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明末農民起義,後金能取代明朝,入主中原嗎?

鵬舉張說天下


“明朝的滅亡亡於崇禎皇帝的決策,亡於君臣離心,亡於風起雲湧的農民起義,亡於連年不止的遼東戰事,亡在後金精明果敢的殺伐決斷……各種因素的疊加最終導致了明朝的覆滅,造成崇禎的悲劇。”

先來說崇禎,作為大明最後一位皇帝,一直以來留給後人的印象就是登基以來勤於政務,勵精圖治,日思夜想的就是怎樣將大明這艘千瘡百孔、搖搖欲墜的巨輪拉回到正常的軌道上來。這期間他做出了一系列的功績,比如一上臺即將禍國殃民的九千歲魏忠賢拿下,重創閹黨,讓天下人無不拍手稱快;他果斷重新啟用了崇文尚節的東林黨人,頗得文人集團的支持,政治呈現清明中興的氣象。

然而是人就有缺點,崇禎的缺點就是猜忌心重,反覆無常,過於天真,死要面子,缺乏一個君主應有的果斷和冷靜。所謂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他大膽啟用袁崇煥主持遼東局勢,但很快就因為袁崇煥斬將而起殺心,將其召回凌遲處死,袁崇煥的副手祖大壽聞此心寒,竟率軍出山海關投降了滿清。據說崇禎是中了皇太極的反間計,但此種自毀長城的舉動,無疑加速了明朝的滅亡。

崇禎時代君臣實際上已經離心離德。崇禎雖然啟用了東林黨人,但對於文官集團還是頗有猜忌和防備,加上他本人的嚴苛,一邊任用大臣做事,一邊卻在後面虎視眈眈,大臣動輒得咎,一旦被崇禎看不順眼,輕的被撤職,重的被處死甚至凌遲,這得有多大仇多大恨,可見崇禎也是非常冷酷和殘忍的,這就讓文武百官人人自危,噤若寒蟬,不敢發聲。崇禎這樣做相當於堵塞了自己的耳目,有識之士縱然有報國之心,但為了生命安全,相信也會敬而遠之,國家也就沒有了人才可用。

有一個例子足可以證明君臣離心離德之遠,在農民起義軍攻陷京城之前,朝中上下建議遷都南京暫避風頭,崇禎也有此意,於是召開御前會議討論,遷都相當於逃難,身為九五之尊的皇帝實在難以開口,於是他屢屢暗示首輔魏藻德,意圖通過首輔的嘴遷都,然而一問魏藻德,這人雖心領神會卻沒有開口,群臣無語,崇禎再問:“愛卿有何良策?”魏藻德只是將跪著的身子俯的更低,還是低頭不語,氣的崇禎踢翻了龍椅……首輔如此,更不用說其他的臣子,可見君臣已經形同陌路。

風起雲湧的農民起義也讓崇禎焦頭爛額。崇禎無疑是倒黴的,他登基的時代正趕上小冰河時期,連年乾旱,很多地方顆粒無收,餓殍遍野,民不聊生。破屋偏逢連陰雨,為節省開支,有大臣建議裁撤縮減驛站事業,被崇禎採納了,被裁撤隊伍中的一個驛卒不得了,端我飯碗,我就造反,這個人就是李自成,大旗一揮,應者雲集。李自成後來成了闖王,同時有了“均田免賦”、“迎闖王、不納糧”等深得民心的口號,神州大地徹底燎燃。

崇禎慌忙調集帝國軍隊圍剿,開始官軍是佔優勢的,很快撲滅了幾股大的起義,眼看形勢向有利於大明的方向發展,崇禎冒進的心態又出現了,他命令正在潼關堅壁清野的大明將軍孫傳庭率軍出擊,孫傳庭首先是拒絕的,官軍守住關口不與農民軍決戰,等養足精神趁農民軍糧草不濟,精神放鬆的時候效果會更好,但崇禎多疑,連連斥責孫傳庭擁兵自重,意欲何為?這樣的話語令孫傳庭坐臥不安,不得已硬著頭皮率軍與農民軍決戰,正中李自成下懷,明軍大敗,孫傳庭戰死,本可以挽救明帝國的一位明將葬送在崇禎手裡,大明也喪失最後的希望。

