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孫殿英部隊猖狂到什麼程度?

健身運動知識庫


都別搶,我來答。

其實你要說他猖狂吧,孫殿英也不過是個四處投靠人的主,都是看人家的臉色過日子。

先是在河南陸軍第一混成團團長兼豫西鎮守使丁香玲部下混,後來又投靠鎮嵩軍將領、豫陝甘剿匪副總司令憨玉昆,接著又是國民三軍副軍長兼第二師師長葉荃部,其後又被張宗昌、閻錫山、蔣介石、馮玉祥、張學良,後來投降日本。

總之孫殿英這個人還是有他的過人之處,社交能力強悍,善於和三教九流的人打交道,這也是他不管投靠到那一方都能身居高位的原因。他一生最大的壯舉就是盜了慈禧和乾隆的陵墓,挖人祖墳在中國向來是大忌諱,何況孫殿英挖的還是一個皇帝乾隆,一個晚清最高統治者慈禧的陵墓。

後來,人家孫殿英還為自己大義凜然的辯解說:

滿清殺了我祖宗三代,不得不報仇革命。孫中山有同盟會、國民黨,革了滿清的命;馮煥章(馮玉祥)用槍桿子去逼宮,把末代皇帝溥儀及其皇族趕出了皇宮。我孫殿英槍桿子沒得幾條,只有革死人的命。不管他人說什麼盜墓不盜墓,我對得起祖宗,對得起大漢同胞!我發掘滿清東陵,有3個好處。第一,滿清入關之時,大興文獄,網殺士人,象呂留良,戴名世這樣的人,都被開棺戮屍,我雖不才,亦知道佛經有言,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二,滿清統治三百年了,搜刮的財帛不知多少,今天我發陵,是為通天下財貨,收運轉之利,豐藏國庫。

乍一聽孫殿英這口氣,感情我們還得給他頒一個“民族英雄”的榮譽,但你要是聽信了他這番鬼話,那你就著了他的道了。看來他孫殿英還是有他的過人之處,估計也正是憑藉著這張能說會道的嘴巴才能在各個軍閥手底下混的風生水起。

他孫殿英去盜掘清東陵可不是為了給大漢同胞報仇,而是為了給自己籌集軍餉,畢竟在那個動亂的年代,有了錢就能買槍買子彈,壯大自己,然後去搶地盤,打天下。當然他孫殿英肯定沒有這麼大的志氣,他只是想從清東陵裡撈一筆而已。

藉著去剿滅土匪馬福田的藉口,孫殿英把軍隊開進了清東陵,藉口軍事演習,隨即用炸藥炸開了清東陵的地宮入口,孫殿英具體從清東陵裡盜走了多少寶貝古法估算,但是他帶來的三十多輛馬車離開的時候裝的滿滿當當。

這還是明面上的,那些士兵長官們自己也不知道偷拿私帶了多少。這事被曝光後,全國譁然,尤其滿人皇室後裔一時間恨不得吃了孫殿英,紛紛致電蔣介石,要求他嚴懲孫殿英等人。而孫殿英不以為然的還寫信給國民黨第六軍團總指揮徐源泉辯解。

徐源泉看了他的信以後,給他回信說:

你孫殿英這次辦事太過莽撞,冒天下之大不韙,各方已經大譁,我也難以一手遮天,進行庇廕。可是有關關鍵人物你們都要設法疏通,行與不行,看你們的手段。你們這回擄獲不少,外人傳說有幾萬萬,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要想把風浪平息下來,你們要下大本錢。甚至各軍團長、各軍長門前也要設法打點,只要他們不群起而攻之,民眾方面是可以壓服的。

孫殿英一看這好辦,於是就從清東陵裡盜出來的寶物裡精挑細選了很多值錢的寶貝開始在國民黨內部上下打點,他把一柄鑲嵌著九條金龍和寶石的九龍寶劍通過戴笠送給了蔣介石;另一柄寶劍託戴笠送給了何應欽。從乾隆頸項上拔下來的一串108顆寶石製造的朝珠,那最大的硃紅色的兩顆,他天津時送給了戴笠;慈禧的枕頭是一個翡翠西瓜,也是通過戴笠送給了宋子文。

