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孙殿英部队猖狂到什么程度?

健身运动知识库


都别抢,我来答。

其实你要说他猖狂吧,孙殿英也不过是个四处投靠人的主,都是看人家的脸色过日子。

先是在河南陆军第一混成团团长兼豫西镇守使丁香玲部下混,后来又投靠镇嵩军将领、豫陕甘剿匪副总司令憨玉昆,接着又是国民三军副军长兼第二师师长叶荃部,其后又被张宗昌、阎锡山、蒋介石、冯玉祥、张学良,后来投降日本。

总之孙殿英这个人还是有他的过人之处,社交能力强悍,善于和三教九流的人打交道,这也是他不管投靠到那一方都能身居高位的原因。他一生最大的壮举就是盗了慈禧和乾隆的陵墓,挖人祖坟在中国向来是大忌讳,何况孙殿英挖的还是一个皇帝乾隆,一个晚清最高统治者慈禧的陵墓。

后来,人家孙殿英还为自己大义凛然的辩解说:

满清杀了我祖宗三代,不得不报仇革命。孙中山有同盟会、国民党,革了满清的命;冯焕章(冯玉祥)用枪杆子去逼宫,把末代皇帝溥仪及其皇族赶出了皇宫。我孙殿英枪杆子没得几条,只有革死人的命。不管他人说什么盗墓不盗墓,我对得起祖宗,对得起大汉同胞!我发掘满清东陵,有3个好处。第一,满清入关之时,大兴文狱,网杀士人,象吕留良,戴名世这样的人,都被开棺戮尸,我虽不才,亦知道佛经有言,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第二,满清统治三百年了,搜刮的财帛不知多少,今天我发陵,是为通天下财货,收运转之利,丰藏国库。

乍一听孙殿英这口气,感情我们还得给他颁一个“民族英雄”的荣誉,但你要是听信了他这番鬼话,那你就着了他的道了。看来他孙殿英还是有他的过人之处,估计也正是凭借着这张能说会道的嘴巴才能在各个军阀手底下混的风生水起。

他孙殿英去盗掘清东陵可不是为了给大汉同胞报仇,而是为了给自己筹集军饷,毕竟在那个动乱的年代,有了钱就能买枪买子弹,壮大自己,然后去抢地盘,打天下。当然他孙殿英肯定没有这么大的志气,他只是想从清东陵里捞一笔而已。

借着去剿灭土匪马福田的借口,孙殿英把军队开进了清东陵,借口军事演习,随即用炸药炸开了清东陵的地宫入口,孙殿英具体从清东陵里盗走了多少宝贝古法估算,但是他带来的三十多辆马车离开的时候装的满满当当。

这还是明面上的,那些士兵长官们自己也不知道偷拿私带了多少。这事被曝光后,全国哗然,尤其满人皇室后裔一时间恨不得吃了孙殿英,纷纷致电蒋介石,要求他严惩孙殿英等人。而孙殿英不以为然的还写信给国民党第六军团总指挥徐源泉辩解。

徐源泉看了他的信以后,给他回信说:

你孙殿英这次办事太过莽撞,冒天下之大不韪,各方已经大哗,我也难以一手遮天,进行庇荫。可是有关关键人物你们都要设法疏通,行与不行,看你们的手段。你们这回掳获不少,外人传说有几万万,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要想把风浪平息下来,你们要下大本钱。甚至各军团长、各军长门前也要设法打点,只要他们不群起而攻之,民众方面是可以压服的。

孙殿英一看这好办,于是就从清东陵里盗出来的宝物里精挑细选了很多值钱的宝贝开始在国民党内部上下打点,他把一柄镶嵌着九条金龙和宝石的九龙宝剑通过戴笠送给了蒋介石;另一柄宝剑托戴笠送给了何应钦。从乾隆颈项上拔下来的一串108颗宝石制造的朝珠,那最大的朱红色的两颗,他天津时送给了戴笠;慈禧的枕头是一个翡翠西瓜,也是通过戴笠送给了宋子文。

