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紅樓夢》,為何情投意合的二人最後成為悲劇?


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紅樓夢》是一部史學鉅著,又被人稱作為《石頭記》,整部小說以賈寶玉林黛玉之間的愛情為引導線,貫穿了全書。兩位主人公的感情發展分為三個時期,第一階段是頗有神話色彩的“石頭定終身”,這一階段可被稱之為全書的引子。到了第二階段可稱作為“緣定西廂記”,紅樓夢本身是賈寶玉偷看《西廂記》被林黛玉發現後,兩人一起看當時的這本書。因此共看西廂記也是兩人緣分的延續。第三階段似乎有點悲情了,可被稱為“燒書斬情絲”,也隱射了兩人的結局。以上的三個階段從兩人相知到相愛,再到最後的悲劇結局,瞭解賈寶玉與林黛玉之間的愛情故事可以對《紅樓夢》的整個主題有更深的解析。


深度解析《紅樓夢》,為何情投意合的二人最後成為悲劇?

《紅樓夢》這部奇書自誕生以來,就引來許多文人墨客的青睞,最近有一部小說改編的電視劇叫《慶餘年》,裡邊的男主角範閒穿越回古代就是手棒《紅樓夢》成了不少王公貴族喜歡的作品。雖然虛構小說中的事,可見《紅樓夢》在文壇鉅著中的位置,從過去到現在,文學界一些專業領域甚至時興起了“紅學”,好比沒有好好的研究紅樓夢就不算一個文人墨客。其實小編更覺得《紅樓夢》之所以很多人愛讀,還是有林黛二人的愛情故事做鋪墊,也是這段愛情故事能夠讓更多的人引起共鳴,不同於簡單的愛情故事,兩大家族之間的糾纏,讓更多讀者不禁思考感嘆那樣的精神世界。接下來主要從賈寶玉林黛玉之間的愛情部分入手,為大家揭開紅樓夢最有意思的章節。


深度解析《紅樓夢》,為何情投意合的二人最後成為悲劇?

“石頭定終身”是怎麼回事?

據說賈寶玉林黛玉之間的愛情故事並非道聽途說,有一定的典故考證,相傳賈寶玉本來是一塊石頭,不同於其他石頭的是賈寶玉通了靈性,有了意念,也可以說是仙石。後來被帶到塵世間修行歷練,仙石本是女媧娘娘用來補天所用,因一些其他原因最終遺漏並當上了神差。在這段時間裡,仙石機緣巧合看到了在三生石畔的一顆仙草,出於青睞他便每天用甘露澆灌仙草,時間久了仙草竟成了人形,還是一位女子。這顆仙草為了昔日甘露澆灌之恩,答應跟隨仙石下凡成人形,而這個仙草就是後來的林黛玉,林黛玉為木,賈寶玉為石。這段故事雖無從考證,但“石頭定終身”這段被一直傳為佳話,為兩人的愛情故事更加增添了迷一樣的色彩。


深度解析《紅樓夢》,為何情投意合的二人最後成為悲劇?

有人說木與石的結合就是孽緣的開始,就是說這段緣分開始註定就是悲劇的,天人下凡偷嚐禁果,說好的是歷練,怎麼又會有好的結局呢?不理性的開端,造就了沒結果的愛情。這也解釋了兩人為何在人間一見鍾情,還記得小說中曾這樣描述,林黛玉初見賈寶玉,兩眼放光的說“好生奇怪,倒像在那裡見過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那種吃驚的表情小編現在記憶尤深。而賈寶玉見到林黛玉後更是直接,說道“這個妹妹我曾見過”這是一段肯定語氣。這裡不禁感嘆人生若只如初見,他們會一直沉浸中相遇的美好中吧!從開始這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就已經奠定了兩人一定會發生一些故事,這種場合當然在電視劇中見怪不怪了,男女主角總會以不一樣的開場方式遇見。巧的是《紅樓夢》無論是小說還是電視劇這一段初見被賈寶玉林黛玉描述的恰到好處,沒有讓讀者和觀眾感到不適,這就是緣分乃天定,石頭定終身的奇說了,有了這段神話色彩,讓兩人之間的相遇邂逅更加的浪漫動人。

深度解析《紅樓夢》,為何情投意合的二人最後成為悲劇?


“緣定西廂記”,從何說起?

