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再讀《西遊記》,會有什麼樣的感悟?

醉墨客


中年以後才明白,《西遊記》中的四個人物其實代表了男人這一生的四個階段。孫悟空代表著我們的第一個人生階段,此時我們處在青少年時期,這時的我們純潔善良,相信正義,一腔熱血,敢愛敢恨,敢打敢拼,無所畏懼。我們理想遠大,當然往往不切實際,也目中無人。這個階段我們免不了吃虧上當,屢受挫折,也不斷積累經驗。

豬八戒是我們人生的第二個階段。此時我們已通曉了人情世故,漸漸磨圓了梭角,已經適應社會,左右逢源,長袖善舞。也難免變得世俗,追求物質,也豔羨美色。

沙僧是我們人生的第三個階段,此時的我們已步入中年,事業已穩定,已沒有了任何不切實際的想法,踏實工作。這時期我們往往上有老,下有小,承擔著家庭的重擔,任勞任怨,像老黃牛一樣付出著。

唐僧是我們人生的第四個階段,此時我們將步入老年,到了這個年齡變得不急不躁,清心寡慾,四大皆空。但願不像唐僧那樣囉嗦才好。


一葉飛鴻的文字


86版的西遊記可以說影響中國大部分的75.80.90後的人,截止今日最小的99年的也已經成年。小的時候,記得那時還是17寸的黑白電視機,在我們老家根本好多人應該還知道彩電是什麼東西,一直到90年代末集市上出現了一種彩色的塑料片,蒙在電視機的屏幕上,這在當時可是讓我開心了好久,雖然不是很清楚,等到再看西遊記就是另外一種期待了。


從週末到寒暑假,西遊記基本上貫穿了我的整個兒時生活,那時候看西遊記只是單純感覺孫悟空好厲害,會72變,筋斗雲,大鬧天宮,各種救師傅,豬八戒只知道吃,沙和尚只知道挑擔餵馬,唐僧老是被抓跑,當時我甚至有種感覺,唐僧是不是故意被抓用來鍛鍊猴哥的呀,哈哈哈,六小齡童老師塑造的經典形象一直深深的刻在我的腦海中。


等我再大一點,隨著社會一天天的進步,逐漸有了彩電,電腦,手機。再看西遊記有了太多的選擇,有動畫片版本,張衛健版,陳浩民版,一直到那個最鬼畜的電視劇和最經典電影出現,我想大家應該都猜到了“大話西遊”和“西遊記後傳”,大話西遊在當時是完全顛覆了我對原版西遊記的認知,搞笑無厘頭又肉麻,那句經典的一萬年時至今日依舊在傳唱,後來才知道大話西遊才是真正符合小說原著的,這是後話。那部鬼畜的無限循環動作的西遊記後傳,劇情很不錯,但是動作重複讓人很無語。




在後來大學畢業,走向社會,工作了幾年,某天不經意間看了幾集西遊記,又關注了幾個西遊記的公眾號,完全又是另外一種感覺。以前看不懂,現在也依舊看不太懂,一千個人中有一千個認知,沒人知道作者的真實想法,我們只能從原著去探究,吳承恩是一個官員,他寫的小說很大程度應該也是映射官場的事情,只不過換了一種表達而已。如果說86版的西遊記是演員塑造的人物形象經典的話,那西遊記後傳完全是劇情完美的演繹,這裡面的孫悟空符合原著中猴哥的真實形象,最令人不可思議的是,西遊記後傳不管是從前往後看還是從後往前看,劇情都是行得通的,不得不佩服編劇的用心。



時隔一段回首再來看西遊記,每一次都有新的感覺,已過而立之年,感觸也是越發的強烈了。猴哥雖然不是西遊記裡面最厲害的,但是他永遠都是每一個人心裡的大英雄。


嗨小明同學


很高興能有人提出這樣的問題,人到中年再讀西遊記,我想應該有這些感悟吧!

1.原來自己堅持的,不一定都是唯一的正確。取經路上,就算我猴哥拼命打死無數妖魔鬼怪,只要到了西天,一路吃過來的八戒照樣升官發財。所以,不做事不行,太拼命肯定不對,跟著走吧。

2.難道只有到終點才算是勝利嗎?八戒一路總在盼望著分了行李各奔東西。我想如果他找個小村娶個豬嫂,未嘗不是快樂的事情。何況唐長老?

3.來頭大,背景厚又能怎樣?取經的哪一個不是曾經的風雲人物?不是照樣要冷飯,睡涼炕?弄得好像誰沒見過世面似的。

4.小人物永遠是背景、道具和犧牲者。做不了主角,就趕快離開。主角的戲,和咱們沒關係,他愛去哪裡去哪裡?關我簞食!😱

5.你拼命的努力不過是別人隨手的設計,你居然還沒有抵抗的能力!什麼八十一難,就是考驗考察各位的題目,完不成根本不可能,你見過唐長老少過一根頭髮?

