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母為何要帶劉姥姥去櫳翠庵?

陽雨29


賈母宴請劉姥姥,作為大觀園的特殊存在,妙玉的性格不好相處人盡皆知。她素來不喜與人交往,也不太迎來送往,賈寶玉給她回個帖子都是從門縫塞進去,賈母為什麼一定要帶著劉姥姥去妙玉的櫳翠庵?這事還真值得說說。



【一】

大觀園內櫳翠庵作為賈元春禮佛必遊之地,需要一個精通禮儀,落落大方,又能夠常駐之人。妙玉出身江南世家,家教好,學識好,佛法精通,有適合住在大觀園,正是賈家所需。

妙玉性格怪癖,在家鄉不容於權貴,師傅帶她來京城,未嘗沒有尋找機緣的道理。能被賈家下帖子請來,正是得償所願!

林之孝家的道:“請她,她說侯門公府,必以貴勢壓人,我再不去的。”王夫人笑道:“她既是官宦小姐,自然驕傲些,就下個帖子請她何妨。”

王夫人用“驕傲”形容妙玉是客氣了,真實的妙玉拒人千里之外,對誰都沒有笑臉。非常難伺候。李紈那麼厚道的人都對人說:“可厭妙玉為人”,可知若不是賈家需要妙玉,擔心賈元春再省親找不到合適人選,實在不會容忍放任妙玉。


【二】

妙玉脾氣怪,卻“惡人”自有“惡人”磨,她不喜歡別人打擾,賈母偏偏不慣著她。薛寶釵說:“這一年何曾饒了這園子”表明賈母在大觀園經常宴飲遊樂待客。每次都是各處逛逛。有時候不方便去到各人房中,妙玉的櫳翠庵就成了必遊景點。這一次更將打秋風的劉姥姥帶來了。

當下賈母等吃過茶,又帶了劉姥姥至櫳翠庵來。妙玉忙接了進去。至院中見花木繁盛,賈母笑道:到底是她們修行的人,沒事常常修理,比別處越發好看。一面說,一面便往東禪堂來。妙玉笑往裡讓,賈母道:我們才都吃了酒肉,你這裡頭有菩薩,衝了罪過。我們這裡坐坐,把你的好茶拿來,我們吃一杯就去了。妙玉聽了,忙去烹了茶來。賈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道:知道,這是老君眉。賈母接了,又問是什麼水。妙玉回道:是舊年涓的雨水。

賈母一來,妙玉“忙接進去”,“笑往裡讓”,“忙去烹茶”,“笑道”……如此親切、客氣是眾人眼中的妙玉麼?妙玉所謂“侯門公府,必以貴勢壓人”,賈母這難道不是“以貴勢壓人”?

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在妙玉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那麼高傲的人,當著賈母的面,同樣要笑容可掬。反觀賈母,並不客氣,要好茶,泡好茶又說不吃六安茶,又問什麼水…妙玉不敢翻白眼,否則早白眼死這個“老東西”。很多人奇怪妙玉為什麼知道賈母不吃六安茶。任誰一年接待十幾次,什麼不知道!



【三】

賈母明知道妙玉性格不喜歡別人騷擾,還帶著一群人,尤其是被妙玉看不起的品格不好打秋風要錢不要臉的劉姥姥到櫳翠庵,賈母很刻意!

劉姥姥來賈家打秋風,又吃又拿,作為外人,妙玉、林黛玉、薛寶釵三人物傷其類,才共飲體己茶。賈母的遊覽路線明顯有作者有意為之,揭示寄人籬下者的不容易!但也暴露出賈母的強勢。

賈母在賈家輩分、身份、地位都最高。榮國公一品誥命夫人,除了皇家,也只有幾個王妃高過她。妙玉屬於賈家的刺頭,李紈都碰過釘子。對賈母來說絕不會慣著妙玉。賈母三天兩頭帶人荼毒妙玉,就是給外人看,賈家我說了算,想怎樣就怎樣,不想呆就滾出去!妙玉如此,薛家母女也如此!至於林黛玉,賈母從沒當她是外人!