慈禧嘴里含的一颗夜明珠孙殿英将这件宝物通过戴笠送给了宋美龄。孔祥熙和宋霭龄见后十分眼红,孙殿英于是又挑选了两串朝鞋上的宝石送过去,才算了事,另外还送了价值50余万元的黄金送给了阎锡山。

在这些民国大佬们的漠然视之下,孙殿英的掘墓行为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不仅没有被治罪,最后还当上了安徽省的主席,看来这批财宝非但没有成为他的烫手山芋,反而让他走上了人生巅峰。

总之不管怎么说,孙殿英盗墓就是为了珠宝钱财,要说他是为了心中的一腔热血和正义,那肯定是不可能的。孙殿英盗这个墓肯定是把自己的名声给搞臭了,也就不难怪为什么会有野史编排孙殿英说掘开慈禧的棺木后,他还对慈禧的尸体干了不轨的事情。


围炉谈史


孙殿英,出生于光绪十五年,绰号“孙大麻子”,因幼时染上过天花,侥幸逃过一命,但从此脸上留下了麻坑。孙大麻子生性顽劣,长到十三四岁时,已经抽烟、喝酒、赌博无所不会了,在一次聚赌入狱后,孙结识了同一监号的豫西绿林人物焦文典,焦见孙有几分义气,便劝他入伍,这是孙殿英人生的重大转折。但孙的军旅生涯并不顺利,一度落草为寇,几经转折终于投靠了“狗肉将军”张宗昌,后又得到了张作霖的赏识升任了正规军队的军长。1928年,在北伐军的强大攻势下,奉均和直鲁联军节节败退,张宗昌亦自身难保,孙殿英在走投无路时,只好倒戈,接受了蒋介石的改编,成为第六军团第十二军的军长。

疯狂的盗掘

在队伍来到河北蓟县后,孙殿英听闻清东陵竟然无人看守,匪祸为患,心里便蠢蠢欲动起来。就算自己不盗,别人也会盗,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就开始动手了。一番思量后,孙殿英以及他的部下将目标锁定在了慈禧墓、康熙墓以及乾隆墓上。他们先是找来了清朝一位太监打听清楚坟墓的具体情况、地宫入口等,同时制定好了计划,分三路人马同时对慈禧墓、康熙墓以及乾隆墓进行盗掘。

最为顺利的是慈禧墓,因为慈禧墓年代较新,并且找到的那位太监还详细记得慈禧墓的具体情形。很快盗掘部队就来到了地宫的入口,但地宫入口的金刚墙坚硬异常,普通的铁铲根本凿不动,于是他们采用了炸药炸开了地宫入口。在进入内殿时,又用蛮力撞开了门口的汉白玉石门。对于慈禧的棺椁,也是完全不讲究任何技巧,只用斧头劈开或者铁锨撬开。开棺后,只见慈禧的尸身还保存地非常好,身上铺满了奇珍异宝。这帮野蛮人直接将慈禧的尸体拖出棺外,将身上能取下的宝贝全部取出,或拽或抢,可怜慈禧身穿的龙袍被扯烂扔到一边,凤冠也被踩成饼状横到士兵脚下,甚至连贴身衣物也被悉数扒开,头发、嘴、下体也都被士兵乱抠乱摸,希望能找到更珍贵的宝贝。

在炸开慈禧墓的同时,另一边康熙陵、乾隆陵的盗掘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但康熙陵地宫渗水较多,每凿开一处,均有大量水涌出,于是孙殿英放弃了康熙景陵。乾隆陵也有较多地下水,孙殿英下令调来了抽水机将积水抽干,但原先因积水而漂浮的棺椁反而随着水的抽干而堵住了石门,于是他们又采用同样的办法将石门炸开,对待乾隆和两位后妃的棺椁也采用劈凿等蛮力。这帮土匪在掏空了棺椁内的陪葬品后,也对尸体开始下手了,其中一位妃子的尸体还被拖入污水之中,几乎被踩成肉酱。