慈禧嘴裡含的一顆夜明珠孫殿英將這件寶物通過戴笠送給了宋美齡。孔祥熙和宋靄齡見後十分眼紅,孫殿英於是又挑選了兩串朝鞋上的寶石送過去,才算了事,另外還送了價值50餘萬元的黃金送給了閻錫山。

在這些民國大佬們的漠然視之下,孫殿英的掘墓行為最後也就不了了之,不僅沒有被治罪,最後還當上了安徽省的主席,看來這批財寶非但沒有成為他的燙手山芋,反而讓他走上了人生巔峰。

總之不管怎麼說,孫殿英盜墓就是為了珠寶錢財,要說他是為了心中的一腔熱血和正義,那肯定是不可能的。孫殿英盜這個墓肯定是把自己的名聲給搞臭了,也就不難怪為什麼會有野史編排孫殿英說掘開慈禧的棺木後,他還對慈禧的屍體幹了不軌的事情。


圍爐談史


孫殿英,出生於光緒十五年,綽號“孫大麻子”,因幼時染上過天花,僥倖逃過一命,但從此臉上留下了麻坑。孫大麻子生性頑劣,長到十三四歲時,已經抽菸、喝酒、賭博無所不會了,在一次聚賭入獄後,孫結識了同一監號的豫西綠林人物焦文典,焦見孫有幾分義氣,便勸他入伍,這是孫殿英人生的重大轉折。但孫的軍旅生涯並不順利,一度落草為寇,幾經轉折終於投靠了“狗肉將軍”張宗昌,後又得到了張作霖的賞識升任了正規軍隊的軍長。1928年,在北伐軍的強大攻勢下,奉均和直魯聯軍節節敗退,張宗昌亦自身難保,孫殿英在走投無路時,只好倒戈,接受了蔣介石的改編,成為第六軍團第十二軍的軍長。

瘋狂的盜掘

在隊伍來到河北薊縣後,孫殿英聽聞清東陵竟然無人看守,匪禍為患,心裡便蠢蠢欲動起來。就算自己不盜,別人也會盜,乾脆一不做二不休就開始動手了。一番思量後,孫殿英以及他的部下將目標鎖定在了慈禧墓、康熙墓以及乾隆墓上。他們先是找來了清朝一位太監打聽清楚墳墓的具體情況、地宮入口等,同時制定好了計劃,分三路人馬同時對慈禧墓、康熙墓以及乾隆墓進行盜掘。

最為順利的是慈禧墓,因為慈禧墓年代較新,並且找到的那位太監還詳細記得慈禧墓的具體情形。很快盜掘部隊就來到了地宮的入口,但地宮入口的金剛牆堅硬異常,普通的鐵鏟根本鑿不動,於是他們採用了炸藥炸開了地宮入口。在進入內殿時,又用蠻力撞開了門口的漢白玉石門。對於慈禧的棺槨,也是完全不講究任何技巧,只用斧頭劈開或者鐵鍁撬開。開棺後,只見慈禧的屍身還保存地非常好,身上鋪滿了奇珍異寶。這幫野蠻人直接將慈禧的屍體拖出棺外,將身上能取下的寶貝全部取出,或拽或搶,可憐慈禧身穿的龍袍被扯爛扔到一邊,鳳冠也被踩成餅狀橫到士兵腳下,甚至連貼身衣物也被悉數扒開,頭髮、嘴、下體也都被士兵亂摳亂摸,希望能找到更珍貴的寶貝。

在炸開慈禧墓的同時,另一邊康熙陵、乾隆陵的盜掘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但康熙陵地宮滲水較多,每鑿開一處,均有大量水湧出,於是孫殿英放棄了康熙景陵。乾隆陵也有較多地下水,孫殿英下令調來了抽水機將積水抽乾,但原先因積水而漂浮的棺槨反而隨著水的抽乾而堵住了石門,於是他們又採用同樣的辦法將石門炸開,對待乾隆和兩位后妃的棺槨也採用劈鑿等蠻力。這幫土匪在掏空了棺槨內的陪葬品後,也對屍體開始下手了,其中一位妃子的屍體還被拖入汙水之中,幾乎被踩成肉醬。