薛家母女一來就圖謀金玉良姻,引得賈母反感。王家人對榮國府滲透太深,也引起賈母警惕。如果賈寶玉再娶薛寶釵,榮國府將徹底被王家掌控,成為王家附庸,賈母絕不願看到!劉姥姥來,賈母大有殺雞儆猴的意思。借難纏的妙玉荼毒一番,宣誓賈家的主人是誰。像妙玉這種一來就分不出來主從之人,賈母並不喜歡,就要殺一殺她的銳氣。借劉姥姥讓她時刻知道自己寄人籬下,想著吃誰的飯。也讓薛家人知道,本質上與劉姥姥並無不同!至於劉姥姥的附加價值,是作者賦予的,賈母想不到未來如何,只能計算當下得失!您覺得呢?

歡迎關注:君箋雅侃紅樓,每天為您帶來更多紅樓故事!

本文資料重點引自: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80回本

【石頭記】周汝昌校訂批點本80回本

【紅樓夢】通行本120回本

【清·孫溫繪全本《紅樓夢》】


君箋雅侃紅樓


與其問賈母為什麼帶劉姥姥遊櫳翠庵,還不如問文學大師曹雪芹為什麼要特意安排這一生活 場面的描述?

賈母領隊的角色是她的社會地位、身份決定的,也是大家捧出來的。那天恰逢賈母高興,平時人們對她的恭敬,恭維的節目,她已司空見慣、習以為常,正好這時來了個用心討賞的,底層的小人物,她低俗的機敏,滑稽,正好被富貴們把玩,討得老太太開心,大家都快樂;劉姥姥也正好藉機哄得賈母歡心,大家才不會虧待她;賈母帶大家遊園很平常,而只有在劉姥姥面前,才能顯出皇家貴胄的大富大貴來……所以劉姥姥才因運有幸參與這次活動,而一度還演成了主角,也是順理成章的事。一個普通的下層勞動者的形象,刻畫的栩栩如生,她除了勤勞、慈愛,還特有的聰明才智,機敏活潑,也從側面揭示出勞動人民的冰山一角,讓讀者還體會到低層人民的心酸,無奈,在當時的浮華社會的夾縫求生中的艱難。

櫳翠庵是大觀園的一景,遊園來到櫳翠庵好像沒有什麼特別的安排。但是妙玉的活動就不像是信筆隨意寫的。妙玉對賈母和劉姥姥們的輕慢,與對寶黛們的熱情相比,無意中顯示出這位皇家公主,對這個浮華社會與權勢的心灰意冷,而對寶玉黛玉的受困紅塵的憫惜,這種惺惺相惜的關係和心態,正好為以後寶玉遁入青門埋下伏筆。妙玉潛意識形態的叛逆,是貌似繁華,卻正在走向衰落的大氣候的一道折光。皇家嬌嬌妙玉,和潦倒俗家劉姥姥的無奈,相映成趣,是大觀園裡很不和諧的兩曲聯奏的二重唱。基調的主題只有一個——走向沒落。

大師就是大師,看似信筆隨意寫出,卻是照顧全篇的精心安排。

一石不能補天殘,

三玉同賦警世篇。

明日叩欞長夢醒,

霾消霧散錦陽天。

浮淺之見,恭祈斧正。











安東佚夫


賈母帶劉姥姥進大觀園,進黛玉等的房子都能理解,這是讓劉姥姥見識見識國公府,可是帶她進攏翠庵就令人費解。

更令人費解的是賈母吃了酒過來,賈母說怕衝撞了菩薩。既然怕衝撞了菩薩就別來了,可是賈母依舊來了。



其實這是作者讓劉姥姥全面瞭解賈府的一個手段。也是在讀者面前展示了各階層女性的生活世界。

在黛玉房裡劉姥姥看到的是滿屋子的書,揭示了詩禮簪纓之族家女孩的日常生活。她平日在書海里徜徉。

在探春房裡,看到的是舒朗大氣,這是國公府小姐的氣派。

在寶釵房裡,看到的是素淡。寶釵是商人之女,一般人認為商人喜奢華,寶釵不願意讓人認為她是無知無識的商人女兒,於是崇尚簡樸,可是過頭了。反而顯得刻意,虛偽。賈母在寶釵房裡的一番話,提醒劉姥姥,也提醒寶釵,過猶不及,反而失了體統。

