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會轉為“線上”模式,不光求職者犯了難,連用人單位也“發愁”

河南商報記者 崔文

受疫情影響,今年河南省、鄭州市的春季大型招聘會,從線下轉移到了線上,對於這種新鮮的招聘形式,求職者和用人單位在簡歷匹配、面試交流等方面均有些許不適應。

和去年同期相比,今年的省、市春季招聘會有所降溫,不過,人力資源市場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的春季招聘高峰會遲到,但不會缺席。

【招聘會轉移到線上,有些求職者犯了難】

每年春節假期過後,是招聘市場最火爆的時候。

如果不是因為疫情,趙凡這段時間應該拿著年前打印的幾十份簡歷奔波於各個招聘會之間,如今,他成了手機、電腦控,在網上找工作。

早幾年,做文案策劃的趙凡曾去過多場現場招聘會,熟知現場找工作的方式,“看到自己滿意的崗位,遞交簡歷後,就是和人資專員互相交談了解,行不行當場基本就能判斷出來,不行趕緊輾轉另一家。”

今年,包括省人才市場舉辦的春季招聘會等一系列招聘活動轉移到網上後,趙凡卻有點焦慮:網上的簡歷不知道怎麼填才能出彩,選公司、崗位沒有現場瞭解得直觀,簡歷投出後第一時間得不到回應很著急......

與此同時,只想簡單地找份保潔工作的殷女士,今年也不“簡單”。50多歲的她,甚至都沒有智能手機,更別談網上找工作了。這要在以往,殷女士來到解放路橋下的人才市場,一天之內,保準找到合適的工作。

【難見求職者,公司招人也尷尬】

“雖然網絡招聘逐漸興起,但我們還是習慣面對面招聘。”鄭州某教育機構人事負責人周先生說,通過與求職者的交流,他能篩選個大概,尤其是招聘代課老師,面對面的交談對了解求職者的能力很重要,也能很快鎖定合適的求職者,而網上招聘在這方面劣勢很明顯,“現在基本是通過電話聯繫,昨天好不容易選擇了一名不錯的求職者來公司面試,最後因為待遇問題還是沒成,我這兩天還要繼續打電話聯繫其他人。”

新鄉一家傢俱公司的老闆李先生髮愁的是招聘中開多少工資合適,“公司在疫情中受到了不小的影響,工資估計要比去年降低一些,但又擔心這樣招不到工人,對公司接下來的發展不利。”

【網上投簡歷,這三塊要好好填】

簡歷是展現求職者的一張名片,有些求職者會在簡歷上下功夫,甚至製作個性簡歷吸引用人單位。不過,網上的簡歷模板往往千篇一律,填好哪些信息才能受到關注?

“專業、履歷、期望薪酬,這三部分要填好、填準。”省人才交流中心副主任盧宇說,首先,簡歷填完整是最基本的。其次,自己專業和工作履歷要填詳細,對於應屆畢業生來說,更要把大學和實習期間的突出表現,通過簡單的幾句話體現出來。期望薪酬區間要定得精準一些,用人單位看完簡歷後往往會在薪酬上考慮很多。

求職者和用人單位如何在網上快速匹配?盧宇介紹,拿中國中原人才網來說,求職者從註冊到投簡歷,網站都會有指引,另外網站還有檢索功能,用人單位輸入想要的相關專業,數據庫會直接檢索,比較快捷,求職者後臺瀏覽過的行業,等他再次登錄時,網站就會進行相關行業崗位的推薦,和淘寶搜索記錄相似。

【今年春節招聘高峰或推遲到四五月份】

採訪中,一些求職者和用人單位均表示出對網上面試的不適應。

河南商報記者從省人才市場、鄭州市農村人力資源市場瞭解到,在春季招聘會轉移到網上後,對於面試環節,招聘雙方會通過微信、QQ等第三方軟件進行交流,“不過,最終簽約不簽約,雙方還是少不了一次面談,雖然視頻面試的功能不少,但面對面才能把真實能力測試出來。”

在薪酬方面,河南商報記者從多個人力資源市場獲悉,較於往年8%左右的漲幅,今年則較難達到,微漲的概率會大些,個別行業、專業難招人的,薪酬可能仍會有較大的漲幅。

在招聘崗位上,鄭州市農村人力資源市場相關負責人王茂介紹,去年這個時候,第三產業招聘人數佔比比較大,今年則是技術工相對“吃香”,尤其是開工的工廠,對技術工需求比較大。河南商報記者在某招聘APP內搜索看到,往年一直比較火的文員、會計崗位,今年,一週內鄭州各用人單位在該APP上分別只有5個和7個崗位發佈。

“對於中小企業來說,今年招聘參與率下降了約三成。”王茂說,從目前統計數據來看,中小企業招聘需求量不大,大型企業有些未完全復工,訂單沒那麼多,也不急著招人,前期訂單減少,收入減少,企業也會在人力成本上壓縮,等疫情過去後,會迎來一波招聘爆發期,“也就是說,相當於往年二三月是招聘旺季,今年這個高峰會順延到四五月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