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馬人》:蒲公英式的女人,是怎樣將苦難的生活過成了一首詩?

《牧馬人》是八十年代由著名導演謝晉執導的一部劇情片,在影片中,被打成“右派”的男主人公許靈均到了祁連山下的一個牧場放牧,在這裡,他遇到了從四川逃荒來的姑娘李秀芝,與她結成了夫妻。他們在美麗的祁連山腳下,與當地的牧民一起,展開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

《牧馬人》:蒲公英式的女人,是怎樣將苦難的生活過成了一首詩?

電影中的女主人公李秀芝是一位堅強善良的姑娘,她與許靈均的結合非常“草率。她逃荒來到祁連山下,心心念念想找一個吃飯的地方,在牧民的幫助下匆匆嫁給了“老右”許靈均,從此就在那片廣袤的土地上紮根下來,生兒育女,勞作生息,讓貧瘠的生活開成了花。

《牧馬人》:蒲公英式的女人,是怎樣將苦難的生活過成了一首詩?

這部影片改編自張賢亮的小說《靈與肉》,作者曾談到李秀芝這樣的女人,說她就像蒲公英一樣,雖然被大風無情地吹散,但只要一落地就能生根、發芽、開花。

開始的時候,李秀芝兩手空空,但一路走來,一路花香,她擁有了很多。這樣的女人,是怎樣將苦難的生活過成了一首詩?


1.她就像沙漠中的綠洲,頑強地生長在最艱難的地方,創造著生命中的生機

秀芝是從四川逃荒來的,她穿著一件花棉襖,灰頭土臉。火車的轟鳴聲,狂風的呼嘯聲,加上電影中激昂的音樂,將秀芝身上那股堅韌的力量體現得淋漓盡致。

她只有一個目標,就是活下去。

在敕勒川牧場,她遇到了善良的郭大叔,她央求他給自己找個吃飯的地方,於是郭大叔就找到了被打成“右派”的許靈均。

郭大叔問許靈均:你要老婆不要?只

你開金口,我等會給你送來!許靈均以為郭大叔在開玩笑,就笑著說:那你送來吧。

誰知過了一會兒,不僅姑娘領來了,連結婚證都辦好了。兩人就這樣“稀裡糊塗”地成為了夫妻。

《牧馬人》:蒲公英式的女人,是怎樣將苦難的生活過成了一首詩?

剛開始,許靈均是拒絕的,善良的他給秀芝吃飽了飯,送給她錢和糧票,讓她回四川去。但李秀芝拒絕了。

他說:我是犯過錯誤的人,我註定要在這裡勞動一輩子的。她回他:以後不犯就是了,一輩子有什麼不好,我陪你在這裡勞動。

她說到做到。在他去放牧的時候,她就在家裡拖土坯蓋院牆、搭屋子;她養兔子、喂鴿子,人送外號“海陸空司令”;她澆糞種樹,將一個小院子打理得井井有條;看了《列寧在1918》,她笑著對丈夫說:麵包會有的,一切都會有的!

《牧馬人》:蒲公英式的女人,是怎樣將苦難的生活過成了一首詩?

嬌小單薄的她身上蘊含著一股堅韌的力量。這種堅韌,讓她紮根在了陌生的祁連山下,養什麼成什麼,連孩子都養成一個胖娃娃。這種堅韌,讓她頑強地活了下來,也讓她為別的生命帶來了力量,帶來了活下去的勇氣。這樣的她,如何會將生活過不好呢?


2. 她隨遇而安,她樂觀地對待一切,她用希望、睡眠和微笑來緩解生命的辛勞

李秀芝是一個隨遇而安的姑娘,她為了找個吃飯的地方而成為許靈均的妻子,她被領進許靈均屋子時,就認定了自己的身份。她能吃能睡能幹活,她關心許靈均,她給媽媽寫信說自己找到了一個家,她很快就融入了自己的角色。

雖然秀芝與許靈均是匆匆結婚的,但他們還是在有限的條件下辦了一場慶祝會。

秀芝梳頭換衣裳,貼窗花點蠟燭,將丈夫打扮得乾淨整潔,買糖買酒,又讓丈夫將鄉親們都請來,說哪怕喝一碗水,也表表心意。

《牧馬人》:蒲公英式的女人,是怎樣將苦難的生活過成了一首詩?

