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夥用烏木雕出500羅漢,富商開價百萬又毀約,如今“爛”在手裡

在傳統手藝愈發凋零的如今,木雕技藝於2008年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一度煥發出“第二春”。而隨著前些年大型紅木資源開始枯竭,玩家們都把目光轉向根雕,價格也一路高漲,各類天價根雕的出現讓人目不暇接。

小夥用烏木雕出500羅漢,富商開價百萬又毀約,如今“爛”在手裡


根雕市場最有名的當屬浙江東陽木雕、福建龍眼木雕等“四大名雕”,但要說起巨型根雕,廣西桂林在其中獨樹一幟。前幾年桂林出產5米高的雄獅、10米長的老鷹等,一件賣出上百萬屬於稀鬆平常,上千萬的也比比皆是。行情最好的那幾年,桂林從事根雕行業的師傅有數千人之多。

龍從海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從15歲就開始學習根雕,靠一雙巧手賺到了第一桶金,在2017年的時候開了一家屬於自己的根雕廠,他主攻的是佛像雕刻,雕出來的佛像件件栩栩如生,這手技藝在當地小有名氣。不巧的是,他創業之時恰逢根雕市場迅速降溫,過去從緬甸等地拉過來的紅木,往往剛加工好就被搶購一空,但此時已經鮮少有人問津,很多作品放爛了都找不到買家。

小夥用烏木雕出500羅漢,富商開價百萬又毀約,如今“爛”在手裡


面對困境,龍從海決定搏一把,要雕一件代表性作品。他對自己的技術有信心,便用身上最後的50萬元,買了一根完整的巨型烏木,準備花兩三年時間在上面雕出500羅漢,打造一座小型“龍門石窟”。第一年過去,他已經完成三分之一,名聲在外吸引了不少藏家前來參觀。其中有一位富商開價100萬元預訂下來,並付了幾萬元做為定金。

要按照以前的行情,成本50萬花3年時間雕出的作品才賣100萬,肯定是虧本的,但今時不同往日,有人買就趕緊賣吧。誰知雕到一半之時,富商突然毀約,連定金都不要了,龍從海很鬱悶,但他不怪客戶,根雕市場急轉直下,買家也不敢繼續冒風險。此後他靠做一些茶臺維持生計,剩下的時間就是繼續默默雕刻500羅漢,就算爛在手裡也要完成這件作品。

小夥用烏木雕出500羅漢,富商開價百萬又毀約,如今“爛”在手裡


材料放在倉庫時間長了,竟長出了蘑菇,名貴根雕彷彿一夜之間從奇貨可居變成爛木頭,究其原因,還是過度炒作導致人們的審美疲勞。根雕本來是一種極具觀賞性的傳統技藝,但在前些年被一些商家炒作,讓價格變得非常畸形,一件根雕非得要炒到幾千萬上億,原材料的價格也跟著猛漲。很多人喜歡跟風的習慣導致整個市場都是不理性消費,但熱情一過遊資撤離,市場馬上雪崩,倒黴的還是那些靠手藝吃飯的工匠和盲目投資者。

如今在桂林市的郊區,還能見到一片“樹根墳墓”,它們曾經炙手可熱,現在卻隨意丟在野外經受風吹雨打,爛掉也沒人關心。龍從海的遭遇,也是絕大多數根雕師傅的遭遇,希望他們能熬過這段低迷期,創作出來更受人歡迎的藝術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