在孙殿英盗清东陵的消息爆出后,四面八方的土匪、残兵闻风赶来,又对乾隆陵、慈禧陵进行再次搜刮,可怜乾隆皇帝和后妃的尸骨被踩踏的面目全非。这些残兵土匪还不满足,还将同治帝的惠妃陵也一并挖开,全面搜寻劫掠。

后记

清东陵被盗后,一时舆论四起,纷纷谴责孙殿英的野蛮行径,清朝的遗老遗少们无不痛心棘手,要求国民政府彻查。但经过一番贿赂和上下打点后,此事便不了了之了,孙并未受到任何惩罚。在国共内战时期,孙殿英被解放军包围,后被刘伯承带到了武安,期初刘伯承也对他很是照顾,但刘伯承大军南下后,再无人对他照顾,最后他于1948年10月死于武安的乡村。


喵喵趣见


孙殿英作为奉系军阀代表人物之一,作风大胆,长期在军阀混战中有些一席之地。除了一直沙场征战以外,他还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盗取了位于河北遵化马兰峪的清代皇陵。清代皇帝的陵墓一部分在关外,一部分在河北。因为地域关系,马兰峪的俗称清东陵,孙殿英盗取的正是慈禧太后和乾隆皇帝的两座陵墓。

实际上,清代帝王陵墓一直都有设置管理人员。随着清帝退位,皇帝政权消失,军阀割据出现,帝王陵墓也渐渐处于无人管辖阶段,常有监守自盗现象发生。孙殿英当时是撤兵到了河北,刚好驻扎在清东陵所处山头另一侧。看着近在眼前的发财机会,他又怎么会放过,趁机将那些对清东陵虎视眈眈的匪类赶走,以操练兵马为由封了山,又把附近一带全部戒严。

实际上对清陵垂涎的也不止孙殿英一个,各大军阀都在不断的战争中对这藏满了满清宝物的陵墓蠢蠢欲动。只是孙殿英近水楼台先得月,有了绝好的机会,便先下手了。外头的人偶尔听到风声,却因为封了山,也到不得跟前。不过这盗墓还是很有讲究的,毫无头绪之下,孙殿英的部队像无头苍蝇一样乱翻乱掘,最后经历了一番波折才盗得墓。

堪舆定位炸墓门

帝王陵墓一般都有相配套的宫殿,而找不到墓门的话,就只能在外面乱凿一气。孙殿英等人百般找不到墓门,后来是通过道士等人的指点,才找准了墓门。墓门在一块影壁下面,孙殿英直接让士兵开始对这里进行挖掘。不过因为设计原因,这墓不像是一般的那么容易打开。军队里面枪支弹药都有,就地取材,最后用炸药把墓门炸开,才能让人进入。炸开墓门也只是第一个环节,而一般情况下要通过几个设置暗器机关的通道,才能到达墓室内层。相传清代帝后的陵墓设置的都有相应机关,而且里面经常是一道关卡接着一道关卡。

勇闯数关到内室

乾隆和慈禧太后的墓里面传闻有九重关卡,一般人如果误入,要么神智错乱,要么分身乏术,要么被封锁壁间。而孙殿英给士兵们下了令,进的内室,抢到什么都是自己的。士兵们得令有如神兵助勇,自然奋不顾身奔向前去。也不管会不会误入陷阱,只凭着一腔冲劲,一股脑儿都顾着抢东西了,不少人在这个环节丧命,倒是为后续部队深入创造了便利条件。

