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量基金研究中心:“黑天鵝”引爆歐美市場,A股為何一枝獨秀?

今天A股收盤上證綜指上漲1.82%,創業板上漲2.66%,雖然未能收復週一的失地,但是一度衝破3000點的A在全球市場普遍疲軟的背景下,再次體現出了堅挺的一面,這也再一次印證了

長量一直以來強調A股市場在全球範圍下是估值窪地,具有極高的投資價值的觀點。在昨天的週報中,長量一再強調短期的下跌讓配置的性價比再次凸顯,那麼週一晚上到今天,市場發生了什麼呢,讓我們完整的回顧:

近日疫情擴散衝擊疊加石油戰因素,歐美市場再次迎來劇烈震盪。在下文中,我們整理了商品市場、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的情況。

長量基金研究中心:“黑天鵝”引爆歐美市場,A股為何一枝獨秀?

黑天鵝襲來,商品市場首當其衝。週一早盤,美原油期貨主力合約一度暴跌逾30%至27美元/桶。截至收盤,NYMEX原油期貨收跌26.74%報30.24美元/桶,創2016年2月以來新低;布油收跌26.18%報33.42美元/桶。

股票方面,美股開盤暴跌,截至收盤,道指跌7.79%報23851.02點,標普500指數跌7.61%報2746.56點,納指跌7.29%報7950.68點。歐洲主要股指全線收跌,德國DAX指數、法國CAC40指數等指數進入技術性熊市。

債券方面,全球資產的避風港——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一路下探,於3月9日下午一度跌破0.4%關口,一度跌至0.319%,日跌幅近40%。30年期美國國債一度呈破“0.7”之勢,下探至0.702%,續刷歷史新低,日跌幅近30%。

長量基金研究中心:“黑天鵝”引爆歐美市場,A股為何一枝獨秀?

權威機構如何看待當下市場

疫情的擴散和中東新近點燃的“石油戰”,讓環球金融市場陷入震盪。這場“黑天鵝”事件將會為市場帶來怎樣的影響,市場震盪還會持續多久,A股在能否在其中獨善其身?下面我們這綜合了一些權威的國內外機構的觀點,供大家瞭解更多投資所需有用信息。

長量基金研究中心:“黑天鵝”引爆歐美市場,A股為何一枝獨秀?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認為,美股經過十年牛市,三大股指都處於歷史的高位,特別是這一輪牛市的發動機——科技龍頭股,普遍都漲了10倍以上。美股的大漲累積了大量的獲利盤,一旦有風吹草動,就可能會形成高位的巨震,大幅下跌。美國市場據說80%的交易都已經程序化了,也就是說程序交易會加速殺跌的過程。很多恐慌性拋盤實際上是自動觸發的一些程式化交易帶來的,所以美股跳水比A股跳得還快,就是因為美股的量化交易佔了絕大多數,機器在拋售的時候,下來是非常快的。所以美股見頂是今年的大趨勢。

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指出,疫情對美國經濟的衝擊尚未明顯顯現,美聯儲此前進行預防性降息,某種程度上消耗了政策空間。美國以外地區的經濟事實上比預期要差,造成美國經濟目前反而看起來韌性更強。在經濟數據還沒有明顯變化的情況下,美聯儲降息且幅度達到50個基點的緊迫性並不強。隨著中國疫情得到控制並復工復產,疫情對全球供應鏈的衝擊可能集中在一季度或上半年,對美國經濟雖然會有一定衝擊。對美國GDP增速影響可能在0.1-0.2個百分點左右。他認為,後續要看中國以外地區的疫情蔓延情況以及各國政府採取何種措施。考慮到連續降息邊際效應遞減,預期年中美聯儲可能會重啟QE(量化寬鬆)。

交銀國際董事總經理、研究部主管洪灝認為,油價下跌將導致市場通縮預期劇增。而當通縮預期形成後,美聯儲貨幣政策將失效。如果美聯儲再降息50個基點,意味著一個月內連續降息一個百分點。“如果危機進一步惡化,它會變成一個負利率。美聯儲是一個全球銀行,這是很讓人擔心的事情。

對於油價下跌,銀河證券的評論指出,全球經濟下行風險增加,A股短期面臨調整壓力。全球市場下跌,避險情緒提升,市場信心下降的影響不容忽視,貨幣的本質是信用創造,而信用創造依賴於對經濟和市場的信心。油價下跌、美聯儲降息,中國政策空間提升。在疫情爆發後,調控政策持續發力,政策呵護成為推動市場上漲重要動力,但是需要明確政策本身具有內生性,匯率貶值和通脹壓力對政策空間限制性強。中國原油對外依存度較高,石油價格下跌降低通貨膨脹風險,疊加美聯儲降息,中國貨幣政策空間提升。

星石投資總經理楊玲發表觀點指出,美股近期的波動與其基本面的不確定性有關,短期對A股影響有限,長期來看A股有望成為全球的避險資產。美股近期的大幅波動,除了原油下跌這種“黑天鵝”因素之外,主要與近期美股基本面的不確定性有關;加上美股經過長達十年的牛市,估值已經處於高位;在此次調整之前,道瓊斯、納斯達克以及標普500三大指數的估值水平基本在歷史80%分位數以上,僅次於21世紀初的互聯網泡沫破滅前夕。所以,只要有任何“風吹草動”,市場就會出現大幅波動。

總結來看,我們不必對A股過於悲觀。一方面,近年來A股與歐美股市的相關性有所增加,境外市場對A股市場的影響也有所增加。黑天鵝事件增加了全球市場的不穩定性,也勢必會為A股帶來挑戰。另一方面,作為投資者,我們也應該意識到,A股目前有著不同於歐美股市的階段性有利因素存在:

1、與歐美市場相比,A股的估值更低。一般而言,低估值資產往往具備較高的安全邊際和上升潛力。

2、為應對經濟的挑戰,今年以來我國政府的逆週期調控持續加強。其中,包括寬鬆的貨幣環境、LPR利率改革的繼續推進、地方政府持續推出的“新基建”和傳統基建項目等。特別需要指出的是,油價下降或將帶來的通脹壓力減輕,在美元降息的大背景下,我國的貨幣政策空間進一步打開。

3、經過“嚴防死守”式的抗疫防控,我國的新冠肺炎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控制,這與其他國家的嚴峻的形勢已有所不同。隨著復工復產率增加,我國的經濟也將逐漸走出疫情的不利影響。

基於以上因素,我們不必對A股過於悲觀。


風險提示:產品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投資者應仔細閱讀基金產品的相關法律文件,瞭解產品風險和收益特徵。投資者應根據自身資產狀況、風險承受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本報告數據及信息均來源於公開資料或經外部授權信息的分析和整理,長量發佈此信息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相關表述僅供參考,與長量立場無關,不代表任何確定性判斷,亦不構成長量的任何推薦或投資建議。長量不保證本網站相關信息(包括但不限於文字、數據及圖表)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性等。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請核實,風險自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