最終李自成拿到了通往北京的鑰匙,一路過關斬將,明軍一潰千里,這最後的關頭,李自成自己倒是給了崇禎又一個機會,在北京的大門口,他致信崇禎,表明自己被逼無奈,如果崇禎願意冊封他為王,將陝西分封給他,朝廷不再幹預,他願意撤兵稱臣,崇禎此時又死愛面子的堅決拒絕,他所有的退路都被堵死。

蠢蠢欲動的後金也讓遼東這個帝國北大門岌岌可危。有明一朝,來自北方邊患始終困擾歷代皇帝,帝國乾脆將首都也定在北京,天子守國門,但始終也沒能徹底解決問題,為什麼呢,想想江山也是從北方民族手裡搶過來的,人家時時刻刻想著打回來,就能理解了。

滿清崛起於白山黑水,是努爾哈赤憑藉著先人遺留的13副鎧甲一點點發展壯大起來,經歷了刀與火,血與水,幾乎是刀尖上生活,時時刻刻都面臨著生存危機,想想經歷過這麼多磨難的敵人多麼可怕,自小就長在深宮中錦衣玉食的崇禎呢如何能敵。明軍驚異的發現突然冒出這麼一個強大的對手,第一反應就是要竭盡全力將其扼殺於萌芽狀態,明軍數十萬大軍分路出擊,努爾哈赤沒有膽怯,採取了各個擊破的戰術,很快將明軍擊敗,各路明軍全軍覆沒的慘狀震驚朝野,這就是著名的薩爾滸戰役,明帝國徹底喪失了遼東地區,努爾哈赤帶著對明朝的“七大恨”繼續征戰,先後打下錦州、遼陽等東北大城市,明帝國對東北已經失去實質性的控制。

連續征戰,國庫自然空虛,為了增加收入,只能增加賦稅,帝國又推出了“遼餉”,這更加劇了社會矛盾,民心盡失。

綜上可以看出,明朝的滅亡是歷史的必然,時間的早晚,農民起義只是壓倒它的最後一根稻草,沒有農民起義,它也會亡於時代,亡於人心,亡於失策。後金入主中原除了它的君主前赴後繼,秣馬厲兵,也是在對的時間抓住了正確的方法做了正確的事。

以史為鑑可知古今,讀史使人明智!感謝您的閱覽,巷陌觀史為您尋找歷史背後的歷史!感謝點贊!


巷陌觀史


假設明朝末年,沒有發生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後金是根本不可能入主中原的。這是為什麼呢?下面就根大家一起簡單的探討下!

首先,明末崇禎皇帝是個非常勤奮的皇帝。雖說到了他當這個皇帝的時候,國家已經變得非常窮了,國庫空虛,老百姓衣不遮體,食不果腹,又遇饑荒,百姓之間甚至“換子相食”。

士兵們長時間得不到餉銀,逼的部分士兵不得不 “變兵為匪”,殘害老百姓。而朝廷賑災的銀兩都被下面的大小官員貪汙了,撥給戍邊士兵的餉銀也被一些將軍們喝了兵血,真的是越窮越折騰,越折騰越窮。

逼的老百姓們不得不造反,不造反會被餓死,造反或許還有條活路。

這樣就逼的朝廷派出大量兵力去征剿,給了後金有了可趁機會了。

其次,如果沒有農民的起義,大明就無需兩線作戰了。這就等於無形中多給了崇禎皇帝幾年時間,或許以崇禎的勤奮加努力,在這幾年裡,能夠把這個外強中乾的國家扭轉局面呢?在實施鐵腕手段,從那些貪官們嘴裡撬出些銀兩,來填補國庫的空虛。

有了銀兩,將士們當然願意為其賣命了。

而且當時鎮守遼東的是大明的最精銳部隊,擁有比後金先進的火器,鎮守的將領也都是驍勇善戰的將軍。前有袁崇煥大敗努爾哈赤,後有祖大壽、洪承疇、吳三桂三位鎮守遼東。清軍多次攻打都無功而返。

如果沒有發生農民起義的話,崇禎皇帝就可以集中精力來對付後金,兵力、銀兩也得到了充足,精神也不會崩潰了,也就不會胡亂猜疑,忠奸是非不分,亂殺忠臣了。

袁崇煥也就不會枉死,洪承疇、吳三桂也就不需要投降後金了,後金就更不可能入主中原了。

因為他們連山海關都過不了,又何來入主中原這一說呢?

