处奔走逃命到建都成都,都对自己的部属仁爱有加,而不象一些古代帝王可以共患难而不能同享乐,或者怕功高盖主,来个“杯酒释兵权”,更有甚者落个“狡兔死,走狗烹”的结局。

刘备善用感情,屈伸求才。对部属爱兵如子,但同样重视制度化,军纪严明,“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是其一生受人敬重的政治品格。对结义弟兄张飞犯错也一视同仁,决不姑息,奖惩分明,使大家心服口服,增加了凝聚力。

从刘备自身说,他能一步步从一个平民百姓走到一国之主,显然与他的识人、用人能力是分不开的,正是因为刘备具有识人的能力,所以他才看出了关羽、张飞的不凡,作为同是涿郡的居民,显然刘备是听说过张飞、关羽的,再加上虽然那时打天下、治天下都是依靠世族大家,但刘备因为出身的缘故,他是笼络不到大家族的人的,所以刘备前期只能依靠像关羽、张飞这样出身低微,但却有真本领的人。

关羽张飞也正是因为在刘备麾下才逐渐的露出真本事。以至于刘备更加爱惜,笼络。

而那时候的人都有着士为知己者死的情怀。关羽张飞正是这其中的佼佼者。对刘备忠心不二!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到这。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


小主千河


首先应该说明,关羽、张飞成为名将是后期的事情,他们和刘备结拜为兄弟并追随他时,关羽、张飞并没参军,连兵都不是,更谈不上是名将。

我认为关羽、张飞之所以愿意死心塌地地跟着一穷二白的刘备,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刘备是汉室宗亲,跟着他感觉光荣。

古人讲究出身,出身高贵,别人会刮目相看。刘备虽然当时穷困潦倒,但他说是汉室宗亲,而且说得有鼻子有眼,关羽、张飞信以为真,觉得跟着皇室的后裔很光荣。即使刘备是假皇室,打着这面大旗,也好招募乡勇,以后成为一方诸侯也容易。

二、刘备为人和善,值得信任。

刘备的性格很好,仁慈和善,看上去还非常诚实,值得信任,任何人都爱和这样的人交往。关羽、张飞的性格都比较急,他们三人在一起可以互补。

三、刘备有远大志向,将来能成大事。

当时是东汉末年,各地起义不断,皇帝也是大权旁落,整个国家陷入一片混乱。正所谓时势造英雄,刘备当时虽穷,但他有匡扶汉室的远大志向,关羽、张飞认为刘备将来必定能够成大事。

四、既然桃园结义,就不背誓言。

刘备、关羽、张飞结识的时候,张飞颇有些资产,当时他是卖酒杀猪的,他们三人结义也是在张飞家的桃园里。“桃园三结义”成为一段佳话,结义誓言里说到,“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既然对天发誓,那么以后不论发生什么事,关羽、张飞都誓死追随刘备。刘备也一直不忘结义誓言,当关羽被东吴杀害,刘备举蜀国全国之力伐吴,要为关羽报仇,充分说明了他们兄弟三人的情义之深,都不肯违背誓言。

结语:

中国儒家文化讲究“忠”、“孝”,从关羽、张飞死心塌地地跟随刘备可以看出,他们都是很忠心的人,值得人们尊敬和效仿。


博超讲堂


在三国中,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的桃园三结义一直被人所津津乐道,许多人都钦佩关羽、张飞的义气,当初曹操用重金和美女都没有留住关羽,反而关羽千里走单骑一直追随刘备,刘备到底有什么魅力,能让关羽、张飞等人一直死心塌地的跟着他。

  • 刘备以仁义招揽人心
    在乱世三国中,由于仁、义、礼、信的缺失,人们为了生存经常不择手段,在以丛林法则为前提的三国中,谁的拳头大谁就厉害。然而刘备却反其道而行,自从在逐鹿起兵,边将仁义的来标榜自己,无论是真仁义还是假仁义,刘备的仁义在当时简直就是当代伟人般的存在,成功的吸引一大批人才。

  • 刘备重感情

当初在长坂坡之战中,赵云为了就刘备唯一的血脉刘禅,七进七出曹操的阵营,导致自己身上的伤口有数十起,刘备见状一把摔开刘禅,哭着对赵云说“为了一个竖子几乎损失一员大将”。此外在关羽被东吴杀害后,刘备举全国之兵带丧讨伐吴国,虽然最后失败,但也向众人表明自己的重感情。重感情讲义气固然很好,但也是成也在这里败也在这里。


  • 刘备能够礼贤下士

刘备当初起兵的时候,身边一个谋士都没有,刘备自己也深知自己的短板,因此在徐庶走后,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诸葛亮也是非常感动,更是鞠躬尽瘁的替刘备卖命。而其他的君主都是以一纸招贤令将人才拉来,没有像刘备一样弯下身躯来求贤。

因此关羽、张飞等人之所以愿意一直跟着刘备,是因为在三国时代由于道德的丧失,仁义、重感情、讲义气的人几乎没有,吕布就是一个典型的反面教材,因此曹操才会痛杀吕布,而刘备简直就是一个正面案例,大家觉得跟着刘备有安全感,刘备更是会真心实意的对待他们。


赵小三与战神们


在三国中,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的桃园三结义一直被人所津津乐道,许多人都钦佩关羽、张飞的义气,当初曹操用重金和美女都没有留住关羽,反而关羽千里走单骑一直追随刘备,刘备到底有什么魅力,能让关羽、张飞等人一直死心塌地的跟着他。

刘备自称为中山靖王之后,但由于家境衰落,到了自己这一辈只能靠卖草鞋为生。从小也没有受过太多的教育,而且自己家境贫寒更没有什么背景,在动乱的三国时代,按照正常人的眼光,刘备就是处于社会的最底层,一生也许就碌碌无为而终。社会地位低、没有任何超能力、更没有财富的刘备为何会受到众人的爱戴呢。

1、刘备以仁义招揽人心

在乱世三国中,由于仁、义、礼、信的缺失,人们为了生存经常不择手段,在以丛林法则为前提的三国中,谁的拳头大谁就厉害。然而刘备却反其道而行,自从在逐鹿起兵,边将仁义的来标榜自己,无论是真仁义还是假仁义,刘备的仁义在当时简直就是当代伟人般的存在,成功的吸引一大批人才。

2、刘备重情义

当初在长坂坡之战中,赵云为了就刘备唯一的血脉刘禅,七进七出曹操的阵营,导致自己身上的伤口有数十起,刘备见状一把摔开刘禅,哭着对赵云说“为了一个竖子几乎损失一员大将”。此外在关羽被东吴杀害后,刘备举全国之兵带丧讨伐吴国,虽然最后失败,但也向众人表明自己的重感情。重感情讲义气固然很好,但也是成也在这里败也在这里。

3、刘备能够礼贤下士

刘备当初起兵的时候,身边一个谋士都没有,刘备自己也深知自己的短板,因此在徐庶走后,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诸葛亮也是非常感动,更是鞠躬尽瘁的替刘备卖命。而其他的君主都是以一纸招贤令将人才拉来,没有像刘备一样弯下身躯来求贤。

因此关羽、张飞等人之所以愿意一直跟着刘备,是因为在三国时代由于道德的丧失,仁义、重感情、讲义气的人几乎没有,吕布就是一个典型的反面教材,因此曹操才会痛杀吕布,而刘备简直就是一个正面案例,大家觉得跟着刘备有安全感,刘备更是会真心实意的对待他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