琳琅满目珍奇宝

乾隆在世就是一个极其奢华,爱好富丽堂皇装饰的人,而慈禧太后更是过生日都能花几十万两白银的人,自然死后墓中少不了天下奇珍。士兵们都是苦出身,哪里见过这些宝贝。都发了疯一般疯狂抢起来,往出搬的人也有,往身上藏的人也有,互相争夺的也有。成堆的珠玉堆砌,照得室内恍如白昼;翡翠玉石碧玺数也数不尽,装满了几大箱;更有数尺长的念珠项链,都被士兵们争抢挂在了脖子上;另一些古玩字画,因为士兵们认不得,竟遭到破坏和焚毁;还有红宝石蓝宝石珊瑚描金漆器象牙雕刻珐琅瓷器等传世珍宝都被洗劫一空。

传闻慈禧口中含有一颗夜明珠,从口中取出来时,熠耀生辉;分开来是两个半截,莹润透明,合起来则发出幽暗的光芒,灼灼其华。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当士兵进入慈禧墓中,慈禧竟然仿佛睡着一般,没有丝毫老化的痕迹,不知道是不是口中夜明珠的作用。传闻其中有些士兵见了慈禧的尸体,还以为是活见鬼,吓得魂不附体。

举国震怒忙疏通

当时正值国内战争如火如荼,孙殿英盗墓一方面也是为了军饷,另一方面也有着不为人知的原因。溥仪等人要求国民政府对孙殿英的行径进行一定的制裁,并且各方爱国人士都对其进行了谴责。这种情况下,孙殿英得到上级指点,毕竟得到许多宝贝,免不了上下疏通一番。虽然盗墓可耻,可这件事最后仍旧不了了之,想来也是那些慈禧的宝贝起了作用。

孙殿英上下疏通的时候,把那些折扇,头饰等物,都送给了相关的官员人物。前一秒还在慈禧墓中的宝贝,后一秒就到了官太太的头上和手中。而那颗送给宋美龄的夜明珠,据说被分成了两半镶在她的鞋子上了。不知道这慈禧太后口中的夜明珠在脚上舞动的时候,又是何等的满室内生辉。孙殿英还将慈禧太后枕着的一块玉石西瓜送给了宋子文,一串乾隆的朝珠送给了戴笠,还有一柄装饰各种宝石,雕刻九条金龙,华美异常又发出阵阵寒光的金龙宝剑送给了蒋介石.

还有传闻说,当时孙殿英盗取的一些墓中文物,转手就卖给了国内外的一些文物贩子。可怜国宝就这样流失,而罪魁祸首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

孙殿英盗墓之后自己一走了之,连墓都没有封上,后续仍旧有人从里面出入,对文物破坏极为严重。最后是满清遗老一些人凑了钱,在相关人员的主持下才将慈禧重新安葬,墓室还原。


实说历史


孙殿英是军阀中的一个另类:他不仅公开发掘过清皇陵,也参加过抗日战争,最终还是投降了日军,日军战败后他又投靠蒋介石反共,最终被解放军击毙。他的一生可谓毁多誉少,是一个典型的投机取巧负面人物。孙殿英之所以出名,还是因为他公开发掘了清朝皇陵,取了许多珍宝出来,还毁坏慈禧太后的尸身。

孙殿英是一个江湖大盗出身,善于钻营,多次投靠各路军阀,成长为一方势力。1928年孙殿英投靠国民政府,奉命去剿灭土匪马福田,而当时马福田正在清东陵盗墓,孙殿英以保护清陵为旗号,以军事演习为掩护,也参与了盗窃东陵。孙殿英命令部队大规模发掘乾隆与慈禧的陵墓,取得无数珍宝,光拉运珍宝的车都有30辆,参与盗墓的士兵都能拿出46颗珍珠,可想孙殿英盗取了多少财富!