在孫殿英盜清東陵的消息爆出後,四面八方的土匪、殘兵聞風趕來,又對乾隆陵、慈禧陵進行再次搜刮,可憐乾隆皇帝和后妃的屍骨被踩踏的面目全非。這些殘兵土匪還不滿足,還將同治帝的惠妃陵也一併挖開,全面搜尋劫掠。

後記

清東陵被盜後,一時輿論四起,紛紛譴責孫殿英的野蠻行徑,清朝的遺老遺少們無不痛心棘手,要求國民政府徹查。但經過一番賄賂和上下打點後,此事便不了了之了,孫並未受到任何懲罰。在國共內戰時期,孫殿英被解放軍包圍,後被劉伯承帶到了武安,期初劉伯承也對他很是照顧,但劉伯承大軍南下後,再無人對他照顧,最後他於1948年10月死於武安的鄉村。


喵喵趣見


孫殿英作為奉系軍閥代表人物之一,作風大膽,長期在軍閥混戰中有些一席之地。除了一直沙場征戰以外,他還幹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盜取了位於河北遵化馬蘭峪的清代皇陵。清代皇帝的陵墓一部分在關外,一部分在河北。因為地域關係,馬蘭峪的俗稱清東陵,孫殿英盜取的正是慈禧太后和乾隆皇帝的兩座陵墓。

實際上,清代帝王陵墓一直都有設置管理人員。隨著清帝退位,皇帝政權消失,軍閥割據出現,帝王陵墓也漸漸處於無人管轄階段,常有監守自盜現象發生。孫殿英當時是撤兵到了河北,剛好駐紮在清東陵所處山頭另一側。看著近在眼前的發財機會,他又怎麼會放過,趁機將那些對清東陵虎視眈眈的匪類趕走,以操練兵馬為由封了山,又把附近一帶全部戒嚴。

實際上對清陵垂涎的也不止孫殿英一個,各大軍閥都在不斷的戰爭中對這藏滿了滿清寶物的陵墓蠢蠢欲動。只是孫殿英近水樓臺先得月,有了絕好的機會,便先下手了。外頭的人偶爾聽到風聲,卻因為封了山,也到不得跟前。不過這盜墓還是很有講究的,毫無頭緒之下,孫殿英的部隊像無頭蒼蠅一樣亂翻亂掘,最後經歷了一番波折才盜得墓。

堪輿定位炸墓門

帝王陵墓一般都有相配套的宮殿,而找不到墓門的話,就只能在外面亂鑿一氣。孫殿英等人百般找不到墓門,後來是通過道士等人的指點,才找準了墓門。墓門在一塊影壁下面,孫殿英直接讓士兵開始對這裡進行挖掘。不過因為設計原因,這墓不像是一般的那麼容易打開。軍隊裡面槍支彈藥都有,就地取材,最後用炸藥把墓門炸開,才能讓人進入。炸開墓門也只是第一個環節,而一般情況下要通過幾個設置暗器機關的通道,才能到達墓室內層。相傳清代帝后的陵墓設置的都有相應機關,而且裡面經常是一道關卡接著一道關卡。

勇闖數關到內室

乾隆和慈禧太后的墓裡面傳聞有九重關卡,一般人如果誤入,要麼神智錯亂,要麼分身乏術,要麼被封鎖壁間。而孫殿英給士兵們下了令,進的內室,搶到什麼都是自己的。士兵們得令有如神兵助勇,自然奮不顧身奔向前去。也不管會不會誤入陷阱,只憑著一腔衝勁,一股腦兒都顧著搶東西了,不少人在這個環節喪命,倒是為後續部隊深入創造了便利條件。

琳琅滿目珍奇寶

乾隆在世就是一個極其奢華,愛好富麗堂皇裝飾的人,而慈禧太后更是過生日都能花幾十萬兩白銀的人,自然死後墓中少不了天下奇珍。士兵們都是苦出身,哪裡見過這些寶貝。都發了瘋一般瘋狂搶起來,往出搬的人也有,往身上藏的人也有,互相爭奪的也有。成堆的珠玉堆砌,照得室內恍如白晝;翡翠玉石碧璽數也數不盡,裝滿了幾大箱;更有數尺長的念珠項鍊,都被士兵們爭搶掛在了脖子上;另一些古玩字畫,因為士兵們認不得,竟遭到破壞和焚燬;還有紅寶石藍寶石珊瑚描金漆器象牙雕刻琺琅瓷器等傳世珍寶都被洗劫一空。

