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鎮為什麼一定要殺了于謙,沒有他的“忠”,明朝早滅亡200年

朱祁鎮為什麼一定要殺了于謙,沒有他的“忠”,明朝早滅亡200年

朱祁鎮為什麼一定要殺了于謙,沒有他的“忠”,明朝早滅亡200年。首先於謙的這個“忠”字,是絕對有的,絕非陰謀論的腹黑男。

朱祁鎮為什麼一定要殺了于謙,沒有他的“忠”,明朝早滅亡200年

朱祁鎮不顧群臣反對御駕親征,還親信太監,釀成土木之變。

朱棣北伐蒙古諸部落時期,留下的50萬明軍精銳,在朱祁鎮瞎指揮下,走入彈盡糧絕的絕境,最終淪為蒙古騎兵彎刀下的羔羊,土崩瓦解。

不但悲劇的罪魁禍首朱祁鎮被俘,蒙古鐵騎還再一次兵臨了北京城,曾經他們先祖構造的“元大都”。蒙古人野蠻的馬叫聲,又一次在華夏大地肆意的殺戮,數百年前,被奴役的恐懼,籠罩在了大明王朝的頭頂。

朱祁鎮為什麼一定要殺了于謙,沒有他的“忠”,明朝早滅亡200年

大量大明朝的官員,出於自保的考慮,極力勸老朱家帶著家當,效仿北宋南下,去到長江流域,在那裡不說重整旗鼓打回來,也可以和南宋一樣,偏安長江以南。而那時,在位的官員,依舊可以繼續享受他的榮華富貴。

而就在此時,一個不合群的于謙出來了,他張口閉口就是天下,就是蒙古人再次奴役北方漢人的悲涼,就是老朱家若放棄抵抗,愧對華夏百姓選它做天下之主。硬是用“尊嚴”,弄的老朱家的人不敢動。

朱祁鎮為什麼一定要殺了于謙,沒有他的“忠”,明朝早滅亡200年

與此同時于謙除了嘴炮厲害外,實幹能力不錯。大臣們嘲諷他你行你上,結果他真的就披甲上陣了,雖然是天天喊著“孔夫子”的文官,依舊拿起刀槍,指揮二十二萬大軍,列陣北京九門外,跟蒙古人血戰,殺出漢家男兒的血性。

此後于謙的一場場不要命的拼死,雖然沒有打的蒙古人抱頭痛哭,卻讓蒙古人,寸步不再前進一步,耗到了大明朝各個地方的勤王軍到來,保住了北京城的周全,迫使蒙古人退卻。

朱祁鎮為什麼一定要殺了于謙,沒有他的“忠”,明朝早滅亡200年

若無于謙在危難之時的“忠心”、“擔當”,大明朝在朱棣之後,傳3代就完了,“大明”那個“大”字可能就要去掉了。

蒙古人在交戰之時,曾用明英宗朱祁鎮為人質逼和,按照古代“忠”於帝王的最高倫理,于謙應該是跪著答應。

結果於謙高喊“社稷為重,君為輕”,不接受,還擅自擁立了一個新皇帝明代宗朱祁鈺,由於可見,于謙這個“忠”,不是忠於朱家,而是漢家天下。

朱祁鎮為什麼一定要殺了于謙,沒有他的“忠”,明朝早滅亡200年

所以對於朱祁鎮來說,于謙不忠於他,殺他時沒有心理負擔。不過於謙畢竟是挽救了大明的人,殺他會激起民憤,不到萬不得已,朱祁鎮也不會殺。

而這個不得已,很快就到來了。那就是,他需要為自己的“奪門之變”正名。明史記載,當朱祁鎮在1457年搞了個“奪門之變”復辟之後,曾就於謙的未來,做了一個討論。助他復辟的權臣徐有貞,進曰:“不殺于謙,此舉為無名。”帝意遂決。

一朝天子一朝臣,古代的官員,權力都來自於皇帝的信任二字,于謙扶持的朱祁鈺倒臺,而上臺的還是他拋棄的朱祁鎮,于謙幾乎不會得到了任何信任,這本就宣佈了他的“死刑”。

對於朱祁鎮來說,于謙是不忠之臣。

朱祁鎮為什麼一定要殺了于謙,沒有他的“忠”,明朝早滅亡200年

古人講究做事出師有名,朱祁鎮需要人為他的行為背鍋,畢竟政變奪兄位,在中國史上,可是要留下千古罵名。

所以我們要注意,當年朱祁鎮殺于謙的罪名是謀逆罪。自己“謀逆”,卻說別人“謀逆罪”,一手好的移花接木。

朱祁鎮為什麼一定要殺了于謙,沒有他的“忠”,明朝早滅亡200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