前面我們說到的"石頭定終身"對賈寶玉林黛玉來說其實只是開始的一個藥引子,後面的林黛玉到了賈府以後與賈寶玉朝夕相處,太陽昇起的時候二人一起吃飯,嬉戲玩耍,太陽下山後就回就休息。這樣的生活過了很久,每當到這一段時小編覺得這段經歷其實造就了兩人後來的愛情關係。在某些時候賈寶玉林黛玉之間的性格其實是很像的,也有同樣的興趣愛好,要知道志趣相投可以很快促進兩個人的情感,在另一種層面上更是藍顏知己,無話不說了。這樣的愛情人人都想要!既可以是朋友又可以是戀人。自古就有高山流水,伯牙子期的故事,知音難尋,何況是戀人?小編相信賈寶玉林黛玉之間從相知相愛是真情實意,也相信他們之間有多小心翼翼維護這段感情,正是因為少有,所以才要珍惜。尤其是賈寶玉出身高貴,與眾多人不一樣的是他心細敏感,深知黛玉妹妹隻身一人來到這大家族有諸多難言之隱,做事謹小慎微,說話不能口無遮攔。而對於林黛玉來說,她更加明白賈寶玉的志向,他不求功名,在當時那個年代,自由觀念似乎很難被別人理解,但林黛玉懂賈寶玉的心思,二人之間心心相惜,又互相理解,默契感十足。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對方便可知會,他人很難理解,這段感情直到後面的薛寶釵來帶賈府,林黛玉在寶玉哥哥心裡的位置是誰也無法撼動的。

深度解析《紅樓夢》,為何情投意合的二人最後成為悲劇?

在賈寶玉的內心世界,他是排斥升官發財這種說法的,走仕途意味著發財在那個年代是多少年輕人心中想走的路,但在寶玉心中這簡直就是罵人,完全的“混賬話”,有時候在想賈寶玉生錯了年代,在當時那個年代裡他對於倫理綱常這些並沒有太多的限制,放到現在時代這些就都是個人自由了,當時身邊很少有人理解他,從性格上來講,寶玉給人的感覺性格乖巧,好吃懶做,不曾想著做一些事,哪怕是經商,考取功名之類。倒是想法異想天開,做事還經常無法無天。這就是寶玉給身邊大多人的印象。這時候,寶玉心裡其實是煩躁的,恰巧林黛玉的出現,她完全理解寶玉哥哥的想法,他視功名金錢為糞土,在一定層次上,林黛玉是崇拜仰望寶玉哥哥的,把他當作自己在精神上的一種寄託吧!小說中有一會說史湘雲勸賈寶玉應該考取功名仕途,寶玉卻這樣回到“姑娘請到別的屋子裡坐坐吧,我在這會汙染了你的經濟學問”。這種話其實反映出了寶玉當時心理的不耐煩,對於金錢與仕途甚至都到了憎恨的基礎。小說中這時候史湘雲又讓薛寶釵勸說一下寶玉,沒等到薛寶釵開口,寶玉撒腿就走。薛寶釵心裡生氣便覺得寶玉偏心,如果是黛玉這樣早就開始哭鬧了,寶玉豈能撒腿就走?寶玉回道:“林姑娘若是如此這般,我早已和她生分起來的”。寶玉深知黛玉不會拿功名與金錢同他說話。這裡可以看出賈寶玉同樣很瞭解林黛玉,二人之間默契相當。真正的志趣相投就是自己喜歡的東西對方也一定喜歡。實際情況和寶玉想的一樣,林黛玉真的也很喜歡這本書,沒讀多少就被這本《西廂記》深深的吸引,沒有停歇的就讀完整本書,出於喜愛,還去默默背誦這本書。要知道《西廂記》這類書在當時是禁書,不允許普通人多,更何況這些有錢人家。


深度解析《紅樓夢》,為何情投意合的二人最後成為悲劇?

誤打誤撞二人一起讀這本書,除了志趣相投外,其實在思想上,林黛玉和賈寶玉有一定的相似性,首先他們都能被書裡的內容所打動。後來賈寶玉還開玩笑的和黛玉妹妹說,我就是那多愁多病的身體,你就是那傾國傾城的容貌。林黛玉當然明白賈寶玉這是把自己和書中男主人公張生比較,而她就是女主人公鶯鶯。可以見得,二人對這本書的思想都是很認同,把自身的情感完全融入到了書中。

“緣定西廂記”這一段兩人是愛情的昇華,思想的遞進,使得二人之間的關係更加融洽,默契,有心有靈犀一點通的意思。而這種默契又是那麼的自然,沒有任何勉強做作的成分。


“燒書斬情絲”又為哪般?