6.女人緣就是女人緣,改不掉!小鮮肉招惹大美人,豬頭三也有妖精喜歡,你說誰幸福?


醫健連心


引用樊登老師的演講。

成年後再讀《西遊記》的心得,很有新意。

《西遊記》壓根兒就是唐僧個人的一個修佛的過程。

孫悟空代表了唐僧那顆不受約束的心。此外,孫悟空有72般變化,我們的心也有72般變化,可以去我們想去的任何地方。孫悟空的所有本領就是我們不受約束的心的特徵。這顆心的力量很強大,破壞力也很可怕,所以才會出現緊箍咒,為的就是約束那顆心。

而豬八戒代表的是唐僧作為一個普通人的慾望。豬八戒看到美女,美食,金錢都會犯錯。可是唐僧並不會去管八戒,也不說他,我們對自己的慾望犯下的錯誤總是會比較寬容一些。

而沙僧呢,他只知道幹活兒,挑著擔子無怨無悔,他說的每一句話都是對的,但是很無趣,他代表的就是唐僧的理性和邏輯。

白龍馬則代表的是唐僧的意志。無論團隊中的其他人表現如何,是精誠合作還是鬧著散夥,白龍馬都是一定要去取經的。

孫悟空和牛魔王曾經是好兄弟,都是山野的妖怪,無法無天。但是孫悟空跟著唐僧去西天,一路修行,最後成為鬥戰勝佛。牛魔王還是原來的心性,所以他未能擺脫妖怪的身份。

在《西遊記》的最後孫悟空修煉成佛,對觀音道:菩薩,此時我已成佛,與你一般,怎還帶緊箍兒,你還念什麼緊箍咒約束我?趁早念個松箍咒,脫下來,打得粉碎,切莫再去捉弄他人。

菩薩說:當時只為你難管,故以此法制之。今已得道成佛,自然去矣,豈有還在你頭上之理!你試摸摸看,孫悟空局手去摸,果然沒了。



通遼有約


初讀不識書中意,再讀已是書中人

人到中年再讀《西遊記》依然新鮮如故,百讀不厭,這是一種奇妙的閱讀體驗。世上文學作品何止千百種,然能像《西遊記》一樣歷久彌新,依然喜愛的作品未必有多少,這大概就是名著的魅力。除此之外,中年再讀《西遊記》更有了一種別樣的味道在其中。小時候看西遊記就是喜歡看個熱鬧,就喜歡看猴子那個鬧騰勁,就喜歡看豬八戒呆萌呆萌的傻勁,就喜歡沙和尚老實巴交傻乎乎的樣子。而且對囉哩囉嗦的唐僧很是討厭,裡邊的妖魔鬼怪從來沒覺得有多麼恐怖可怕,只是覺得這些妖怪都那麼蠢笨,心中總會產生疑惑,為什麼逮住唐僧後不馬上吃了唐僧而非要先關押起來呢?真是替妖怪捉急。

那時候真是少不更事,看《西遊記》只是浮於表面,未能理解《西遊記》真正想表達的含義。在有了一番人生閱歷之後再讀《西遊記》關注點已不再是打打殺殺熱熱鬧鬧的情景,而會更多的去關注師徒四人遭受到磨難以及他們那種堅韌不拔、排除萬難、勇往直前、不達目的不罷休的精神。用他們的精神來鼓勵自己勇敢的面對現實生活中的曲曲折折。

我想人這一輩子何嘗不是經歷磨難取經的過程。唐僧師徒取的是佛經,而我們取的經名字叫幸福。人到中年,人生已然過半,在這個階段或許是揹負壓力最大的時期,上有白髮蒼蒼耄耋父母,下有兒女需要供養,身體業已開始走下坡路。這個年齡段正是負重前行的艱難時期,急需要一種精神的支持來讓自己獲取勇氣。我想《西遊記》中唐僧師徒不畏艱難、樂觀向上的精神恰恰可以給中年人帶來共鳴!

唐僧師徒一路取經的過程不正是中年的我們負隅前行的過程嗎?初讀不識書中意,再讀已是書中人啊!


鄭非夢妙文


人到中年重讀西遊記,我覺得最深的感悟就是有背景好辦事以及莫衝動,誰誰背後說不定都有一個你惹不起的存在。

人到中年經歷了很多的事情,對各種社會現象也見識頗多。對於社會的現象,會有一個更本質的認識。重讀西遊記,會引發許多的共鳴,我覺得其中最大的共鳴莫過於對於背景的重要性有一個深刻的認識。

為什麼會這樣呢?