傳聞慈禧口中含有一顆夜明珠,從口中取出來時,熠耀生輝;分開來是兩個半截,瑩潤透明,合起來則發出幽暗的光芒,灼灼其華。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當士兵進入慈禧墓中,慈禧竟然彷彿睡著一般,沒有絲毫老化的痕跡,不知道是不是口中夜明珠的作用。傳聞其中有些士兵見了慈禧的屍體,還以為是活見鬼,嚇得魂不附體。

舉國震怒忙疏通

當時正值國內戰爭如火如荼,孫殿英盜墓一方面也是為了軍餉,另一方面也有著不為人知的原因。溥儀等人要求國民政府對孫殿英的行徑進行一定的制裁,並且各方愛國人士都對其進行了譴責。這種情況下,孫殿英得到上級指點,畢竟得到許多寶貝,免不了上下疏通一番。雖然盜墓可恥,可這件事最後仍舊不了了之,想來也是那些慈禧的寶貝起了作用。

孫殿英上下疏通的時候,把那些摺扇,頭飾等物,都送給了相關的官員人物。前一秒還在慈禧墓中的寶貝,後一秒就到了官太太的頭上和手中。而那顆送給宋美齡的夜明珠,據說被分成了兩半鑲在她的鞋子上了。不知道這慈禧太后口中的夜明珠在腳上舞動的時候,又是何等的滿室內生輝。孫殿英還將慈禧太后枕著的一塊玉石西瓜送給了宋子文,一串乾隆的朝珠送給了戴笠,還有一柄裝飾各種寶石,雕刻九條金龍,華美異常又發出陣陣寒光的金龍寶劍送給了蔣介石.

還有傳聞說,當時孫殿英盜取的一些墓中文物,轉手就賣給了國內外的一些文物販子。可憐國寶就這樣流失,而罪魁禍首卻沒有得到應有的懲罰。

孫殿英盜墓之後自己一走了之,連墓都沒有封上,後續仍舊有人從裡面出入,對文物破壞極為嚴重。最後是滿清遺老一些人湊了錢,在相關人員的主持下才將慈禧重新安葬,墓室還原。


實說歷史


孫殿英是軍閥中的一個另類:他不僅公開發掘過清皇陵,也參加過抗日戰爭,最終還是投降了日軍,日軍戰敗後他又投靠蔣介石反共,最終被解放軍擊斃。他的一生可謂毀多譽少,是一個典型的投機取巧負面人物。孫殿英之所以出名,還是因為他公開發掘了清朝皇陵,取了許多珍寶出來,還毀壞慈禧太后的屍身。

孫殿英是一個江湖大盜出身,善於鑽營,多次投靠各路軍閥,成長為一方勢力。1928年孫殿英投靠國民政府,奉命去剿滅土匪馬福田,而當時馬福田正在清東陵盜墓,孫殿英以保護清陵為旗號,以軍事演習為掩護,也參與了盜竊東陵。孫殿英命令部隊大規模發掘乾隆與慈禧的陵墓,取得無數珍寶,光拉運珍寶的車都有30輛,參與盜墓的士兵都能拿出46顆珍珠,可想孫殿英盜取了多少財富!

沒有不透風的牆,孫殿英在銷髒的過程中被發現了,大部分財富都被國民政府收歸國庫。孫殿英為了逃避軍事法庭制裁,又將自己珍藏的部分財物送給了國民政府要員:宋美齡獲得慈禧太后口中的夜明珠;孔祥熙和宋靄齡各獲得寶石一串;戴笠獲得乾隆皇帝的由108顆珍珠組成的朝珠;蔣介石與何應欽各獲得乾隆皇帝的九龍寶劍一口;閻錫山則獲得價值50萬元的黃金。

孫殿英從清朝皇陵裡盜了多少珠寶無人能知道,只知道一個定性的數據是天文數據。這些珠寶我估計50%左右被國民政府收歸國庫,10%左右被孫殿英個人佔有,20%左右被孫殿英部下佔有,20%被國民政府的達官要員佔有了。乾隆與慈禧太后陪葬品都是收刮的民脂民膏,被盜也是合情合理的。清東陵裡的珍寶如此之多,如果能用來發展軍事,強大國家,何至於死後不得安寧?


