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联水产跑出抗疫复产“加速度”

春暖花开,雷州半岛逐渐“热”了起来——不仅在气温上,更在抗疫复产上。

作为中国最大的水产品加工商,国联水产克服了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各种困难,在严格落实好员工、生产和物流环节防疫措施的前提下,于2月9日率先复工复产,日生产加工水产品数十吨;2月10日捐赠300多万元物资驰援抗疫一线,跑出了抗疫复产“加速度”,让更多优质水产品“游”上百姓餐桌。

春节以来,因受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饲料生产和水产品流通受限,塘头大量水产品积压,水产种苗无法及时入塘,员工返程受阻,开工率不足,正常生产节奏被严重打乱,企业水产品加工和销售等方面也面临诸多阻力。

尽管抗疫复产期间我们的智能化新工厂到岗工人不到往常的一半,八条生产线只有一半复工,但是我们依然能够确保每天生产数十吨的水产品,确保优质水产品稳定供应市场。在我们的车间内,可以看到工人“全副武装”在流水线上忙碌着,外来车辆也要经过层层严格检查、登记、消毒等才能进入到工厂。

可以说,正是政策的支持、生产加工的智能化、稳健的全产业链经营模式,支撑了我们的抗疫复产效率。

首先是政策支持,这是我们抗疫复产的“强心剂”。日前,农业农村部、发改委、交通部三部委发布了《关于解决当前实际困难加快养殖业复工复产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落实好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绿色通道”畅通了运输渠道,有利于水产品销售;政府鼓励政策性银行给予行业龙头企业低息贷款,有利于缓解公司经营资金压力,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行业信心逐渐恢复,这很重要。我们于3月9日最新披露的公告,多家银行的抗疫专项再贷款,金额合计34,800万元人民币,贷款期限为一年。在中央财政给予50%的贴息支持后,公司实际融资成本将进一步降低。截至公告日,前述抗疫专项再贷款已全部到账。

其次是投产不到半年的智能化新工厂,这在国联水产抗疫复产行动中功不可没。新工厂使用了贯穿于剥虾、速冻、蒸煮、精深加工、包装、仓储等生产全流程的自动化设备和系统,生产效率、设计产能得到大幅提升,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产品综合毛利率有望进一步提高。智能自动化设备和系统的运用,也有利于提高海洋食品制造安全保障能力,更好保障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最后是全产业链的经营模式,提高了国联水产抗击疫情风险的能力。经过多年深耕,国联水产已拥有从苗种、饲料、养殖到水产品加工完整的产业链,国内外业务布局逐步完善。上下游资源的整合,餐饮端的研发能力和服务能力,更有利于保障供应能力和销售体系的稳定性,提高抗风险能力,尤其是面对行业突发情况下,有更多的选择。

虽然疫情带来危机,但危中也有机,因为这将倒逼销售模式的转变。国联水产电商业务连年保持高速增长。疫情之下,我们的营销渠道进一步创新,例如线上APP销售模式,在全国几个试点城市开始了社区配送业务。近期公司组织管理层对公司第五个五年战略规划进行论证,对商业模式的变革、产品的规划和组织规划进行了新的讨论,使国联集团上下,对新一年的经营方针达成了高度共识。

疫情冲击不会阻挡国联水产前进的脚步。国联水产在持续推进复产中,也为未来发展规划了宏图。我们将依托“买全球、卖全球”的布局,发力渠道下沉和新品类开发,短期发展目标是将从以对虾为核心的综合水产品的提供商转型为综合水产品提供商,而最终目标则是对标美国SYSCO,成为餐饮食材互联网B2B平台运营商。

面对水产需求高速增长和健康蛋白广阔空间的大机遇,我们将以更大的格局、更大的智慧和更大的勇气科学谋划、缜密论证、坚定推行。今年年底,我们将发布新战略、新品牌、新模式、新架构,满怀“行业自信、战略自信、团队自信和文化自信”,为国联水产基业长青奠定稳固的基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