没有不透风的墙,孙殿英在销脏的过程中被发现了,大部分财富都被国民政府收归国库。孙殿英为了逃避军事法庭制裁,又将自己珍藏的部分财物送给了国民政府要员:宋美龄获得慈禧太后口中的夜明珠;孔祥熙和宋霭龄各获得宝石一串;戴笠获得乾隆皇帝的由108颗珍珠组成的朝珠;蒋介石与何应钦各获得乾隆皇帝的九龙宝剑一口;阎锡山则获得价值50万元的黄金。

孙殿英从清朝皇陵里盗了多少珠宝无人能知道,只知道一个定性的数据是天文数据。这些珠宝我估计50%左右被国民政府收归国库,10%左右被孙殿英个人占有,20%左右被孙殿英部下占有,20%被国民政府的达官要员占有了。乾隆与慈禧太后陪葬品都是收刮的民脂民膏,被盗也是合情合理的。清东陵里的珍宝如此之多,如果能用来发展军事,强大国家,何至于死后不得安宁?


大秦铁鹰剑士


孙殿英是民国时期的一个兵痞,多次改换门庭。1925年孙殿英所部被奉系军阀张宗昌收编,成为奉军第三十五师师长;1928年,国民革命军北伐后,孙殿英所部被北府军击溃,于是他投靠国民党,被蒋介石任命为第六军团第十二军军长。

当时,孙殿英率部驻防在蓟县的马伸桥,此地离清东陵仅一山之隔。孙殿英得知东陵地区看守薄弱后,就有意盗掘清东陵。

1928年7月上旬,孙殿英部以军事演习为名,赶走清东陵全部守陵人员。封锁了清东陵周边区域。主持盗掘工作的是第十二军第八师师长谭温江,他曾前往北平拜见第六军团总指挥徐源泉,打探消息,一见风平浪静,次日马上返回东陵,放手盗掘。

以孙殿英、谭温江为首土匪仅用了7天7夜的时间,就把清东陵洗劫一空。孙殿英炸开慈禧太后的定东陵,把保存完好的慈禧遗体彻底毁坏。孙殿英部从慈禧太后的墓中盗窃了大量稀世珍宝。随后孙殿英又掘乾隆的裕陵,他亲自进墓点视宝物,得珍珠、翡翠、玉石、象牙、雕刻、字画、书签、宝剑等无数。装了四五十箱,加封盖章后拉回军营。

在盗陵之前,孙殿英曾征用地方30多辆骡马车,用来运送宝物,30多车的宝物,可见孙殿英部所盗宝物之巨。

这些被盗宝物中,除了孙殿英留下来自用的之外,还包括原来行贿上级徐源泉和其他国民党高官,这部分也非常多。还有就是被孙殿英赏赐给了手下的师长、旅长和团长等。还有部分内孙殿英部的士兵,自己偷出来拿出卖钱。

东陵盗案发生后,举国哗然,为了给天下人一个交代,蒋介石下令追查相关人员。不过雷声大雨点小,最后不了了之。无论是孙殿英,还是谭温江都没受到任何惩处,一直逍遥法外。


袁卫宇


说孙殿英猖狂的,必然是根据孙殿英挖了大清皇陵这件事得出的结论,孙殿英挖了大清皇陵,不少国人都是拍手称好,但实际上,这件事在当时确实是引起过轩然大波,孙殿英能够在事后安然无恙,未受处罚,只能说是孙殿英太会做人了。

当年孙殿英身为国民党军十二军军长,恰好在北京政局混乱的时候,被调到了清东陵附近驻守,恶向胆边生的孙殿英经过再三犹豫,决心趁着大人物们正忙得不可开交之时,干一番大事业。

孙殿英做的,自然就是挖了大清皇陵这件大事,不得不说,在当时的情况下,孙殿英敢挖了大清皇陵真的是需要勇气的。

虽然大清朝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被国人唾弃的王朝,但是大清朝的底蕴还是有的,虽然清朝垮台了,但大清朝却是留下了众多满族遗老,这些人在国内也是有着不小话语权的,尽管满清政府垮了,但满清的影响力还是有的。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孙殿英竟然敢脑门发热,直接敢直接挖了大清皇陵。

