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私企上班的人35岁后都去干嘛了啊,发愁?

王磊9222



摇把子123


我之前在一家企业里工作,干了三年,由于某些职场因素我离开那,当时有一个我的上级主管,36岁了,在这个公司干了13年,从基本的员工做起,一直到公司事业部主管,别提多辛苦了,365天有360天在加班,后来他走了,没有在这继续干,原因只有一个,不是现在的工资养活不了他,而是有能力的人到哪都是闪耀的金子!后来去了别的公司做了总监,现在的年薪不高,在40万左右!后来经常见面聊天提到我做的最大的决定就是离开了养育我的公司,我学到了很多,但是同样还有很多人不会选择离开,没有什么特别敬业,只有好吃懒做,他说的,在企业里只有两3种人,一是懒人混吃等死,二是一生业绩碌碌而为,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三是强大的强者在撑着,他们有一定的利益才会给老板卖命!我开玩笑说到那你是那种人呢?他只说了一句,我是寻找光的人!


千禧佛爷


我今年38岁,就是你所说的35岁以上的人群。普通二本毕业,之后一直来这里磕磕碰碰成了现在这样。和媳妇都是农村出来,很彻底那种农村就是大学都是贷款那种,现在有车有房贷款80多万,工资收入家庭二十多万,一个孩子。十分惶恐,发现自己处于进步和被淘汰的边缘,想再拼一把,可是身体和精力真的跟不上。已经三年没涨过工资了,媳妇还好些,也吵吵要换工作,但是从专业和社会关系以及个人能力上,实实在在存在欠缺。压力大到半夜会惊醒那种,前几天领导闲聊,也没有给你安排什么重的工作量,怎么感觉这么疲惫。关键是茫然,别说什么功劳苦劳的,企业是牟利的,如果不以这个为出发点,企业做不大反而会被淘汰掉。思量来思量去,只能改变自己,健身,学习,积极一些,不是我多自律,社会逼迫的我不敢不学习,不敢放弃自我。


西红柿爸


我之前在小企业,做领导助理,领导在集团有亲戚,干不掉的,干了四年,折磨了四年,为的就是有双休能配孩子去特长班,2019年年底绩效,领导过分了,不公平。疫情刚一有所缓解,我就辞职了。

来到一个新建的学校,将近20万平的三合一一体的学校担任招生负责人工作,真的是凭实力上岗,据说这里每个岗位都好抢手,各个部门和企业都想安排点人进来,都不好使,考试和面试。

我应聘的是行政主任一职,已经面试成功,后来校长觉得我懂营销,非要把我放在招生,行政那边的副校长还好个不开心。

所以,我挺感激上个单位的折磨,啥活都干,练就我这个复合型人才。

不管哪个年纪,凭实力说话吧。


从此改名郭百万





黑马飞哥


说一下自己的职场经历,总共分三个阶段,也算是自己的职场总结:


首先,毕业求职期,努力打磨技能,获得生活能力

08年大学毕业,学的通信工程,大学成绩不错,可惜学校名气太差,毕业就算是失业,当时不甘于在通信厂家做工人,出来做的软件培训,当时花了1万多学的PHP培训,那会兄弟连还很火(最近听说资金链断了,感慨世事无常)。


后来机缘巧合被朋友推荐进了暴风影音,当时还是国内知名的互联网软件公司,工作几年,积累了些项目经验,后面也陆续换了几家上市公司,做到项目经理的岗位。


那会想法也简单,就是打工挣钱,没想着有一天能够大富大贵,能养活自己就可以了。


其次,是下海创业期



在北京呆时间长了,内心有些小膨胀,又赶上13年到15年是比较好融资的年头,跟公司领导融了一笔钱出来创业,当时也是刚30岁,年富力强,每天早出晚归,恨不得几年就想把公司带上市。


当时我们是做外包业务,第一年还挣了钱,但是后面为了迎合融资方的需求,调整了创业的方向,改做招聘业务,招聘是个苦差事,都是人力劳动,而且还挣不到钱,公司坚持了2年就算黄了,自己也赔了几十万,算是一个不小的教训。


创业是一个消耗品,需要大量的资金、人力、物力资源,当你不具备时,千万不要拿自己的家底尝试。就像股市一样,人家玩家都是拿自己的闲钱来赚钱,你是拿自己命在玩,一旦失败命都没了,所以别光盯着别人暴富,先看看自己有没有玩那个游戏的资本。


最后,35岁回归稳定区,以家庭为主

陆续加入一些创业公司后,赶上近些年创业环境恶劣,都接连倒闭,对我打击不小,35岁又经历了一些疾病,还好老婆、孩子、父母都很好,一直支持和鼓励我,我很幸运,经历的大起大落之后,突然间明白,自己不能当金钱的奴隶,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更是家庭的支柱。