大秦鐵鷹劍士


孫殿英是民國時期的一個兵痞,多次改換門庭。1925年孫殿英所部被奉系軍閥張宗昌收編,成為奉軍第三十五師師長;1928年,國民革命軍北伐後,孫殿英所部被北府軍擊潰,於是他投靠國民黨,被蔣介石任命為第六軍團第十二軍軍長。

當時,孫殿英率部駐防在薊縣的馬伸橋,此地離清東陵僅一山之隔。孫殿英得知東陵地區看守薄弱後,就有意盜掘清東陵。

1928年7月上旬,孫殿英部以軍事演習為名,趕走清東陵全部守陵人員。封鎖了清東陵周邊區域。主持盜掘工作的是第十二軍第八師師長譚溫江,他曾前往北平拜見第六軍團總指揮徐源泉,打探消息,一見風平浪靜,次日馬上返回東陵,放手盜掘。

以孫殿英、譚溫江為首土匪僅用了7天7夜的時間,就把清東陵洗劫一空。孫殿英炸開慈禧太后的定東陵,把保存完好的慈禧遺體徹底毀壞。孫殿英部從慈禧太后的墓中盜竊了大量稀世珍寶。隨後孫殿英又掘乾隆的裕陵,他親自進墓點視寶物,得珍珠、翡翠、玉石、象牙、雕刻、字畫、書籤、寶劍等無數。裝了四五十箱,加封蓋章後拉回軍營。

在盜陵之前,孫殿英曾徵用地方30多輛騾馬車,用來運送寶物,30多車的寶物,可見孫殿英部所盜寶物之巨。

這些被盜寶物中,除了孫殿英留下來自用的之外,還包括原來行賄上級徐源泉和其他國民黨高官,這部分也非常多。還有就是被孫殿英賞賜給了手下的師長、旅長和團長等。還有部分內孫殿英部的士兵,自己偷出來拿出賣錢。

東陵盜案發生後,舉國譁然,為了給天下人一個交代,蔣介石下令追查相關人員。不過雷聲大雨點小,最後不了了之。無論是孫殿英,還是譚溫江都沒受到任何懲處,一直逍遙法外。


袁衛宇


說孫殿英猖狂的,必然是根據孫殿英挖了大清皇陵這件事得出的結論,孫殿英挖了大清皇陵,不少國人都是拍手稱好,但實際上,這件事在當時確實是引起過軒然大波,孫殿英能夠在事後安然無恙,未受處罰,只能說是孫殿英太會做人了。

當年孫殿英身為國民黨軍十二軍軍長,恰好在北京政局混亂的時候,被調到了清東陵附近駐守,惡向膽邊生的孫殿英經過再三猶豫,決心趁著大人物們正忙得不可開交之時,幹一番大事業。

孫殿英做的,自然就是挖了大清皇陵這件大事,不得不說,在當時的情況下,孫殿英敢挖了大清皇陵真的是需要勇氣的。

雖然大清朝一直以來都是一個被國人唾棄的王朝,但是大清朝的底蘊還是有的,雖然清朝垮臺了,但大清朝卻是留下了眾多滿族遺老,這些人在國內也是有著不小話語權的,儘管滿清政府垮了,但滿清的影響力還是有的。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孫殿英竟然敢腦門發熱,直接敢直接挖了大清皇陵。