原因大概有以下幾點:

1就是磨去了年輕的衝動,更能考慮事情深層次的原因。不再像年輕那樣幼稚,以為老子天下第一,憑藉自己的努力什麼目的都可以達到。

2就是更深刻的認識到社會中最重要的就是有背景好辦事。





歷史應該有趣


《西遊記》與《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併成為中國四大名著,恐怕讀過書的人沒有一個不知道的。西遊記作為一部神話小說可以說是最受中國人歡應的,尤其人們對《西遊記》和《三國演義》倍加推祟,更何況民間已流行多年,作者收集整理進行文學再創作。

要說西遊記裡的故事人們可以講個三天三夜都講不完。然而,每讀一遍,就有一遍新的收穫或者也可以說是每讀一遍就有一遍新的理解。

一,樹立堅定的信念。

唐朝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沒有堅定的信念,恐怕是不成的,歷史中的玄奘取經西行,歷經17年之久,5萬里行程,138個國家,至於神話中的唐僧也是基於這個民間傳說。唐僧的意志力則是取經團隊的意志力,雖然其中加雜著八戒幾次要分行李,路上的千辛萬苦,都沒能打消取經團隊的取經的願望。

二,不辭辛苦,開拓創新,克服困難,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取經團隊為了取回真經行程十萬八千里,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悟空為了逃出敵人的魔掌,使出了渾身解數,想盡了一切辦法,甚至在獅駝誠都被裝入籠屜之中,就為了取回真經。

三,要有使命感,勇於擔當。 懶惰,推卸責任,添油加醋,曲迎奉承,私心較重,耍小聰明,恐怕這不知是豬八戒一個人的行為吧?在歷朝歷代,這種人是很多的,陽奉陰為,人性的另一面暴露無疑。

四,中城老實,腳踏實地,主要體現為沙僧,他一直勤勤懇懇地挑著擔子,從不作聲。

五,聰明靈利,活沒少幹,罪沒少受,最後還落個意念不專一,真假悟空。悟空是個聰明靈利,愛憎分明,做事認真,有始有終。卻總被唐僧用金箍制約著放不開手腳,在三打白骨精裡最明顯。

六,樹立服務意識,做好服務性職業。

小白龍化作唐僧的座騎,千里行走,卻始終不出聲,直到靈山也沒有抱怨一聲。

最可悲的是一路走來,行程十萬八千里,克服重重困難,降妖除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最終也只有白骨精被悟空打死,其於的要麼是菩薩的座騎,要麼是佛主的孃舅,或者是某個神仙的家童,最後到了佛祖的聖地,還是把吃飯的家當送人了。當然西遊記裡面有不少是宣揚佛教的,什麼佛法無邊,因果報應等,這些是與作者所處的歷史背景是分不開的,我們在閱讀時,應加以甄別 ,不能籠統地去吸收。


月夜潯陽


總是自然而然地拿它與生活作比較,關注的重點也不再全是主角,而是把目光投向更多的配角。

配角才是生活中最真實的寫照,主角總是能人所不能,是區別於普通人的,普通人唯有在書中的配角身上才能找到自己的影子。

書裡書外,有時境況是如此的相同。看師徒四人西行,看的是人際關係,做人做事,宗教競爭,國家法度,天道人道。



武當山上一棵松


人到中年再看《西遊記》,到覺得那個孫悟空就是我自己。幼小的時候,父母說我是漲大水衝來的,我深信不疑,如果父母說我是石頭裡面爆出來的,我又會如何呢?

上了小學,初中,感覺水平已遠勝父母,判逆之心由此而生,除了體力久佳.還會怕誰?讀完高中,雖然戴上了“緊箍咒",但那種對未來的信心,“天不怕地不怕"的感覺無不顯露於言表。

進入了社會,才知道自己什麼事都擺不平,都要求“菩薩"。隨便做點什麼都要聽師傅的,那怕這個師傅能力平庸,不聽還不行。還要與一幫平庸的師弟(個別也有好的)在一起。最最可氣的是無論如何也逃不脫“如來佛"(政府)的手掌心!歸依佛法,才能尚終。

可恨的吳承恩!


一群錢奴


中年看西遊,方知是一部寓意豐富、深不可測的奇書,才知《西遊記》的相關影視作品,只是呈現了其中熱鬧可感的部分和大致框架與主要情節。原著中的若干詩詞文字,才是真正的點晴之筆!

歷經磨難,先修人身,修心踐行,意志堅定,百折不撓,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至誠感天,精進動地,修行悟道,成仙成佛,修成正果。

以前,喜歡《紅樓夢》,如今,更愛《西遊記》。後者當在四大名著之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