我重新梳理自己的职场技能,打磨自己的优势,重新开始面试,之所以没有找自己原来的领导走关系,因为我觉得这个年纪应该靠自己,重新建立自己的职场人脉关系,从零开始。


由于自己在创业期间疯狂的学习,对创业、对用户、对市场有一定的认知,在面试的时候也是得心应手,除了有些公司对年龄有些偏见之外,大部分公司还是很友好的给了我offer。


我自己也坚信,只要能给公司带来价值,就一定会有合适的工作机会,很快我就入职了一家上市公司,干起了我的老本行。薪水不算太多,但也足矣养活我们一家人了,最主要的是我把自己的心理预期调低了,没想着一夜暴富,也没想什么大富大贵,因为我觉得我已经拥有了,父母健康、妻子贤惠、儿子茁壮成长,这是比金钱更难拥有的财富!


金钱是冷冰的,人情才是最温暖的!


鬼谷子职场


到了这个年纪图安慰。

可是最近我和我的直接领导提出来想有机会接触业务或者产品类岗位,领导(老板的侄女在单位说了算)说可以。赶上我们市场经理空缺,一直找不到,他提议让我去,我对市场比较模糊所以,考虑了一下没去。结果负责领导市场的总经理知道了还特意给我打了个电话,问我为啥放弃了。尴尬

昨天我的直属领导又说这个岗位着急,总经理找了好几人都没相中,你过去吧。还有一些其他安慰的话。说实话,我来这个公司做了一些绩效及制度方面的改革,现在工作基本定型了,有模板了,他们拿来即可用,所以现在的岗位就是维持现状即可,总经理说下周开会说就说这个事情了。[捂脸]

其实我比较犹豫,很想突破现有的自己,但是又很多担心,必经年纪大了,现在改行会怎么样?

希望大家帮我出出主意,有市场方面比较了解的伙伴建议帮我一下,我从哪方面学起比较好。

期待着



北漂的人生


职场三十五,职业一道坎。工作十年左右,企业中层上下。该见过的世面都见过了,该经历的是非都经历过了,翅膀和心灵一样的变得僵硬。突然,觉得舞台更大了,天空更开阔了,心态更浮躁了,有点辞职冲动都非常正常。不管是国企的中层,还是私企的中层,到了35岁的年龄,都有点想辞职的冲动。

我今年35岁了,在一个四线小城的国企上班,工作了十年,目前每个月到手工资2700左右,五险一金,最近觉得工作越发的不适应,周围年轻人越来越多,感觉有代沟,几乎不交流,刚调了岗,工作上也是感觉力不从心,工作内容不太熟悉,现在国企的效益也不太好,去年也有裁员的了,总想着趁年轻干一番自己的事业。

工作只是人生的一部分,它无法决定你在35岁之后走向哪里。是你自己,你是谁,才决定了35岁的你在哪里,做着什么。

只要你努力过着你想要的生活,无论什么样的人生,什么样的工作都值得被肯定。每个人的生活都是多维度的,有的人想要精彩的过一生,有的人平平淡淡才是福。

无论如何,珍惜生命中你认为重要的人和事,为你认为值得的人和事去奋斗和努力。



失忆knowrt


我现年39岁,依然在私企上班。

所谓的中年危机只是自己给自己设限,自己给自己找了个工作不稳定的借口。

如果遇到困难,综合自己的能力和知识结构,分析自己的优劣势,重新出发:

1、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资金实力是否够?

2、创业、继续打工?自己选择,创业需要得到家人的支持;

3、整合资源,人到35岁有一定的资源人脉,梳理并整合,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女人在职场


35岁的人在1985年出生,几乎是计划生育推行后出生的一批人。有些人在35岁到来之前,就预见了自己在职场上的被动。就行业而言,教育、建筑、医药行业都是凭经验说话,销售、市场、管理这类非技术型职位的工资也属厚积薄发型。猎聘数据显示,30-40岁的人拥有职场中最为骚动的心。他们指望在经验有余而精力仍在的这个期间,通过一两次跳槽,让自己的人生成功进阶。他们从30岁开始蠢蠢欲动,积攒人脉、保持自己的学习能力,锻炼出了强大的内心,还确定了十分明确的目标。但即便这样了,35岁的黑洞也不是所有人都能逃过。它就是处于你人生中中间间的位置,让你觉得进退皆不对,还处处埋好了陷阱,一不留神,便前功尽弃。所以啊,35岁,要做一个认真的规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