但是,歷史是沒有假如的。所以,我們要正確看待歷史,以史為鑑,是人類在推進著歷史,而不是讓歷史改變著我們。

歡迎閱讀加關注,謝謝!


孤獨使者


這個問題很搞笑。

明末農民起義的時候,明軍的屍體都已經在遼東涼透了。畢竟清太祖努爾哈齊和明朝決裂是在1618年,而明末農民大起義的開始時間都在9年後的1627年了。

這九年間明朝真正壓制可滿洲嗎?答案是否定的,要不然滿洲怎麼席捲遼東,連續戰勝明朝。若不是滿洲內部出現問題,明朝還會被打的更慘。

當然滿洲的內部問題是由於清太祖努爾哈齊割漢人韭菜的民族政策導致的,所以努爾哈齊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不得不將主要精力放在鎮壓遼東漢人反抗這方面,沒功夫去收拾明朝。

但是明朝這九年間的表現如何?可以用不合格來形容。明朝為了籌集軍費,先是括天下庫倉餘積、借支南京工戶兩部五十萬,才勉強蒐集到230萬兩白銀。但是這筆錢很快就因為連續失敗而打了水漂。

之後明朝就祭出了加稅大法,前後三次:

其浙江十二省、南北直隸,照萬曆六年會記錄所定田畝,計七百餘頃,每畝權加三釐五毫。

每畝已加外,再加三釐五毫。

命各省直田地,每畝再加派二釐,以敷兵工二部之用。

這三次加稅總共搜刮了600多萬兩白銀,但是毫無疑問全都打了水漂,而且還加劇了社會矛盾,最終成為明末農民大起義的根源之一。這是因為明朝坐擁大量田產的宗室、勳貴和士紳有不上稅的特權,所以田賦全都攤派到底層百姓頭上。老百姓活不下去了,就只能造反。

然後農民大起義從陝北開始,最開始只是饑民打劫大戶,搶奪賴以為生的糧食。但是得益於明朝喝兵血的優良傳統,以及軍費優先供應遼東導致其餘各陣大規模欠餉,所以大量明軍士兵逃亡,其中不少人投奔了農民起義軍。

這時候還有滿洲對起義軍的助攻,因為清太宗皇太極五次破關,除了大量消滅明軍之外還擄走了大量的人口和財物,尤其是破壞了明朝京畿一帶的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嚴重消耗了明朝的國力。

再者,大量的明軍也被明朝送到關外,因為遼東戰場優先。其結果都是送人頭,不完全統計大清入關前至少消滅了30萬明軍,很可能超過40萬,這其中幾乎包括了明朝全部的精銳部隊。尤其是松錦大戰明朝最後的野戰部隊被清軍消滅,此時清朝入關只是時間問題。

同時,起義軍由於得到了清軍的助攻,再加上大量逃亡明軍的加入了提高了起義軍的戰鬥力。所以最後李自成脫穎而出,成為了壓垮明朝的最後一根稻草。

而李自成得成功,說到底運氣的成分還是很大,畢竟滿洲拉了絕大多數的仇恨,最後李自成摘了這個大桃子。

全文完


北洋海軍炮手


明末農民起義和後金,是明朝滅亡的雙重因素,二者是互相作用的,明末農民起義分散了明朝的兵力,使得明朝陷入內外兩線作戰的不利局面;而清軍在關外的軍事行動則進一步拖住了明朝的精銳部隊,並且讓明朝陷入財政危機(耗費巨資修築並鞏固關寧錦防線),以至於不得不加派“三餉”中的“遼餉”,進一步加重農民負擔,使更多的農民加入起義軍的隊伍中之。因此無法撇開二者中任何一個因素的影響去談論明朝滅亡的原因。

如果硬要排除明朝農民起義的影響因素,來對明清的勝負做出預測,則清軍依舊是可以入關的。因為在在清軍入關之前,其經濟與軍事方面的能力已經勝過了明朝,尤其是在軍事方面,明軍面對清軍的攻勢毫無還手之力,甚至連自保都做不到。