虽说挖了大清皇陵,短时间看来,孙殿英确实是收获颇丰,但毕竟这是犯了大忌讳的事,孙殿英也是一时间被各界舆论针对。

到了后来,溥仪本人也是电告蒋介石,强烈要求处决孙殿英,尽管溥仪只是个落魄的富二代,但蒋介石也是不敢直接驳了他的面子,毕竟,孙殿英的确是做了一件太不正经的事情。

到后来,孙殿英拿出了自己盗墓发掘而来的众多宝藏,用这些宝物贿赂了蒋介石等一大批实权派人物,余下的部分又用于上下打点,自己留下来的宝物的确是不多了。

经过孙殿英的上下打点,孙殿英终于是能够看到第二天的太阳,甚至还没有受到处罚,这一点让溥仪很是失望,直接投靠了日本人。

孙殿英在这件事以后,继续当他的军长,到后来的时候,孙殿英部与日本人交手,在退无可退的时候,孙殿英竟然投靠了日本人,做起了大汉奸。

日本战败的时候,孙殿英又一次投靠了蒋介石,终于,在1947年的时候,我党将士们经过浴血奋战,终于将孙殿英部击败,甚至是俘虏了孙殿英。

说实话,尽管许多人对孙殿英挖了大清皇陵这件事拍手称赞,但孙殿英做的这件事的确是太过猖狂了,只不过他最终也是侥幸的没有受到处罚。要知道,孙殿英破坏的,可不仅仅是大清的皇陵,那可都是中国人自己的宝藏。


魏青衣


孙殿英的部队是他一手招兵买马带起来的,他招兵没有任何门槛,什么地痞流氓,三教九流的人都要。别看是一群散兵游勇,可是孙殿英却极会拉拢人心。

纵使他在各种势力之间来回倒戈,但指挥上绝对是铁板一块,除了孙殿英本人,别人根本就指挥不动这些人。

所以正如此题所问,他的部队有多猖狂?这就要看孙殿英的意思了,他有多猖狂,他的部队自然就有多猖狂。


孙殿英,外号孙大麻子,因小时候出天花,脸上留下麻坑。此人从小性格豪放,行侠仗义。所以长大后行走江湖,加入河南民间组织庙道会,很快就混成了头目,结识了很多恶棍胥吏。

1922年,他自立山头,成了土匪头子,自称旅长。从这个时候起,他就见缝插针,游走于各方势力之间,捞取好处,壮大势力。

他的原则是能打过就打,打不过就找靠山。因为那时候正逢乱世,军阀林立,谁都想保存实力。他不断的在投靠别人,这也是一种自保的方式。他的部队不但没有被别人稀释收编,而且一直在壮大,他的官职也在跟着上涨。

直到1928年他被蒋介石收编,委任为第十二军军长。虽然成了国军,但不是蒋介石的嫡系,所以军饷经常变成空头支票。

他带的这帮人可都是无利不起早的主,没有军饷就很难稳住军心。这让孙殿英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很快他就找到了发财之路,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盗清东陵。


盗墓过程我就不详述了。反正乾隆和慈禧的墓里放的宝贝都被一扫而光,价值几何?放开你的脑洞去想就是了。

随之他也就臭名远扬了。要不是东陵大盗这个标签,以他的实力在当时的军阀里还排不上号,自然不会有什么名气。

事实证明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他到处散财,终把盗墓这事儿给平息了。不但没有受到惩罚,反而是被重用了。

随后他的身价可谓水涨船高,有了谈判的资本。他坐上了安徽省主席,暂编第五军军长的位置。

其实孙殿英的部队我没感觉到有多猖狂,因为他们基本没打过胜仗。唯独在盗墓的时候显示了一把猖狂劲,再基本上只剩下挨揍的份儿了。


孙殿英也就是一江湖油子,典型的墙头草随风倒,被各方势力利用,最后还投降日本做了汉奸。顶多就是能欺压一下民众,有什么可猖狂的。

后被解放军活捉,关在战犯收留所。因为他长期吸食大烟,死于烟后痢。


说史听涛


孙殿英确实能打啊,还敢干,盗墓后屁事没事,继续该干嘛干嘛。后来,他还与我军和睦相处,我军还为他解决了一些服装、弹药问题。这期间,他率新五军在河北、豫北等地多次与日军作战。1943年4月,日军大举进攻太行山区。4月23日,孙殿英部的防地被日军四面包围,孙殿英见难以突围,却率部投降日军,当了汉奸。


