績溪三石,可不是三種石頭,而是三款美味佳餚

宅家的日子裡,回憶旅行中的點滴,也算是一個樂子。今天開始,說說皖南旅行。初識皖南,滿目皆是粉牆黛瓦馬頭牆,特有衝擊力。隨著對徽州文化的瞭解,你會不自覺地愛上這裡。

績溪三石,可不是三種石頭,而是三款美味佳餚

今天要說的績溪是安徽省宣城市轄縣,位於安徽省南部,是古徽州六縣之一,徽州文化的發源地之一,被稱為“徽廚之鄉”,素有“無徽無成鎮,無績不成街”之美譽。由績溪民間鄉土菜餚演變形成的徽菜,躋身於中華八大菜系。今天要說的是“績溪三石”。

績溪三石,可不是三種石頭,而是三款美味佳餚

績溪三石,可不是績溪的三種石頭,而是三種美味佳餚,它們分別是石斑魚、石耳、石蛙,此謂之績溪三石。三石均採自大自然,每種都有它獨特的十足鮮味,屬於績溪菜餚中的上品。到績溪,品嚐下“三石”,是個不錯的旅行體驗。

績溪三石,可不是三種石頭,而是三款美味佳餚

先說石斑魚,這裡的石斑魚指的是徽杭古道沿河生長的石斑魚,實屬績溪徽菜一絕。徽杭古道人家用當地河溪生長的石斑魚為原料,做成的農家絕菜,堪稱農家樂名菜。其重量一般是100克左右,長不過15釐米,魚身上有斑馬紋。石斑魚肉質厚實、細膩,紅燒、清蒸皆為上品。

績溪三石,可不是三種石頭,而是三款美味佳餚

石斑魚最正宗的吃法是先將石斑魚收拾乾淨,鍋開火放油,姜蒜末熗鍋,下入石斑魚,加料酒、醬油、精鹽、白糖,燒至入味熟透時,加入少許食醋、味精,勾芡淋明油出鍋裝盤,撒上蔥花即可。這樣的旺火急燒,最能體現石斑魚肉質鮮嫩的特質。

績溪三石,可不是三種石頭,而是三款美味佳餚

在徽州地區石斑錢一直被尊為徽派菜系中的特色上等佳餚,常常作為特別菜式推薦給旅遊者,據酒樓廚師介紹,100克左右的石斑魚肉質最好,紅燒之後鮮香不腥,嫩滑細膩賽過海水石斑,輕嚼幾口,齒頰留香,一般水產的肉質難以企及。

績溪三石,可不是三種石頭,而是三款美味佳餚

三石之二是石蛙,就是石雞。在高山的峽谷地帶的水溪石洞中,還棲息著與蛇為伍的石雞,其肉既鮮且嫩。用它可做紅燒石雞、清蒸石雞、石雞兩吃等名菜。

績溪三石,可不是三種石頭,而是三款美味佳餚

捕獲野生石雞難度極高,因為石雞習慣在夜間出沒,喜歡棲息在叢山的峽谷之間,行動迅速,有著極高的警惕性。

績溪三石,可不是三種石頭,而是三款美味佳餚

相比前“兩石”,三石中名氣最小的當屬石耳了。在績溪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崖上,生長著灰褐石耳。其攀伏長生在懸崖峭壁上,常年經受著烈日的暴曬,乾旱的灸烤,風雨的吹打以及冰霜的嚴凍,在如此惡劣的生存環境中,盡情吸收著大自然的日月精華。

績溪三石,可不是三種石頭,而是三款美味佳餚

當然,想要在懸崖絕壁上採摘這種生命力極強的石耳,必須具備高山攀登的技巧,難度係數很高。比如在績溪百丈崖上,每三五年可採摘一次,一次可採摘800至1000斤石耳。徽菜中與石耳有關的比較常見的菜品有石耳老鴨煲、石耳燉雞和石耳豆腐丸等地方名菜。

績溪三石,可不是三種石頭,而是三款美味佳餚

大家注意到沒有,績溪三石裡,竟有兩道名菜的食材是野生動物。這兩道菜在如今的防疫嚴峻形勢下,不適合出現在餐桌上了。但根據我們的聰明才智,應該很容易找到替代食材,說不定口味會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