後金第一次擊敗明朝,是在萬曆四十七年的薩爾滸之戰中,明軍四路出兵,意圖攻擊後金的赫圖阿拉,但不幸的是,四路明朝軍隊被後金各個擊破,明軍全軍覆沒,出兵協助的朝鮮也被擊敗,明朝在遼東徹底陷入了被動。後金此後乘勝追擊,相繼在後來的兩年之中攻陷遼東重鎮遼陽和瀋陽,明朝大為震動。在此後的幾年中,遼東局面對明朝越來越不利,直到天啟六年的寧遠之戰,明朝才稍微遏制住後金的勢頭。此時,陝西的民變才剛剛開始。套用一句經典的公式:在農民起義軍痛扁明朝之前,努爾哈赤已經痛扁明朝了。

但努爾哈赤並不具備更大的野心,他只想當遼東的主人,對於逐鹿中原,他似乎從來沒有想過。因為努爾哈赤發動戰爭大多是為了劫掠財富,糧食和人口;對於被劫掠的漢人知識分子,他一律當成奴隸,而沒有去考慮如何利用這些人的能力,進行更大事業的開創。但皇太極繼位之後,情況則變得不同。皇太極的野心明顯要高於努爾哈赤,他的目標不僅限於稱霸遼東,而更想成為天下共主,因此他對後金進行了大規模的改革。

改革的首要任務是加強自己的權力,改變“軍事民主制度”的參與,於是皇太極利用各種理由,將與他齊名的其他“三大貝勒”削職,貶謫,權力由此集中在皇太極手中,這是後金實現封建化的重要一步;同時,皇太極頒佈各種法令,緩解後金境內的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努爾哈赤在位時,對後金其他民族採取嚴酷的壓榨和剝削政策,其他民族在地位上地獄女真人,皇太極一改此制,規定漢人可以獲得後金“民戶”的身份,在政治地位上與女真平民等同,《離主條例》的頒佈,限制了奴隸主對奴隸的剝削,從而限制了貴族的特權,保障了奴隸一定的權利,從而緩解了階級矛盾。

這些措施都表明,後金正在從一個奴隸制的政權向封建政權轉變。與此同時,政治改革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他仿照明朝,設置中央官僚組織,完善了國家統治機器,將統治秩序規範化;與努爾哈赤不同,皇太極充分認識到了人才的重要性,他重用漢族官員,並且通過考試的方式選拔人才,這些漢族官僚在女真封建化的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當一切就緒後,形勢徹底發生了變化。與明朝對立的,不再是向匈奴,突厥,甚至它的宿敵蒙古一樣的遊牧部落,而是性質與之相同的穩固的封建政權。這代表著,後金已經具備穩定立足實現對自身勢力範圍長久統治的能力,尤其是後金的農業政策,更是剔除了經濟結構中魚牧的不穩定性因素。但對這一切,明朝是沒有意識到的,袁崇煥所謂五年平遼的豪言壯語,便是建立在“後金還是不穩定的非農業政權”基礎上。

在面對如此政權之時,明朝是沒有勝算的。因為明朝的軍事,經濟方面早已出現問題。軍事上實行的衛所制與軍戶制度,令明朝軍隊的戰鬥力退化;後來採取的營兵制,也沒有能夠改變明軍作戰力低下的問題,反而加重了將領吃空餉,喝兵血的問題。邊境的將領為了應對蒙古的威脅,養了一大批家丁——即私人武裝。家丁制度的出現,與蒙古的作戰風格是息息相關的。明朝時期,蒙古分裂為諸多部落,其不再具備奪取中原政權的野心,每次出動也以搶劫為主,因此每次出兵雖多,但卻是各自為戰,毫無紀律,作戰是分散為無數小股部隊,搶完就走。在面的這類“散兵遊勇”之時,幾百精銳的家丁自然是夠用的。

然而,後繼的部隊,卻與蒙古大不相同。首先,後金部隊具有制度化的編制,作戰單位非常明確;各個不低之間的協同作戰能力很強,紀律性極高。同時,後金部隊具有重裝騎兵,這是明朝無法應對的。因此,面對後金,僅僅憑藉擊敗個家丁,是完全不夠的,但其他部隊也指望不上,於是結果只會是無盡的潰敗。更要命的是,後金的部隊攻城能力極強,其攻城器械完備,這也是為何後金能夠在薩爾滸之戰後接連攻破遼東大城市的原因。能攻城,能野戰,這樣的部隊,明軍在兩百多年的時間中沒有遇見過,因此根本抵擋不住。

