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谁杀了韩信?韩信真有反叛之心吗?那些年没看懂的韩信之死

汉十年(前197年),陈豨在代地反叛,刘邦率兵前去平叛。韩信暗中与陈豨书信来往,表示愿意在都城长安响应陈豨起兵,此事被韩信家臣密报吕后。吕后为了不使悲剧酿成,先发制人,与萧何合谋将韩信诱骗至长乐宫钟室杀掉。


究竟是谁杀了韩信?韩信真有反叛之心吗?那些年没看懂的韩信之死

淮阴侯韩信


关于淮阴侯韩信的谋反,历史是这样记载的:

《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汉十年,陈豨果反。上自将而往,信病不从。阴使人至豨所,曰:“第举兵,吾从此助公。”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欲发以袭吕后、太子。

《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信方斩,曰:“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遂夷信三族。

那么问题来了,

如果韩信有谋反之心,为何在占领齐地之后,对项羽抛来的橄榄枝无动于衷呢?

如世人所知的那样,韩信之死是因为功高震主,既然功高震主为何要听从萧何的,去长乐宫见吕后呢?他完全可以不用去的,不是吗?

韩信在长乐宫被吕后阴谋算计之时,既然知道已是必死,为何还要坐实反叛之名,大喊悔恨不听蒯通计策呢?这完全不合逻辑。

都说韩信军事才能非常杰出,但政治谋略匮乏至极,有谁想过一个在军事上有如此高造诣的将领,又怎么会是“政治小白”呢?即便是现在在政治、商业、社交中也是大多都涵盖在《三十六计》与《孙子兵法》之中。韩信或许政治智慧略逊刘邦,但绝不会比吕后、萧何差吧?

带着疑问,我们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韩信是否真的谋反一探究竟。

攻下齐国之后,面对项羽抛来的橄榄枝韩信为何不反刘邦

韩信在攻打齐国之前,发生了两件很特别的事情,从这两件事也可出,在韩信的心中早已知晓了刘邦的为人。


究竟是谁杀了韩信?韩信真有反叛之心吗?那些年没看懂的韩信之死

汉高祖刘邦


其一:夺取韩信军权。在韩信占领赵地的时候,刘邦在荥阳正处于非常不利的被动局面,因荥阳缺粮、将士疲惫,面对项羽楚军的疯狂进攻,将军纪信伪装成汉王刘邦出城投降,这才换得刘邦带着陈平从城西门逃出。

逃出后的刘邦径直奔往韩信、张耳在赵地的营地,夺取了韩信的军权,此时的韩信、张耳却是在熟睡当中。

《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六月,汉王出成皋,东渡河,独与滕公俱,从张耳军脩武。至,宿传舍。晨自称汉使,驰入赵壁。张耳、韩信未起,即其卧内上夺其印符,以麾召诸将,易置之。

其实,仅从此时汉军的危机来看,韩信的军队被调到荥阳正面战场,用来抵御项羽楚军的东进,这在战略上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刘邦抢夺韩信军权的手段,未免太过小人之举了。当然,这里也难免会有王对臣那种难以言表的尴尬与军事上韩胜刘败的嫉恨。

其二:派郦食其前去游说齐国投降。就在韩信重新收集没有被调往荥阳的赵兵准备进攻齐国的时候,刘邦的另一项举动再次对韩信造成非常大的打击。那就是派说客郦食其前去游说齐国投降。

刘邦心中当然更希望齐国能像魏、赵那样,永远的归自己所有,没有诸侯出现,没有后顾之忧。那派郦食其前去游说岂不矛盾?当然不矛盾,刘邦此时的想法大致有两点:1、借韩信之手,杀死郦食其,2、迫使韩信尽快攻占齐国,从而牵引楚军的兵力,减轻荥阳正面战场的压力。

对于郦食其这个谋士在后期是非常让刘邦厌烦的一个人,游说魏国的失败只是其中原因之一。另一重要原因便是,刘备被楚军围困荥阳,粮草与士卒的补给都被楚军截断之际,郦食其献出的计策:“复立六国之后为诸侯王,并使其各自就国”。多亏在关键时候,张良向刘邦分析了其中的利害关系,刘邦才没有听从郦食其的计策,并大骂到:“臭儒生,差一点坏了老子的大事!”


