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臺灣省,最壯闊景點非太魯閣莫屬,最險峻公路當屬中橫公路


我曾去過3次中國臺灣省,和大陸的壯麗山河比較起來,臺灣的風景只能算是小而美那種,假如非要從壯麗的角度來評判,那麼,太魯閣算得上全臺灣省最為壯麗震撼之處,太魯閣峽谷風光絕對非同凡響!能有幸飽覽太魯閣峽谷俊美風光,還真的要感謝蔣公時期為臺灣打造了許多造福於民的項目,這其中,中橫公路尤為令人驚歎。

較早前,在尚未見過太魯閣之前,我曾因太魯閣的“閣”字,以為那裡是廟宇之類的建築。直到置身其中才知道太魯閣是一座山,名字來自高山原住民的發音,意為“偉大的山脈”。這一次是我第二次來到這裡,與第一次不同之處在於,完成了跨越整個太魯閣峽谷的中橫公路自駕之旅,因此對太魯閣有了更為深刻地認識。

我們先暫且不提峽谷的雄奇,看看右手的中橫公路,就可想而知當時開鑿之艱辛,很多老兵為此長眠在這裡。比起中橫公路修築之驚天地泣鬼神,太魯閣峽谷則被列為“臺灣八景”之一,名為“魯閣幽峽”,斷崖深谷、清澈溪流、臨空飛瀑,無時無刻都在詮釋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太魯閣峽谷是花崗岩、大理石地質結構,結構並不穩定,遇有颱風或暴雨天氣,落石和塌方時有發生,即使是平時,絕大多數太魯閣峽谷觀光路段需要配戴安全帽才能通行,您瞧,我已經停好了車子,準備步行一段。我來過這裡兩次,由於地質災害等原因,每條步道可能會不定期封閉,所以我兩次所看到的峽谷風光也不盡相同。

太魯閣峽谷地殼結構為大理石,因為億萬年前,太平洋海洋中生物,如貝殼、珊瑚等遺骸與碳酸鈣混雜在一起並沉積在海底,不斷堆積固化形成了石灰岩。在億萬年的壓力與地熱的作用下,石灰岩最終變質為大理石岩層,最終隨著地殼板塊運動逐漸隆起並升出海面,再經過複雜的雨水沖刷等大自然的外力作用下,變成了各種各樣,如圖中所示的更為質密的大理石岩層。

據資料顯示,太魯閣峽谷地質形成原因並不複雜,大約在400萬年前,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海洋板塊相互激烈碰撞,造成了地殼的急劇運動,它促使臺灣地區地殼急劇上升,再歷經千萬年歲月,圖中所示的立霧溪豐沛的河水,不斷地切割太魯閣這塊不斷上升的大理石岩層,於是就形成了我們所看到的大理石峽谷景觀。


自駕中橫公路可以完整跨越太魯閣峽谷,但是我們也沒有錯過任何一處需要步行的峽谷景觀。其中燕子口是就最為著名的步行區域,甚至在這裡將中橫公路交通改道,就是為了遊客能飽覽到壯麗的峽谷風光。燕子口懸崖下方的大理石有數百個小巖洞,這是由於地下溪流不斷沖刷造成的,由於枯水期溪流近乎乾枯,燕子成為這裡若干巖洞的常客,因此得名燕子口。

太魯閣峽谷橋多,橋樑成為跨越峽谷和鏈接中橫公路的紐帶,這裡的橋樑也被稱為 “橋堅強” ,只因很多橋樑因地質災害頻發反覆被損毀,又被反覆修復,每一座橋樑都有著堅韌的故事。您看,從中橫公路 187公里處旁的停車場,有橋樑可通往長春祠,這座橋就叫做長春橋,它的腳下就是曾經奔湧不息的立霧溪。

前文提及的立霧溪實則是流經太魯閣峽谷的一條大河,它從海拔3449米的源頭直衝大海,太魯閣峽谷也是經它億萬年的沖刷才形成的。雨季的時候立霧溪咆哮奔流,巨浪拍打著大理石河床,夾帶著一個個巨大的旋渦奔流而下,那種場景氣勢如虹。


立霧溪這條大河是太魯閣的靈魂,古時候,這裡有近50個少數民族分別居住在立霧溪兩岸的崇山峻嶺之中,它們是臺灣原住民的祖先。直到1914年,這裡爆發了日本殖民統治者與太魯閣族之間的太魯閣戰役,從那時候起,戰爭令原住民部落消失過半,人口也急劇減少,但是他們與殖民統治的抗爭故事傳送至今。

至今,依然有許多原住民生活在太魯閣峽谷之巔,古時候,臺灣高山的太魯閣族曾在山崖上開鑿出狹窄的山間小徑,最早窄到只能放下雙腳,現在這條棧道就是在原來小徑的基礎上拓展而成。關於太魯閣族那段歷史,可以看一看波瀾壯闊、史詩般的電影《賽德克.巴萊》。

最後我們駕車穿越了中橫公路,其實在駛入太魯閣峽谷口,迎面可看到一座紅柱琉璃瓦高大牌樓,橫匾上寫著“東西橫貫公路”六個大字,那裡是中橫公路的東端起點,我們有幸跨越了太魯閣峽谷,並完成了中橫公路穿越,這是一條類似於南太行掛壁公路的險峻之路,太魯閣峽谷也是這條路途中最為華彩的篇章。圖文原創:文藝蜀黍看世界,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