軍事上的劣勢,本身是可以通過經濟和制度來彌補,如果後金一直是個不穩定的奴隸制政權,明朝的確可以在一定情況下拖垮它。然而,正如上文所述,皇太極的改革使得明朝最後這一點希望也破滅,後金不但不會被拖垮,反而因為新生而生命旺盛 ,國內矛盾相比明朝要小得多,制度的柔性較大,便於根據形勢進行不斷改革;而腐朽的明朝,其制度已經固化,如同一潭死水,黨爭嚴重,國內矛盾突出。但因為軍事上的劣勢,明朝卻沒有能力消滅後金,於是只能和後金拼消耗。沒落的政權與新興帝國拼消耗,顯然是沒有勝算的。

所以,即使明朝沒有農民起義作為“內憂”,其也必將被清朝所取代,這是歷史發展的規律。


庭州行者


大家好,我是奇趣講史,我來為你解答。

如果沒有明末農民起義,後金能取代明朝,入主中原。



一個國家的未期,就如一個老舊的房子,一不小心就會塌陷滅亡。然而滅亡的原因有很多,內憂外患、自然災害、軍事力量下降等諸多原因。

沒有明末農民起義,後金能取代明朝的因素

明神宗怠政,讓明朝從攻擊變成防禦階段

由於深受明神宗信任的遼東總兵李成梁後期腐化墮落,大肆謊報軍情,騙取軍功封賞,軍事打擊目標上偏袒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勢力,致使明末邊患嚴重,並最終導致清朝入主中國。因此《明史》言:“論者謂:明之亡,實亡於明神宗。” 1617年,愛新覺羅·努爾哈赤以“七大恨”反明,兩年後在薩爾滸之戰中大敗明軍,明朝對後金從此轉為戰略防禦。



明思宗的治亂,讓後金迅速崛起

1629年愛新覺羅·皇太極改採繞道長城以入侵北京,袁崇煥緊急回軍與愛新覺羅·皇太極對峙於北京廣渠門。經六部九卿會審,最後殺袁崇煥, 史稱己巳之變。其後愛新覺羅·皇太極多番遠征蒙古,終於在六年後 徹底擊敗林丹汗,次年在盛京稱帝,改國號為大清,並五次經長城入侵明朝北直隸、山東等地區,史稱清兵入塞。當時北直隸連年災荒疫疾,民不聊生。 遼西局勢亦日益惡化,清軍多次與明軍作戰,最後於1640年佔領錦州等地,明軍主力洪承疇等人投降,明朝勢力退縮至山海關。



1632年(明崇禎五年,清天聰六年),後金皇帝皇太極會同歸附的蒙古各部大舉進攻林丹汗。後金軍冒雨西進,越興安嶺至 達勒鄂漠(今內蒙古克什克騰旗達來若爾)。林丹汗不意敵軍突至,渡上都河西奔,部眾沿途散走十之七八。林丹汗逃至喀喇莽乃(今內蒙古商都),聞追軍將至,倉猝走歸化城(今呼和浩特),又西渡黃河而南。後金軍在追擊中飛騎散發佈告,瓦解察哈爾部眾。皇太極進歸化城後,兵騎四出,俘獲甚眾,土默特餘部亦降於金 。



後金沒有農民起義的幫助,也能成功幹掉大明。從軍事,國力,和政治方面明朝都無法打敗後金了,風雨過後的老房子經不住一點折騰了。

引用資料:

————《明史》


奇趣講史


如果沒有明末農民起義,後金能成事嗎?

幾乎可以肯定的說,如果明王朝不發生內亂,後金勢力不可能入主中原,只能哪涼快哪待著。理由如下

其一,後金的軍事優勢在於騎兵機動靈活,對付堅城壁壘辦法不多。如果明朝不亂,光是關寧鐵騎都夠他們喝一壺了,更何況長城內外的鐵壁銅牆。

其二,後金人口太少,相對於明王朝無疑是螞蟻之於大象,如果大象自己不倒下,蛇吞象的戲碼是不可能上演的。所以,即使在局部獲得優勢,想要總體戰勝乃至形成統治是不可能的。

其三,文化落後。當時的後金是以農牧業為主的遊牧文明,相對於漢地,其文化不是落後一星半點,如果不主動融入漢文化,制度機制水土不服,長期治理無從談起。文化融入的前提是有漢人歸順,如果明朝不內亂的話,有漢人會歸順後金嗎?