鄉親們誇讚秀芝有見識,當來到許靈均煥然一新的小屋時,更是吃了一驚,沒想到屋子整理得像模像樣。

康德說:三樣東西有助於緩解生命的辛勞:希望、睡眠和微笑。秀芝說不出這三個詞,卻將它們用在了生活的每一個時刻。

許靈均在被打成“右派”後,他抱著馬兒哭,抱怨自己投錯了胎,甚至想自殺,在牧民的溫暖下才勉強活了下來。但最終讓他在苦難的生活中活得越來越有希望的,卻是李秀芝這個姑娘。遇到秀芝前,他的生活單調而沉悶,秀芝成為他的妻子後,他的臉上才有了燦爛的笑容。

當許靈均被通知去政治處時,他很忐忑,她安慰他:管他什麼事,先吃飯。當許靈均被平反後當上了老師,她面對丈夫的喜悅和眾人的羨慕,平淡地說:我不管他是不是老師,在我眼裡,他還是許靈均,他就是當官,我也不稀罕;他就是再放20年馬兒,我也不嫌棄。

《牧馬人》:蒲公英式的女人,是怎樣將苦難的生活過成了一首詩?

在她的眼中,許靈均還是那個許靈均。

隨遇而安的生活看似平淡,誰都可以過,但真正能做到對於任何際遇都能保持安定自在的人,少之又少。這種隨遇而安裡,蘊含著對生命處在低谷時的樂觀與希望,這份樂觀與希望,是人在苦難時堅持活下去的精神所在。李秀芝做到了,面對陌生的祁連山,面對被打成“右派”的丈夫,面對一窮二白的生活,她吃得香,睡得甜,很快就融入了周圍的環境,將生活過得有滋有味。

多年後,許靈均旅居美國的企業家父親回來找他時,和秘書感嘆:他沒有瘋了,我已經很感謝上帝了。

有秀芝這樣樂觀開朗,隨便扔到哪裡都能活得生機勃勃的姑娘在身邊,許靈均又怎麼會瘋呢?

3.她的勃勃生機,她的被愛,都來自於她的主見與底線

秀芝雖然只有小學四年紀的文化水平,但她很有主見,並且更加難能可貴的是,她能理解她的丈夫,走入許靈均的內心深處。

當談論起許靈均的富翁爸爸時,她說要那麼多錢沒什麼用,一天也吃不了多少。兒子說他要爺爺的汽車,她義正言辭地說:那是爺爺的錢,只有自己掙得錢花得才有意思,不是我們的錢一個也不要,這叫志氣。

作為中國典型知識分子的丈夫自然是清高的,對於妻子這樣說,他非常讚賞。

《牧馬人》:蒲公英式的女人,是怎樣將苦難的生活過成了一首詩?

許靈均曾問她如果在美國的父親叫他去美國怎麼辦?她說他可以去。許靈均又說如果讓一家人都去呢?她立即說她不去,中國很大能住得下。

在這裡,她有著對祖國的依戀,也知道自己想要的生活是什麼。她愛丈夫,卻沒有因為這份愛而失去理智。古往今來,這是一個女人多麼可貴的品質!守住自己的底線,才能將生活掌握在自己的手裡,才能將生活過得更好!

當許靈均逗她說那他只好一個人去了,她傲嬌地說他走不了。許靈均問她是不是覺得他離不開她?她說她沒那麼大本事,但她知道他捨不得學校裡的孩子,捨不得善良的老鄉,捨不得祖國。

《牧馬人》:蒲公英式的女人,是怎樣將苦難的生活過成了一首詩?

平時,許靈均總趴在牆上觀察地圖,李秀芝看在眼裡記在心上,她理解他。她說他可以把地圖取下來帶走,但那是空的,因為祁連山帶不走,大草原帶不走!她還引用了家鄉的老話:子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

許靈均聽罷,哭倒在秀芝的懷裡。

他們雖然有文化水平的差異,但他們在精神上卻是互通的。


《牧馬人》:蒲公英式的女人,是怎樣將苦難的生活過成了一首詩?

比起很多現代有文化的姑娘,李秀芝也分毫不差。她將自己的一顆心給了許靈均,但握住這顆心的人,還是她自己。她並沒有因為愛上許靈均而失去自己的生活和底線。她學文化,寫日記,看電影,與丈夫在精神上有共鳴。她對丈夫的理解,不是百依百順,而是完全理解他的所思所想。這種理解,讓他感動,讓他驕傲,讓他流淚,也讓他更愛她!

像李秀芝一樣蒲公英式的女人,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是女性中的楷模。她們用堅韌樂觀的精神,用隨遇而安的態度,將苦熬成了花。更加可貴的是,她們理解愛慕自己的丈夫,卻守住了心中的底線,這種底線,讓她們更加可愛,更加具有魅力。所以,不管面對什麼樣的生活,她們都會將它過成一首詩!

正如原小說作者張賢亮所說:她們並不妖嬈美麗,她們從不炫耀自己,而她們綠色的群體卻使大自然春意盎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