雖說挖了大清皇陵,短時間看來,孫殿英確實是收穫頗豐,但畢竟這是犯了大忌諱的事,孫殿英也是一時間被各界輿論針對。

到了後來,溥儀本人也是電告蔣介石,強烈要求處決孫殿英,儘管溥儀只是個落魄的富二代,但蔣介石也是不敢直接駁了他的面子,畢竟,孫殿英的確是做了一件太不正經的事情。

到後來,孫殿英拿出了自己盜墓發掘而來的眾多寶藏,用這些寶物賄賂了蔣介石等一大批實權派人物,餘下的部分又用於上下打點,自己留下來的寶物的確是不多了。

經過孫殿英的上下打點,孫殿英終於是能夠看到第二天的太陽,甚至還沒有受到處罰,這一點讓溥儀很是失望,直接投靠了日本人。

孫殿英在這件事以後,繼續當他的軍長,到後來的時候,孫殿英部與日本人交手,在退無可退的時候,孫殿英竟然投靠了日本人,做起了大漢奸。

日本戰敗的時候,孫殿英又一次投靠了蔣介石,終於,在1947年的時候,我黨將士們經過浴血奮戰,終於將孫殿英部擊敗,甚至是俘虜了孫殿英。

說實話,儘管許多人對孫殿英挖了大清皇陵這件事拍手稱讚,但孫殿英做的這件事的確是太過猖狂了,只不過他最終也是僥倖的沒有受到處罰。要知道,孫殿英破壞的,可不僅僅是大清的皇陵,那可都是中國人自己的寶藏。


魏青衣


孫殿英的部隊是他一手招兵買馬帶起來的,他招兵沒有任何門檻,什麼地痞流氓,三教九流的人都要。別看是一群散兵遊勇,可是孫殿英卻極會拉攏人心。

縱使他在各種勢力之間來回倒戈,但指揮上絕對是鐵板一塊,除了孫殿英本人,別人根本就指揮不動這些人。

所以正如此題所問,他的部隊有多猖狂?這就要看孫殿英的意思了,他有多猖狂,他的部隊自然就有多猖狂。


孫殿英,外號孫大麻子,因小時候出天花,臉上留下麻坑。此人從小性格豪放,行俠仗義。所以長大後行走江湖,加入河南民間組織廟道會,很快就混成了頭目,結識了很多惡棍胥吏。

1922年,他自立山頭,成了土匪頭子,自稱旅長。從這個時候起,他就見縫插針,遊走於各方勢力之間,撈取好處,壯大勢力。

他的原則是能打過就打,打不過就找靠山。因為那時候正逢亂世,軍閥林立,誰都想保存實力。他不斷的在投靠別人,這也是一種自保的方式。他的部隊不但沒有被別人稀釋收編,而且一直在壯大,他的官職也在跟著上漲。

直到1928年他被蔣介石收編,委任為第十二軍軍長。雖然成了國軍,但不是蔣介石的嫡系,所以軍餉經常變成空頭支票。

他帶的這幫人可都是無利不起早的主,沒有軍餉就很難穩住軍心。這讓孫殿英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很快他就找到了發財之路,做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盜清東陵。


盜墓過程我就不詳述了。反正乾隆和慈禧的墓裡放的寶貝都被一掃而光,價值幾何?放開你的腦洞去想就是了。

隨之他也就臭名遠揚了。要不是東陵大盜這個標籤,以他的實力在當時的軍閥裡還排不上號,自然不會有什麼名氣。

事實證明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他到處散財,終把盜墓這事兒給平息了。不但沒有受到懲罰,反而是被重用了。

隨後他的身價可謂水漲船高,有了談判的資本。他坐上了安徽省主席,暫編第五軍軍長的位置。

其實孫殿英的部隊我沒感覺到有多猖狂,因為他們基本沒打過勝仗。唯獨在盜墓的時候顯示了一把猖狂勁,再基本上只剩下捱揍的份兒了。


孫殿英也就是一江湖油子,典型的牆頭草隨風倒,被各方勢力利用,最後還投降日本做了漢奸。頂多就是能欺壓一下民眾,有什麼可猖狂的。

後被解放軍活捉,關在戰犯收留所。因為他長期吸食大煙,死於煙後痢。


說史聽濤


孫殿英確實能打啊,還敢幹,盜墓後屁事沒事,繼續該幹嘛幹嘛。後來,他還與我軍和睦相處,我軍還為他解決了一些服裝、彈藥問題。這期間,他率新五軍在河北、豫北等地多次與日軍作戰。1943年4月,日軍大舉進攻太行山區。4月23日,孫殿英部的防地被日軍四面包圍,孫殿英見難以突圍,卻率部投降日軍,當了漢奸。