當然一切推論的前提是假設明朝不內亂,但由於積重難返,明王朝的內亂本身又是必然的,所以後金得勢也變得理所應當了。


週週說古今


公元1627年天啟七年,敲響大明朝喪鐘的農民起義拉開序幕。要論明末義軍最具威脅的就是李自成和張獻忠了。終崇禎一朝,這兩位義軍領袖與明廷糾纏了十七年,最終埋葬了早已千瘡百孔的大明朝,逼死了被眾臣耽誤的崇禎皇帝。

與此同時,早已在山海關外虎視眈眈的滿洲集團,褪去了後金粗糙的裝備,換上了大清猙獰的堅甲利炮。他們要趁著中原鼎革,大順與大明兩敗俱傷之際,行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之事。

如果沒有農民軍在後掣肘,後金能否獨立取代明朝,入主中原呢?

如此腦洞大開的問題,咱們不妨大開腦洞的分析一下。

一論明末農民起義的影響

明末農民起義起於陝北,從天啟末年陸續開始。由於民生凋敝,天災不斷,明廷由於遼東戰事而多次加徵賦稅,導致流民不斷。在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等帶領下不斷髮展壯大。

崇禎四年,義軍進入山西作戰。原本各自為戰,分散流動的義軍開始聯合。

崇禎六年,在高迎祥的統一指揮下,義軍已經有20餘萬之眾。開始大兵團協同的義軍具備了與明軍激烈野戰攻防的能力。於是義軍通過不斷的穿插迂迴陝西、河南、湖南、四川等地,避開明軍主力,各個擊破明軍駐守的城池。牽制和消耗了大量的明軍兵力。

崇禎七年和崇禎八年,義軍分別遭到了明軍陳奇瑜部和洪承疇部的嚴厲征剿。雖然義軍遭受了重創,闖王高迎祥也戰死,但義軍仍然攻破了明中都鳳陽,燒燬了明祖陵,明廷朝野震動。

在十三年的艱苦征戰中,義軍經過了發展壯大,受挫跌入低谷,再二次壯大,又遭受打擊的起伏。

崇禎十四年至十六年間,以李自成為首的義軍相繼佔領了洛陽、襄陽,突破了明軍主力的戰略圍堵,而後三打開封,在潼關全殲孫傳庭主力,拿下西安,席捲關中。已形成東進中原,北上出山西與大明朝爭奪天下的態勢。

義軍的另一支張獻忠部也已飲馬長江,效法當年陳友諒順江而下,覬覦江南半壁。

天災人禍集中爆發的崇禎一朝,基本上就是在這些吃不飽,沒活路的“流民”不斷突破生死極限、完成浴火重生的過程中消耗殆盡了。

也許,只有當年要過飯的朱元璋才能對這波瀾壯闊的景象感同身受。

二論後金實力的分析

後金,就是當年“成化犁庭”倖存下來的建州女真。

公元1616年萬曆四十四年,大明朝的建州衛都司龍虎將軍努爾哈赤脫離明廷序列,自立為後金汗國的天命汗,以十三副盔甲起兵反明。

到了1636年崇禎九年,皇太極改國號之前,後金以瀋陽為中心,已經牢牢地佔據遼東全境。

趁著明朝內部鎮壓農民起義的同時,後金相繼征服了蒙古和朝鮮,剪去了明朝東西羽翼,使得原本處於對後金合圍態勢的大明,反而陷入後金的反包圍。處於兩線作戰,不斷消耗的劣勢。

皇太極時代的後金,不但繼承了努爾哈赤兇悍的戰法,也逐步引進漢人的政治制度對原本落後的後金體制進行改革。繼續加強滿八旗的同時,擴建了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

仿效明朝的體制,改元稱尊,延攬各族人才。逐步形成了入主中原的戰略意識。雖然後金的人口,兵力相較大明都遠遠不如。但不要忘了這是一個新興的集團。從薩爾滸大戰起,到努爾哈赤倒下的寧遠之戰;從寧錦之戰的失利,到逐步拉近與明軍的裝備差距;從努爾哈赤時代的一味屠殺,到後期收編漢人和策反明軍,最後清軍入關逐鹿中原的主力基本上就是改變後的明朝降軍。

