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概括題其實“套路滿滿”

提起公務員考試,有過考試經歷的小夥伴們一定是百感交集,“考的基本上都是會的,答的基本上都很一般”這種狀態不知道困擾了多少“急切上岸”卻仍在苦苦徘徊的考生。大考來臨前千頭萬緒,複習找不準重點的狀態似乎已是“公考新常態”。而公考科目申論和行測最大的不同,在於行測題目設定再有難度,也能排除錯誤選項按照概率統計方法“蒙個答案”。可申論考試題目就不同了,哪怕只是“概括措施”、“總結經驗”、“歸納啟示”這種易考常考的歸納概括題,在字數繁多、錯綜複雜的給定材料面前,考生們依舊“一頭霧水”無處下手,又怎麼能用好破題技巧。今天,我們不妨迴歸考題來共同探討“概括題有沒有什麼‘套路’可循”。

通過對歷年真題作答情況的研判,我們發現想要答好概括題“開個好頭”,在考試中給自己個首肯只要按照“套路”穩步前行,定能“事半功倍”:

1.審清任務是答對題目的根本。

在考場上,考生們拿到題目時首先要冷靜下來學會審題,審準題目作答任務和關鍵信息,這是我們考好申論科目的“第一顆釦子”。以2014年國考市地級的考題為例,要求指出轉型期青年人在心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對這道題目很多的考生自信答的很好,實際上卻沒有審清題目要求,把“青年人心理方面的問題”理解成“心理問題”,把指出問題具體表現和青年人心裡有哪些問題概念混同,答題時集中在寫青年人價值觀扭曲、物質拜金,青年人不愛國,青年人人格不健全心裡有疾病等問題,自然也難以得到高數。而這道題的作答思路,則應該通過材料中給定的:青年人在需要與擁有間的“倒錯規律”,引發金錢“焦慮”心態等材料信息總結出答案即刻,既不需要過渡引申,也不需要主觀發揮。

2.問題意識是解構材料的基礎。

在考場上,考生由於緊張心態最容易出現的失誤就是審清題目要求和任務以後,材料讀著讀著就忘了問題是什麼,問題意識不夠明確。這就需要我們在複習備考的過程中有意識去強化對問題的把控能力。2010年國考市地級的概括題目,要求概括《渤海碧海行動計劃》近期目標難以實現的原因。題目的作答任務是要求考生概括原因,主體則是《渤海碧海行動計劃》近期目標難以實現。這就要求我們首先應該在“給定材料1”中瞭解清楚什麼是《碧海計劃》的近期目標,除了有近期目標之外是否還有中期目標、長期目標等,這就要求考生必須明確題目要求,在作答時只應該重點關注近期目標難以實現的原因,而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把所有原因都羅列上去混淆視聽沒有側重。因此,我們在給定材料中只需要關注與近期目標直接相關的內容,其他部分可適當略讀,確保答好題目拿到高分還節省時間。

3.明確要求是整合答案的關鍵。

在審題環節,我們不僅需要把握準確作答任務,明確特殊要求細節也是我們在解構材料過後整合答案的重要參考依據。比如在2017年國考市地級第一題,要求簡述城市水系所具有的功能。我們很多考生在運用閱讀方法材料梳理後,發現多達10個功能。而大多數考生為了則遵循“材料有什麼就寫什麼”的原則把10個功能按照順序羅列,卻沒有注意到題目要求中還有“精練”這一特殊細節要求。做到準確精練、條理清晰,就需要我們對10個功能進行同類歸納整理、適度概括的工作,對材料要點進行適度加工,最終形成我們應對災變功能、人文景觀構造功能、促進城市經濟發展、軍事保護功能、生態調節功能和美學功能六大功能。這就顯得比簡單羅列答案具有邏輯性和層次感,拿高分也自然順理成章。

4.掌握“套路”是拿到高分的保障。

這裡所說的“套路”,不是考生熱衷的“萬能方法”或“套路模板”,而是想拿高分必須掌握並學好用好的“硬實力”,簡言之就是學會歸納概括、合理分類的技巧。我們常說歸納概括就需要考生掌握同類歸納整理、適度擴大外延揭本質的基本能力,這不僅能讓我們的答案井井有條內涵邏輯,還可以讓考生節省時間,用好精煉語言揭露事物本質,是與後期公務員工作相輔相成的。除此以外,學好用好二分法和一次分類也是拿高分的必要保障。國考2011年副省級題目請概括王景治河後黃河安瀾800年的主要原因,通過對材料梳理我們不難梳理出五個採分點。在此基礎之上,我們如果能夠運用好二分法將人力物力財力投入、辨證施治疏浚汴渠與修建防事結合、科學方法施治因地制宜劃歸為主觀方面,而把降水量減少的氣候因素和人口減少、木進農退改善自然植被條件歸納為客觀自然方面,能夠更好地體現考生綜合能力,自然也能把簡答題答的漂亮有思想。

相信大家只要對考試有信心有耐心,放鬆心態認真學習,掌握科學方法勤加練習,定能在給定材料“萬花叢中”找準關鍵信息,答好申論概括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