自此以后,他配合日军多次和我军作战。之后,日军将他送到新乡,在新乡设伪新五军司令部。不久,在日军的指使下,他诱降了庞炳勋。日军给他们一个“第二十四集团军”的番号,庞任总司令,孙任副总司令,均驻在新乡。 1943年,孙殿英被日伪任命伪第七集团军总司令。日方对孙殿英并不信任,恐其在防地对日军作战不利,特调他长驻北平。

此时,王定南已被北平日本宪兵逮捕一年有余。孙殿英到北平时,王定南在爱国人士营救下刚刚出狱不久,仍被严密监视,与日本特务同住一院,被捕时从家里搜出的钱也不发还,只能在日本特务控制下使用。孙殿英到北平后,王定南设法与他见了面,谈了自己的处境。孙殿英除供给王定南夫妇生活费外,还给监视他们的日本宪兵、特务送钱,并有意带王定南在公开场合露面。他对日伪头目们说:这是我朋友的儿子,请多关照。1944年夏,王定南混在孙殿英的随从中到了新乡。 为了稳住孙殿英部,争取更多的力量共同抗日,我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在自身吃用都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给孙殿英部配发了大批军装。孙殿英部在八路军反击制造磨擦的石友三、朱怀冰、鹿钟麟等部时,亦采取了中立的态度。


李三万的三万里


孙殿英

孙殿英这个名字让人熟悉的是他东陵盗宝,这件事可以称得上猖狂二字。当时孙殿英先是把准备要盗宝的马福田部打跑,然后联合自己的手下借着演习的名义,花了几天几夜的时间在清东陵盗墓。

之后孙殿英参加了军阀混战,抗战等。在抗战时孙殿英被日本人俘虏,他投降了日本人,成了汉奸。抗战胜利后,孙殿英又投诚于老蒋,直到汤阴被解放,孙殿英成了战俘,然后因常年吸食鸦片的原因,导致其病亡。



乱世陵难安

乱世之中,人命都没有保障,何况那些地下的陵墓,特别是那些财富惊人的陵墓。这些人本想着,死后也要带着生前的一切去享受,也想着自己长眠地下并不打扰。但是事与其愿违,乱世这些帝王、贵族的陵墓不少难以安然的度过乱世。历朝历代,朝代更替之际,前朝的那些帝王陵很多都被遭殃,有些则是多次、多时间跨度遭殃。所以当年孙殿英猖狂盗墓,也是乱世之中必然的结果。



无论是太平盛世还是乱世,很多历史都无人记载,湮灭在了时间的长河之中。孙殿英其他很多事,并没有像东陵盗宝那样被历史铭记,所以有没有其他猖狂的事情也是不清楚。


淡看天上月


孙殿英是历史上的著名的以猖狂著称的角色,他的猖狂已经到达了令人发指的程度。当然像孙殿英这样傲气到不行的人,也并不是仅仅自我感觉良好的人。他的傲气来源于他的底气,而他的底气来源于他的能力。他作为战场上让人闻风丧胆的可怕角色,具有战略意识和实战经验的“常胜将军”自然是让人又爱又恨。

他盗过慈禧的墓,但是如此恶劣的行径之后,也没有人敢惩罚他,足可见他有多么猖狂。挖了人家的坟墓,但是却大家都敢怒而不敢言。甚至到最后,他还与我军能够和睦相处,我军还为他解决了较为棘手的服装、弹药问题。当然,他也将这份帮助回馈到了实践方面,他率领军队与日本军队进行战争。