賈母知道妙玉的孤傲,狷介的個性,她們一行人去,妙玉定然不喜,於是賈母一進庵門就誇這裡花木繁盛,“比別處越發好看了。”

當妙玉往東禪堂來裡讓時,

賈母道:“我們才都吃了酒肉,你這裡頭有菩薩,衝了罪過。我們這裡坐坐,把你的好茶拿來我們吃一杯就是了。”妙玉聽了,忙去烹了茶來。

賈母不是怕衝撞了菩薩,是怕妙玉討厭,所以只在院子裡坐下品茶。反映了賈母的周全知理。即使妙玉有些不周到,劉姥姥也不會挑剔,因為出家人與俗家人不同。



妙玉親自揀了一個海棠花式雕漆填金雲龍獻壽的小茶盤,裡面放一個成窯五彩泥金小蓋鍾,裡面沏的茶是老君眉。給其他人也上了茶,眾人都是一色官窯脫胎填白蓋碗。賈母喝一口茶後,給了劉姥姥。劉姥姥一口喝盡。

後來這個成窯盅妙玉要扔掉,寶玉建議說給劉姥姥吧。妙玉同意了。在攏翠庵劉姥姥見識了國公府裡養著的高傲的小尼姑。日後這個成窯盅救過妙玉也說不定。

有些時候,人的緣分就這樣偶然的結下了。有時候,在最需要幫助的時候,那些莫逆之交反而落井下石,而偶然的泛泛之交卻是救命稻草。劉姥姥就是賈府和妙玉的救命恩人。劉姥姥救了巧姐,為了寶玉等出獄盡心盡力。同樣妙玉的成窯盅也同樣救了妙玉,當然劉姥姥無法改變妙玉的結局,但是在妙玉最危難時刻,成窯盅救了她。

賈母也許沒有想到,她一次偶然興起,竟然結下了許多緣分。而當年那個出乖賣醜的老婦人卻成為賈府的恩人!


潤楊閬苑


如果說曹公在書中一向擅用對比,那麼,通過賈母帶劉姥姥去櫳翠庵一節,又是一個極其鮮明的對比。

妙玉的判詞是:“欲潔何曾潔,雲空未必空;可憐金玉質,終陷淖泥中。”妙玉一向自詡為高潔之人。高潔到什麼程度?她可以說是不把任何人放在眼裡。賈母說“我不喝六安茶。”妙玉說“我這是老君眉。”一點沒有客套在裡面的直來直去。黛玉問她泡茶的也是舊年的雨水。妙玉說你竟是個大俗人,連這個也不知道。這是我五年前在玄墓蟠香寺收的梅花上的雪。梅花也同樣象徵著高潔,雪也是高潔的代名詞。妙玉可謂是潔到了極點。

劉姥姥是什麼人?一個渾身沾滿泥土味的鄉下婆子,顯然入不得妙玉的法眼。所以她喝過茶的杯子妙玉要扔掉。因為下里巴人不配她這個陽春白雪,在妙玉的眼裡,下里巴人劉姥姥喝過水的杯子髒了就洗不淨了。所以她要扔。寶玉求收著給劉姥姥賣錢去,妙玉還嘰歪說幸虧我沒喝過,要是我喝過的扔了也不給她。那一刻的妙玉,她是何等的孤高清傲。她哪裡會想到,若干年後,她的人生遭遇要比這鄉下婆子不知髒了多少,又悽慘多少。

作者借賈母帶劉姥姥來櫳翠庵,或許就是鋪墊這麼一比的。由這裡刻畫出妙玉的孤傲清高,她追求的高潔,或許正像空中樓閣,絕對的靠不住。她這時候顯然欲想潔,將來終陷汙淖中的結局對比就顯得格外慘。如果沒有這一場戲,我們很難去體會妙玉後來的結局將給她什麼樣的致命的打擊。當你以為你如雪一般純淨空明的時候,或許正有一潭髒泥水隨時等著你,等著你掉進去再也拔不出來。可在妙玉嫌棄劉姥姥的那一刻,她怎又會想到她後來的結局呢?

這或許就是劉姥姥這個看似土裡土氣在妙玉眼裡不乾不淨的鄉下婆子來到櫳翠庵的意義吧。

都看到這兒了,點個贊再走唄。我是蘇小妮,喜歡我的回答請點擊關注並轉發分享!