自此以後,他配合日軍多次和我軍作戰。之後,日軍將他送到新鄉,在新鄉設偽新五軍司令部。不久,在日軍的指使下,他誘降了龐炳勳。日軍給他們一個“第二十四集團軍”的番號,龐任總司令,孫任副總司令,均駐在新鄉。 1943年,孫殿英被日偽任命偽第七集團軍總司令。日方對孫殿英並不信任,恐其在防地對日軍作戰不利,特調他長駐北平。

此時,王定南已被北平日本憲兵逮捕一年有餘。孫殿英到北平時,王定南在愛國人士營救下剛剛出獄不久,仍被嚴密監視,與日本特務同住一院,被捕時從家裡搜出的錢也不發還,只能在日本特務控制下使用。孫殿英到北平後,王定南設法與他見了面,談了自己的處境。孫殿英除供給王定南夫婦生活費外,還給監視他們的日本憲兵、特務送錢,並有意帶王定南在公開場合露面。他對日偽頭目們說:這是我朋友的兒子,請多關照。1944年夏,王定南混在孫殿英的隨從中到了新鄉。 為了穩住孫殿英部,爭取更多的力量共同抗日,我八路軍第一二九師在自身吃用都十分緊張的情況下,給孫殿英部配發了大批軍裝。孫殿英部在八路軍反擊製造磨擦的石友三、朱懷冰、鹿鍾麟等部時,亦採取了中立的態度。


李三萬的三萬裡


孫殿英

孫殿英這個名字讓人熟悉的是他東陵盜寶,這件事可以稱得上猖狂二字。當時孫殿英先是把準備要盜寶的馬福田部打跑,然後聯合自己的手下藉著演習的名義,花了幾天幾夜的時間在清東陵盜墓。

之後孫殿英參加了軍閥混戰,抗戰等。在抗戰時孫殿英被日本人俘虜,他投降了日本人,成了漢奸。抗戰勝利後,孫殿英又投誠於老蔣,直到湯陰被解放,孫殿英成了戰俘,然後因常年吸食鴉片的原因,導致其病亡。



亂世陵難安

亂世之中,人命都沒有保障,何況那些地下的陵墓,特別是那些財富驚人的陵墓。這些人本想著,死後也要帶著生前的一切去享受,也想著自己長眠地下並不打擾。但是事與其願違,亂世這些帝王、貴族的陵墓不少難以安然的度過亂世。歷朝歷代,朝代更替之際,前朝的那些帝王陵很多都被遭殃,有些則是多次、多時間跨度遭殃。所以當年孫殿英猖狂盜墓,也是亂世之中必然的結果。



無論是太平盛世還是亂世,很多歷史都無人記載,湮滅在了時間的長河之中。孫殿英其他很多事,並沒有像東陵盜寶那樣被歷史銘記,所以有沒有其他猖狂的事情也是不清楚。


淡看天上月


孫殿英是歷史上的著名的以猖狂著稱的角色,他的猖狂已經到達了令人髮指的程度。當然像孫殿英這樣傲氣到不行的人,也並不是僅僅自我感覺良好的人。他的傲氣來源於他的底氣,而他的底氣來源於他的能力。他作為戰場上讓人聞風喪膽的可怕角色,具有戰略意識和實戰經驗的“常勝將軍”自然是讓人又愛又恨。

他盜過慈禧的墓,但是如此惡劣的行徑之後,也沒有人敢懲罰他,足可見他有多麼猖狂。挖了人家的墳墓,但是卻大家都敢怒而不敢言。甚至到最後,他還與我軍能夠和睦相處,我軍還為他解決了較為棘手的服裝、彈藥問題。當然,他也將這份幫助回饋到了實踐方面,他率領軍隊與日本軍隊進行戰爭。

