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牧馬人》裡的“靈與肉”


“老許,你要老婆不要?”

淺談《牧馬人》裡的“靈與肉”


這部1982年的老電影搭配現在流行的音樂,在抖音上火了一把,老許就是許靈均。電影主要講述了20世紀70年代末,在內蒙古敕勒川牧場做了小半輩子牧馬人的小學教師許靈均一路風塵來到北京飯店,與30年未曾謀面的父親、華僑企業家許景由見面。

當年,追求個人自由的許景由丟下妻兒去了美國。此次歸來,他想帶許靈均回美國繼承自己的事業。在交談中,許靈均他不羨慕父親的舒適生活,也不認為將自己融在集體中、時時以國家利益為重的行為是思想陳舊的表現。

淺談《牧馬人》裡的“靈與肉”


許靈均回顧自己幾十年裡,雖有幼年成為棄兒、青年被打成右派下放牧場的悲慘經歷,卻也數次從牧區質樸、善良的鄉民身上感受到人間溫情。在艱難歲月中與四川逃荒來的李秀芝結為夫妻後,許靈均更是嚐到苦盡甘來的心酸與甜美。

原著小說以《靈與肉》為題,追求精神層面和肉體上的感官的結合。精神層面被稱為“靈”,肉體層面被稱為“肉”。

本文將從“靈”與“肉”兩個角度分析電影《牧馬人》,嘗試透過文革時許靈均的經歷,這層表面的“肉”來深挖電影《牧馬人》的精神內核——也就是它的“靈”。


淺談《牧馬人》裡的“靈與肉”


一、文革時被扣上的右派帽子,就是啟動“肉體”轉變的開始鍵

1957年,由於父親去美國導致許靈均在反右運動中被打成“右派”,17歲的許靈均,來到西北牧場勞動。

淺談《牧馬人》裡的“靈與肉”


1.生活環境的轉變

影片不斷穿插著許靈均在北京讀書時候,在明亮的課堂聽語文老師講課和自己留校任教的教書場景。鏡頭一轉又回到牧場,躺在馬棚裡的許靈均,眼裡含著淚,恍惚間看到掛在杆子上的繩子,想要結束自己的生命。

電影增加了董大爺幫許靈均釘擋風的門簾、董大娘給許靈均送來兩大碗麵,以及許靈均和李秀芝結婚時鄉親們送來鍋、米、錢和糧票等情節,刻畫出許靈均的生活困難。環境的對比閃現,突出了右派身份帶給許靈均生活上巨大的改變。

淺談《牧馬人》裡的“靈與肉”


許靈均在適應西北生活後說:“生活,畢竟是美好的,大自然和勞動,給了我許多課堂裡得不到的東西。就在這質樸而又平實的勞動中,我的心上激起了一種美好的感情,我好想融化在這群質樸的人中。過去的一切漸漸地變成了一場模糊的夢……”

淺談《牧馬人》裡的“靈與肉”


2.人們對許靈均稱呼的轉變

1977年,在許靈均37歲的時候,政府取消了他戴了20年的右派的帽子,並且安排他到學校教書。郭諞子對著孩子說:“以後可不敢叫他許老右了,政府給他平反了,是錯判了的老右,現在得叫人家許老師,我們都叫他許老師。”

影片中也有專門的情節來描述許靈均和李秀芝對於右派身份的描寫。當許靈均說自己是右派時,李秀芝說:“姓郭的大叔和我說了,他們說你不是壞人。”許靈均感動得只是哭。

淺談《牧馬人》裡的“靈與肉”


3.許靈均個人情感的細節轉變

從北京臨行去西北勞動改造的前一夜,許靈均和好友聊天,別人頂多勞動三五年就可以回到城市,而自己不同,許靈均說自己犯的是出身問題,是他自己“投錯了胎”。

當西北也開始文革的時候,勞作回來的許靈均看到批鬥場面還是會害怕的發抖,家門外被貼上“勒令”的大字報,許靈均在場部外聽郭諞子他們商量林場的工作時,臉上害怕,擔心,糾結的表情讓觀眾印象尤為深刻。許靈均收到平反通知後,坐在政府辦公室,難以置信的捶桌子的動作,揚抑結合,表現出人物內心的複雜情緒。

淺談《牧馬人》裡的“靈與肉”


二、被迫右派但思想正派的“靈魂”內核

1.“家國相連,人民同心”的價值觀

影片中對人生觀的刻畫是通過許靈均和許父的對話進行展開的。許父對外面的世界充滿嚮往,時刻準備逃脫牢籠,去外面追求自己的人生。在母親病重的時候,許父拋棄他們母子,母親也在父親走後第四天就病逝,留下許靈均一個人。

父親從美國回到北京想要尋找自己三十年未見面的兒子,希望許靈均和自己一起過嶄新的生活。但他沒想到因為生活環境的不同兩個人的思想已經是天差地別


許靈均的父親許景由看到靈均隨手拿起的《人民日報》,感慨道:“我發現大陸的知識界很關心所謂的國家大事。”靈均回答道:“這是因為在中國,國和家的關係太密切了,國的命運也是家的命運。”