蘇小妮


要問為什麼,作者最清楚。賈母怎麼樣?輩分最高,但對作者來說,她也是書中的一個人物,也要被作者的筆所驅使。作者是借這次事件的描述來傳遞豐富而真實的信息。

前面我簡要說了一下妙玉對黛玉的態度,這次重點說一下劉姥姥。書中設置劉姥姥被鴛鴦提弄,吃早飯時沒頭沒腦地說了幾句話,引來了眾人的一場大笑。千萬不要當真,這都是荒唐言。想一想,黛玉為什麼把惜春的名《攜蝗大嚼圖》呢?蝗者,皇也。但不是皇上,而是“母蝗蟲",即皇族的女性。康熙南巡時,每次都帶一些嬪妃藉機遊山玩水,去賈家時這些女人就住在大觀園。有時康熙臨時去別處辦事,不方便帶很多人,這些女人就留在賈家。這種情況很多,每次賈家招待她們都花費大量的金錢,走時還要送很多禮物,所以,劉姥姥的取笑話實際是賈家人的抱怨。老劉即老留,每頓飯都要吃掉一頭老母豬。而劉姥姥在這場戲裡扮演的就是皇族的女性。

妙玉一家深受滿清迫害,她本是六安人,因受權貴的敲詐勒索才躲到金陵的。劉姥姥是妙玉的長輩,她叔叔的岳母,看不起她不就等於看不起自已嗎。妙玉的態度實際是對滿清皇族的態度,他們用過的飯碗茶杯,妙玉嫌髒,寧可扔掉,他們站過的土地也要用水洗一洗。否則,除了劉姥姥還有另外很多人,她不是人人都嫌棄嗎!

此外,妙玉說的飲牛飲驢實際是指野牛野驢,給寶釵、寶玉和自己的茶杯,以及埋在樹下的水甕都隱寓著重要的信息。因篇幅所限,腦子也有點累,只能再找機會討論了。(只供參考,不足為訓)


gaotzy


賈母、薛姨媽、鳳姐、寶玉、黛玉、寶釵與劉姥姥吃了酒,用了點心,都隨著賈母遊玩。賈母因要帶著劉姥姥散悶,又帶了劉姥姥至櫳翠庵。櫳翠庵是位於大觀園中的一個尼姑庵,是妙玉的修行處。妙玉給賈母、劉姥姥等人用的茶具是成窰五彩小蓋鍾,泡茶的水用得‘’是舊年蠲的雨水‘’。妙玉把寶釵黛玉拉到自己的耳房,另泡一壺茶,用的是‘’古玩奇珍‘’的杯子,和五年前在梅花上收集的雪水。還讓道婆把劉姥姥用過的成窰茶杯別收了,擱外頭去罷。雖然賈母領劉姥姥到櫳翠庵吃茶見了妙玉,而妙玉對賈母、劉姥姥並不歡迎,甚至看不起劉姥姥,相反,她對寶玉寶釵黛玉卻十分友好。同樣是吃茶,茶杯、茶水的區別對待,表明妙玉不會刻意迎合他人,性格孤傲。


清音夜讀


我是大野澤的風,致力於原創問答,我來分享一下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賈母為什麼帶著劉姥姥逛大觀園,又為什麼帶著劉姥姥走進了櫳翠庵?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其中有幾組關係需要我們捋清楚,一是劉姥姥為啥二進榮國府;二是為啥把賈母這個老壽星和劉姥姥這個鄉野村婦放在一起大篇幅書寫;三是為啥安排劉姥姥走進大觀園,走進孩子們的青春樂園,四是為啥特別突出妙玉和櫳翠庵的地位和作用;五便是將寶玉與妙玉二玉的對比。

