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腹部疼痛以為是普通胃病,如何判定是胰腺癌?

任翔宇970


非常可惜,胰腺癌晚期的治療效果是非常差的,胰腺癌被稱為癌中之王,大部分患者在診斷後半年內死亡,5年生存率只有5%至10%。為什麼胰腺癌預後這麼差,除了胰腺癌本身惡性程度高,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大部分胰腺癌發現的時候,已經是癌症晚期。因為早期胰腺癌並沒有任何的不舒服,即使出現症狀,也很難與其他疾病區分。

胰腺位於我們腹腔的深面,位於腹膜後,前面有胃,腸管,厚厚的肚皮,所以,即使出現了不舒服,也很難被發現,常常被當成胃痛,消化不良等疾病,導致延誤診斷。

所以,我們強調胰腺癌應該以篩查為主,以下人群是胰腺癌的高危人群,長期飲酒,長期吸菸,肥胖、糖尿病患者,既往有慢性胰腺炎,家族中有胰腺癌患者,反覆發作的膽源性胰腺炎等等,對於上述人群,需要從40歲期,開始接受篩查,由於胰腺的位置太深,前面有腸管阻擋,用彩超看得不是很清楚,如果想要檢查胰腺癌,建議選擇腹部CT或者MRI檢查,看得更清楚,更容易發現早期的病變。

總而言之,不要等到出現不舒服才去就醫,這時候往往是胰腺癌的中晚期,治療效果要大打折扣。


普外科曾醫生


門診上有一位這樣的患者,因為工作原因經常在外應酬,最近一段時間總是感覺上腹部疼痛不適,以為只是一般胃炎,所以就吃了點治療胃病,可吃了幾天藥以後,症狀沒有明顯變化,並且有加重的趨勢,於是趕緊就去了醫院做檢查,消化科大夫給他做了胃鏡檢查沒有發現異常,就讓患者做了全腹增強CT,結果提示:胰腺體尾腫塊,同時在肝臟上也出現轉移灶,抽血化驗腫瘤標記物後證實胰腺癌晚期。

在消化科門診上上腹部疼痛症狀患者非常常見,大多數人以為是胃病發作而已,人們所認為的胃痛不確切,他們也不能非常準確指出胃在哪裡。其實上腹部除了胃,還有其他器官的存在,連接胃的十二指腸,肝膽胰脾等臟器。因為內臟器官神經在腹腔裡相互交叉,除了胃內本身疾病,還有可能是由於其他臟器所致,尤其當心胰腺疾病。

在生理解剖的位置看,胃在上腹部中間,在胃的後下方藏著猶如長條狀的胰腺,正是因為兩者位置體表投影相同,故常常兩者出現疾病時都有上腹部疼痛不適的症狀,出現一系列上消化道症狀,諸如上腹疼痛、噯氣、腹脹等,也會有消瘦等全身症狀。由於胰腺位置隱匿,在腹腔裡手腸道氣體的影響,腹部彩超檢查胰腺疾病敏感度不夠,如需明確診斷,應儘快進行腹部增強CT,如果有條件可行核磁共振。

由此可知,上腹部疼痛不僅僅是胃的疾病,在常規用藥效差和無效時,應及時行進一步明確診斷,尤其重視胰腺疾病。

本期答主:任翔宇,醫學碩士

歡迎關注生命召集令,獲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識。


生命召集令


首先上腹部疼痛是很多疾病的一種症狀,腹腔臟器極大部分都會導致疼痛,但這一症狀也是很容易導致誤診及漏診的,所上腹部疼痛並不一定是單純的胃病。



下邊小克為大家一一分析上腹部疼痛的疾病,上腹部是指兩側第十二肋骨弓的連線以上,膈肌以下,主要臟器有胃、十二指腸、胰腺、肝及膽囊等。所以這些臟器的病變都會導致上腹部的疼痛。

1、胃部疾病,主要有急慢性胃炎、胃潰瘍、胃癌、胃穿孔等疾病,這些疾病的疼痛多在左上腹部及中腹部,主要是鈍痛、隱痛,而且還伴有胃部一些症狀。有噁心嘔吐、打嗝噯氣、反酸、食慾不振等,主要是行胃鏡檢查。