後金的其興也勃焉,正好對標明朝的其亡也忽焉。

三論明朝滅亡的根源

1、天災人禍,南澇北旱,糧食歉收,大量失去土地的饑民成為流民,逐漸成為明末最具危險性的破壞力量。

2、因為遼東戰事起而自萬曆末期以至崇禎逐步增加的“三餉”(遼餉、剿餉、練餉)直接導致了明末農耕經濟的破產,進一步加劇了社會矛盾的爆發,也宣告了明末財政到了崩潰的邊緣。

3、萬曆怠政導致那些原本各自上書的言官們,逐步的依附於有威望的重臣門下,以增加話語權,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朋黨。萬曆一朝,最大的政治遺產不是張居正的改革,而是這臭名昭著的黨爭。

像後來的東林黨、齊黨、楚黨、浙黨,甚至閹黨等等,從之前簡單的政見不同,慢慢的發展到左右政策,打壓對手,扶持同黨,最後竟然變成了不分是非,只要不是同黨就殘酷打擊,不顧國家利益的地步。

直到李自成兵臨城下了,朝廷上的黨爭也沒有停息。深受其害的不只是崇禎皇帝和他的將領們,他的祖父和兄長又何嘗不是呢?奈何大明朝已經回天乏術了。

結論

有句老話說的好,“寧欺白鬚公,莫欺少年窮,終須有日龍穿鳳,唔信一世褲穿隆”。這句話很適合後金的走勢。

相比較末世的大明朝,軍事策略的得失成敗只是表面問題。核心問題是帝國上下人心盡失,皇帝瀕臨崩潰,舉措失當;各級臣工各懷鬼胎,陰奉陽違,大明從裡到外俱已爛透。

歷史沒有如果,即便沒有農民起義,明朝也必然會被新的力量所取代。後金也好,大清也罷,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


南北鎮撫司


如果沒有明朝末年的李自成張獻忠等農民起義,清朝應該也是能取代明朝入主中原的,但時間會更加漫長,清朝想徹底滅亡明朝吞併全國非常困難,很可能形成南北朝的局面。

眾所周知,明朝與後金暨滿清作戰陷入困境完全是崇禎帝自毀長城冤殺明朝頭號抗金名將民族英雄袁崇煥造成的。


在明朝與後金暨滿清的戰爭中,袁崇煥是唯一對努爾哈赤皇太極的後金軍主力保持全勝的明朝名將,是後金軍真正的剋星。

袁崇煥這樣一位赤膽忠心明朝頭號抗金名將,卻被中了皇太極一夥反間計的崇禎帝千刀萬剮傳首九邊,崇禎帝自毀長城冤殺袁崇煥讓明朝將領人人自危離心離德。

比如大淩河之戰,袁崇煥的愛將祖大壽就殺害另一位愛將何可綱投降皇太極,雖然祖大壽後來又反叛後金繼續為明朝守衛錦州,但何可綱遇害張春被俘,明朝實實在在的損失了至少兩位抗金名將。

崇禎帝一錯再錯,後來又冤殺了袁崇煥的好友孫元化,而孫元化是明朝名將中唯一的西洋火炮專家,孫元化被崇禎帝冤殺也是明朝無可挽回的巨大損失,更重要的是孫元化本來已經勸說反叛的部下孔有德接受明朝招安,而孫元化被崇禎帝冤殺,讓走投無路的孔有德耿仲明等孫元化的部下帶著一萬多人的艦隊與西洋火炮投降皇太極,從此以後明朝徹底失去了對後金的艦隊與火炮優勢。

因此即使沒有李自成張獻忠等農民起義,崇禎帝即使全力以赴投入全部軍隊對付皇太極,仍然打不過清軍。松錦大戰就是證明。

松錦大戰,洪承疇統帥十三萬明軍主力,給清軍巨大壓力,但因為崇禎帝瞎指揮,逼迫洪承疇與皇太極決戰,結果明軍一敗塗地,洪承疇祖大壽等被俘投降清軍,曹變蛟等一百多明軍將領被清軍屠殺。



如果沒有李自成張獻忠等農民起義,清軍即使在松錦大戰以後在明清戰爭中處於絕對優勢,但要攻佔北京滅亡明朝非常困難。

畢竟山海關在明軍將領吳三桂的控制之下,讓進攻北京的清軍主力有後顧之憂。

而且清軍主力滿打滿算也只有十幾萬人,這一點兵力是絕對不可能吞併全國的。

即使清軍攻佔北京,也最多隻能控制黃河以北地區,無法徹底滅亡明朝吞併全國,畢竟清軍十幾萬人的數量太少了。

而歷史上清朝能夠滅亡明朝,完全清朝與大漢奸吳三桂打著討伐李自成為崇禎帝報仇的旗號,大量明朝軍隊投降清軍,使清軍的兵力得到很大補充。比如左良玉死後,左良玉的八十萬大軍全部投降,完全解決了清軍兵力不足的問題,為清朝滅亡南明吞併全國解決了兵力問題。