淺談《牧馬人》裡的“靈與肉”


許父說:“在外國講個人榮譽,講競爭”。許靈均說:“爸爸,你有你的榮譽感,我大概是在集體生活中習慣了,就很重視我們國家的榮譽感。”

還有許靈均在拒絕父親的時候對祖國的表白“:現在我們國家走到正路上了,我願意和人民一起來爬這個坡”。這些對話的展開無不在向觀眾表達許靈均的人生觀是與國家相連,與人民在一起。

淺談《牧馬人》裡的“靈與肉”


2“花自己的錢叫志氣”的金錢觀

影片中,許靈均的父親是一個億萬富翁。李秀芝問丈夫許靈均,一億元有多少?許靈均回答:可以買一萬輛汽車。他們的兒子小青青鬧著說要爺爺的小汽車的時候,

李秀芝說“青青,那是爺爺的錢,錢只有咱們自己掙來的才有意義,才心裡安逸。不是我們自己的錢一個也不要,這叫志氣。”

文化自信是什麼,不是一句口號,也不是新時代的獨創,它早就植根於每個中華兒女心裡,它種在老許和靈芝的心裡。父親請許靈均吃一頓平常的午飯就要80塊,這在許靈均的眼裡是想都不敢想的,因為,他拿出全部的家當才40塊錢。

淺談《牧馬人》裡的“靈與肉”


這種金錢概念的對比把哲思上升到了階層的高度,在富人眼裡金錢如糞土,可以隨意揮霍。而對於半輩子都在牧場的許靈均來說,一頓飯錢可能就是自己要打拼幾個月才能有的收入。這種對比一方面是展現出平凡可貴的思想,另一方面也把兩個階層之間的溝壑從客觀角度展現出來。

淺談《牧馬人》裡的“靈與肉”


3“平淡的愛情卻可貴而偉大”的婚姻觀

秀芝認準的是許靈均這個人。她說:“在我眼裡,他就是許靈均。他就是當上官,我也不稀罕,再放二十年馬,我也不嫌棄”。

她明知道他是右派但依然沒有退縮。在撥亂反正,家庭生活越來越好的時候,她仍強調“在我眼中,他還是我的那個許靈均”

淺談《牧馬人》裡的“靈與肉”


粗糙的畫質,略顯平淡的情節,帶著濃濃時代氣息的表演,卻似乎有著比大片更強的吸引力,在物質婚姻氾濫的今天,這種簡單,沒有任何雜質混淆的愛情讓人重新燃起了對愛情的嚮往


這樣的故事如果挪到當下,一定會惹來無數吐槽:先結婚,後戀愛,真的可能嗎?貧賤夫妻百事哀,家徒四壁哪有真愛?既然父親那麼有錢,為什麼不出國過更好的生活?或許正因為它發生在八十年代,一切質樸和真誠才顯得足夠真切妥帖。


他們的感情沒有摻雜任何的金錢雜質,這種愛並不是毫無由來的,卻在柴米油鹽的生活中演變成了偉大的愛情和親情。

淺談《牧馬人》裡的“靈與肉”


4普通人的家國情懷

《大學》有云:“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家國情懷有兩個方面的內容,第一個層面表現為家,第二個層面表現為國。一個人是一個國家的個體,每個個體組成一個整體——國家。《牧馬人》反映的是一個時代的家國情懷。

淺談《牧馬人》裡的“靈與肉”


(1)知識分子的家國認同

小說中的許靈均來到現代化的大都市北京之後,心裡想到的是敕勒川牧場的勞動人民和妻兒,看到舞廳裡的人們通過跳舞來消耗他們過剩的體力時,許靈均不自覺地將舞廳的人與牧場的人進行比較。

因為他受過太多來自那底層放牧員們的恩惠,他已經是一個徹底的勞動者了。


淺談《牧馬人》裡的“靈與肉”

許靈均平反後再次走上講臺,給孩子們上的第一課便是《我們偉大的祖國》

有靈均在拒絕父親的時候對祖國的表白:

“現在我們國家走到正路上了,我願意和人民一起來爬這個坡。”

還有許靈均的內心獨白,他說:“看來,像我這樣的人,既然有這樣一個有錢的爸爸,真應該離開這個國家。但是,我的回答是:不,我等了20 年了,這一天等到了。我看到了祖國的希望,我播種了20年的汗水和眼淚,我不能在收穫的時候離去。”

這些都展現出知識分子的家國認同。

淺談《牧馬人》裡的“靈與肉”


(2)農村婦女的家國認知

如果說知識分子的骨子裡本身就有著家國道義情懷,那麼對於農村婦女李秀芝而言,她尚不能理解自己的命運與國家的命運有著多麼緊密的聯繫,因為她的小家庭已經填滿了她的全部生命。

許靈均平反前,秀芝對他說:“咱們一沒偷人家的,二沒搶人家的,現在不是‘四人幫’ 的時候了,想那個什麼就是什麼,現在的黨中央讓人民說話了。”


淺談《牧馬人》裡的“靈與肉”

許靈均在去北京的前夜,面對丈夫對未來何去何從的彷徨時,秀芝一語中的道出靈均的心聲:

“我知道你捨不得小學校裡那批孩子,捨不得郭蹁子、董大爺,還有你也捨不得它(牆上的中國地圖),你可以把它裝在口袋裡帶走,可那是空的,祁連山你背不走, 大草原你背不走……”


只有小學文化的秀芝說不出抽象的家與國的概念,只能用眼前的實實在在的事物來說理,但觀眾仍能強烈地感受到這個沒有太多文化的農村婦女身上最質樸的對於國和家的依戀。

淺談《牧馬人》裡的“靈與肉”


(3)大資本家的家國鄉愁

對美國大資本家許景由的塑造,也朦朦朧朧燃起了對家與國的情愫。


許景由帶著靈均、密斯宋回到曾經的母校,參觀教室、與老園丁拍照,懷念過往的事情,在離別的時候竟也意味深長地念起了抒情詩“南院未空,行人已老,歸來事事看盡”,一股濃烈的鄉愁之感油然而生。


淺談《牧馬人》裡的“靈與肉”


到影片結尾,許景由開始掛念自己從未見過面的孫子清清,對在那個荒唐時局下結婚的兒媳也表示深切的感激,並以卑微可憐的姿態懇求自己的兒子:“你能不能在大陸上替我買一塊兩米長、一米寬的墓地,我這把老骨頭還想葬在祖國!”

這些年一直忍受著孤獨與漂泊是這個美國的大資本家,如今卻是一個落寞離去而不能夠魂歸故里的寂寞的老人。

淺談《牧馬人》裡的“靈與肉”


三、產生於世俗的“靈與肉”又迴歸世俗

靈與肉的問題始終是哲學上熱門話題,也是人類經常思考的問題。

靈與肉,顧名思義,就是靈魂與肉體。

在哲學史上,有很多教派他們關於“靈與肉”的觀點都不相同。伊壁鳩魯派,強調個人的感受,跟著自己的感受走;斯多葛學派,強調靈魂的重要性,不管身體或者感性遭受多大的痛苦,只要按照理性規律行事,就是自由人;黑格爾看來,靈與肉的矛盾是理性作用的結果。

淺談《牧馬人》裡的“靈與肉”


“理性生活不是高高在上,理性就是精神,就是世俗生活的規律,就是自然界和社會歷史中的規律。”靈與肉的結合說明,世俗生活是精神存在的地方,

淺談《牧馬人》裡的“靈與肉”


“靈與肉”在世俗生活中存在,人們對社會對人生苦難的思考依然在進行。好的藝術作品源自生活,又高於生活。世俗生活就是藝術的土壤和生長源泉,伴隨著物質生活的提高,當初的苦難一去不復返,苦難下的人性溫情卻依然存在。不管是小說《靈與肉》還是電影《牧馬人》,它們都不應該隨著現代社會的推進而時過境遷。

淺談《牧馬人》裡的“靈與肉”


《牧羊人》的“肉”是許靈均幼年成為棄兒、青年被打成右派下放牧場,卻數次收穫牧區質樸、善良的鄉民人間溫情的日常生活;是許靈均在艱難歲月與秀芝結為夫妻後,嚐到的苦盡甘來的心酸與甜美;更是文革平反後,許靈均在政府辦公室捶胸頓足的解脫。

《牧羊人》的“靈”是許靈均在拒絕父親的時候提出的“願意和人民一起來爬這個坡”的表白;是秀芝教育兒子小青青時說的:“花自己錢”的志氣;也是許父“南院未空,行人已老,歸來事事看盡”的華僑鄉愁情。

淺談《牧馬人》裡的“靈與肉”


來源於世俗生活的《牧馬人》,終究又回到世俗。它帶來的平凡又偉大的牧民情讓我們肅然起敬,它帶來的純粹愛情觀和與人民在一起的家國情懷讓我們感慨萬千,意猶未盡。而這些觀點都通過電影的藝術形式傳遞到每個觀眾心裡,生根發芽,並回歸到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中。

淺談《牧馬人》裡的“靈與肉”


四、結語

電影《牧馬人》描寫苦難卻不沉迷於苦難,很大程度上還原了小說原創,用蒙太奇的拍攝手法,將時空交織,也在此基礎上增加了許多新的敘事內容和情感依託,讓觀眾在對比中體會原著《靈與肉》的核心感情。


無論是對人物形象的重新塑造,還是對家國情懷的渲染,電影以其獨特的表現方式將小說的每個細節加以放大、著色,點燃了一個時代的精神火炬,一度成為那個年代人們的心靈慰藉。

淺談《牧馬人》裡的“靈與肉”


這部展示人與人的愛和關照、純樸牧民對於許靈均的照顧、妻子對於丈夫毫無保留的奉獻的老電影,處處流露出的善良和溫情契合了當代年輕人的內心渴望和追求,它讓年輕的一代人看到了愛和信念,看到了個人命運和命運的密不可分,看到了純真和初心蘊含的巨大能量。所以,這部老影片在37年後,依然能夠觸動當代年輕人的心。

淺談《牧馬人》裡的“靈與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