2、胰腺炎、胰腺癌,這類疾病是主要是胰腺的病變。胰腺炎主要是中上腹部的疼痛,疼痛呈持續性絞痛,主要是腰背部呈束帶狀的放射痛,還伴有血壓下降、面色蒼白、休克,腹瀉、主要是飲酒或暴飲暴食所引起的,彎腰及傾斜坐位是有所緩解。而胰腺癌是一種惡性腫瘤,主要疼痛為主,主要是根據癌的位置,疼痛在左上腹及右上腹、中腹部、還有可能出現在右下腹及臍周圍疼痛,甚至有全腹部疼痛,還伴有陶土樣大便、噁心嘔吐、消化不良、進行性的黃疸。檢查主要以CT 為主。


3、膽囊炎、膽囊結石、肝炎及肝癌。這些都是肝膽部位病變,主要是右上腹部及右下腹部疼痛,疼痛呈隱痛或是絞痛,但是伴有噁心、黃疸、還有右側肩背部的放射痛。

因此引起上腹部疼痛的疾病有很多,但是要根據具體的發病因素及伴隨症狀、輔助檢查去確診。而胰腺癌小克上邊也分析了,主要是以疼痛為主,而且伴隨症狀也是很明顯。

關注小克,為大家普及更多健康知識,謝謝!


小克大夫


上腹痛最常見的原因是普通胃病,這個沒有問題,尤其是伴有“燒心、泛酸”等症狀時,胃病的可能性更大。胰腺癌不常有,但胃病常有,所以,即使出現了胰腺癌相關的腹痛,有時也很難和普通胃病鑑別。

胰腺是一個狹長的腺體,整體扁平,在腹部的投影,位置為肚臍上方的左上腹部,整體位於人體深部,分為胰頭、胰體、胰尾但部分,周圍組織關係複雜,其中,胰頭部位被十二指腸包繞。從上述對胰腺的位置描述可以看出,胰腺病變表現的疼痛,也是位於上腹部偏左側,和胃病的疼痛是交叉重疊的。

胰腺癌變最常見於胰頭,也就是上面所說的十二指腸部位,初發的時候大多沒有典型的症狀,隨著腫瘤的進展,會出現題目中提到的上腹部疼痛,伴或不伴有食慾下降、噁心不適,當腫瘤壓迫膽管的時候,會導致膽汁排出不暢,這時會出現黃疸,眼瞼、皮膚、尿液變黃,或同時伴有消瘦,脂肪瀉等。

而出現明顯症狀時的胰腺癌,大部分都已經偏晚了,有手術機會的患者不超過25%。

胰腺癌的發病原因並不是很明確,家族遺傳是胰腺癌的高危因素之一,人群中大約10%胰腺癌病例具有家族遺傳性;而長期吸菸,高齡,高脂飲食,體重指數超標、慢性胰腺炎或伴發糖尿病等被認為是胰腺癌可能存在的非遺傳性危險因素。

所以,胰腺癌早期發現是很難的,即使疾病發展到了一定程度,出現了腹痛等症狀時,也很難和胃病相鑑別,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根據上述風險因素,從源頭上減少胰腺癌發生能,在出現一些不能解釋的上腹不適時,及時去醫院做檢查。


深藍醫生


胰腺癌發病隱匿,早期缺乏典型症狀,腹脹、腹痛等不適與胃炎、胃潰瘍這些胃病症狀極為相似,依照常理,沒有人會懷疑胰腺癌,延誤就診。

胰腺位於左上腹、腹膜後器官,它的前面就是胃,若胰腺腫瘤增大致包膜緊張會有隱隱約約的鈍痛,由於與胃的位置重疊,不好區分是胃疼還是胰腺疼。

胰腺分泌消化液對蛋白質、脂肪、糖有作用,若發生腫瘤其功能受損,病人消化功能不好,腹脹,腫瘤較大壓迫消化道也會發生噁心、食慾減退、腹脹等等不適,同胃病也不好區分。


胰腺癌沒有明確的篩查意見,一般50-60歲的中老年人,若出現頑固性厭食、消化不良、消瘦、上腹痛、背痛等等情況,最簡單的就是做個B超,胰腺有沒有腫塊?膽道有沒有擴張?如果懷疑胰腺有問題,進一步檢查胰腺CT、MRI大多都可以發現。

