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聯水產跑出抗疫復產“加速度”

春暖花開,雷州半島逐漸“熱”了起來——不僅在氣溫上,更在抗疫復產上。

作為中國最大的水產品加工商,國聯水產克服了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各種困難,在嚴格落實好員工、生產和物流環節防疫措施的前提下,於2月9日率先復工復產,日生產加工水產品數十噸;2月10日捐贈300多萬元物資馳援抗疫一線,跑出了抗疫復產“加速度”,讓更多優質水產品“遊”上百姓餐桌。

春節以來,因受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飼料生產和水產品流通受限,塘頭大量水產品積壓,水產種苗無法及時入塘,員工返程受阻,開工率不足,正常生產節奏被嚴重打亂,企業水產品加工和銷售等方面也面臨諸多阻力。

儘管抗疫復產期間我們的智能化新工廠到崗工人不到往常的一半,八條生產線只有一半復工,但是我們依然能夠確保每天生產數十噸的水產品,確保優質水產品穩定供應市場。在我們的車間內,可以看到工人“全副武裝”在流水線上忙碌著,外來車輛也要經過層層嚴格檢查、登記、消毒等才能進入到工廠。

可以說,正是政策的支持、生產加工的智能化、穩健的全產業鏈經營模式,支撐了我們的抗疫復產效率。

首先是政策支持,這是我們抗疫復產的“強心劑”。日前,農業農村部、發改委、交通部三部委發佈了《關於解決當前實際困難加快養殖業復工復產的緊急通知》,要求各地落實好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綠色通道”暢通了運輸渠道,有利於水產品銷售;政府鼓勵政策性銀行給予行業龍頭企業低息貸款,有利於緩解公司經營資金壓力,幫助企業渡過難關,行業信心逐漸恢復,這很重要。我們於3月9日最新披露的公告,多家銀行的抗疫專項再貸款,金額合計34,800萬元人民幣,貸款期限為一年。在中央財政給予50%的貼息支持後,公司實際融資成本將進一步降低。截至公告日,前述抗疫專項再貸款已全部到賬。

其次是投產不到半年的智能化新工廠,這在國聯水產抗疫復產行動中功不可沒。新工廠使用了貫穿於剝蝦、速凍、蒸煮、精深加工、包裝、倉儲等生產全流程的自動化設備和系統,生產效率、設計產能得到大幅提升,產品結構進一步優化,產品綜合毛利率有望進一步提高。智能自動化設備和系統的運用,也有利於提高海洋食品製造安全保障能力,更好保障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最後是全產業鏈的經營模式,提高了國聯水產抗擊疫情風險的能力。經過多年深耕,國聯水產已擁有從苗種、飼料、養殖到水產品加工完整的產業鏈,國內外業務佈局逐步完善。上下游資源的整合,餐飲端的研發能力和服務能力,更有利於保障供應能力和銷售體系的穩定性,提高抗風險能力,尤其是面對行業突發情況下,有更多的選擇。

雖然疫情帶來危機,但危中也有機,因為這將倒逼銷售模式的轉變。國聯水產電商業務連年保持高速增長。疫情之下,我們的營銷渠道進一步創新,例如線上APP銷售模式,在全國幾個試點城市開始了社區配送業務。近期公司組織管理層對公司第五個五年戰略規劃進行論證,對商業模式的變革、產品的規劃和組織規劃進行了新的討論,使國聯集團上下,對新一年的經營方針達成了高度共識。

疫情衝擊不會阻擋國聯水產前進的腳步。國聯水產在持續推進復產中,也為未來發展規劃了宏圖。我們將依託“買全球、賣全球”的佈局,發力渠道下沉和新品類開發,短期發展目標是將從以對蝦為核心的綜合水產品的提供商轉型為綜合水產品提供商,而最終目標則是對標美國SYSCO,成為餐飲食材互聯網B2B平臺運營商。

面對水產需求高速增長和健康蛋白廣闊空間的大機遇,我們將以更大的格局、更大的智慧和更大的勇氣科學謀劃、縝密論證、堅定推行。今年年底,我們將發佈新戰略、新品牌、新模式、新架構,滿懷“行業自信、戰略自信、團隊自信和文化自信”,為國聯水產基業長青奠定穩固的基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