但是他却没有做了件令人惊掉下巴的事情。1943年4月,日本军队方面大举进攻太行山区。到4月23日时,孙殿英率领的军队已经被日本军队团团围住,于是孙殿英就顺势投降了日本军队,成了人人喊打的汉奸狗。而且部的防地被日军四面包围,孙殿英见难以突围,却率部投降日军,当了汉奸。

也许会有人说万一他是“人在曹营心在汉”呢,哦,可不是这样的呢,他不仅在日本军方如鱼得水,还配合日本方面对我军多次进行作战。甚至,日本感动于他的努力与奉献,在新乡做了伪新五军的司令。之后,他不负日本人的期望,他诱降了庞炳勋。但是还是无人来对他进行制裁或者反对成功,足可见他有多么得猖狂、不可一世。

他的猖狂远不止这些,孙殿英作为雄起于乱世的一个枭雄,尽管他军队规模、战绩方面都无法与当时的各方军阀相媲美,但是因为他猖狂地盗了慈禧的陵墓、搜刮了大肆的金银财宝,一下子吃成了个胖子,于是他的军队实力空前地增长了很多。这不免让人唏嘘不已,盗人坟墓的肮脏的公器私用,搞不好都是要天打雷劈的,但是孙殿英不但毫发无损,反而这小日子越过越好。有人发出反对他的言论,他居然可耻到让自己的头顶上司去调查这些人。指鹿为马,黑白混淆,可真是好不痛快哦。

他的猖狂事件真的是数不胜数,在这里笔者就别挑选一两件较为典型的事件进行讲解。第一件事发生在中原大战之后,孙殿英本来是冯玉祥、阎锡山的阵营成员,但是转头就投奔到了张学良的麾下,并负责山西晋城的保卫工作。1932年,进步人士宣侠父来到山西晋城,孙殿英亲自出城迎接他。这里需要强烈强调宣侠父的身份,他是1927年被冯玉祥“礼送出境”的人物。因为他宣扬团结抗日,这在当时是多么的敏感,连势力强大的冯玉祥为了不得罪蒋介石都马上送他出境。就是这样一个行走在政治敏感前沿的人物,孙殿英硬是收留他了半个月,这期间,宣侠父就给他不断灌输“团结抗日”的主张。

在当时那种紧张到国共双方战争一触即发的情形下,孙殿英真可谓猖狂透顶!

后来冯玉祥听说孙殿英收留了宣侠父,就向他讨要宣侠父,但是对于昔日的长官,孙殿英毫无节操,竟然向他索要了两百盒子炮。对昔日有知遇之恩的恩人都敢以敲诈相对,可见他有多么的猖狂!

话说孙殿英的猖狂事件可真是一件赛一件,有过之无不及,但其中最为令人刻骨铭心也就是最为猖狂地莫属于热河战役了。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张学良为了当时的时局稍微平稳些,一忍再忍、一退再退,在国民政府再三的恳求之下,最终将自己的底牌——锦州也拱手相让,他退入关内。

1933年初,日本组织日军与伪满联军共计10余万人,大军步伐直逼进热河,轰轰烈烈的热河战役就此登上历史的舞台。为了支援孤立无援的张学良,孙殿英不远千里进行帮助。但是当他到达热河,却发现面临的局势比他想象中更为紧张和严峻。

张学良的精锐嫡系与日伪联军硬碰硬,最后万劫不复。汤玉麟避走,崔兴武投降,前来支援的孙殿英被孤立在外,不出意外地被敌方包围、困住了手脚。

在这迫在眉睫的生死存亡时期,孙殿英也没有听从张学良的主张,他记起了宣侠父和他宣扬过的“抗日救国”政策。还有他在内心深处是渴望通过战争的胜利来洗脱之前的恶名,于是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与之作战。

于是他模范古代的人,破釜沉舟,与日军方面展开了殊死搏斗,在赤峰等地与日伪军相持了七天七夜。交战十几天后,日军的大部队相继赶来,孙殿英还是坚守,强势仅凭借孤军与日军激战数旬,这该是怎样的嚣张和猖狂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