胰腺癌大約有60%-70%發生在胰頭,腫瘤會壓迫膽總管胰腺內的部分,膽汁排洩不暢,“無痛性黃疸”是其比較典型症狀,卻往往是晚期。

腫瘤標誌物CA19-9是胰腺癌相對敏感指標,大約80%左右的病人異常升高,臨床多聯合CA50、CA242以提高敏感性,但是特異性不高,輔助診斷意義。

胰腺癌病理標本獲取不易,通過內鏡在十二指腸穿刺活檢是胰頭癌診斷最常用的方法,但是成功率不高,也不方便,臨床上常常以影像學檢查和腫瘤標誌物而診斷胰腺癌。


劉永毅醫生


上腹部疼痛以為是胃病犯了,吃了藥不管用,到醫院檢查說是胰腺癌。這讓人感到無比的惋惜,這同時也反映了我國一個普遍的現象:上腹部疼痛,忍忍就過去了,實在忍不了就吃點藥,結果硬生生的被拖成癌症晚期。

胰腺癌是一種發病及其隱匿,進展迅速,且治療效果及愈後極差的消化道惡性腫瘤。因此,改善愈後的關鍵在於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那麼如何判定胰腺癌?

  1. 上腹部疼痛。這是胰腺癌常見的首發症狀。這是由於胰腺發生癌變,癌症細胞不斷的增長而形成腫瘤體。胰腺癌不斷刺激周圍肌肉組織而引起上腹部的疼痛,這種疼痛一般是隱痛或者脹痛為主,疼痛程度較輕,持續時間較短,常常會被人誤認為是胃病犯了而忽略胰腺癌。到了中晚期時,腫瘤體侵犯到腹腔內的神經從,出現持續性劇烈的腹痛,並且逐漸向腰背部放射。這時候再去醫院檢查,卻發現是胰腺癌晚期。


  2. 皮膚黃疸。這是胰腺癌最主要的臨床表現。這是由於胰腺癌壓迫膽總管,使得肝臟分泌的膽汁無法進膽總管流向肢體,從而出現膽汁淤積,造成皮膚黃疸。隨著膽道的梗阻加重全身黃疸越來越明顯。

  3. 體重下降明顯。這是胰腺癌晚期的表現。這裡是指正常情況下,短期內體重下降10~20斤。這是由於胰腺癌嚴重影響人體吸收消化功能,從而導致納差致飲食減少;同時加上腫瘤消耗等原因而引起機體消瘦並且伴隨肢體乏力。

當出現上述三大症狀時,需要警惕胰腺癌的發生。應當及時至醫院完善相關的檢查,進一步確診有無胰腺:

CA19-9為腫瘤標記物,是目前常用於胰腺癌的輔助診斷和愈後隨訪的重要指標。



上腹部CT對於胰腺腫瘤的定位、定性及診斷提供非常重要的影像學依據。尤其對於胰腺癌術前切除性評估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內鏡超聲可以發現較小的腫瘤,可以清楚地瞭解大血管有無侵犯。同時也是對一線來分析最敏感的檢查手段,也可以作為評估腫瘤切除性的可靠依據。

總的來說:當出現上腹部疼痛、皮膚黃疸以及消瘦乏力等症狀時,應當警惕胰腺癌。及時到醫院完善CA19-9為腫瘤標記物、上腹部CT、內鏡超聲等檢查進一步明確胰腺癌診斷。

健康所繫,生命相托。關注和點贊姚醫生,用通俗易懂的言語傳遞科普知識,守護您的健康!


姚醫生


胰腺癌是屬於比較難以早期發現的癌症。主要是胰腺部位隱匿,早期沒有明顯症狀。

從上圖可以看到,胰腺屬於腹膜後臟器,位於胃的後方,被十二指腸包繞胰頭,下方與橫結腸繫膜相連,胰腺尾部是脾臟,四周都被其他臟器環繞和覆蓋。


因此,胰腺病變尤其是癌症,很難早期發現,並且經常被誤認為是上腹部其它臟器病變,比如胃或肝膽疾病。胰腺炎比較容易發現,主要是疼痛明顯,醫院就診後通過CT和血液澱粉酶診斷。

胰腺癌難發現的另一個因素就是,經濟簡便的超聲檢查更難發現胰腺問題。主要是胰腺被隱藏在胃腸後方,而胃腸內含有大量氣體,超聲不容易透過觀察。

胰腺癌,好發部位是胰頭,就是被十二指腸包繞的部分。此處含有膽總管下端和胰管的共同開口。腫瘤容易導致膽總管梗阻,引起患者黃疸表現。另外,胰腺癌的疼痛也是比較特殊,後背持續性疼痛,比一般胃痛明顯,服用治療潰瘍藥物不緩解,蜷身時可能減輕。