綜上所述,沒有明朝末年的農民起義,清朝無法徹底滅亡明朝吞併天下,最多像東晉南宋那樣形成南北朝的局面。


厚德載物49847


單純的從軍事角度來分析,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明末的軍隊不值一談。然而事實上明軍卻是當時世界上火器普及率最高的軍隊,精銳部隊的火器裝備率達到了百分之七十以上,將它的威力和精度進行提升從而對抗騎兵。說不好甚至還能收復遼東地區。

如果明末晚期沒有大規模的農民起義,也就不會面臨兩線作戰的窘迫局面。明末的關寧鐵騎、秦兵和天雄軍都是戰鬥力極其強悍的部隊。在清軍來的時候除了保衛京城,卻得分兵去打擊農民軍的起義。沒有了兩線作戰,從而抽調國內的王牌部隊前去東北地區進行支援作戰。

另外明朝內部進行整頓吏治,開放海禁,大力發展經濟。畢竟經濟是一切發展的基礎。整頓邊軍,將其進行戰區劃分,合理利用資源。在西北地區養馬,從蒙古地區購買先進戰馬,大力發展騎兵。這樣經過數十年的時間,經濟發展起來了,軍隊實力也增強了。

很多人說,如果沒有國內的叛亂和國外的戰亂,明朝不會就此掛掉。甚至說如果李自成和皇太極只留一個,憑藉中原王朝的地大物博完全可以壓著打。是這樣的嗎?

我們是否注意到,明朝軍隊的數量為什麼越來越少?畢竟確實和關內的農民軍作戰有很大消耗。

而關外的清軍,都說清軍只有區區數十萬。但是實際上,在入關時,清軍包括蒙古,漢人已經有20多萬人,加上其他人等可能更多。為什麼會這樣?苦寒之地的東北為什麼可以讓皇太極越活越滋潤,而且還不斷膨脹。

如果沒有農民起義的話,就能集中兵力、財力、武力,對付清軍,很有可能崇禎皇皇帝能夠逆襲,殲滅清軍,挽救於明朝於危亡之際,實現中興,也說不定。即使再不濟,明朝的滅亡也會延緩。


歷史TOP榜


如果沒有明末農民起義,後金能取代明朝入住中原嗎?

關於這個問題我的理解是,明末爆發農民起義是必然事件,即使沒有李自成攻破北京也會有張自成、王自成等人登上歷史舞臺。

而為什麼說明末的農民起義是必然事件呢?

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今天小編只截取本人認為最關鍵一點展開陳述,歡迎大家討論批評。

明朝末年,崇禎皇帝面對的局面就是一個死結。後方剛把起義軍壓下去,前線八旗軍又來叩關。於是不得不把關內的剿匪部隊調往關外抵禦八旗軍,這邊剿匪部隊剛走,那邊農民再次做大。

為了應付兩線作戰,崇禎皇帝不得不開徵遼餉用以對付八旗軍,開徵剿餉、練餉用以鎮壓起義軍,以上合稱“三餉”。

三餉的開徵,標誌著明末稅制的崩壞。

稅制崩壞後一切應對措施都是帝國的最後垂死掙扎。而稅制崩壞就是禍亂之源在於:

第一,鹽稅、礦稅枯竭。崇禎皇帝一上臺就拿下了閹黨裁撤了礦監。

第二,工商稅的崩壞,明末江南地區的工商業高度發達,但政府卻無法收到合理的稅費,這種局面當然要感謝道貌岸然的東林人士。

第三,大戶隱田,掌握大量土地的大地主託庇於士大夫階層,即佔據了土地又逃避農稅。而自耕農面對沉重的農稅不得不逃田,農民變為流民,流民化作流寇。

最後用一句話來總結就是,該收的稅收不上來,導致政府破產。不該收的稅亂收一起激化社會矛盾。最終造成的局面是面對八旗軍打不過,面對農民軍越打越多。

由此來看,明朝哪有不往的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