前面小編和大家說了那麼多,其實介紹的是賈寶玉和林黛玉之間的甜蜜故事,由故事發展的順序看來這兩人應該是可以水到渠成,修成正果的。往往事與願違,大家都知道賈寶玉後面和薛寶釵準備結婚的時候,林黛玉燒掉曾經兩人一起的一些書籍,詩詞,思緒隨著灰燼一起帶走,斬斷這段煩人的情絲。儘管兩人從開始一見鍾情,你儂我儂,但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思想也為後面的故事埋下了種子,畢竟在當時的社會他們的一些想法和行為是禁止的,當時的封建社會不允許他們在一起,現實面前賈寶玉與林黛玉之間的愛情似乎不堪一擊。二人志趣相投,叛逆的思想註定了愛情修不成正果,以至於到後來走向了悲劇。其實這個悲劇有兩個因素的存在。


深度解析《紅樓夢》,為何情投意合的二人最後成為悲劇?


第一,“石頭定終身”這樣的佳話還是抗衡不過“天造之和,金玉良緣”,前面我們說過“石頭定終身”,寶玉以石每天灌溉仙草,仙草為報恩化人形為黛玉與其相知相戀。這一報恩怎麼報呢?是仙草願用一身的眼淚來報恩,昔日露水灌溉之恩今生以淚相報,既然是淚,大家可以想象,一生之淚,林黛玉要為賈寶玉流完所有淚水,這已經註定了他們之間的感情是個悲劇。第二

“天造之和,金玉良緣”是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切合倫理道理的姻緣,恰好賈寶玉薛寶釵這樣的結合受人喜歡,所以我們所說的金玉是指薛寶釵有一個“金鎖”,賈寶玉是有大家熟知的“寶玉”,曾經一算命的和薛寶釵說過碰到有玉的人,方可成婚,那玉自然指的就是賈寶玉了。這樣的說法對於情投意合的賈寶玉林黛玉來說自然是晴天霹靂,“石頭定終身”可以說它是神話色彩,是傳說中的一種緣分,可是“天造之和,金玉良緣”這樣的事直到薛寶釵出現的時候是真實存在的,這種情感是現實中實實在在的。就這種穿插在賈寶玉林黛玉中間,他們的愛情豈能不受影響,而且薛寶釵的出現多出來一個“金玉”說法,在賈府上下眾人口中都在傳薛寶釵和賈寶玉這種天造之和,假的都能成真的,最重要的是這段姻緣受到了大家的祝福,更加切合當時封建禮教的思想。


深度解析《紅樓夢》,為何情投意合的二人最後成為悲劇?


有人會說愛情價很高,為了愛情可以拋開一切啊,賈寶玉和林黛玉可以一起離開的,當時社會不比現實社會,要走出去的話談何容易,家庭的觀念,世俗的牢籠,二人都從小種下父母之命,媒娑之言的思想,兩人情投意合也希望得到大家的祝福,尤其是父母的承認吧!倒是林黛玉心中堅定,經常暗自流淚,黛玉父母去世的早,這些事並沒有人能夠替她做主,她把所有期望都放在寶玉身上,期待賈府的成全,實際情況那是不可能的,雖然他們的愛情和賈母有關係,但賈母又承認“不是冤家不聚頭”之類的話。賈府以前的嚇人都會覺得將來寶玉的媳婦應該是林黛玉,可見林黛玉在賈府住了多久。可是當時社會婚姻這種大事並不是簡單兩個人就能私定終身的,結婚是兩個家族之間的事,甚至可以完全拋開二人之間的想法,只要對家族有益,婚姻就可成。恰巧林黛玉的性格和薛寶釵比起來,她更加高傲,冷淡,很難讓身邊的人喜歡她,導致別人對林黛玉的感覺是目中無人。於是在薛寶釵出現的時候,考慮到家族的長遠利益,賈府還是決定讓賈寶玉娶了薛寶釵,這就有了林黛玉心灰意冷,

“燒書斬情絲”這一說法了,最終二人的愛情還是以悲劇收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