但是他卻沒有做了件令人驚掉下巴的事情。1943年4月,日本軍隊方面大舉進攻太行山區。到4月23日時,孫殿英率領的軍隊已經被日本軍隊團團圍住,於是孫殿英就順勢投降了日本軍隊,成了人人喊打的漢奸狗。而且部的防地被日軍四面包圍,孫殿英見難以突圍,卻率部投降日軍,當了漢奸。

也許會有人說萬一他是“人在曹營心在漢”呢,哦,可不是這樣的呢,他不僅在日本軍方如魚得水,還配合日本方面對我軍多次進行作戰。甚至,日本感動於他的努力與奉獻,在新鄉做了偽新五軍的司令。之後,他不負日本人的期望,他誘降了龐炳勳。但是還是無人來對他進行制裁或者反對成功,足可見他有多麼得猖狂、不可一世。

他的猖狂遠不止這些,孫殿英作為雄起於亂世的一個梟雄,儘管他軍隊規模、戰績方面都無法與當時的各方軍閥相媲美,但是因為他猖狂地盜了慈禧的陵墓、搜刮了大肆的金銀財寶,一下子吃成了個胖子,於是他的軍隊實力空前地增長了很多。這不免讓人唏噓不已,盜人墳墓的骯髒的公器私用,搞不好都是要天打雷劈的,但是孫殿英不但毫髮無損,反而這小日子越過越好。有人發出反對他的言論,他居然可恥到讓自己的頭頂上司去調查這些人。指鹿為馬,黑白混淆,可真是好不痛快哦。

他的猖狂事件真的是數不勝數,在這裡筆者就別挑選一兩件較為典型的事件進行講解。第一件事發生在中原大戰之後,孫殿英本來是馮玉祥、閻錫山的陣營成員,但是轉頭就投奔到了張學良的麾下,並負責山西晉城的保衛工作。1932年,進步人士宣俠父來到山西晉城,孫殿英親自出城迎接他。這裡需要強烈強調宣俠父的身份,他是1927年被馮玉祥“禮送出境”的人物。因為他宣揚團結抗日,這在當時是多麼的敏感,連勢力強大的馮玉祥為了不得罪蔣介石都馬上送他出境。就是這樣一個行走在政治敏感前沿的人物,孫殿英硬是收留他了半個月,這期間,宣俠父就給他不斷灌輸“團結抗日”的主張。

在當時那種緊張到國共雙方戰爭一觸即發的情形下,孫殿英真可謂猖狂透頂!

後來馮玉祥聽說孫殿英收留了宣俠父,就向他討要宣俠父,但是對於昔日的長官,孫殿英毫無節操,竟然向他索要了兩百盒子炮。對昔日有知遇之恩的恩人都敢以敲詐相對,可見他有多麼的猖狂!

話說孫殿英的猖狂事件可真是一件賽一件,有過之無不及,但其中最為令人刻骨銘心也就是最為猖狂地莫屬於熱河戰役了。

九一八事變爆發後,張學良為了當時的時局稍微平穩些,一忍再忍、一退再退,在國民政府再三的懇求之下,最終將自己的底牌——錦州也拱手相讓,他退入關內。

1933年初,日本組織日軍與偽滿聯軍共計10餘萬人,大軍步伐直逼進熱河,轟轟烈烈的熱河戰役就此登上歷史的舞臺。為了支援孤立無援的張學良,孫殿英不遠千里進行幫助。但是當他到達熱河,卻發現面臨的局勢比他想象中更為緊張和嚴峻。

張學良的精銳嫡系與日偽聯軍硬碰硬,最後萬劫不復。湯玉麟避走,崔興武投降,前來支援的孫殿英被孤立在外,不出意外地被敵方包圍、困住了手腳。

在這迫在眉睫的生死存亡時期,孫殿英也沒有聽從張學良的主張,他記起了宣俠父和他宣揚過的“抗日救國”政策。還有他在內心深處是渴望通過戰爭的勝利來洗脫之前的惡名,於是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與之作戰。

於是他模範古代的人,破釜沉舟,與日軍方面展開了殊死搏鬥,在赤峰等地與日偽軍相持了七天七夜。交戰十幾天後,日軍的大部隊相繼趕來,孫殿英還是堅守,強勢僅憑藉孤軍與日軍激戰數旬,這該是怎樣的囂張和猖狂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