究竟是谁杀了韩信?韩信真有反叛之心吗?那些年没看懂的韩信之死

留侯张良


事实上,在此事件之后,郦食其就再没有得到刘邦的重用,直到前去游说齐国。自郦食其死后,刘邦几乎从未提及过这个人,仅在《史记》中有这样一句简短的记载:“高祖举列侯功臣,思郦食其。”即便是此后在韩信谋反的事件中,刘邦也并未将郦食其的死作为对韩信的政治攻击,这其中缘由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郦食其是被刘邦自己害死的。

对于齐国来说,从田荣起兵对抗项羽到其弟田横杀田假拥立田广为齐王,齐国都是非常强大的,以致可以正面对抗项羽的楚军。刘邦派遣郦食其前去游说必定使齐国放松戒备,这也是后期为什么韩信能迅速打到淄博的原因。

正如刘邦所料,韩信成功的吸引了楚军注意力。项羽派遣龙且率领二十万大军援齐,刘邦在荥阳正面战场的压力瞬间减轻了。

其实,刘邦在正面战场始终无法抵挡项羽,唯一的办法就是分散项羽的兵力与离间核心领导层。从游说英布反楚归汉,致使项羽派遣龙且前往平叛,到陈平的离间计,再到现在将项羽兵力分散到齐地韩信处。这也正是刘邦为什么可以正面对抗项羽的根本原因,同时也是刘邦的聪明之处。

《史记·卷九十一·黥布列传第三十一》汉三年,汉王击楚,大战彭城,不利,出梁地,至虞,谓左右曰:“如彼等者,无足与计天下事。”谒者随何进曰:“不审陛下所谓。”汉王曰:“孰能为我使淮南,令之发兵倍楚,留项王於齐数月,我之取天下可以百全。”随何曰:“臣请使之。”乃与二十人俱,使淮南。

从以上韩信攻齐之前,刘邦的所作所为,韩信必定早已知晓刘邦的人品及处事风格。论及兔死狗烹,郦食其便是血淋淋的案例,但这一切并没有动摇韩信对汉、对刘邦的忠心。以致潍水之战中龙且战死后,项羽派说客前来劝降、劝独立,韩信始终都未曾动心,即便自己谋士蒯通的建议,韩信也无动于衷,这足以说明韩信在齐地时期并没有反叛之心,而此时他早已知晓自己可能走上“兔死狗烹”之路。

韩信是否真的有反叛之心

前202年2月,刘邦封韩信为楚王。《史记·卷八·高祖本纪第八》:“皇帝曰义帝无後。齐王韩信习楚风俗,徙为楚王,都下邳”。原因很简单,义帝熊心无后。虽然刘邦并没有兑现当初对韩信许下的齐王之诺,但韩信还是没有任何怨言,甚至与众王侯一起上书刘邦称帝。

《史记·卷八·高祖本纪第八》正月,诸侯及将相相与共请尊汉王为皇帝。汉王曰:“吾闻帝贤者有也,空言虚语,非所守也,吾不敢当帝位。”群臣皆曰:“大王起微细,诛暴逆,平定四海,有功者辄裂地而封为王侯。大王不尊号,皆疑不信。臣等以死守之。”汉王三让,不得已,曰:“诸君必以为便,便国家。”甲午,乃即皇帝位汜水之阳。

就在韩信到达楚地称王不久,就有人向刘邦告韩信谋反。刘邦问计陈平,最终有了“计游云梦泽”,目的就是要擒住韩信。结果都如刘邦所料,韩信知道刘邦前来并往陈地拜见皇帝刘邦。

《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高祖且至楚,信欲发兵反,自度无罪,欲谒上,恐见禽。人或说信曰:“斩眛谒上,上必喜,无患。”

从记载中来看,韩信是提前就知道皇帝刘邦来到云梦泽出游了,也知道刘邦的这次出行是与自己有关。但并没有发兵,而是觉得自己没有罪,于是带着钟离眛的首级去见陈地见刘邦了。那韩信为什么觉得自己无无罪,因为他至始至终没有反叛之心。


究竟是谁杀了韩信?韩信真有反叛之心吗?那些年没看懂的韩信之死

代相陈豨


高祖七年,陈豨被封为代相,在入京觐见刘邦的时候,韩信与他相见。韩信将他请入了密室之中,并发生了一段此后能证明韩信谋反的事情。

《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第三十》淮阴侯曰:“公之所居,天下精兵处也;而公,陛下之信幸臣也。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再至,陛下乃疑矣;三至,必怒而自将。吾为公从中起,天下可图也。”

陈豨何许人也?韩信原来的部将也。如果刘邦真的察觉到韩信有丁点反叛之心,又如何会让陈豨到一个天下精兵聚集的地方为相呢?难道仅仅是为了验证韩信是否有反叛之心,这代价未免太大了吧?结论只有一个:此时韩信绝没有反叛刘邦之心。

陈豨的反叛是被逼无奈,不甘心走韩信之路的无奈之举,与韩信没有任何关系。就在刘邦前往代地平定陈豨反叛的时候,吕后联合萧何将韩信诱骗至长乐宫,并将其杀害。

如果韩信有反叛之心,大可不必听吕后、萧何的命令。难道是为了迷惑吕后,以身试险?同样代价太大了。

《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信方斩,曰:“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遂夷信三族。