發現胰腺癌相對有效的檢查工具就是腹部增強CT或者核磁共振。發現胰腺佔位,並且增強掃描後腫塊有強化。可以通過CT引導下細針穿刺活檢,明確病理診斷。

胰腺癌的治療,如果是中早期,爭取根治手術,一般手術的創傷相對較大;如果腫瘤偏晚期,一般不考慮手術治療,需要化療或放療局部控制,同時針對不同的症狀對症治療,減輕痛苦。


【張成海醫生】所有文章均為原創,追求真實、客觀,普及健康知識,歡迎關注和轉發,持續提供有用的醫療健康(腫瘤防治)科普和腫瘤科工作內容。


北大腫瘤張成海醫生



疾病在西醫上最終判斷還是依靠病理。病理活檢為金標準。

上腹部疼痛有很多疾病如胃炎,胃潰瘍,胃癌,胰腺癌,膽囊炎,心肌梗死,早期闌尾炎,膽囊切除術後症,肝膿腫等等。

一般胰腺癌病人症狀可有上腹部不適,體重減輕,黃疸,脂肪瀉等症狀,但有時可能都沒有症狀。一般臨床上對於懷疑胰腺癌的患者,首選無創檢查手段如血清學腫瘤標記物(如CA199),如腹部彩超也很重要,當然胰腺CT及MRI對於胰腺癌診斷有更高的判斷性。如需進一步明確,可在CT引導下經皮穿刺活檢;ERCP胰液細胞刷取;超聲內鏡下引導引導細針穿刺活檢確診腫塊的病理類型。


穆赫蘭道123


上腹部疼痛以為是普通胃病,最後卻確診斷胰腺癌。這其實也並不奇怪,症狀多數是沒有特異性的,也就是說,並不是某個症狀就對應一個病。多種疾病可能有相同或類似的症狀,同一疾病會有很多症狀,想靠症狀來判斷疾病,是靠不住的,只能作為一種可能的線索,需要進一步檢來確認。比如,上腹痛,很多疾病都可能會有,儘管以胃病引起的居多,但並不是只有胃病才有上腹痛,除了胃病,肝病,膽病,胰腺疾病,甚至心臟病都可能會有上腹痛。而胃病可不只是胃炎,可能胃潰瘍,也可能胃癌,你也不能想當然認為就是胃炎。

所以,如果出現上腹痛,要進一步檢查是什麼原因引起的,當然可以從最常見的胃病著手,比如做胃鏡檢查,如果排除了胃病,或者查出所謂的胃炎胃潰瘍之類,但按照這種病治療,沒有效,就要想到可能是其他病,要進一步檢查。

就胰腺癌來說,也可能會有上腹痛,單就症狀來說,無法判斷是不是胰腺癌引起的,不過,非要從症狀上來找個傾向,胰腺疾病(不只是指胰腺癌,也包括胰腺炎等)除了腹痛,可能會有腰痛痠痛,但不是一定有。最終還是要通過影像檢查等來進一步檢查,發現佔位病變要活檢或手術確診。


腫瘤專科醫生


癌症一發現即晚期,這在國內很常見,一方面由於很多癌症早期症狀不明顯,另一方面由於患者的重視程度不夠。上腹部疼痛可以由很多疾病引起,不僅包括常見的胃炎、胃潰瘍等胃病,也可能是肝膽胰疾病和腸道疾病。以下給幾個建議有助於大家發現早期癌症!

如何早期發現癌症?

不管是胰腺癌或是別的腫瘤,早期症狀都不太明顯,要想早期發現需要判斷疾病的高危人群。高危人群包括:老年人;有家族遺傳史,即自己父母親戚有相關癌症發病史;不良生活習慣和職業接觸史,即抽菸喝酒、經常熬夜、飲食不規律不健康、工作接觸染料等化學制品;如果自己屬於高危人群,一方面有不舒適的地方(尤其是反覆發作老不好的疾病)一定要引起重視,儘快就診;另一方面每年體檢,工作單位有安排更好,沒有安排的自己也要自費體檢,健康永遠是第一位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給您帶來幫助!喜歡就點個贊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