好,我們一一來解決這個問題。很多人在讀《紅樓夢》是,對劉姥姥這個人物認識是存在著極大的偏差的,認為這個貧苦的鄉下老太太來到賈府就是來求助幫助,來打秋風的。其實不是的。《紅樓夢》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多元的人性,即便是最底層的人,也有自己的尊嚴,在沒有達到不可承受的地步時,是不會放下尊嚴去求人的。比如說劉姥姥,第一次進賈府尋求幫助的時候,是家裡真的窮的揭不開鍋了。但是女婿又不爭氣,不能夠代替老人去尋找解決方法,所以只好由七十多歲的劉姥姥賒著老臉出去尋求幫助。即便是這樣,劉姥姥也是顧及自己的尊嚴的,比如進賈府之前,她在門旁拍打了下自己衣服,意在拍掉遠道而來的塵土,即便是窮,也要給人乾乾淨淨的印象,這就是窮苦人家的尊嚴。第一次進賈府時,賈母是低卑的,好在王熙鳳為她伸出援助之手,讓她如願。而第二次來,劉姥姥就帶來了一大批收穫的莊稼,都是頭茬採摘的,讓賈府上下的小姐公子和老太太們嚐嚐鮮,這裡就有一種報恩的成分,意在表明,我雖然窮苦但是志氣不會窮,我有我自己的尊嚴,其實這就是身份低卑的人的一種存在感和存在意義,曹公通過劉姥姥很好的呈現了這層次的意義,這是一種對多種生命形態並存的尊重和呈現,在很多作品中難以看到這種上帝視角。

我們看第二個層次,那就是把劉姥姥放在和賈母同樣的位置進行對比寫作。這裡很多讀者會認為,二者相比,一個在雲端,一個在泥地,就是雲泥之別嘛。可是兩種截然相反的不同生命形態,他們看到的不是誰的尊貴,誰的卑微,而是對自己生命中缺失部分的一種惋惜。比如說,賈母嘆息自己比劉姥姥小好幾歲,身體卻不如劉姥姥那樣硬朗;而劉姥姥則表示雖然自己身體硬朗,可仍舊羨慕老太太的所享受的榮華富貴。賈母想要吃的是直接來自土地的新鮮莊稼,而劉姥姥呢,則想著大魚大肉的吃個夠。其實反思一下,任何生命都不是十全十美的,而是每一種生命都有自己的缺憾,無論有多大的能耐,都不能彌補這個不足。

從第三個層次講,為啥安排劉姥姥進大觀園進行參觀,最為氣憤的是,她倒在了賈寶玉的房中,臭屁熏天的睡了好久。我們知道,從大觀園這個很華麗的院子建成以後,還沒有誰帶著讀者們很近距離全角度的去參觀這個園子,僅有的幾次,都是遠觀,或者賈府自己的人去看自己的園子,這是很難看出高低的,而只有外人看這個園子,尤其是像劉姥姥這樣的底層百姓去看,才更能給廣大讀者以平民視角去看待大觀園,認識大觀園,從而對這個園子有一個全面立體的認識。

我們再來看第四個層次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點。為什麼是妙玉,為什麼是櫳翠庵,而不是黛玉的瀟湘館或者是寶玉的怡紅院?其實這裡描述的重點就不是劉姥姥或者其他人了,而是大家眼中非常獨特的妙玉,和生命修行這個宏大課題。

修行,一直是《紅樓夢》的核心主題。是每一個生命都會遇到的難題。妙玉,其實諧音為“廟宇”,是一個身在廟宇而心在俗世凡塵的女孩子,她追求著自己生命的精緻,雖然是修行之人,卻是一個最不適合修行的人。佛家倡導“眾生平等”“不要有分別心”,而妙玉對待劉姥姥,對待寶黛,對待賈母,是整部紅樓夢中分別心最重的。作者寫到她,其實是意在告訴我們,生命在世,或許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迷途,妙玉所步入的,是自己一生都無法走出的修行誤區,她自己認為自己是最純善的修行者,而實際上卻是帶有巨大的分別心,是無法完成修行的。

當然,一部紅樓夢需要我們探究的東西太多,說這些或許還不止,權當是自己閱讀過程中的分享吧,謝謝您的閱讀。


大野澤的風


以我的理解,這個問題問到點子上了。


TeaC


劉姥姥二進大觀園,是賈家最興旺時刻,這一時刻,讓一個沒見過大世面的鄉下人看看,更加彰顯。劉姥姥見到了(也見證了)賈府的一切繁華。作者通過姥姥二進榮府,描寫了12正釵人最多的一次聚集,(僅缺元春和可卿)是現實中12釵聚集人最多的一次。


風林559


路過,順便歇歇腳。

從文學結構的角度看,是為了引出妙玉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