既然已经中计被擒,死亡就在眼前,韩信为什么要大喊后悔不听蒯通的计策呢?为什么要在死之前坐实自己反叛之名呢?又为什么要因此而牵连族人呢?所有问题,解释只有一个:韩信自始至终都没有反叛之心。

韩信被杀,刘邦为何没有惩罚吕后与萧何


究竟是谁杀了韩信?韩信真有反叛之心吗?那些年没看懂的韩信之死

吕后吕雉


刘邦自代地平叛回来,得知韩信已死之后,只是淡淡的问了句:“韩信临时都说了什么?”吕后回答:“韩信说后悔没有采纳蒯通的计谋”。夫妻二人一唱一和,自然而然就算坐实了韩信谋反的罪名。

但,有意思的是,不仅吕后没有被刘邦惩罚,就是后来抓获的蒯通同样被无罪释放。那为什么刘邦要释放掉蒯通呢?

表面上看是蒯通凭借口才说服了刘邦,以致刘邦没有杀他,最终还释放了他。事实上,纵观历史,哪个开国皇帝是能够被说客说服的。刘邦不杀蒯通,说明蒯通确实建议过韩信反叛,虽然最后韩信没有采纳,但刘邦却想通过蒯通之口来证实韩信的反叛,以此堵住天下悠悠众口。

刘邦希望在自己活着的时候,看到韩信死亡。毕竟韩信军事才能太强大了,以至于始终在潜意识中都能感受到那种无形的威胁,而且二人年龄相差太多,自己百年之后,还有谁能镇得住韩信呢?但韩信绝不能死在刘邦自己手中。

韩信究竟是被谁所杀?真的是吕后吗?

千百年来,对于韩信之死的罪魁祸首要么认定为刘邦,要么认定为吕后,要么认定为韩信功高盖主、咎由自取。可是我们忽略了韩信所处的时代,韩信是秦统一六国之后,汉人刘邦从天下大乱之中夺取江山的开国功臣。

在汉朝之前是秦,秦统一六国是历史长期以来的逐步沉淀,奠定秦国基础的蓝田、丹阳两战也而并非嬴政发动。秦朝统一六国之后最大的功臣王翦、蒙恬,无论是隐退还是驻防塞外,都得以善终。

再往前便是周代的分封制了,功臣皆封为诸侯王,更不存在杀害功臣、兔死狗烹的事情。

无论是在刚攻下齐地的时候,还是被封为楚王之后,韩信都没有任何可以借鉴的先例。功成名就、分封诸侯王这是自封建制以来最原始的认知。从韩信来说,无论是被改封为楚王还是被贬为淮阴侯,韩信始终认为刘邦不会杀自己,因为他与郦食其不同,至少韩信自己这么认为,最严重也不过是剥夺兵权,这便是韩信对“兔死狗烹”的认知。

同样,对于刘邦来说,杀功臣这件事自有了“皇帝”的称呼以来,自己是首例。当然他也不想杀韩信,但是放在外边始终不放心,因为韩信的军事才能太卓越了,况且还那么年轻。这种潜意识的威胁就像一块重石压在刘邦心中,但无论心思多么沉重,他始终对韩信难下杀手。


究竟是谁杀了韩信?韩信真有反叛之心吗?那些年没看懂的韩信之死

韩信


对于韩信的死,只能说是多种原因的综合体:时代没有给韩信太多的借鉴,以致韩信从认知上就没有杀功臣的概念,更多的是封侯拜相;刘邦始终都觉得让韩信前往封地是对自己的一种潜在威胁,最终宁愿放在眼皮底下整天监视着,也并不愿杀掉韩信,但刘邦有一种担心就是自己百年之后韩信是否会反叛,毕竟韩信比自己年轻太多了;吕后通过杀掉韩信,来树立自己在政治上的威信,但吕后的所作所为也必定要揣度刘邦的心意。

在古代历史中杀功臣的开国皇帝并不多见,这其中历史悲剧的减少大多也都借鉴了刘邦与韩信的事迹。东汉光武帝武帝刘秀有放下兵权学习儒术,宋朝宋太祖赵匡胤有杯酒释兵权。或许也之后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在“胡蓝党案”中发生了杀功臣事件,至于火烧庆功楼却是民间的说法,并无史料记载。

其实也可以说是自韩信之后,开国功臣们才逐渐有了可以借鉴的案例。

结语

韩信生前在刘邦汉王朝的建立中功高震主,死后更是成了君臣相处之道的典型案例。是谁杀了韩信早已不再重要,因为韩信的死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幕,也是从分封制到君主专制过渡过程中必定要流的“一滴血”。

只是为了让韩信死亡,强加的反叛罪名未免太过残忍。韩信一心为汉,何曾有过反叛之心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