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內憂外患的商朝(四)周部落的崛起

周部落自稱是上古時期帝王帝嚳的後裔,發源於陝西和甘肅一帶。在古公亶父為首領期間,為了躲避戎狄的侵擾,帶領族人遷移到岐地,今陝西省岐縣。遷移後,周部落重視農業,部落慢慢發展起來,開始由部落向國家轉變。當時周部落經常受到戎狄的侵犯,為了抵抗戎狄,周部落向商王納貢,在商王武丁時期,周部落的實力得到商朝的認可,成為商朝統治下的諸侯國之一。

古公亶父去世後,他的兒子季歷繼承了王位。季歷很重視和商朝的關係的,季歷到國都朝見商王,進貢了大量禮物。當時商王武乙作為領導,對周部落的表現還是很滿意的,賜給了季歷一些土地、珠寶和馬匹。更重要的是,周部落在抵抗戎狄方面獲得商王的支持,商王賜給周征伐權,以後抵抗戎狄不再是周部落的個人行為,而是國家意志。得到商王的支持,周部落迅速崛起,走向軍事擴張的道路。

武乙在位期間,季歷征伐鬼戎,大獲全勝。之後又征伐燕京之戎,征伐失敗。兩年後,征伐餘吾之戎,呼戎,大獲全勝。此時周已是商朝西部抵抗少數民族入侵的重要力量。

到了文丁繼位期間,季歷繼續對周邊的少數民族進行征伐,先後征伐呼之戎、翦徒之戎大獲全勝,周向商王進獻大量物品,商王文丁封季歷為伯侯。周部落的強大也給季歷帶來殺身之禍,周的強大引起商王文丁的重視,文丁把季歷叫到商朝國都軟禁起來,季歷絕食而死。文丁為什麼要囚禁季歷,也許文丁沒有想好怎麼處置季歷,周部落太強大了,在抗擊戎狄的過程中是戰功累累,商王或許也不想得罪周。但是讓他沒想到的是,季歷如此剛強,會絕食而死,也許文丁只是想警告一下季歷。季歷的死,周和商徹底決裂,從此周開始展開滅商的大業。

季歷死後,他的兒子姬昌繼位,就是周文王。商王文丁去世後,他的兒子帝乙繼位,東南的淮夷族入侵商朝,要打擊淮夷族必須安撫周文王,他將自己的女兒嫁給周文王,商周的關係恢復友好。當時的周部落,無論對商朝多麼不滿,但不是強大商帝國的對手,也只能韜光養晦。

韜光養晦不等於無所作為。周文王繼位後,大力發展農業,和諸侯國建立良好關係,招攬人才。當時的周真是人才濟濟,熠熠生輝。文有伯夷、叔齊、太顛、閎夭、散宜生、鬻熊、辛甲,武有太公呂尚、姬發、周公旦等。這些人可都是中國歷史上的重要人物,伯夷叔齊孤獨國王子,中國義士的代表。太顛、閎夭、散宜生、辛甲是西周開國重要名臣,鬻熊楚國創始人。太公呂尚滅商總策劃師,齊國創始人。姬發滅商大元帥,西周開國君主。周公旦著名改革家,中華文明奠基人。

經過周文王的治理,周部落越發的強大,一切看起來都似乎是水到渠成的。但是革命並不是那麼容易的,成功了一統天下,子孫後代榮華富貴。失敗了呢?血流成河,文王和他的部落也許就被消滅了。革命要想成功要有勇氣,更要有智慧。革命的智慧,不是一般人就有的,周文王有膽量,但沒有這種智慧。有這種智慧的人是太公呂尚。

太公平民出身,一身的文韜武略,確一生不得志,直到七十歲他的才華才被文王發現,被任命為滅商的總策劃師。太公也沒有辜負文王,為文王制定了詳細的滅商計劃,這個計劃就是翦商。翦商的核心從商朝的周邊下手,先消滅商朝四周的小國,逐步消滅商的力量。從商的四周逐步向商的中心國都征伐。當商的實力削弱到一定的程度,再伺機而動,一舉滅商。面對龐大的商帝國,這是一個完全可行的計劃,周文王完全採用的這個計劃,向商的周邊國家發起戰爭。

周文王先征服虞國、芮國,犬戎,密,黎,盂,崇國等小國,完成對商朝的戰略包圍。取得一系列的征服,兼併許多大小諸侯國,周的實力強大起來,文王將都城從岐地遷到豐地,今陝西西安,等待時機與商的最後決戰。

商帝國的強大,似乎難以撼動,到了紂王繼位,周文王活了九十七歲也沒有等到機會,滅商的大任留給了他的兒子姬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